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轉紅
在以往教師的教學中,過于重視學生的文化成績,所以教師的重心也是知識教學,認為好的成績優(yōu)于一切,但是這種評價標準過于單一,不利于小學生的人格健全和全面發(fā)展。小學生年齡尚小,對世界的認知比較片面,所以需要教師的引導,因此教師應當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開展德育教育,讓他們形成正確的認知理念。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開展德育教育的最佳方式便是生活化德育教育,這樣小學生才能從生活中來又回到生活中去。
首先,在素質教育理念的倡導下,我國大多數(shù)小學都設置了德育課程,同時也制定了相應的德育目標,但是往往制定的德育目標過于寬泛,不夠精確,操作起來較難。例如,大多數(shù)德育教育的目標未能結合小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來制定,使得生活化德育教學并未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學生學習起來也不能如想象的那樣簡單。其次,還有一些學校生活化德育目標設置得不夠具體和系統(tǒng),在教師實際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抓不住重點等問題,學生在學習時也比較混亂,沒有邏輯性。最后,德育教育應當因人而異,所以教師應當依據(jù)不同學生的發(fā)展實際制定相對應的教學目標,而教師在教學中往往忽略了這一點,使得德育教學收效甚微。
小學生在成長的關鍵時期主要是在學校和家庭的雙重影響下發(fā)展的,這兩個地方也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關鍵場所。然而,從現(xiàn)實來看,學校和家庭并未能進行聯(lián)系和溝通,二者存在教育理念的差異,教師在教學中重點關注的問題家長并未關注,這樣家校就不能攜手,導致學生受到的德育教育不能落地。另外,盡管各學校都開設了德育課程,但是在課時安排和專業(yè)教師安排方面并未能給予保障,受其他文化科目的擠壓,一些學生會在德育課上寫其他科目的作業(yè)或者復習其他科目的內容,使得一些德育活動不能落實,德育課堂也了然無趣,學生也沒有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所以,當下德育教育還需要進一步完善,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生活,為學生提供更加系統(tǒng)全面的德育教育,落實德育教育。
當前許多小學受素質教育理念的影響開始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但是德育的理念較為落后,沒能跟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甚至一些學校只是將德育的一切規(guī)范和要求形成系統(tǒng),讓學生去死記硬背,這樣是不能激發(fā)學生對德育教育的興趣的,甚至會起到打擊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反作用。另外,還有一些學校單純地讓學生去記憶一些關于德育教育的名句,但在平常的學習和生活中,這些德育教育道理不能夠用于實踐,僅僅停留在了學生的背誦中,不能發(fā)揮其教育意義,這樣的德育教育成了空洞的理論教育和擺設。此外,這種德育教育脫離了學生的實際生活,沒能結合學生的生活背景進行教學,這不利于學生深入認識事情的本質,也會導致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做出與課本中規(guī)定的內容相背離的行為。小學生對外界事物的探索,需要教師的幫助和引領,教師如果不利用先進的理念,繼續(xù)沿用落后的教學方式,德育效果只會越來越差。
德育屬于綜合性課程,不是單一課程,所以德育教學應當融合到各個科目中,而不能單純依靠思想品德課來對學生開展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小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如果單靠思想品德課來進行德育教育,德育教學的內容不夠全面和系統(tǒng),也不利于學生獲得系統(tǒng)全面的德育知識。在不同科目的學習中,都可以將德育內容融入其中,尤其是語文、數(shù)學、英語等科目的學習中,不能只關注書本中知識的教學,還應當關注學生人生價值觀的教育和養(yǎng)成。然而當下的小學德育教學中,課程較單一,小學生也沒有提起對德育的重視,不利于小學生的長遠發(fā)展。
德育生活化的理念提出以后,教師在進行德育教育時便開始將德育教育同生活背景進行融合,但是由于一些教師并未能將真實生活中的元素引入德育教學中,而是通過臆想的或者編造的一些案例進行教學,這些案例同學生的生活存在偏差,或者不符合學生的實際年齡,或者事件同學生的實際生活缺乏聯(lián)系,這就使得德育生活化教學的真實性得不到保障。還有一些教師仍然采用一些過時的、同當下時代生活背景不相一致的理念進行德育教育,這種德育教學不切實際,遠離了生活實際,最后的教學效果也非常差。德育生活化教學應當同實際生活相連接,納入學生生活中真實的生活案例。所以,德育缺乏真實生活的要素是德育生活化教學中應當重點解決的問題。
