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小萍
摘 要:在這健步如飛的生活節(jié)奏中,提倡高素質、高水準的人才,但是社會中也存在一些高智商、低素質的人,也有低學歷、高素質的人。怎樣才能保持平衡,德育讓我們從中悟出很多道理,如果做人失去最根本的原則,缺乏素養(yǎng)和道德,那考高分數、就讀高院校有何意義。小學是正式步入學業(yè)生涯的開始,在這初始階段,應當以德為先,作為小學班主任嚴格要求自己,對工作盡職盡責、全力以赴,讓德育之光照亮整個班級,將德育工作做精、做優(yōu)、做強,培養(yǎng)出品行高尚、德才兼?zhèn)涞膬?yōu)秀學生。
關鍵詞:以德育人;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優(yōu)化策略
放眼一個人的一生,學習生涯漫長且枯燥,占據一個人中大約五分之一的人生之路,經歷16載的成為一個有學識的人,如果把學業(yè)這條路走高、走遠,今后剩下的人生,包括:工作、家庭等都會盡善盡美。這里面不僅僅只有學習成績的好壞,還有一個影響人一生的就是——德。為什么小學時間占據了一半的學業(yè),六年之久學到的知識僅有3%,這六年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習慣、行為、道德等,德這個字永遠擺在首位,可見小學階段埋下一顆道德的種子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一、我?guī)愠砷L,你為我改變
我一直在想作為小學班主任,我應該如何對待這些孩子們,是以嚴厲的角色去管理,還是以慈愛的角色去感化,在德育工作中不斷改進與反思。后來,我幡然醒悟,嚴厲中帶有慈愛,對于孩子們來說,他們這個年齡段是需要愛、渴望愛的,并不是一味地嚴格,用孩子們的“怕”來換取“聽話”,而是用嚴格的制度和規(guī)矩來制約學生的行為,用慈愛和耐心給予學生前進的力量。幾十個孩子凝聚在一起,班級團結、建立班風是格外重要的,我管理班級的宗旨就是“我?guī)愠砷L,你為我改變”。
起初,我們班的學生缺乏凝聚力,喜歡獨來獨往,不合群、沒有集體感,這令我十分苦惱。我發(fā)現班級中有好幾個學生都自己玩自己的,還有三三倆倆一組,但不喜歡加入其它同學,看上去非常不協調。后來,我想出一個好辦法,在下課的時候我融入這些學生群體中,組織大家一起玩游戲,一方面能夠拉近我們之間的關系,另一方面讓學生積極向上、益智有趣地參與活動,讓學生們能夠有意識地參與集體活動。根據班級學生的性格、興趣等特點,同時還考慮男女生的喜好來組織他們參與游戲活動,剛開始的時候學生見到我會有一些緊張感,后來與學生們談心、逐漸接觸很快就融合在一起。
我?guī)ьI學生們參與集體游戲,“五毛和一塊”的游戲深受學生們的喜愛,我在游戲中是主持人的角色,學生們圍成一個圈進行慢跑,男生設定為1塊,女生設定為5毛,當我喊出“6塊5”時,就從隊里出來6個男生和1個女生圍成一個小圈。當然,男女生可以轉換角色。我經常帶學生們參與集體游戲,在無形中學生們的情感得到升華,學生們的集體意識感變得越來越強,并且在游戲中讓學生們了解什么是規(guī)則、什么是秩序,不僅能夠起到娛樂的作用,還能夠讓學生在課間有秩序、有規(guī)則地參與游戲。由此可見,游戲帶來的不僅僅是快樂心情,還給學生帶來健康身體,讓學生們在游戲中開啟智慧的大門,動腦、動手在游戲中隨機應變、勇敢奮進。
二、以朋友相待,以心靈相交
雖然游戲能夠拉近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但是要想走進學生內心還需要不斷努力,要想實現德育工作的高效性,我選擇與學生成為朋友,以誠相待、相互信任,這樣學生才會愿意把心里話說出來,我也更能了解學生的訴求和心理變化,更好地進行德育教育。
我們班有個學生叫張源松,他是一個比較調皮的孩子,有時候我發(fā)現他就是故意在搗亂,之前嚴厲地批評過他,可是還是沒有改過的意識。有一天上課,張源松又在違反課堂紀律,他在課上折了一個紙飛機,從后排扔到前排,我警告了他,并沒有像往常那樣嚴厲訓斥他。放學后,我去找張源松聊天,他見到我有一絲緊張。我說道:“我發(fā)現你疊的紙飛機挺不錯,能飛那么遠?!彼吹轿疫@樣說感到很驚訝,回答我:“老師,你怎么不說我呢?”
師:“因為每個孩子身上都有優(yōu)點,同樣的紙飛機,老師就不如你折的好?”
張:“老師,我也有有點嗎?”
師:“當然,我能問你個問題嗎?”
張:“老師您請問。”
師:“上課搗亂并不是你的本意對嗎?”
張:低著頭喃喃地說道:“是的。”
師:“那是什么原因呢?”
張:“我只是想引起同學們的注意。”
師:“我來幫助你,讓你成為班級中的小明星好嗎?”
張:“好的,老師?!?/p>
第二天上課的時候,我發(fā)現張源松真的改變了很多,我非常高興,在班會中給予鼓勵和表揚,我希望能夠用耐心、關愛,把張源松這棵小樹苗修剪地挺拔、高大。一個多月的時間很快過去,雖然有時張源松會做個小動作,但已經不去影響其他同學,逐漸也學會主動幫助他人,慢慢地朋友也多了起來,看到他臉上的笑容越來越自信,我感到十分欣慰。
三、家校共合作,彼此互信任
德育工作是需要學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在相互信任、相互支持下落實育人的目標。我在德育工作期間,經常會與家長聯系,能夠讓家長深入了解孩子在學校中的各種表現,學業(yè)、紀律、社交等方面,希望通過我的傳播,能夠讓家長站在不同角度去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同時,我也會從家長口中了解孩子的不同面,這樣更好開展育人工作。由于家長之間的差異也非常大,但是大部分家長對我十分尊重,能夠積極配合我的工作,我的目的是在與家長溝通中,相處針對性地解決辦法,讓每個孩子都能夠有所提升、有新的超越,付出再多都是值得的。在此期間,我還會定期家訪,指導家長如何正確、科學地進行家庭教育,給予家長中肯的建議,能夠幫助孩子更好地投入學習。
四、結語
總之,教育沒有完美的,只有在過程中不斷尋找不足,及時彌補、及時解決。每個人都有優(yōu)缺點,學會用善待和發(fā)現美的眼光看待,對學生有愛心、耐心、專心,對他們不拋棄、不放棄,用心做好每一件事,在實踐中砥礪前行,把班主任工作做到精益求精。
參考文獻
[1]馬世元.漫談小學班主任開展班級德育工作的有效方法[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2(05):197.
[2]張永生.淺析新時期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價值及實踐路徑[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2(05):159-160.51355B7E-8C5E-4F07-A464-8B66543A8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