盧揚慧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教育信息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微課作為現代信息技術發(fā)展的產物,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教師將微課運用到數學課堂教學中,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還可以使數學課堂更具趣味性、更具吸引力。文章以微課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為探究對象,從微課的含義及特點入手,分析微課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意義,并結合數學課堂教學實踐,對微課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微課;小學數學;教學策略;核心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2)22-0085-04
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微課既有別于傳統單一資源類型的教學課例、教學課件、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等教學資源,又是在其基礎上繼承和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教學資源。微課具有教學時間短,教學內容少,資源容量小,資源組成、結構、構成“情景化”,主題突出、內容具體,反饋及時、針對性強等特點。數學是一門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和邏輯性的學科,教師將微課合理運用到數學課堂教學中,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理解相關數學知識,提升學生數學學習效果,另一方面可以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數學學習需求,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基于此,在實際教學中,數學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科學、合理地運用微課,以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學生數學學習效果。
微課又名微課程,是微型視頻網絡課程的簡稱,它是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如重點難點、疑點考點等)或教學環(huán)節(jié)(如學習活動、主題、實驗、任務等)設計開發(fā)的一種情景化的、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新型網絡課程資源。由以上概念可知,微課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含義。1)微課以視頻為主要載體,即通過教學視頻的形式展示教學內容。2)微課的教學內容通常是圍繞某一知識點或者某一重要教學環(huán)節(jié)而設計的,并不是按照課本單元進度而進行的,因此教學內容的選擇和設計更具針對性。3)微課教學的過程是針對某一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而展開的全部教學過程,并不僅僅是針對某一個知識點而進行的簡單回顧或者講解,教學過程具有高度的完整性和深刻性。因此,教師不能從單一、傳統的教學經驗的角度進行微課教學資源的設計,而需結合學生日常學習的反饋進行相應的微課主題和教學活動設計,以此充分發(fā)揮微課的教學作用,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
1.教學時間短且主題突出
教學時間較短、教學主題較突出是微課教學的一個重要特征。一方面,微課時長一般為5分鐘~8分鐘,很少超過10分鐘,這種精短的教學視頻更有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達成教學目標。另一方面,微課通常圍繞某一知識點進行深入的講解和剖析,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其有助于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
2.教學過程可重復播放
微課教學是一種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的教學方式,微課教學資源一旦被制作出來,就不會隨著課堂教學活動的結束而消失?;诖?,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將課程中的重要知識點制作成一個或多個短小精悍的微課視頻,分享給學生,供學生學習使用。而學生則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習需要,隨時隨地調取教師分享給自己的微課視頻進行反復觀看和學習,以此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3.教學形式靈活且易于傳播
微課視頻的容量通常在幾兆到幾十兆之間,且可以設置成多種格式進行播放,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通過各種移動設備進行學習。這種突破時間和空間限制的教學形式不但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鞏固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還有助于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提升課堂教學趣味性,提高課程教學質量。
數學教師將微課融入數學課堂教學,對于培養(yǎng)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等都有重要的意義。
1.落實素質教育理念
隨著素質教育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課程教學目標不再局限于傳授具體的學科知識,而是更加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喚醒學生的學習內驅力,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微課具有教學時間短、主題突出、資源構成“情景化”、反饋及時、針對性強等特點,教師將其運用于數學課堂教學,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使學生逐漸從被動學習狀態(tài)轉變?yōu)橄雽W、會學和善學的主動學習狀態(tài),這不但可以為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及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還為數學課程落實素質教育理念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持和空間平臺。
2.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數學作為一門形式科學,不僅具有嚴密的邏輯性和廣泛的應用性,還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推理能力等要求較高,具有一定的學習難度,要想達到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就必須注重對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微課具有可視化、情景化的特點,教師將微課運用于數學課堂教學可以有效提升數學課堂的趣味性,增強數學學科對學生的吸引力,激發(fā)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3.優(yōu)化教學模式
