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高校教育智庫競爭力建設的影響因素及路徑研究

        2022-07-04 13:41:52王軼珍王小元張慶曉
        智庫理論與實踐 2022年3期
        關鍵詞:扎根理論

        王軼珍 王小元 張慶曉

        摘要:[目的/意義]本文旨在針對當前我國高校教育智庫競爭力不強的問題,探尋高校教育智庫競爭力建設的影響因素,并提出提升高校教育智庫競爭力的路徑。[方法/過程]本研究運用扎根理論研究方法,通過三級編碼,探尋了高校教育智庫競爭力建設的影響因素,發(fā)現(xiàn)環(huán)境、動力、條件及風險是主要影響因素,并在此基礎上構建了相應的理論模型。[結果/結論]研究發(fā)現(xiàn):競爭力建設環(huán)境因素是高校教育智庫競爭力建設的保障機制;競爭力建設動力因素是高校教育智庫競爭力建設的動力機制;競爭力建設條件因素是高校教育智庫競爭力建設的調節(jié)機制;競爭力建設風險因素是高校教育智庫競爭力建設的阻礙機制。在此基礎上,本研究提出高校教育智庫競爭力建設的突破路徑:營造良好的高校教育智庫競爭力建設的環(huán)境,激發(fā)高校教育智庫競爭力建設的內部動力,強化高校教育智庫相關能力建設以及降低高校教育智庫競爭力建設的風險。

        關鍵詞:高校教育智庫? ? 競爭力建設? ? ?扎根理論

        分類號:C93-0

        DOI: 10.19318/j.cnki.issn.2096-1634.2022.03.02

        1? 提出問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智庫建設,并先后出臺了《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建設推進計劃》(以下簡稱《計劃》)、《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國家高端智庫建設試點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在黨和政府、高校、社會的共同努力下,高校智庫發(fā)展迅速,高校教育智庫建設也取得了良好的發(fā)展成績。

        高校教育智庫是教育智庫的重要組成部分。何謂教育智庫?教育智庫是指“主要圍繞國家戰(zhàn)略、經濟社會發(fā)展與教育間關系,為國家教育領域的戰(zhàn)略布局和重大改革發(fā)展提供決策服務的研究型專業(yè)化的決策支持機構”[1]。一般教育學術機構是以研究基礎性理論問題為主。而教育智庫與一般教育學術機構不同,是以產出政策、法規(guī)和方案為主。同時,一般教育學術機構主要局限于單一學科、以個體研究為主,而教育智庫則著眼于重大現(xiàn)實問題,以多學科的、專業(yè)的研究團隊為主。在我國,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高校與各省市教科院所以及各級各類教育學會、協(xié)會等機構是教育科研體系的主體力量,也是教育智庫建設的核心力量[2]。高校教育智庫是指在高校設立,并依托高校人才豐富、專業(yè)學科齊全等優(yōu)質資源,以研究教育戰(zhàn)略、教育規(guī)劃、教育法規(guī)、教育政策而建立起來的教育研究機構,如高校成立的教育科學學院(研究院)或者高等教育研究所(中心)等[3]。目前,我國有800多所高等院校成立了教育科學研究院或高等教育研究室[2]。

        何謂高校教育智庫競爭力?根據韋伯斯特英語詞典(Websters English Dictionary),競爭力一詞起源于拉丁語詞語“competier”,意為“參與市場的商業(yè)競爭”[4]。人們關于競爭力的研究已經長達半個世紀,但學者對競爭力的概念依然存在分歧。目前,較為一致的認知是:競爭力是一個復雜的、相對的、多維度的概念,與大量相互依賴的變量相聯(lián)系,并具有跨層次的相關性,不同的研究者在不同的研究領域對其有著不同的理解和定義。在智庫領域,高校教育智庫的競爭力與社會環(huán)境、人力資源、財力資源、技術支持、平臺建設等密切相關,其最終指向是為政府提供高質量的教育決策咨詢服務。因此,本研究認為,高校教育智庫競爭力是指在一定的社會環(huán)境下,高校教育智庫充分運用自身擁有的資源,通過知識生產來產出高質量的政策產品,并由此實現(xiàn)為政府提供高質量教育決策的目標。當前,高校教育智庫競爭力建設是教育智庫質量建設的重要內容。從現(xiàn)實來看,在學界的努力下,高校教育智庫建設在理論上有了重大的突破,涌現(xiàn)出了較為豐富的研究成果。例如,龐麗娟提出,要充分發(fā)揮新型教育智庫在國家戰(zhàn)略與教育改革發(fā)展中的決策咨詢與支持作用[1];周洪宇認為,只有創(chuàng)新體制機制,才能建設好中國特色新型教育智庫[5];王小飛等分析了政府教育智庫服務教育決策的路徑依賴與突破[6];周光禮等以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浙江大學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院等六個高校教育智庫為例,分析了這些研究機構的學術轉型之路[7]。盡管理論建設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在高校教育智庫的具體運行過程中,依然存在獨立性不足、影響力較小、定位模糊、協(xié)同度不夠等諸多問題,這些問題本質上是競爭力建設的問題。因此,如何解決這些問題,需要研究者深入高校教育智庫的具體實踐中。而從已有的資料來看,學者對高校教育智庫競爭力建設的研究不多,且已有成果主要是對高校教育智庫的普遍性研究,鮮有基于訪談的關于高校教育智庫競爭力建設的實證研究。另外,高校教育智庫競爭力繼承于高校與教育智庫的競爭力,呈現(xiàn)出多脈絡的模糊性。因此,對本研究而言,傳統(tǒng)的文獻演繹法、思辨法等無法回答高校教育智庫競爭力建設的問題。相比較而言,扎根理論既可以處理大量的訪談資料,又可避免現(xiàn)有理論對研究的影響,從而達到自下而上建構理論的目標。因此,本研究選取扎根理論作為研究方法,對所得的一手訪談數據進行質性分析,以此來構建高校教育智庫競爭力建設影響因素模型,并基于訪談和影響因素,提出有針對性的突破路徑,為我國高校教育智庫競爭力建設提供參考。

