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華彪
摘 要:識字是小學語文學習的開始,也是獲取知識的重要保證,掌握了一定的識字量,才可以為今后的讀書和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身為一名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筆者在語文教育實踐中并不是單純要求學生去讀、去抄寫,而是采用趣味化十足的識字教學方法,在激發(fā)起學生識字學習興趣的同時,讓學生對所學到的漢字記得更深,掌握得更扎實。這一做法讓筆者所教的小學生愛上了充滿著魅力的漢字,也能扎實寫好一個個或簡單或復雜的漢字,為其日后更好地學習、生活做好了充分的前提準備。
關鍵詞:小學語文;低段教學;趣味識字;教學策略
引言
中國的文字從象形文字到現(xiàn)在,有著幾千年的發(fā)展史,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歷史的不斷更替一直延續(xù)至今。身為炎黃子孫,我們要為祖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而自豪。隨著信息時代和科技發(fā)展的進步,對正處在黃金學習階段的小學生而言,要讓他們在識字的關鍵階段,激發(fā)識字能力和識字興趣,并擁有一定的識字量。讓學生在趣味教學中提升語文的學習能力,從而達到拓展知識面、陶冶情操的目的[1]。
一、趣味識字教學法的應用價值
(一)趣味識字教學法能吸引小學生自主參與到學習中
小學生的特點是活潑好動,對新鮮、新奇的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所以教師要讓語文識字教學的內(nèi)容生動化、情趣化,讓語文識字靈活化,以吸引學生的專注力,讓其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增強參與性,提高其學習的主動性,自愿加入課堂內(nèi)容的學習中[2]。
(二)趣味識字教學法還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小學生的綜合能力
傳統(tǒng)教育中,教師的教學方法是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跟著讀和記,讓學生跟著老師的教學步伐走,這不僅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讓學生在學習上缺乏了主動性。而趣味教學法不但能讓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興趣,還能讓其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并且還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思路,對所學習的知識進行綜合、概括。所以,想要有效地提高小學低年段識字教學的質(zhì)量,趣味教學法的應用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
二、趣味識字教學法的應用策略
(一)遵循學生心理特點,開展游戲化教學
剛升入小學的學生,思維活躍,對新鮮事物有著極強的探索欲,但是在學習過程中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反而對形象化的事物印象較深。所以,在對小學低年級學生開展識字教學時,需要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在游戲活動中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進而使其養(yǎng)成自主識字習慣[3]。
例如,在進行《小青蛙》中“清”字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先為學生引入謎語——綠衣小英雄,田時捉害蟲,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勞動。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同時教師要在一旁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得謎底得以順利猜出,借機引出“清”的生字,使學生在了解青蛙是益蟲的同時,又能掌握“清”的生字,增加學生的漢字儲備。開展游戲化教學,能夠加強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熱情,使學生沉浸在語文知識的學習中,還能有效的提升學生的語文知識水平。
(二)運用信息技術,趣味識字
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在講解與傳授一些較抽象、復雜的語文知識時,便應當有意識地調(diào)整自身的教育做法,在順應小學低年級學生年齡特點的同時推動他們獲得更加理想的語文學習效果。信息技術手段操作方便,展示方式與小學低年級學生形象、直觀的認知思維高度契合,深受師生的青睞與喜愛,為此,將信息技術恰當運用,也不失為創(chuàng)設識字教學方法,是推動小學生趣味識字的有效途徑之一。
例如,在進行《小公雞和小鴨子》中“捉”字的教學時,首先,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給學生播放小公雞捉蟲子的動態(tài)圖片或者視頻,把“捉”字的動作生動形象的表現(xiàn)出來,增加學生對“捉”字的理解和認知,同時也能調(diào)動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其次,在通過圖片或者視頻引出“捉”字的教學,引導學生觀察“捉”字的形象,同時為學生展示“捉”字的動作,引導學生自主展示“捉”的動作,增加學生學習漢字知識的趣味性,使其更加清晰的掌握“捉”的漢字;最后,教師在帶領學生分析“捉”字的構成“扌”和“足”,并帶領學生結合圖片進行“捉”字的組詞,同時鼓勵學生分享他們的組詞內(nèi)容,調(diào)動學生組詞的積極性,在加深學生對“捉”字理解、學習和掌握程度的同時,強化學生對“捉”字的用法,提高學生的漢字儲量。
又如,在進行《小公雞和小鴨子》中“急”字的教學時,首先,教師要有意識的利用信息技術作為教學的輔助工具,通過信息技術給學生展示兩個小朋友吵架的動畫,以此來作為課前導入,刺激學生的感官系統(tǒng),使學生主動的參與到漢字的教學中;其次,在通過動畫引出“急”字,讓學生了解“急”字的情感內(nèi)容,加強學生對“急”字的了解和認知,同時引導學生在文章中體會“急”字的含義,強化學生對“急”的情感體會;最后,在組織學生用“急”字造句,增加學生對“急”字的掌握程度,加深學生對“急”的印象,提高學生的漢字儲量。這種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的方式,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漢字的情感把握,以及漢字的部首偏旁,還能通過組詞、造句的方式增加學生對漢字的掌握,同時還能強化學生對漢字的應用。
(三)聯(lián)系上下文,讓字意更明確
識字教學的核心是字義教學,它能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更是寫作能力的基礎,同時還能降低學生機械性行為,加強對字義的理解與認知。結合句子與生字詞是理解字義的主要方式,在文中,學生要結合上下文的意思去理解和揣摩字義。
例如,在進行《要下雨了》中“割”字的教學時,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整篇文章的內(nèi)容,讓學生對文章的內(nèi)容有一定的了解,同時為后續(xù)的教學做好相應的鋪墊作用;其次,在引出漢字——割的教學,組織學生學生在文章中體會“割”字的含義,并結合文章“割”字的上下文,體會“割草”的動作,加深學生對“割”字的動作認識,增加學生的漢字印象;最后,在帶領學生對“割草”進行動作展示,使學生更加形象的掌握“割”字的含義。這種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式,一方面調(diào)動學生學習漢字的語境,使?jié)h字被直觀的展示出來,另一方面還能加強學生對“割”字的體會,使學生深度化的掌握“割”字的內(nèi)容,強化學生的漢字認知和學習。
結束語
總之,低年級識字教學要立足課本,以生活為背景,開展趣味性的教學活動,同時要善于抓住學生的學習特點開展游戲教學,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多樣化的識字教學中學會自主學習,掌握有效的識字學習方法。
參考文獻
[1]翟美珍.探討小學低年級語文趣味識字教學[J].智力,2020(33):87-88.
[2]朱玉華.小學語文低年級趣味識字教學策略探微[J].小學生(下旬刊),2020(12):55.
[3]程志紅.小學低年級趣味識字教學方法探索[J].天津教育,2020(28):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