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慶榮
[摘 要]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的《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中明確指出,要大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確保學生在校內學足、學好,從而促進義務教育優(yōu)質均衡發(fā)展。生物學屬于自然科學類范疇,在初中階段的教育中有著重要的地位。當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落伍,無法使初中生的生物學科素養(yǎng)得到提升,因此,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改革迫在眉睫。基于此,文章對“三段三案三評”教學范式的應用策略進行了分析,以期為初中生物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建議。
[關鍵詞] 三段三案三評;教學范式;初中生物
一、“三段三案三評”教學范式的內涵
教學范式是關于教學的基本界定或基本解釋之一,其主要包括對教學活動的概括性解釋,體現了某個時期或階段教學的綜合特征,不僅包含教學理論與研究方法,還包含教學模式、學習策略、教學評價等方式。
“三段”是指課前、課堂和課后三個教學階段。
“三案”是指教學方案、導學方案和訓練方案。學生依據教師的教學方案制定適合自己的個性化導學方案,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再制定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課后訓練方案。
“三評”是指課前評價、課堂評價和課后評價。學生評價不能僅局限于課堂評價和課后評價,還應重視課前評價,將三個階段的評價有機融合,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在應用“三段三案三評”教學范式的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占據課堂的主導地位,教師的主要作用為引導,而非長篇大論地說教,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正式進入課堂之前,通過課前階段的導學方案明確本節(jié)課需要學習的內容,讓學生能夠帶著問題進入課堂學習,這種教學模式大大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師在正式上課之前,通過對學生上交的導學方案的課前評價,已經了解了學生的已有知識水平,能夠在課堂上更加有針對性地、高效地解決學生的困惑。不僅如此,教師應當對學生的發(fā)展情況進行全面摸排,包括但不限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小組其他成員合作的能力等,并不斷引導學生深入探究,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生物知識,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
在上課時,教師與學生其實是一個整體。教師問,學生答,學生問,教師答,這樣一來一回,通過高效的溝通,師生之間在課堂上碰撞出更多的火花。針對不同學情的學生,教師在課堂上應該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各個問題之間環(huán)環(huán)相扣,最終引導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
與此同時,學生應當將全部精力投入課堂學習之中,學生的眼、耳、口、手等都要被調動起來,教師應當給予所有學生在課堂內外展現自我的機會。例如,對于一些實驗類教學,教師在演示完后,可以開展分組討論,讓學生依次上講臺演示,并在演示結束后,讓其他小組的學生對其進行點評,并豐富教學過程中的評價方式,實現評價主體多元化,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強化評價機制的實效性,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使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提高。
二、運用“三段三案三評”教學范式開展生物課堂教學的方法
(一)學生自主設計導學案
學生依據自己的學習需求自主設計個性化的導學案,這樣的“私人定制”式導學方案,能有效實現分層預習。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以4~6人為一個學習小組,共同制定適合團隊的導學案。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優(yōu)等生與普通生的相互探討、互相幫助,不僅能提升優(yōu)等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能改善普通生的學習態(tài)度。這樣的方式能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學生的課前預習效果,發(fā)展學生的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
(二)教師自主設計訓練方案
教師依據教學需求自主設計個性化的訓練方案,針對不同的課型,訓練方案也有所不同。訓練方案的內容不僅要包括基礎題,還要有拔高題,滿足分層訓練的需求。這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助于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的發(fā)展,是落實“雙減”政策的有效途徑。因此,初中生物教師應當將重點知識及學生的易錯點作為引導學生自主設計導學案的依據,向學生提供事先編制好的教學方案。同時,教師還應當對實際教學環(huán)節(jié)加以調整,并在課后反思中呈現出來,保證所有學生都能在自主思考的前提下,合作探究問題并各抒己見,從而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
(三)教學評價貫穿課前、課堂和課后
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方式通常是以教師為主體,以學生為客體,評價內容通常涉及教材的各種練習題及試卷、測驗等。這種評價方式太過單一,嚴重阻礙了評價教學發(fā)揮應有的作用。借助現代化、網絡化的教學技術,教師有機會改變傳統(tǒng)的評價模式,將依托導學方案的課前評價、依托當堂練習的課堂評價和依托訓練方案的課后評價相結合,形成新的評價方案,并貫穿于課前、課堂和課后三個階段,從而實現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內容全面化、評價過程豐富化的評價目標,這對于持續(xù)改進和提升學校的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三、初中生物課堂運用“三段三案三評”教學范式的思考
雖然“三段三案三評”教學范式能為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提供很大的幫助,但是并非所有學生都有能力自主設計導學方案。一個班級內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參差不齊,而教師針對某一堂課編制的教學方案卻是固定的,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的教學方案制定適合自己的導學方案,對于班級內的普通生來說,是存在不小難度的。因此,教師應當依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制定分層教學方案,并為普通生提供更多的課前幫助。
學生在課前階段完成導學方案后,教師應當及時對該內容進行評價。在正式進入課堂教學后,教師應當用幾分鐘時間向學生提問,從而獲得學生實際學習情況的反饋,以此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導學方案。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與同桌交換導學方案,讓學生互評,從而幫助學生鞏固基礎,增強學生學習生物學科的自信心。
教師應當對教學方案進行精心設計。由于部分學生的知識點積累較少,且缺少整體意識,因此教師編制的教學方案應當把握初中生物的學科特點,以及生物知識點的難易程度,運用相應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并將需要記憶的知識凸顯出來,使學生了解課堂學習的主要內容,明確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關聯。在課堂教學即將結束的時候,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自主總結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課本知識,提升學習效率。
在課后階段,教師要依據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完成課后評價。然而,課堂教學的效果與教師的預設之間往往存在差距,因此教師要及時在課后階段對訓練方案進行適當的調整,再發(fā)放給學生完成。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復習已經學習的內容,還可以讓教學評價做到“游刃有余”,真正解決問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徐紅.有效教學的原則——布魯納《教育過程》解讀[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3(6):108-111,143.
[2]李清.論新課改背景下課堂教學的時間分配——兼評“l(fā)0+35”課堂教學模式[J].云南教育(中學教師),2018(4):8-11.
[3]王建磊.“271”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實踐與反思 ——以山東省昌樂二中為例[D].曲阜:曲阜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