        2? 研究設計

        2.1? 數據來源

        為了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受訪者必須具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工作(學習)經歷,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研究選取了廈門大學高等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廈門大學中外合作辦學研究中心、清華大學教育戰(zhàn)略決策與國家規(guī)劃研究中心、華東師范大學國家教育宏觀政策研究院、東北師范大學中國農村教育發(fā)展研究院、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jiān)測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華南師范大學粵港澳大灣區(qū)教育發(fā)展高等研究院的管理者、專家學者、行政人員及學生作為訪談對象。AE4B1013-AD7D-4093-8FD2-D558AC00BF63

        本研究在訪談前,征求了訪談對象的許可,對訪談內容進行了錄音。訪談結束后,對錄音進行了文字轉錄,并盡最大的可能保證話語的原始性。扎根理論強調研究的科學性:理論飽和度是檢驗理論是否有效的重要條件,也是決定何時停止采樣的鑒定標準。理論飽和是指當附加的數據分析沒有發(fā)現(xiàn)與“核心范疇”相關的新概念時,類屬或范疇就達到理論飽和。按照上述標準,本研究共選取了18位研究對象,各進行60分鐘的深度訪談來了解“高校教育智庫競爭力建設影響因素”。

        2.2? 訪談提綱設計

        圍繞“高校教育智庫競爭力建設的影響因素”,本研究設計的訪談提綱內容如下:①您認為高校教育智庫競爭力的內涵是什么?②您認為高校教育智庫競爭力建設的影響因素是什么?③您認為高校教育智庫應如何為政府的決策服務?④您認為高校教育智庫競爭力建設的目標是什么?

        3? 研究數據分析

        3.1? 開放式編碼

        開放式編碼是對原始訪談資料逐字、逐句地進行編碼、貼標簽,從原始資料中產生初始概念、發(fā)現(xiàn)概念范疇。編碼時,盡量使用被訪者的原話作為標簽從中發(fā)掘初始概念。在這一階段,本研究共得到了579條原始語句,從中抽象出89個初始概念。經過多次整理、合并,剔除出現(xiàn)頻次低于2次的初始概念,最終形成了24個范疇。具體范疇及相應的初始概念舉例如表1所示。

        3.2? 主軸編碼

        主軸編碼是將開放性編碼得到的概念聯(lián)結在一起,并在不同的范疇之間建立一定聯(lián)系的過程。這種聯(lián)系可能是因果聯(lián)系、相似聯(lián)系或情景聯(lián)系等。在主軸編碼階段,研究者只需要圍繞“軸心”展開分析,同時為了真正了解“類屬”的含義,在分析的過程中,必須將受訪者的語言放到訪談時的情境并考慮受訪者所處的社會文化背景。通過仔細分析,共得到四個主范疇,如表2所示。

        3.3? 選擇性編碼

        作為構建理論的關鍵階段,選擇性編碼的核心任務是依據主范疇明確核心范疇及彼此間的關系,并加以合理解釋。借助歸類、抽象等方法,對主范疇進一步加工,提煉具備較強中心性與解釋力的高頻次核心范疇,并對核心范疇與其他范疇間實現(xiàn)關聯(lián)的途徑進行深入分析,據此構建出理論模型。本研究的核心范疇是“高校教育智庫競爭力建設的影響因素”,圍繞核心范疇構建高校教育智庫競爭力建設的影響因素模型(見圖1)。該模型由競爭力建設環(huán)境(支撐性因素)、競爭力建設條件(調節(jié)性因素)、競爭力建設風險(制約性因素)與競爭力建設動力(驅動性因素)四個主范疇組成。其中,競爭力建設環(huán)境(支撐性因素)包括認知環(huán)境、政策環(huán)境、技術環(huán)境、教育智庫管理體制和教育智庫運行機制;競爭力建設條件(調節(jié)性因素)包括人力資源、財力資源、文化資源、知識資源、信息技術、思想生產能力、動態(tài)預測能力、協(xié)調溝通能力以及持續(xù)學習能力;競爭力建設風險(制約性因素)包括信息溝通渠道不暢、資金來源單一、人員能力不夠、協(xié)同合作不足、成果傳播渠道不暢以及評價制度不健全;競爭力建設動力(驅動性因素)包括國家意志、決策所需、服務社會及責任意識。