小學生在小學階段開始形成初步的人生價值觀,因此,小學階段的德育教育對小學生的長期良好發(fā)展奠定了基礎。小學階段的學生一直在家庭的保護中成長,對現(xiàn)實生活的認知不夠深刻和全面,教師只有給予他們系統(tǒng)完善的德育教育,使他們具備應有的思想道德素質,才會使他們在學習生活和實際生活中克服困難,勇于向前,否則,沒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修養(yǎng),不僅會影響他們的學習,也會使他們不能戰(zhàn)勝生活中的苦難和挫折。小學生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德育生活化教學具有雙重的作用,其既可以讓學生學會學習也可以讓學生學會生活,為以后的發(fā)展和生活奠定基礎。德育生活化教學便是以生活化的方式和生活中的情景進行德育教育,這樣學生會比較容易理解德育的內涵,并且學會自主學習,內化相關內容。例如,學生在獲得善良這一品質以后,就可以從小樹立正確的理想和夢想,堅定自己未來正確的發(fā)展方向,得到更多人的幫助和支持。
小學生的人生價值觀尚未完全形成,對德育學習的重要性的認識還不夠深入。教師通過生活化的德育教育方式,可以針對小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的特點進行針對化的德育教育,綜合提升學生動手動腦的綜合能力。每一位學生都有著自己的個性,因此教師應當全面地認識學生,并且將眼光放遠,在一個相對長遠的時間內觀察學生,教育學生,結合學生的生活,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當學生出現(xiàn)一些錯誤時,教師應耐心糾正,教師通過將課堂和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列舉一些生活中的事例去教育學生,這樣學生的品質才能內化,提升綜合素養(yǎng)。
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深入貫徹,小學生也需要獲得全面的發(fā)展,成為新型的復合型人才。小學時期是開展德育教育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開展德育生活化教學是素質教育理念的要求,小學生的人生價值觀尚未形成,因此,這一時期教師需要通過多種形式的德育教育,讓其在寬松的氛圍中獲得知識。而德育生活化教學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可以使學生在一個輕松的學習氛圍中進行學習。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德育活動,可以有效地增加學生參與德育教育學習的興趣,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的素質教育理念,尊重了學生的主動性和能動性。
另外,素質教育中強調要關注學生,用心關愛學生,用愛的教育對學生進行深刻的德育教育,讓學生自然而然地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小學德育教育一直以來都是小學德育中最為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小學德育堅持育人為本和學生德育為先的原則,堅持立德樹人作為學校教育的核心價值。小學德育教育的策略要突出活潑生動性、持續(xù)性和養(yǎng)成性,根據(jù)小學階段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綜合應用生活化的德育教育策略,打好德育教育的開端。
在小學德育教育工作中,單純的說教教育所取得的效果是差強人意的,小學階段的學生智力還未發(fā)展成熟,認知水平較低,處于學習模仿階段,因此很多深刻的道理是不容易領悟的。需要德育教育的具體工作者結合多種類型、多種情境的生活化實踐活動開展教學。首先,生活化的實踐活動在設計上要考慮到學生的參與度,選擇有趣的實踐活動來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其次,注意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有趣的實踐活動是德育教育的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道德認知和習慣才是開展學生德育教育的目的。生活化的實踐活動是多元化的,需要德育教師運用教育經驗和方法精心設計和實施。例如,小學德育教育中每年的三月份是學雷鋒月,根據(jù)雷鋒的感人故事和事例,可以設計多種學習雷鋒好榜樣的生活化實踐活動。在學習雷鋒時代榜樣的同時與時俱進,明確新時代背景下好少年學習雷鋒實際的做法,圍繞這個主題,設計在家中小雷鋒的要求,學生在家里分擔部分家務活動并給父母講故事,做一個小小宣傳員。然后組織學生參與社區(qū)和城市公益活動,在社區(qū)里,向老爺爺老奶奶和叔叔阿姨們講述雷鋒故事,用閃閃的童心照亮忙碌中人們的愛心。帶領學生動手又動腦,滿足學生好動愛說的要求,生活化的德育實踐活動策略的應用,一定能使學生們通過活動,受到深刻的生活化德育教育,不再去費勁思考德育教育的那些理論、至理名言,而是通過生活中一件件一樁樁的小事情,去努力踐行,做到知行合一。
