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義和
摘 要: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在課程改革不斷進行中的背景下,需要不斷更新迭代教學方法來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升課堂效率并保證課堂質量。本文從現(xiàn)階段高中物理的教學現(xiàn)狀出發(fā),探討提高物理課堂效率的必要性以及具備針對性的應用策略,以為高中物理教學實踐提供借鑒。
關鍵詞:高中物理; 課堂教學有效性; 應用策略
一、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現(xiàn)狀及問題
1.教學難度有所提高
高中階段的物理學習相較于初中階段,難度有所提高,知識更加深層次化。相應的,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的難度也有所提高。這一階段中,對于學生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學生需要掌握更多抽象理論,因此學生更易對物理學科產(chǎn)生畏難情緒,也可能會覺得物理學科晦澀枯燥,這些問題都是物理課堂有效性提升的阻礙。
2.課堂內(nèi)容以理論知識為主,實操環(huán)節(jié)較少
高中階段由于學生的學習任務較重、學習壓力較大,教師和學生都將精力大部分地放在理論知識的學習中。教師忙于準備重難點的教學而學生忙于理解深奧晦澀的理論知識和練習大量的習題來提升做題手感。因此人們忽略了物理課堂中實操環(huán)節(jié)的進行,學生常從理論角度理解知識,有時不如動手實際操作來的效率高。
二、提升高中物理課堂效率的必要性
1.課堂效率與學生成績呈正相關關系
高中階段學習成績幾乎是最重要的部分,提高課堂效率,相應的就能夠提升學生接受和理解知識的效率,也就能夠作用于成績的提升。在有限的課堂中,教師若是不僅能夠傳授基本知識,還能對課本知識進行拓展,這樣有利于拓展學生的學習思路,讓學生以一種思路或多種思路對問題進行解答,提高做題正確率,從而提高學習成績。
2.提升教學有效性有利于提升學生物理素養(yǎng)
提升成績之外,近年來對于學生學習素質與學科素養(yǎng)的要求也漸漸備受重視,高效的課堂能夠完成既定的課堂目標,還能夠對學生的思路進行拓展,開拓學生的物理視野,這一點無異于為學生種下一顆物理的種子,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還能夠提升物理學科素養(yǎng)。這樣學生在遇到難以解答的問題時,能夠充分調動自己的學科素養(yǎng),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進行發(fā)散思考,從而達成物理教學的最終目的。
三、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應用策略
1.應用多媒體教學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教學創(chuàng)設情境,以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教師可將平面圖、立體圖、音頻和視頻結合起來,利用多媒體將課程內(nèi)容建構起來,建造成“立體”的、直觀的知識網(wǎng)格。這樣有利于學生通過立體直觀的知識網(wǎng)格了解理論知識,將枯燥的理論變成近在眼前、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實物,這樣能夠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讓學生感受物理學背后的科學精神。例如教師在進行高中物理人教版第一冊中有關“運動”的教學中,教師可充分利用多媒體來展示抽象概念。例如教師可制作小車勻速或變速來加速減速的視頻,為學生展示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在講解自由落體運動時,教師可找來伽利略著名實驗的紀錄片視頻,為學生展現(xiàn)這一理論發(fā)現(xiàn)和驗證的過程,從而調動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并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另外教師還可將實際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引入課堂,在講解重力的過程中,可引入生活中的實例,制作成PPT向學生展示,從而為學生營造一個學習物理的課堂環(huán)境。
2.應用提問策略,建立師生高效互動
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在高效課堂中是比不可少的,因此教師應當善用提問策略,在物理課堂中建立高效的師生互動。問題是激發(fā)學生開動腦筋自主思考的最好的引線,教師還可通過精心設計的提問來一步步引導學生跟著教師的思路來思考,從而鍛煉學生的物理思維,在這樣一個個問題的師生互動下,本來枯燥的知識在課堂里流動了起來,從而能夠提高課堂的效率。例如,教師可在牛頓第三定律的教學過程中將彈簧測力器帶到課堂上,為學生們展示使用測力器如何探究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實驗,在簡單實驗的過程中不斷提問,引導學生來思考如何證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間的關系是什么?”通過這樣的環(huán)節(jié)將看似復雜的證明實驗通過問題串聯(lián)起來,能夠一步步鍛煉學生的物理思維。
3.應用小組合作或自主探究策略
教師可在班級中劃分學習小組,布置小組任務來鍛煉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以此在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對課堂任務產(chǎn)生深刻認識,從而提高課堂效率。例如,教師在在講授“共點力的平衡”這一節(jié)時,可將學生合理分組,設計探究問題讓學生進行合作思考。探究問題可以是生活中的“共點力的平衡”:例如用網(wǎng)袋掛在墻壁上的籃球、滑輪運送貨物、小球停在斜面上等等。教師可布置小組受力分析任務,讓學生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和合作能力來解決問題,最后再上臺展示。這樣能夠讓學生在思考和解決問題中體會共點力是如何達到平衡的,從而更好地理解共點力平衡的條件,接著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而小組合作豐富了教學環(huán)節(jié),鍛煉了學生的合作能力和表達能力,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思維和邏輯。并且這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能夠豐富課堂內(nèi)容,營造熱烈討論學科問題的物理學習氛圍,兼顧了教學的趣味性與有效性,能夠有效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效率。
結束語
本文將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作為主題,從教學現(xiàn)狀和問題出發(fā),強調提升課堂效率的必要性并針對問題提出三條解決策略,分別是應用多媒體教學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應用提問策略,建立師生高效互動和應用小組合作或自主探究策略。這幾點能夠豐富課堂環(huán)節(jié),兼顧教學的趣味性與有效性,不失為提升高中物理課堂有效性提高的良性應用策略。
參考文獻
[1]黃金燦.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5(86):133.
[2]張曉龍.提高高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科技展望,2017(15):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