        3.4? 理論飽和度檢驗

        本研究在完成編碼后,將搜集的受訪者的回答編碼進行抽樣,并未發(fā)現(xiàn)新的范疇。隨機對上述教育智庫的5位新的受訪者(其中,1位是智庫管理者,2位是智庫專家學者,1位是智庫行政人員,1位是學生)進行訪談,也未發(fā)現(xiàn)新的范疇和關系。因此,本研究通過了理論飽和度檢驗。

        4? 我國高校教育智庫競爭力建設的影響因素作用機理闡釋

        通過扎根理論,本研究得到了我國高校智庫競爭力建設的影響因素模型,下文將詳述四個主范疇影響高校教育智庫競爭力建設的機理。

        4.1? 競爭力建設環(huán)境

        競爭力建設環(huán)境是高校教育智庫的支撐性因素,包括外部環(huán)境和內部環(huán)境。其中,外部環(huán)境包括認知環(huán)境、政策環(huán)境和技術環(huán)境,而內部環(huán)境包括教育智庫管理體制、教育智庫運行機制。權變理論認為,任何組織的戰(zhàn)略選擇總是依賴其所在的環(huán)境,世界上并沒有適用于組織的最優(yōu)的決策。根據權變理論的觀點,不存在適用于所有管理實踐的原則和方法,也就是說,高校教育智庫競爭力建設也根據高校教育智庫所處的環(huán)境和條件的變化而變化。因此,競爭力建設環(huán)境對高校教育智庫至關重要。在訪談中,有專家指出,高校教育智庫的發(fā)展受益于政府頒布的《意見》和《計劃》兩份政策文件。無論是《意見》還是《計劃》都明確指出,要加強各級各類智庫的建設,這兩份政策文件都直接推動了教育智庫的發(fā)展,并為教育智庫的建設提供了思路、方向及舉措保障等。同時,國家層面的政策文件也讓各級政府重新審視教育智庫在推動教育決策科學化方面的重要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讓社會公眾了解到教育智庫的功能,促進了兩個重要群體對智庫的再認識,這就為智庫的建設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高校教育智庫可以利用的先進技術越來越多,這有助于使研究的結論更為可靠。以大數據技術為例,由于大數據可以挖掘和發(fā)現(xiàn)海量數據背后之間關系,并預測某一領域發(fā)展的規(guī)律,因此大數據技術能夠為高校教育智庫開展決策咨詢研究提供工具支撐。同時,在信息化浪潮的影響下,教育治理實踐也對高校教育智庫的建設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除受到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外,高校教育智庫競爭力建設還受到內部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的影響。部分受訪者表示,高校教育智庫要想具備一定的競爭力,就必須要有良好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國外的高校教育智庫一般都具備良好的管理體制,多采用董事會與行政主管相結合的管理模式,同時輔以項目制的研究團隊,以此實現(xiàn)了人員學科結構合理、資金來源多樣、成果傳播渠道多元等目標,推動了智庫競爭力的提升。如果高校教育智庫的運行機制不夠協(xié)調、效率低下,即使擁有優(yōu)良的辦庫資源,也很難將其轉化為競爭力,因此,遵循教育智庫發(fā)展規(guī)律、符合現(xiàn)代智庫發(fā)展方向的運行機制,是高校教育智庫競爭力建設的重要基礎。AE4B1013-AD7D-4093-8FD2-D558AC00BF63

        4.2? 競爭力建設動力

        競爭力建設動力是推動高校教育智庫建設的驅動性因素,主要包括外部動力和內部動力兩個方面。其中,外部動力包括國家意志、決策所需,而內部動力包括服務社會、責任意識。高校教育智庫競爭力建設的驅動性因素也可以解釋為高校教育智庫競爭力建設的動力機制。就外部動力而言,國家意志是影響高校教育智庫競爭力建設的重要因素。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堅持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健全決策機制程序,發(fā)揮思想庫的作用”[8]。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建立健全決策咨詢制度”[9]。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10]。與此同時,教育問題已經不僅僅局限于教育本身,而是涉及政治、經濟、法律等諸多方面,呈現(xiàn)出復雜性、特殊性、綜合性的特征。著名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曾在《人的問題》中精辟指出:“今日的教育問題是更深刻的、更尖銳的、更困難的,因為它要面對近代世界的一切問題。[11]”教育的復雜性、特殊性對教育決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如一些受訪者所說,政府、高校對教育決策的咨詢越來越多,高校教育智庫只有強化競爭力建設才能更好地服務于需求方。因此,相關主體的教育決策需求成為高校教育智庫競爭力建設的外部動力。

        從內部動力看,服務社會是高校的責任與使命,也是高校教育智庫建設的方向,換言之,高校教育智庫是高校社會服務功能的延伸,智庫成為高校服務社會的載體。正如受訪者所說,我國高校教育智庫的中國身份必然要求其體現(xiàn)國家使命和社會責任,堅持以提升國家教育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為目標,以實現(xiàn)國家教育事業(yè)改革、社會整體發(fā)展為宗旨。這種“家國使命”的天然基因成為高校教育智庫加強競爭力建設的內部動力。在調研中,有受訪者表示,研究人員的責任意識和教育情懷是高校教育智庫競爭力建設的另一內部推動力。以廈門大學中外合作辦學研究中心為例,該中心成立之初便是因為林金輝等研究人員關注到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存在巨大的發(fā)展前景,并認為可以通過中外合作辦學的方式引進國外優(yōu)質教育資源來增強國內高等教育的競爭力。其積極利用與境外相關高校的合作,形成了基于“循證”的系列研究成果,引起了政府和社會的關注,2019年發(fā)布的《高等學校境外辦學指南》便是該中心踐行國家使命的表現(xiàn)。