教師將微課運用于數學課堂教學最突出的意義,就是促進數學課程教學模式的多樣化發(fā)展,從而促進數學課程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有效達成數學課堂教學目標。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結合微課的特點,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例如,教師可結合微課視頻可以重復播放,且不受時空限制這一特點,為學生制作課前預習微課視頻及課后總結微課視頻,以幫助學生提高預習和復習效率。教師還可以結合微課針對強的特點,為學生制作分層微課視頻,讓學生根據自身的實際學習需求自主選擇微課視頻進行學習。這樣一來,教師的教學模式得到充分優(yōu)化,數學課堂更具吸引力,學生的學習效果自然也更好。
1.結合微課針對強的特點,提高學生課前預習質量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闭n前預習可以讓學生對即將要學的知識形成初步印象,它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有效途徑。數學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和抽象性,學生僅依靠有限的課堂學習時間難以充分掌握相關知識,教師要想保證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就必須引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在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預習要求通常為讓學生提前看一遍教學內容,很少給予學生有針對性的預習引導,這導致學生的預習常常流于形式,呈現走馬觀花的狀態(tài),實際意義并不大,效果也不理想。為了改變這一狀況,教師可結合微課主題突出、內容具體、針對性強等特點,為學生制作預習指導微課視頻,幫助學生進行更有針對性的預習。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數學課程的教學內容巧妙設計微課視頻,將微課與課程內容進行有效鏈接,以幫助學生達成較為理想的預習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教師所設計的微課視頻不僅要突出強調學生即將要學的新課程的重難點內容,還要指明與新知識相關的舊知識,并引導學生嘗試根據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理解新知識,構建自身的全新知識體系。以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下冊“小數的性質”相關內容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通過微課引導學生在預習階段回想起以往學過的“小數的意義”以及“小數的讀寫規(guī)則”等知識,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嘗試進行知識遷移和運用。具體而言,首先,教師可以設計一個以“小數的意義”和“小數的讀寫規(guī)則”為主題內容的微課,幫助學生在預習階段有效回憶起相關知識內容。其次,教師可以設計一個微課將“小數的意義”和“小數的讀寫規(guī)則”等知識內容與即將要學的“小數的性質”進行聯系,并從宏觀層面幫助學生對“小數”進行總體感知,促使學生自主將與“小數”有關的知識進行串聯,有效形成新的知識體系。最后,教師可以設計一個以“小數”知識的遷移和運用為主題的微課,微課視頻內容可以是一些充滿趣味性的案例,如讓學生觀察1.2和1.20兩個數字,思考二者是否完全相同,并說明理由,以初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提升學生的探究學習興趣。教師通過微課對學生進行預習指導不但可以幫助學生高效達成預習目標,為學生新課程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還可以提高教師教授新課程的效率,提升學生新課程的聽課效果。
2.結合微課可視化的特點,提升數學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從現代心理學看,趣味性教學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使學生產生內在學習驅動力,進而較好地完成學習任務。因此,教師必須通過各種行之有效的辦法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從而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有效達成教學目標。小學階段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還處在初級發(fā)展階段,數學的邏輯性和抽象性很容易讓學生產生畏難心理而逐漸失去學習信心。微課具有內容可視化、資源構成情景化等特點,數學教師可根據微課這一特點,合理將其引入數學課堂教學中,以此豐富數學課堂教學內容,提升數學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創(chuàng)新數學課堂教學模式,使數學課堂更具吸引力,從而有效減少學生因邏輯思維能力不強而導致數學學習信心不足情況的發(fā)生。在實際教學中,數學教師可借助充滿趣味性的微課進行教學活動的設計,以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解決比較復雜的幾何圖形問題時,教師可以將復雜的幾何圖形拆分和重組,并利用微課視頻以動畫演示的方式展示給學生,以此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從而達到較為理想的學習效果。以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多邊形的面積”相關內容的教學為例,多邊形的面積計算方法比梯形、三角形、正方形等簡單圖形的面積計算要復雜得多,教師可以根據微課的內容可視化、資源構成情景化等特點進行輔助教學。首先,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并要求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展開合作探究學習。其次,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一個包含復雜多邊形面積計算問題的微課視頻,并引導學生緊緊圍繞視頻中的圖形變量、條件信息等元素進行深入探究。最后,教師可以根據微課視頻中展示出的題目,在微課畫板上畫出相應圖形,并帶領學生通過將復雜圖形拆分成簡單圖形的辦法解決問題。教師借助微課將原本單一、枯燥的數學知識變得形象、具體,不但可以使數學知識更具趣味性,使數學課堂更具活力,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對相應知識的理解,切實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3.結合微課資源構成情景化的特點,降低學生學習難度
學生在面對抽象的數學邏輯關系時,學習能力會明顯下降,學習效率也會顯著降低,嚴重情況下部分學生甚至會產生抵觸學習心理,這會對數學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十分不利。為了改變這一情況,有效降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難度,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效率,教師可根據微課資源構成情景化的特點,將課堂教學的重難點知識通過微課視頻以生活化的形式展示給學生,以此拉近學生和數學知識之間的距離,降低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難度,有效改善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抵觸心理。在實際教學中,數學教師可以先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將數學教學內容分成若干個學習單位和小節(jié),并在明確重難點和主題的基礎上,設計層次分明的教學活動,以此實現數學知識的階梯性呈現和生成。然后,教師再借助微課視頻對各單位和小節(jié)的教學內容進行生活化展示,以此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內容變得形象、具體,有效幫助學生由淺入深地理解整個數學知識體系的核心要素,使學生在參與探究學習的過程中收獲成就感和滿足感,進而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從而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內在學習驅動力,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效果就會更好。