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化科 林曉靜
【摘要】青少年健康的體魄和健全的人格是十分重要的。小學階段的學生,身體正處于一個生長發(fā)育時期,小學體育課堂教學要求教師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設計一個良好的體育鍛煉環(huán)境,使得學生在健康的環(huán)境下能夠激發(fā)自身的運動熱情與激情。兼善教育充分體現(xiàn)了“育善人,興善風”的教育理念,本文以兼善教育理念如何融合滲透到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進行多方面論述。
【關鍵詞】小學體育;兼善教育;體育課堂;教學實施策略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盡心》?!凹嫔啤笔且环N人文精神的境界,而“兼善教育”是一種教育理念?!吧倌陱妱t國強,少年弱則國弱。”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關乎國家未來命運,下面,筆者結(jié)合我校的兼善教育理念,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兼善教育,可使學生在體育課上進行實踐活動的同時充分認識到“知禮善行”的重要性,
一、充分利用課堂,融合兼善教育理念
兼善教育理念下的體育課堂教學要求,教學要重視傳授學生知識技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塑造學生身心健康的健全人格,提高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兼善教育的體育課堂教學比較靈活多變,不受場地、氣候的限制,可以在室內(nèi)、室外進行知識學習和動作技術練習,學習的技能更源于生活,學生的練習也貼近于生活。
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不僅要傳授學生的動作技能,還應結(jié)合體育學科健身、健體的特點、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實際,這樣的課堂教學能更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使學生的體育課堂學習更為積極有效。在良好的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生動易懂的語言,平易近人的教態(tài),生動活潑的方法進行講解、示范,讓“兼善教育”的種子在學生的心中萌芽,使他們慢慢地了解“兼善教育”的意義,這樣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積極向上、團結(jié)拼搏的精神。
1.學科兼容拓寬知識領域
小學體育學科,具有其它學科沒有的特殊性,健身、健體、身體、心理、體驗、實踐、成功、失敗,這些都能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展現(xiàn)、實施。學科間的知識要求互動滲透,這樣更能達到教育的育人效果。兼善教育理念下的體育課堂教學,要求開拓領域,擴寬視野,沖破學科間的界限,使體育教學與各學科相互融合,相互滲透,這樣可以使學生獲得更加全面的知識與技能。學科知識的拓寬能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更能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
2.教學方法與手段的多樣化
體育課堂教學的效果,是通過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表現(xiàn)出來的,是體育教師傳授體育理論知識和技術、技能的教學過程,兼善教育的核心素養(yǎng)要求,在體育課堂過程中,學生要學到相應的體育知識與技能,更要拓展學生的兼善教育的知識面,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長期以來,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小學體育課堂都沿用“教師教、學生學”的“單邊活動”模式,這樣學生的發(fā)展被局限,得不到拓展,視野不能被擴寬,課堂的生命力就短。兼善教育理念下的體育課堂教學模式,倡導學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模式,教學過程使用“啟發(fā)式、互動式、探究式”教學手段,運用“先學后教、以學定教、多學少教、不教而教”教學方法。體育課堂教學滲透兼善教育的目的是教會學生如何去學習,如何團隊協(xié)作,如何在實踐中學以致用。
二、堅持以生為本,培養(yǎng)善體技能
學校教育堅持德育為首,教學為主,育人為本的原則。兼善教育理念下的體育課堂教學則堅持以生為本的原則,體育課堂教學的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學生活動等內(nèi)容,教師在課的設計中,須以學生為核心,以兼善教育提煉出校本文化的兼善少年發(fā)展的核心素質(zhì)為目標,通過多種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調(diào)動學習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課堂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由被動為主動學習的習慣,進而實現(xiàn)兼善教育的育人要求。
在體育課堂上、體育鍛煉中或體育競賽里,學生體育傷害事故現(xiàn)象難免發(fā)生。因此,學校要重視安全教育,管理到位。如學校的場地、器材、體育教師自身素質(zhì)、教學內(nèi)容的設計等,避免事故的發(fā)生。另外,也要重視學生的體質(zhì)問題,如有身體先天不足等情況的,要提前預防,避免運動傷害。體育教師的教育過程,是以增強學生體質(zhì)為目標,以教育學生珍惜生命、發(fā)展體育為己任,教學中以課堂教學為主,體育課堂教學要發(fā)揮體育學科的特點,與生活聯(lián)系,拓寬體育教學視野。把課堂教學的內(nèi)容與日常生活中一些的事件和的危險聯(lián)系起來,教育學生面對一些突發(fā)事件時,如何運用教師傳授的知識、技能來解決,這樣能更好地保護和挽救自己的生命。
1.注重教學形式,培養(yǎng)應對技能