        4.3? 競爭力建設條件

        高校教育智庫競爭力建設條件是指關系到教育智庫運行的基礎條件,但同時其又可以影響教育智庫競爭力提升速度的快慢,因此,競爭力建設條件可以看作教育智庫競爭力建設的調節(jié)性因素。其主要包括資源建設及能力建設兩類:前者包括人力資源、財力資源、文化資源、知識資源、信息技術等;后者包括思想生產能力、動態(tài)預測能力、協(xié)調溝通能力、持續(xù)學習能力等。高校教育智庫作為高校內部機構,離不開大量的、多類別的資源的支持,否則無法維持其正常運轉和發(fā)展。高校教育智庫存在資源依賴的行為,資源是高校教育智庫合法性和有效性的基石與源泉。

        從資源建設的維度看,高校教育智庫的人力資源不僅需要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也需要教育行業(yè)領袖、教育行政部門的積極參與,甚至是博士研究生的參與等。以清華大學教育戰(zhàn)略決策與國家規(guī)劃研究中心為例,該中心是清華大學與教育部聯(lián)合成立,旨在成為國家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領域的重要咨詢機構、國家和教育部的決策思想庫和智囊團。該中心不僅擁有教育研究院的專家學者,還充分利用清華大學管理學、社會學等學科優(yōu)勢,組建跨學科的研究隊伍,并聘請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胡鞍鋼為學術委員會主任。同時,教育部的相關負責人也是該中心的成員。該中心定期召開相關會議,以解決國家教育領域的問題。高校教育智庫的財力資源主要是指高校教育智庫的運行資金。高校教育智庫的資金來源要多元化,不僅要有政府或高校的撥款,也要有企業(yè)、社會個人對智庫的捐贈。同時,高校教育智庫必須在研究中充分利用已有的先進信息技術,要從傳統(tǒng)思維向大數據思維轉變,要嘗試構建基于大數據的決策運行機制,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決策咨詢的質量和可靠性。此外,智庫文化是高校教育智庫的核心價值觀,對實現(xiàn)智庫宗旨、目標等具有重要的引導作用。對高校教育智庫文化而言,重在培養(yǎng)智庫研究的獨立性、高質量和務實性,不斷提升團隊成員的使命感、責任感和榮譽感。高校教育智庫需要轉變思維,樹立“智庫意識”,必須牢記自己的“主業(yè)”是決策研究和咨政服務,主要通過各類研究報告、書籍、論文、講座、學術會議等智力成果來體現(xiàn)其影響力,這種影響力也是高校教育智庫作用與價值的表現(xiàn)形式。另外,高校教育智庫更深層次的影響力表現(xiàn)為其智力成果對個人、社會組織、企業(yè)及政府的決策所產生的“軟性”影響。從智庫影響力角度看,智庫影響力的大小多取決于智庫產品的觀點、理論、方案等要素在實踐中能否得到可行性檢驗,是否符合社會現(xiàn)實的發(fā)展規(guī)律;從本質來看,高校教育智庫影響力是智庫各種能力的綜合體現(xiàn),這種能力不是空洞的、虛無的,而是智庫在發(fā)展過程中所積淀的內在品質,能夠保證智庫的流暢運轉。

        根據訪談分析,本研究將思想生產能力、協(xié)調溝通能力、動態(tài)預測能力、持續(xù)學習能力作為高校教育智庫的四種核心能力。教育智庫的思想生產能力主要是指智庫思想融入具體的著作、報告、期刊論文等產品中的能力。高校教育智庫作為高校知識生產的組織,產出高質量的思想產品是其所必須具備的能力。在訪談中,有專家指出,高校教育智庫思想生產能力包括對教育問題的探索、分析、判斷和寫作能力,并且這種能力的高低決定了智庫競爭力的強弱。協(xié)調溝通能力是指高校教育智庫與政府、企業(yè)、機構、公眾等保持較為良好的關系,讓自身的研究成果得到需求方的認可。也就是說,高校教育者智庫只有具備協(xié)調溝通能力,才能讓政策方案得到一定的關注度和認可度,才能讓決策的科學性得到學術的、專業(yè)性的支持,否則研究成果只能束之高閣,無法實現(xiàn)其價值,競爭力也就無從談起。在訪談中,有專家指出,高校教育智庫是為政府教育決策服務的,這就需要與政府建立一種長期的、固定的研究成果報送和溝通渠道,只有這樣智庫成果才能被政府認可,也才能產生一定的影響力和競爭力。動態(tài)預測能力是指高校教育智庫在一定的時空條件下,對外部環(huán)境因素的獲取、理解及對未來狀態(tài)的預測[12]。換而言之,該能力就是高校教育智庫的研究預測和預判能力。在訪談中,大部分專家認為,高校教育智庫需要具備問題意識和時代思維,能夠在掌握大量信息和數據的基礎上,預測國內外教育發(fā)展形勢,為政府提供有針對性的教育決策咨詢服務。持續(xù)學習能力與高校教育智庫的“成長力”密切相關,該能力可以讓智庫始終關注最新的思想理論、技術方法、復雜問題等,避免智庫在發(fā)展到一定規(guī)模、擁有相當資源后,出現(xiàn)成長停滯的問題。在訪談中,相關專家也表示,高校教育智庫應主動研究教育領域所發(fā)生的新問題、新情況,及時就新情況、新問題做出分析并形成政策方案。AE4B1013-AD7D-4093-8FD2-D558AC00BF63

        4.4? 競爭力建設風險?