教師首先應當轉變教學理念,認識到德育教學的重要性,同學生一起認真對待德育課堂,教師理念的轉變是德育效果提升的基礎。當下社會發(fā)展迅速,時代不斷向前更迭,因此,教師需要更新教學理念,應用不同的形式和手段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德育需要融入不同學科的內容之中,每一位教師都應當認識到德育的重要性,在自己所教學科中融入德育教育,從而使學生無論在何時何地都能受到德育教育,做到德育教育的連續(xù)性和一貫性。用德育教育的思想指導學科思想,例如在語文課堂中,語文教師可以根據(jù)語文課文對學生滲透德育教育,因為語文課文中有很多的課文都在教育學生學會堅強、勇敢、感恩、愛國、誠實守信和孝親敬長等一些好的道德品質。在“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課中,即使像毛主席這樣偉大的人物,有崇高地位的人,也是滿懷對他人的感恩之心,也正是毛主席這種滿懷對別人的感恩,對別人的奉獻,才成就了毛主席的偉大。學??梢远ㄆ趯處熯M行培訓,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使教師在學習生活和實際生活中都能夠對學生產生影響。只靠德育教師一個人的力量,德育效果微乎其微,所以要求所有教師都參與進來,使每一位學生都得到適合自己的德育教育方式。
小學生的性格特點集中體現(xiàn)在他們的思維非常的活躍,他們的精力異常旺盛,他們的好奇心非常的寬泛。在開展德育教學時,教師需要充分認識這一性格特點的優(yōu)點和不足。在德育生活化教學中,教師需要制定一些具體的行為規(guī)范,明確規(guī)范學生的活動和行為。通過具體的行為規(guī)范準則,對比發(fā)覺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并且將一些良好的行為習慣當成自己發(fā)展的目標,使小學生向著明確的目標發(fā)展。例如在班級的具體細則中,應當指出,同學之間應當互幫互助,要愛惜公共衛(wèi)生,不亂扔紙屑,不隨地吐痰,要愛惜公共物品。此外,教師應當做到以身作則,充分發(fā)揮教師言傳身教的導向作用,讓學生通過觀察教師,模仿學習教師的規(guī)范行為以遷移到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做到學以致用。
生活化的德育教育尤其是和學生密切相關的日常生活行為和學生學習行為,是進行細化的德育教育最優(yōu)選擇。德育教育需要分解學生的日常生活行為,布置具體的德育教育要求和行為,家長和學校共同努力,保證德育教育的連貫性。例如在家中每天固定和爸爸媽媽一起參與家務勞動,平時多用敬語,注意禮貌用語,睡前向父母或者長輩說聲晚安,在周末定期參與社會活動和親子活動,在生活中理解和掌握誠信、友善、孝敬、勇敢和奉獻的品質。在學習中倡導合作學習、同學間和睦相處,尊敬教師,認真對待學習。通過符合德育要求的生活化行為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實現(xiàn)潤物細無聲的德育教育。
濃厚的校園文化可以有效地蘊養(yǎng)學生品質和精神風貌,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的校園活動進行德育教育。例如學??梢酝ㄟ^童心明德活動進行德育主題教育,在美術課堂上美術教師引導學生完成自己心中美德和品質的手抄報,讓學生把自己的心里話通過一幅生動的畫面展現(xiàn)出來,并且根據(jù)主題的貼切和手抄報的美觀程度展現(xiàn)優(yōu)秀作品,供學生們進一步學習。也可以在自習課共同觀看具有豐富教育意義的電影和視頻,尤其是先進人物的宣傳視頻,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珍貴的道德品質在本質上都是在為他人和社會服務的,培養(yǎng)熱愛集體和祖國的優(yōu)秀道德品質。
德育生活化教學理念是指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開展德育教育,引導學生學會自主發(fā)現(xiàn)實際生活中的德育元素。德育生活化教學理念對學生的發(fā)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教師教授給學生具體的方法和策略,使學生學會在日常的實際生活中具體的活動中,做到德育教育的要求,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踐行。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實際生活中樂于助人的事例或者體會自己被別人幫助的事例以及自己幫助別人的事例,這樣學生會更加容易理解德育元素。還有一些優(yōu)秀的品質例如勇敢、堅強等品質都是需要學生去探究和學習的。結合實際生活開展德育教育,不僅對學生觀察能力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作用,也會對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有著重要的幫助。
社會在發(fā)展的過程中需要越來越多的新型人才,所以小學時期就應當關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從而使小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得到提升。小學時期是小學生人生價值觀培養(yǎng)的關鍵時期,因此德育教育應當更加系統(tǒng)和完善。通過德育生活化教學,有利于為小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的學習氛圍,幫助小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但是小學德育生活化教學還存在許多問題,需要作為施教主體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引導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提升思想道德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