仍以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下冊“小數的性質”相關內容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先將一個課時的教學內容分解為若干個學習小活動,再根據學生的課堂學習反饋情況分階段為學生講解知識內容,并利用微課深入解析課程教學的重難點,以幫助學生充分理解和準確把握“小數末尾的零不會對小數的大小產生任何影響”這一重要知識點。然后,教師可以借助微課視頻將學生難以理解的知識內容轉化為學生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觸到的實際生活案例,以此在生活化的學習情景中拉近學生與數學知識之間的距離,有效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本質的理解和認識。例如,教師可以先借助微課視頻為學生展示這樣一個生活化的數學情景:一男一女兩個學生一起走進文具店去買東西,同樣的兩支鋼筆標簽分別貼著3.5元和3.50元,在付錢時兩個人都付了3.5元。然后,教師可引導學生結合以上生活情景思考3.5元和3.50元的關系。面對教師的問題,學生會不自覺地想到微課視頻所展現的生活情景,便會發(fā)現3.5元和3.50元所代表的數值是一樣的,進而便可以在此基礎上充分理解小數的意義。通過這樣的教學過程,教師不但可以幫助學生準確把握數學內容的重難點,還可以簡化知識講解和教學過程,有效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4.結合微課不受時空限制的特點,提升學生課后復習效果
課后復習是重要的學習環(huán)節(jié),是與遺忘斗爭的有力武器。著名心理學家艾賓浩斯通過對遺忘現象研究發(fā)現,新學的知識在兩三天后遺忘最多,時間久了,再復習要花很多工夫,這就要求學生及時復習。學過新知識后,要趁熱打鐵,抓緊時間及時復習、鞏固,才能不斷強化已經建立起來的神經聯系。因此,當天課堂上學過的新知識,當天課后要及時進行復習,以保證學習效果。微課具有短小精悍、不受時空限制的特點,數學教師可根據微課的這一特點,對學生進行相應的復習引導。具體而言,首先,教師可以將當天教學的重難點進行歸納、總結,并制作成微課視頻,并通過班級群分享給學生,供學生利用課下零散時間隨時隨地進行復習。由于微課具有短小精悍的特點,其不會占用學生很多時間,也不會給學生帶來很大的學習負擔,因此不容易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其次,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將自己在復習時所遇到的問題或產生的想法與老師和同學展開交流和討論,以此幫助學生達到較為理想的復習效果,有效提高復習效率。最后,教師還可以通過積分獎勵等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借助微課進行自主復習,以促使學生及時鞏固所學知識,強化對相關知識的掌握,并在此基礎上有效構建自身的知識體系,從而真正吸收和內化相關知識。
綜上所述,微課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形式,其在數學教學中的運用不僅可以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有效創(chuàng)新和完善,還可以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fā)展提供多樣化的選擇途徑。因此,數學教師要積極更新教學理念,將數學學科知識和微課進行有效融合,以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在實際教學中,數學教師要結合微課的教學時間短,教學內容少,資源容量小,資源組成、結構、構成“情景化”,主題突出、內容具體,反饋及時、針對性強等特點,分別在課前、課中、課后對學生進行相應的數學學習指導,以有效提升學生數學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李鐵英.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1(09).
[2]朱亞麗,曲杰娟.挑戰(zhàn)與創(chuàng)新:《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論》信息化教學的路徑探究[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21(04).
[3]陳雅.指向深度學習的微課教學對小學生數學學習的影響[D].天津師范大學,2021.
[4]莊夢婕.小學數學微課教學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D].渤海大學, 2020.
[5]程五霞.基于微課資源研發(fā)的高職小教專業(yè)學生信息化技能提升策略[J].黑龍江教師發(fā)展學院學報,2020(08).
[6]伍昱臻.基于數學微課提高小學生“預學導學”效率的實驗研究[D].西南大學,2020.
[7]曾思華,丘詩盈,唐繁茂,陳思宇,黃甫全.AI全科教師小學數學微課教學設計開發(fā)研究———以《三角形的內角和》為例[J].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9(06).
[8]黃悅.基于微課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探討[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6(04).
Explor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lecture in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Lu Yanghui
(Gaobei Central Primary School, Yongding District, Longyan City, Fujian Province, Longyan 364100, 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trend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obvious. As a produ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icro-lecture is more and more widely used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eachers can not only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reduce students learning difficulty, but also make the mathematics classroom more interesting and attractive. Taking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lecture in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significance of micro-lecture in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from the meaning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lecture, and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strategy of micro-lecture in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in combination with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practice.
Key words: micro-lecture;primaryschoolmathematics; teachingstrategies;corecompet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