        盡管高校教育智庫有了較大程度的發(fā)展,但高校教育智庫競爭力建設仍然存在諸多風險,這些風險成為制約高校教育智庫競爭力建設的影響因素。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信息溝通渠道不暢。除高校教育智庫自身關注、研究教育熱點問題外,還需要政府部門提供具體的信息才能解決相關問題,但當前教育智庫和政府間存在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政府信息公開的及時性、有效性與教育智庫的信息需求差距巨大,導致教育智庫的研究成果與政府、企業(yè)、社會組織的需求相脫節(jié)。此外,在訪談中,部分專家表示,大部分高校教育智庫尚未建設獨立的數據庫,而缺乏動態(tài)的、連貫的數據支持可能導致智庫研究質量的降低。高校教育智庫尚未與政府建立必要的認知性溝通機制,無法解決學術邏輯語言與政策科學語言的沖突問題[13]。

        第二,資金來源單一。當前高校教育智庫的運行資金主要來自政府和學校撥款,資金來源較為單一,缺乏企業(yè)、社會組織和個人的捐款。例如,華東師范大學國家教育宏觀政策研究院的資金來自華東師范大學和上海市政府的撥款。在訪談中,專家均表示,如果政府不予以撥款,大部分教育智庫將名存實亡,無法維持日常運轉,更談不上服務教育決策。同樣,東北師范大學中國農村教育發(fā)展研究院的管理人員也認為,相較于經濟類智庫,教育智庫受其研究領域的制約,智庫的資金來源極為單一,多是政府撥款,很少有企業(yè)的贊助。

        第三,人員能力不夠。對智庫而言,擁有一定數量的高水平的研究人員是其競爭力建設的關鍵所在,然而研究人員能力不夠已經成為制約高校教育智庫競爭力建設的重要問題。智庫研究不同于傳統(tǒng)的學術研究,智庫研究的范式是應用研究,最終目的是借助理論創(chuàng)新、理論建構來解決實際問題,能夠“接地氣”“管用”,而我國高校研究人員的研究范式為單一的學科研究、規(guī)范研究、學理研究,學術化過強,研究人員“用不上”的問題較為明顯。正如某管理者所說,校內教師的研究能力還遠遠達不到智庫研究所需的各種素養(yǎng),只能去外面聘請其他人員來解決相關問題。

        第四,協(xié)同合作不足。由于教育問題的復雜性,智庫研究需要凝聚多方智慧,開展多學科的交叉研究,才能產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然而,當前高校教育智庫的協(xié)同建設嚴重不足,包括機構間的協(xié)同不足、人力資源協(xié)同不足及學科之間的協(xié)同不足。教育智庫與其他智庫之間缺乏溝通交流,處于各自為戰(zhàn)的狀態(tài),導致智庫之間未形成研究合力;高?,F(xiàn)有的人事管理制度導致內部人員流動較為困難,人力資源存在一定程度的協(xié)同問題;學院及其他機構多以學科為建制基礎,導致智庫在進行科研協(xié)同攻關時需要處理與學院、機構的關系,若處理不好,則會影響學科間的協(xié)同。在訪談中,某高校智庫工作人員提到,現(xiàn)在校內智庫之間的合作嚴重不足,相互間基本沒有交流,同時人員之間的合作也很難,畢竟校內人員都是以學科所在學院進行工作的。

        第五,成果傳播渠道不暢。高校教育智庫的研究成果能否順利傳播、能否得到需求方的認可是智庫競爭力建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20世紀60年代后,新成立的美國智庫的共性特征即把研究與營銷結合起來,注重對產品和思想的包裝,構建多渠道的成果推銷機制[14]。反觀我國高校教育智庫的現(xiàn)狀,受限于成果傳播渠道不順暢的影響,其思想產品無法及時地傳遞給政府,無法有效地服務于政府決策,也就無法實現(xiàn)提升智庫影響力的目標。在訪談中,有學者表示,教育智庫與政府缺乏固定的溝通機制,不了解政府的需求,同時也存在研究成果傳播的問題,如采用何種傳播方式、傳播手段等。

