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一、“三七”內涵
含義:
三七閱寫包含兩部分內容:一是三十分鐘閱讀七十分鐘寫作的閱寫任務;二是寫作后的發(fā)表,讓百分之七十學生的全文被發(fā)表,百分之三十學生的語段被發(fā)表。
目的:
讓每一個孩子都能享受寫作的自由和快樂,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從寫作中找到自我與尊嚴。
二、運行方式
1.閱讀材料的選擇
(1)選擇當下的熱門話題。比如結合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汕頭考察調研,號召努力續(xù)寫更多“春天的故事”,向深圳蓮花山公園鄧小平銅像敬獻花籃等熱點,引導學生關注改革開放,思考改革開放與中國與自我的聯(lián)系。
(2)選擇對學生有教育意義的話題。比如,某次閱寫材料有大連理工大學研究生遺囑,人民日報刊登的《大學生兼職送萬單外賣,六點半起床學習還保研了》,蒙田的散文《熱愛生命》,食指的詩歌《相信未來》,還有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的全國死亡人口數(shù)據和具體的非正常死亡原因及數(shù)量。這些材料的體裁不一,出處不一,側重點不一。但核心是一致的。以此來引導學生思考生命的意義,思考如何度過這一生。同樣,如果想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愛情教育,理想教育,都可以選擇豐富的材料來引發(fā)他們的思考。
(3)選擇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材料。比如學習《大堰河——我的保姆》時,把課文本身作為閱讀材料,再結合艾青的具體介紹,當時中國的社會環(huán)境等相關材料,以及老舍的散文《我的母親》,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加深他們對于大堰河本身以及作者對大堰河情感的理解。
2.閱寫時間
一般選擇連排課,三十分鐘閱讀,余下時間寫作。閱寫當天不布置其他作業(yè),晚上三十分鐘的語文作業(yè)時間也用來完成寫作任務。其實,大多數(shù)同學可以在連排課時完成文章,但仍然留給學生七十分鐘的寫作時間是基于以下幾點原因:其一,那些想要寫長文的同學,想要寫完后精雕細琢的同學不會因時間不足而草草收尾;其二,大多數(shù)同學課上完成后當天不再有作業(yè),會覺得很輕松,這種輕松的感覺,是因為有當天的閱寫才會產生的,從心理學角度來說,這會讓他們漸漸喜歡上這樣的寫作方式;其三,連排課在周六,有的同學想要寫出好文章但苦于沒有足夠材料,這樣的安排正好讓他們有周末查閱資料的時間。主動想要寫好文章才能真正在寫作上獲得提升。
3.批改篩選
所有的作文我一定會逐一閱讀、給出評語,然后分類、篩選。一般情況下分這么幾類:可以全文發(fā)表的,可以某段發(fā)表的,本次寫作有進步的,某一方面(如語言、視角、細節(jié))獨特的,寫作認真但文章一般的,空話連篇的。針對不同類學生,給予鼓勵,或者就寫作方面給予指導,或者提出明確的寫作要求。在作文的批閱上,我始終認為面批最有效,鼓勵最有效。
分類過程中對可發(fā)表作文的篩選不以最好為標準,因為寫作最好的同學幾乎每次作文都有資格被發(fā)表,但這就違背了三七閱寫的初衷——這里不是好學生的自我展示區(qū),而是所有學生通過寫作獲得快樂、自信、提升的途徑。其一,我會傾向于可塑文章,中上等文章只要經過老師的點化、學生的再修改,一般可以形成一篇讓師生都滿意的文章;其二,同樣是可塑文章,我會傾向于文章沒被發(fā)表過的同學,我希望每位同學的文章都有機會放在公眾號被大眾閱讀。
4.修改講評
閱寫任務結束,批改任務結束,便要選取幾篇經過師生共同修改的典型作文作為抓手,就寫作的某一知識,或某一篇課文,或某一話題進行深入的講解、探討。逐個面批過后,集體性的文章講評一般只需一課時。
5.編輯發(fā)表
每一期公眾號發(fā)表時我都會寫幾段與主題或學生相關的話,一是引起學生的關注——學生對于老師寫的東西總是格外關注,很多時候寫比說有效;二是自己確實也有許多觀點想要表達,為了不給學生帶來負擔,后期的編輯選圖等事情全部由我完成。到目前為止,平均每周都會有一次公眾號推送。
三、可行性分析
1.語文本質
嚴凌君說過,讀和寫是語文的兩個輪子,缺少任何一個,語文都無法行走。深以為然。不管時代如何變化,語文教材如何變化,讀和寫永遠都是核心。讀是輸入,寫是輸出。會讀愛讀不一定會寫愛寫,但寫一定可以促進讀的廣泛與深化。語文教學,讀和寫密不可分。
當下的語文教學,一方面偏向于單篇的閱讀教學,著重于分析文章內容,作者思想情感。但是很多學生學完后會覺得“和我沒關系”。于是近幾年語文教學界又有了許多新的嘗試,比如專題教學、整本書閱讀。另一方面讀此寫彼,閱讀與寫作割裂,導致許多學生寫的時候打不開思路,寫作變得異常艱難,久而久之不愿意動筆寫。
基于以上的考慮,我認為三七閱寫以讀和寫為中心,是符合語文教學規(guī)律的。以讀帶寫,讓學生有話可說;在多次寫作中逐漸精進,提升寫作水平。
2.寫作目的與學生心理
寫作是表達自我的一種方式。這種表達如果被他人認同,那么對于寫作者而言,就等于自己本身被認同,從而滿足,驕傲,產生新的動力。這也是我選擇把學生文章發(fā)表在公眾號以及其他網絡平臺讓更多人讀到的原因。以往學生的作文只有老師讀,時間一久,學生難免會對這唯一的閱讀者失去寫作的激情,慢慢就會讓寫作變得“任務化”??墒俏恼乱唤洶l(fā)表在公眾號等網絡平臺,讀者還會有自己爸媽,七大姑八大姨,以及許多陌生人。一旦有這樣的讀者意識,學生在寫作時就會更認真、更興奮。所以,同樣是寫作,借助網絡手段,可以喚起學生的寫作熱情。
語文教學承擔更多育人的責任,高考作文的命題方式與評審方式在變化,學生也因多次“有我”寫作更容易進入題目的情境。所以,三七閱寫并不與考試寫作相背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