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
摘 要:習作是小學中高段語文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很多教師都反映習作教學是整體語文教學活動的一大難點,取得的教學結果往往不盡理想,基于這一現(xiàn)狀,廣大語文教師嘗試將各種新的教學方式應用于習作教學之中,以期改變不理想的教學現(xiàn)狀,提高小學語文習作教學質量。生活化教學就是探索的教學路徑之一,經過不斷嘗試與實踐,生活化的習作教學取得了不錯的結果。基于此,對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開展生活化教學的策略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生活化教學策略
引言
寫作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與閱讀教學有著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能夠通過開展生活化教學來推進寫作教學的發(fā)展,在此過程中,往往需要教師對其教學形式進行正確的認知,采取科學有效的手段來完成生活化教學與寫作教學的充分融合。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關鍵在于對學生展開寫作技巧的培養(yǎng),從而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寫作素養(yǎng),為學生帶來不一樣的學習體驗。
一、融合多元方式,體現(xiàn)生活化教學特征
教師應合理設計多元化的生活化習作教學方式,注意激發(fā)學生的習作熱情,讓教學過程體現(xiàn)出生活化特征。首先,以圖片與音頻資源作為輔助手段,在課堂上呈現(xiàn)出生活瞬間的精彩,使其直觀呈現(xiàn)于學生眼前,為有趣、形象、新穎的習作課堂提供資源支持。其次,設計生活化話題,組織學生在課堂上開展故事演講訓練,按照話題進行口頭演講,從中喚起其生活體驗,鍛煉語言表達能力,讓書面化的寫作過程更加順利。最后,組織實踐活動,根據(jù)相應的習作主題安排對應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先參與實踐活動,從中主動體驗與感悟,走近大自然,走近各種教育基地,走近社區(qū),積累生活閱歷,將實踐過程與個人感悟繪聲繪色地寫出來。例如,在習作“學寫倡議書”相關內容的教學中,學生在課前需要做一份社會調查,通過查找資料、調查、訪問、結合所學知識等形式弄清楚生活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在習作課堂上圍繞前期的實踐活動開展教學,先引出話題:“課前要求大家找一找身邊存在的環(huán)境破壞、污染現(xiàn)象,你們都發(fā)現(xiàn)了哪些問題?”學生結合調查結果提出:生活用水浪費嚴重,水資源被化工用品污染;不隨手關燈,無人看電視還一直開著;白色塑料袋濫用,汽車尾氣過量排放等各種現(xiàn)象,并提出了個人建議,然后教師根據(jù)學生提出的問題和建議提出不同主張,引發(fā)學生反駁,如學生說節(jié)約用水,教師可結合一些生活中常見的聲音說:“反正我家不缺少水,我家花錢買的水,浪費不浪費和別人沒有關系……”師生針對特定話題進行深度交流,讓學生重視這些問題,并形成解決問題的有效措施。最后,進行口頭倡議,再按照倡議書格式規(guī)范寫作,經過生活化實踐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二、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展開寫作
教師在開展生活化教學時,除了要對實際生活中的素材進行有效的利用之外,還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來完成生活情景的構建,并對學生展開針對性的指導,從而幫助學生掌握豐富的寫作技巧。在寫作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重點對寫作技巧以及修辭手法等知識進行仔細講解,幫助學生充分地理解并掌握。在進行寫作技巧以及修辭手法的教學時,除了要完成理論知識的講解之外,還需要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實踐之中。當然,教師也可以立足于學生的實際生活來完成生活化情境的創(chuàng)設。例如,小明與母親去動物園玩耍時,看到了美麗的孔雀,脫口而出用三個比喻句來贊美孔雀,大家能夠猜到小明是怎么說的嗎?通過為學生創(chuàng)設這一教學情境,并且將比喻寫作的練習融入其中,有助于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想象能力,扎實掌握比喻這一修辭手法的技巧。
三、優(yōu)化寫作評價方法,進行分層評價
就目前的寫作評價方式來看,教師大多數(shù)都是在學生上交作文、進行查閱后單一地對習作進行打分。這種方式慢慢會使學生產生疲倦心理,面對較低的分數(shù)難以產生繼續(xù)寫作的欲望,也不利于小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教師應對寫作生活化教學策略進行分層評價,針對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并對學生習作進行客觀性、總結性評價,指出習作的亮點及不足,這樣有利于開發(fā)學生寫作的潛力,使得學生語文寫作能力得到更好的發(fā)展。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選擇合適的資料進行人物描寫講解,以《草船借箭》這篇文章為例,針對諸葛亮的聰明才智、周瑜的嫉妒狡猾以及曹操的慌亂應對等進行多方面的人物描寫講述,加強學生對人物特點的把握程度。同時,為了檢驗學生的理解學習能力,教師在講解完人物特點后可以讓學生進行人物特征仿寫。如寫寫生活中常見的醫(yī)生、警察等職業(yè),并要求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把握好各種職業(yè)的人物特點,用詞得當,語句通順。教師在學生模仿寫作后再進行分層評價,對習作亮點加以鼓勵,幫助改進存在的寫作問題,逐漸培養(yǎng)學生對寫作的興趣,使得學生的寫作能力在興趣的驅使下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實現(xiàn)語文科目的教學目標。
結束語
讓學生近距離體驗、感知、接觸生活,開展寫作,用自己的語言來描摹生活的美好、表達對生活的熱愛,是新時代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必然發(fā)展趨勢。因此,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指導時,應以學生認知實際為基礎,結合新課改理念與新課標要求,切實做好生活化素材的挖掘、生活化活動的開展、生活化命題的引入,使作文教學的實施充滿生活特色,以達到拓展學生認知視域、豐富學生寫作積淀、增強學生應用意識、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陳玉珍.關于小學語文習作生活化教學策略的思考[J].考試周刊,2020(88):29-30.
[2]楊秀娟.小學語文生活化習作教學策略分析[J].天津教育,2020(29):147-148.
[3]尹金巧.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策略探究[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20(0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