        第六,評價制度不健全。高校教育智庫的競爭力建設離不開一套科學、有效的智庫成果評價體系,其可以激勵、提高研究人員的積極性。從現(xiàn)實來看,教育智庫研究成果類型多樣,如期刊論文、會議報告、研究報告、領導批示、學術性輿論引領(參加訪談、電視節(jié)目、電話采訪)成果等[15]。然而,當前高校教育智庫的科研成果評價仍以學術評價為主,極少考慮“輿論引領”“媒體發(fā)言”“參與政策法規(guī)制定”等貢獻度,研究成果評價體系極為單一。除此之外,部分受訪者認為,由于教育智庫成果類型多樣,一些前瞻性的研究成果無法在當時給予客觀的評價,也有部分同行專家因自身偏好對學術論文、專著等更為青睞,對研究報告、媒體發(fā)聲等持有懷疑態(tài)度,這種評價偏好影響了研究人員參與智庫工作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四大影響因素是高校教育智庫競爭力建設的核心內容,每個因素都發(fā)揮著不同的作用,但這四大影響因素之間也存在一定的關聯(lián)。例如,在我國,智庫競爭力建設中的國家意志(動力因素)發(fā)揮著很大的作用,必然會影響政策環(huán)境(環(huán)境因素)。同時,如若智庫建設的環(huán)境因素不夠好,則必然會導致智庫建設的風險。

        5? 我國高校教育智庫競爭力建設的路徑

        5.1? 營造良好的高校教育智庫競爭力建設的環(huán)境

        權變理論認為管理取決于組織所處環(huán)境狀況,管理要根據內外條件而變化。

        同樣地,環(huán)境對高校教育智庫競爭力建設影響巨大,因此,必須重視環(huán)境建設。從外部環(huán)境來看,國家應進一步完善與高校教育智庫發(fā)展相關的政策法規(guī),這涉及高校教育智庫主體資格合法性問題。在我國,高校教育智庫一般登記為事業(yè)單位法人,適用于《事業(yè)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2004)、《事業(yè)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實施細則》(2014)。除法律的規(guī)約外,政府還需對高校教育智庫有更為細致的、具備可操作性的準入規(guī)定??蓞⒖贾袊菐焖饕–hinese Think Tank Index,CTTI)的智庫評價指標體系,遴選出關鍵影響因素,進而確定教育智庫的具體條件。例如,要明確高校教育智庫名稱、平臺支撐、智庫負責人的職責、智庫成員的數量(包括專兼職比例、具有相應學位人員的比例)、首席專家、智庫的決策咨詢研究領域、智庫章程、經費來源、智庫成果評定等。除做好高校教育智庫競爭力建設的外部支撐外,還要塑造良好的內部環(huán)境。第一,構建科學的教育智庫管理體制,即要構建適合自身發(fā)展的內部治理結構。從國外高校教育智庫的發(fā)展來看,處于創(chuàng)業(yè)階段的智庫一般采用單線型的管理結構,其優(yōu)點是溝通靈活、決策高效;處于相對成熟期的智庫則可以采用矩陣式的管理結構,主要由行政部門和研究項目小組組成,其優(yōu)點是充分利用人力資源優(yōu)勢,促進研究人員之間的交流,具有較強的機動性。第二,完善教育智庫的運行機制。在確保政府資金投入的基礎上,要拓寬高校教育智庫的籌資渠道,利用社會化、市場化的方式吸引企業(yè)、社會機構和個人對智庫的捐贈,形成多元的資金籌措機制;制定嚴格的選人、用人考核標準,充分利用國外的“旋轉門”機制,健全高校教育智庫的人才聘用機制;加強不同智庫的協(xié)同交流,消除學科壁壘,打通不同學科、學院人員交流的渠道。AE4B1013-AD7D-4093-8FD2-D558AC00BF63

        5.2? 激發(fā)高校教育智庫競爭力建設的動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高校教育智庫建設,在國家意志的外部推動下,高校教育智庫發(fā)展迅速,競爭力不斷提升。但僅僅依靠政府的外部動力是不夠的,還要充分激發(fā)教育智庫競爭力建設的內部動力。具體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政府要轉變行政化的治理思維,將高校教育智庫視為政策研究的合作伙伴,建立互信合作關系。尤其是要減少對研究人員研究過程的直接干預,給予研究人員更多的自主權和參與權,讓研究人員具備真正的主人翁姿態(tài)。第二,政府要進一步營造尊重知識、敬畏知識的社會氛圍,理性對待智庫研究人員提出的不同政策建議,更要保護知識分子敢于“求真”的高尚品性和家國情懷。第三,智庫及其研究人員應主動作為,承擔為教育行政部門決策者提供準確的教育信息、專業(yè)的知識、熱點觀察結論以及區(qū)域戰(zhàn)略思路的重任。

        5.3? 強化高校教育智庫相關能力建設

        從本質上看,高校教育智庫的競爭力來自智庫各項能力的建設。因此,要想增強高校教育智庫的競爭力,必須強化智庫以下幾個方面的能力。第一,要增強高校教育智庫的思想生產能力。思想生產能力離不開充足的教育智庫人才,尤其是那些具有較強基礎研究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在人才梯隊建設方面,除了日常所說的智庫專家外,還需要將教育智庫培養(yǎng)的碩士生、博士生納入智庫人才范圍。從長遠來看,教育智庫培養(yǎng)的是潛在的教育政策研究者、決策者和實踐者,這些人才通過學習理念和方法影響未來教育政策走向[16]。與此同時,高校教育智庫還應圍繞社會中長期的教育問題和社會關注的重點問題進行深度研究,并提出基于證據鏈的背景信息、分析框架和解決方案等,由此為政府提供有效的教育政策建議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防止政府出現(xiàn)重大的決策偏差和失誤。在研究方法上,高校教育智庫要做到研究范式的供給轉型,要將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相結合,要充分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手段進行數據挖掘和科學預測分析。第二,提升高校教育智庫的動態(tài)預測能力。當前,智庫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動態(tài)預測能力不足,往往是出了問題才提出相關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在當下教育突發(fā)事件頻發(fā)的情況下,必須要關注并提升高校教育智庫的動態(tài)預測能力。首先,不同類型的高校教育智庫要根據智庫的積淀、優(yōu)勢等持續(xù)關注某一領域的發(fā)展,把握其相應的發(fā)展趨勢;其次,高校教育智庫要堅持運用哲學思維來辯證看待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學會多視角分析問題,包括歷史的視角、戰(zhàn)略的視角、全局的視角等,只有這樣才能盡可能全面地分析問題,得出科學的研究結論;最后,高校教育智庫要走出去,主動與其他類型的教育智庫,如民辦教育智庫等加強溝通聯(lián)系,學習其應對突發(fā)事件的成功經驗和教訓。