小學的體育課堂教學,教師要注重學生兼善教育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也要兼顧學生個性特長的發(fā)展。體育課堂教學的形式要求多樣性,在體育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使學生的個性在課內(nèi)、課外的實踐中得到良好的發(fā)展。意外事件有多種,自然災害、人為意外,這些事件的發(fā)生如果不能避免時,那么就盡可能地自救。體育課堂的教學,應該傳授學生各種知識與的多種運動技能,讓學生能運用所學來防避風險。結(jié)合體育教學內(nèi)容,如,跑步、攀爬、翻滾、投跳、游泳、越野跑等體育項目。教師應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把這些動作技能融合滲透,這些技能讓學生適應,使學生熟悉掌握。在面對突發(fā)意外事時,學生可運用體育課堂中所學的這些技能來保護自己救護他人。
例如,學校的體育課堂中,跑步運動項目是小學體育課堂開展最多的項目。跑步項目的訓練,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速度、力量、耐力、毅力等素質(zhì),很多突發(fā)事件,都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身體素質(zhì),快速且持久的奔跑能力,可以讓學生在事故發(fā)生后,快速地撤離跑安全區(qū)域。由于跑的運動項目過于單調(diào)枯燥,大多數(shù)學生不喜歡,因此,跑步的運動項目在體育課堂教學是教師的難題。兼善教育的體育課堂要求開展跑步的教學活動時,課堂教學設計,要結(jié)合兼善教育的核心素養(yǎng),從思想上、行動中改變學生的惰性,教學設計以小組合作完成任務式來開展教學。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各種練習策略,完成體育課堂布置的跑步任務。課堂中通過這樣的小組合作,探究的方法,保證了教學任務的完成,也保障了每位學生都能得到鍛煉,以此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體育課堂教學的多樣性,兼善教育的融合性不僅能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也保障了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全面提升。
2.體育游戲教學,加深知識掌握
小學的體育課堂中,體育游戲與比賽活動是學生最喜歡的環(huán)節(jié),教師在課堂的教學設計應該從游戲入手,在課堂體育游戲中滲透生存的知識與技能,讓學生在游戲中學,在游戲中運用和掌握。這樣的體育課堂教學,會讓學生較易接受和喜歡。例如,游戲“沖過火力線”,教師進行情景設置,學生在游戲中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一場情景演練。演練前,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練習相應的技術技能。如,過獨木橋、踏石過橋項目,訓練學生的平衡能力;過障礙墻、青蛙跳項目,訓練跳躍能力;鉆過隧道、爬桿項目,練習攀爬能力;繞過障礙物,練習變向跑等體育技能。游戲演練中,教師要仔細觀察學生的技術動作,提示學生完成游戲,游戲結(jié)束后,由教師進行評價,并組織學生相互評價,學生在教師和同學的正確行為的告知時,他們會回想與思考自己在游戲的行為,會將正確的游戲技能牢記于心中,對他們以后的成長奠定基礎。
小學生模仿能力強,喜歡游戲活動,在體育教學課堂,教師可以結(jié)合生活實踐設置一定的情景,以游戲或競賽的形式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學生在趣味性強的游戲過程中學習了技能,提高了體能。教師在體育課堂中傳授的攀爬、翻越、跳躍、投擲、游泳、越野等基本知識與技能,學生掌握后,在遇到突發(fā)事件或自然災害時,學生就可以應用所學的技能。
三、完善評價體系,滲透兼善教育
兼善教育理念要求體育課堂,教師從關愛的角度出發(fā),抓住學生的閃光點,用激勵性的評價給予肯定,引導和幫助學生成長和進步,這樣更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樹立自尊與自信,強化學生的自覺性,增強學生的自制力,促進其克服困難,完成教師提出的更高要求。
如,筆者在課堂中遇到這樣一位男生,課堂上極易惹事生非,手腳好動,班上的同學會排斥他,導致這位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很差。但筆者發(fā)現(xiàn)這個學生的籃球打得很好,在一節(jié)籃球教學課中,筆者讓他來做隊長帶領學生練習。在練習中他示范的動作瀟灑自如,動作花式多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被他帶動起來。課后筆者帶領學生們向他報以熱烈的掌聲。筆者走到他的身邊,拍了他一下說:“不錯嘛!教得挺好啊,繼續(xù)加油!”“謝謝老師,也謝謝同學們。”說著,他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轉(zhuǎn)過身擦去眼角的淚水??梢?,教師一個激勵性的評價猶如寒冬暖陽,每個人都有閃光點,要挖掘?qū)W生“善”的一面。在這以后的教學活動中,他更加努力地克制自己,大大減少了對同學的“騷擾”。同學們開始接受他,愿意和他在一起進行各項活動。筆者也對他好的表現(xiàn)當眾表揚他并且對他逐步提高要求,他一次比一次做得好。雖然有時他也有反復,但事實告訴我們,他明顯地在進步。
總而言之,兼善教育是一項艱辛的、復雜的系統(tǒng)工作,關鍵是看教師能不能在教學工作中做個有心人。教師之間做到協(xié)同努力,從多角度、多層次進行實踐嘗試,分析并研究兼善教育的核心素養(yǎng),刻苦研究、反復嘗試、掌握規(guī)律,找出突破點,進行學科的滲透融合。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不僅對學生具有強身健體的作用,更能塑造學生的健全人格,將兼善教育理念更好地滲透到學校體育課堂教學實踐當中,是我校體育課堂教學努力和發(fā)展的方向。
參考文獻:
[1]陳煌.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從小學運動猝死事件頻發(fā)說起[J].基礎教育研究,2013(22).
[2]王磊.生命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的實驗研究[D].吉林體育學院,2014.
[3]童淑丹.關于小學體育教學中生命教育的滲透[J].當代體育科技,2015(8).
[4]王華.基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體育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田徑,2017(10).
[5]洪或熹.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體育課堂有效教學策略與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10).
責任編輯? 陳?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