        5.4? 降低高校教育智庫競爭力建設的風險

        降低風險是高校教育智庫提升競爭力建設的關鍵。第一,完善智庫成果傳播渠道。政府要嚴格執(zhí)行《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相關規(guī)定,建立和健全向教育智庫通報政策需求信息的渠道機制,形成和完善利用教育智庫成果的供給提供機制、信息享用機制以及創(chuàng)新動力激勵機制[17]。第二,建立準入標準。政府要制定不同層次、不同類型、不同規(guī)模高校教育智庫的評價標準,如應制定“雙一流”建設高校與普通高校教育智庫的準入標準,高校高等教育智庫與高?;A教育智庫的準入標準,小型、中型與大型教育智庫的準入標準等。第三,改革評價體系。要改進高校智庫研究人員的評價機制和激勵機制。高校應按照《計劃》要求“改進科研評價,把解決國家重大需求的實際貢獻作為核心指標”。高校應在允許高校智庫研究人員參加常規(guī)教學科研人員職稱評審的基礎上,統(tǒng)籌專設智庫職稱序列或者社會服務系列,鼓勵智庫研究人員參加此類職稱的評審[18]。智庫也可以根據在編和外聘人員的實際情況,設立智庫職級序列。此外,高校在評價智庫研究人員的成果時,不僅要看成果的學術質量,更要看成果的實際轉化效果。例如,對成果的評價不僅要關注其是否得到領導批示,更要注重成果是否對社會經濟發(fā)展產生有益效果。

        6? 結語

        競爭力是高校智庫的核心所在,只有了解影響智庫競爭力建設的影響因素才能提出有針對性的提升高校教育智庫影響力的對策。本文采用扎根理論研究方法,經過系統(tǒng)編碼,發(fā)現(xiàn)環(huán)境、動力、條件及風險是高校教育智庫競爭力建設的主要影響因素?;谏鲜鲇绊懸蛩?,本文提出了四條提升高校教育智庫競爭力建設的路徑。另外,由于外部環(huán)境的復雜性,高校教育智庫競爭力建設影響因素并非是一成不變的,且各影響因素的影響程度不一,這些都是未來研究需要繼續(xù)深化的內容。

        參考文獻:

        [1] 龐麗娟. 我國新型教育智庫若干重要問題的思考[J]. 教育研究, 2015, 36(4): 4-8.

        [2] 王小飛, 賀騰飛. 我國新型教育智庫建設的現(xiàn)實困境與轉型出路[J]. 中國高教研究, 2021(11): 64-69.

        [3] 楊再峰, 趙曉聲, 潘燕婷. 高校教育智庫建設: 服務教育的應然與實然[J].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 2017(2): 51-56.

        [4] SHEKHAR C, SOUGATA R. The competitiveness conundrum: Literature review and reflections[J]. 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 1997, 32(48): M83-M91.

        [5] 周洪宇. 創(chuàng)新體制機制, 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教育智庫[J]. 教育研究, 2015, 36(4): 8-10.

        [6] 王小飛, 閆麗雯. 政府教育智庫服務教育決策的路徑依賴與突破[J]. 中國高教研究, 2020(11): 38-42.

        [7] 周光禮, 莫甲鳳. 高等教育智庫及其學術研究風格: 中國著名高等教育研究機構的學術轉型[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6): 45-57.AE4B1013-AD7D-4093-8FD2-D558AC00BF63

        [8] 人民網. 胡錦濤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EB/OL]. (2012-11-18)[2021-06-19]. http://cpc.people.com.cn/n/2012/1118/c64094-19612151.html.

        [9] 人民日報.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EB/OL]. (2013-11-12)[2021-06-19].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1116/c1001-23560979.html.

        [10] 新華社. 習近平: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 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OL]. (2017-10-27)[2021-06-19]. 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11] 趙祥麟, 王承緒. 杜威教育名篇[M]. 北京: 教育科學出版社, 2006: 292.

        [12] 張家年. 情報視角下我國智庫能力體系建設的研究[J]. 情報資料工作, 2016(1): 92-98.

        [13] 張慶曉, 蒲蕊. 高校智庫質量建設: 導向·主體·突破點[J]. 新世紀圖書館, 2020(11): 27-33.

        [14] 郭瑞. 高校智庫運行機制研究的價值審視與邏輯路向: 基于我國智庫研究文獻的分析[J]. 高校教育管理, 2016, 10(6): 62-69.

        [15] 宋悅華, 朱帥. 高校智庫成果評價探析[J]. 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 2019, 23(1): 14-17, 55.

        [16] 侯定凱, 朱紅蕊. “相互妥協(xié)”或“相得益彰”?: 反思高校智庫與學科發(fā)展的關系[J]. 高校教育管理, 2019, 13(1): 26-35.

        [17] 秦惠民. 社會轉型中的中國新型教育智庫建設[J]. 教育研究, 2015, 36(4): 24-25.

        [18] 金志峰, 楊小敏. 高校智庫人員考核評價: 基于職業(yè)發(fā)展通道理論的基本思路與體系構建[J].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 2019(5): 62-69.

        作者貢獻說明:

        王軼珍:設計選題與框架,撰寫內容;

        王小元:負責聯(lián)系訪談所需的智庫,方法指導,行文寫作;

        張慶曉:梳理框架內部邏輯關系,收集資料。

        Research on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Path of the Competitiveness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Think Tanks

        Wang Yizhen1,2? Wang Xiaoyuan3? Zhang Qingxiao4

        1Law School, 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anzhou? 341000

        2 College of Education,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3School of Marxism, 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anzhou? 341000

        4College of Education,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06

        Abstract: [Purpose/significance] Aiming at the problem that the competitiveness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think tank is not strong at presen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competitiveness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think tank, and puts forward the path to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think tank. [Method/process] Based on the grounded theory and three-level coding,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 competitiveness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think tank. It is found that environment, power, condition and risk are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n this basis, the corresponding theoretical model is constructed. [Result/conclusion]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etitive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is the guarantee mechanism of the competitiveness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think tanks, the competitive construction power is the power mechanism of competitive power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think tank, the conditions of competitiveness construction are the adjusting mechanism of the competitiveness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think tank, and the risk of competitiveness construction is the hindering mechanism of competitiveness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think tank. On this basis, this study puts forward the breakthrough path of the competitiveness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think tank: create a good environment for the competitiveness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think tank, stimulate the internal power of the competitiveness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think tank, strengthen the relevant capacity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think tank and reduce the risk of the competitiveness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think tank.

        Keywords: university education think tank? ? competitiveness construction? ? grounded theory

        收稿日期:2021-10-28? ? ? 修回日期:2021-12-31

        ? 本文系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項目“江西特色新型高校智庫運行機制、效率及影響因素研究”(項目編號:JC21124)、江西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雙一流建設背景下江西省優(yōu)勢學科績效評價與競爭力提升路徑研究”(項目編號:21JY37D)、江西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項目“江西省優(yōu)勢學科績效評價及競爭力提升路徑研究——基于江西省13所重點建設高校的實證分析”(項目編號:21YB089)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王軼珍,江西理工大學法學院講師,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博士研究生,E-mail: 2067663051@qq.com;王小元,江西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E-mail: 815978231@qq.com;張慶曉,通信作者,廣州大學教育學院博士后、特聘副研究員,E-mail: zqxjust@163.com。AE4B1013-AD7D-4093-8FD2-D558AC00BF63

        猜你喜歡
        扎根理論
        菜鳥網絡商業(yè)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
        基于扎根理論的會展場館觀眾滿意度影響因素研究
        社會心理安全氛圍在工作場所欺凌中所起的作用
        行為執(zhí)行意向理論下網購營銷策略案例分析
        “互聯(lián)網+”視角下公眾參與公益眾籌項目的影響因素
        求知導刊(2016年29期)2016-11-29 11:11:24
        消費者在線生成廣告行為阻礙因素及作用路徑研究
        新聞界(2016年11期)2016-11-07 21:19:58
        中國企業(yè)管理創(chuàng)新的驅動力
        大學生網上訂餐意愿的定性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5:25:42
        零售百貨企業(yè)商業(yè)模式要素組合創(chuàng)新
        地方政府公務員改革意愿的影響因素
        理論導刊(2016年4期)2016-05-16 13:03:32
        青青草成人免费在线视频| 日韩一区二区超清视频| 国产成人www免费人成看片| 无码熟熟妇丰满人妻啪啪| 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区别| 亚洲男人的天堂色偷偷| 精品人妻伦一二三区久久| 免费a级毛片永久免费| 这里有精品可以观看| 无码高潮少妇毛多水多水免费| 日本美女中文字幕第一区| 欧洲熟妇色xxxx欧美老妇软件| 中文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伊人亚洲综合网色AV另类 | 中国一级免费毛片|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精品久久久三级18| 天堂aⅴ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大屁股熟女乱| 亚洲综合色婷婷七月丁香| 日本少妇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优优人体大尺大尺无毒不卡| 洗澡被公强奷30分钟视频| 无码高清视频在线播放十区| av在线不卡一区二区| 绝顶潮喷绝叫在线观看| 欧美另类在线视频| 欧美一级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老熟女乱一区二区| 国产又粗又黄又爽的大片| 中文字幕国产欧美|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版| 无码av天天av天天爽| 少妇饥渴xxhd麻豆xxhd骆驼| 欧美日韩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无字幕一本码专区| 国产av久久久久精东av| 三级特黄60分钟在线观看| 丰满少妇又紧又爽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在线| 男女高潮免费观看无遮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