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岑芳
摘要:兒童繪本是一種非常流行的美術形式,它在小學美術中的應用,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美術欣賞水平,還可以提高他們的整體美術素質。文章就如何將幼兒繪本應用于小學美術教育,提高小學美術教育的效果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美術;兒童繪本;應用策略
前言:兒童繪本色彩豐富,形象豐富,故事情節(jié)生動,能引起孩子的注意和興趣。將兒童繪本引進小學美術課,是符合幼兒認知特征的。兒童繪本往往是以圖畫的形式來表現(xiàn)故事的,而在美術教學中,巧妙地運用圖畫來引導孩子們去感知美,認識美,增強美和創(chuàng)造力,從而提高他們的美術修養(yǎng)。
一、兒童繪本的優(yōu)點
小學階段是由幼年到孩童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他們的思維邏輯正在由具體的意象向抽象的轉變,而在這個階段,他們的抽象邏輯思維依然與具體的意象和情感體驗有著密切的關系。在這一階段,如果美術老師只讓小學生觀看具有復雜、理性的、現(xiàn)實主義的繪畫作品,不但使小學生很難理解其中的內容,而且容易分散課堂注意力,這對小學美術教學的順利進行造成了一定的阻礙[1]。少兒圖畫不僅與小學生的審美習慣和心理特點相一致,而且與小學美術教育的需要非常吻合。其主要原因有三:一、兒童繪本內容豐富多彩、生動可愛,具有很強的形象;其次,在孩子的圖畫中,往往會插入一些具象或抽象的解釋,充滿了趣味;最后,這些故事的內容直觀、簡單、易懂,可以讓孩子們更加專注于美術。從這一點來看,兒童繪本不但與小學生的思想發(fā)展目標相一致,而且為小學美術教育的教學目的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
二、兒童繪本應用于小學美術的具體方法
1.在課堂里設置導入環(huán)節(jié)
在美術教學中引入是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為了引起學生的注意,教師必須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來引導學生進入美術課堂。兒童繪本具有很強的視覺和說服力,適合小學階段的孩子們愛講故事,愛看圖,容易引起他們的興趣。在課堂導入階段,把兒童繪本與多媒體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打破了單純的圖畫表現(xiàn)形式,給小學生營造了不同的學習環(huán)境。
2.運用兒童繪本,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兒童繪本中的童話、科幻等主題,可以有效地引起孩子們的興趣。在美術教育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發(fā)揮多媒體的作用,使幼兒的圖畫得以呈現(xiàn),創(chuàng)造出生動的美術教學氛圍。小學美術中的色彩教學是學生必須要掌握的重要知識,而僅憑老師的講授和解釋,往往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老師們在課堂上引入了兒童繪本《小藍與小黃》,通過多媒體的形式讓學生更好地了解顏色,而《小藍與小黃》則采用了一種較為抽象的方式,將兩種顏色分別代表著兩個小孩,訴說著一個溫馨的故事。圖畫主要講述故事,并沒有特別說明如何使用顏色,但透過不同的顏色,學生可以很自然的理解故事。通過對顏色的分析,讓學生了解如何通過顏色來表現(xiàn)情感。這在傳統(tǒng)的美術教育中,老師單純靠講授是很難取得的。兒童繪本種類繁多,不但有不同的故事,還有各種風格,這就給老師們在不同的教學內容下,選擇適合自己的繪畫作品。在兒童繪本的幫助下,能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使其達到教學目的。
3.模仿兒童繪本中的描述方法
小學生們習慣于用畫筆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在實踐中,模仿兒童繪本中的表現(xiàn)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美育水平。在孩子們的繪本里,他們的表現(xiàn)方式和技巧都是多種多樣的,他們可以通過學習這些技巧來提高自己的畫技,同時也可以拓寬自己的眼界。同時,老師也要適時地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讓他們更好地理解圖畫中的語言。兒童繪本各種不同的繪畫方式和技法,使孩子們能夠從模仿的技法入手,提高畫技水平,開闊眼界。老師能有針對性的指點和引導,使學生了解美術中的色彩,不僅能表達周圍的環(huán)境,還能表達自己的情緒,更能了解美術作品中的構圖。《十四只老鼠賞月》正是通過運用顏色的變換來描繪月升之后的景物;《爺爺有沒有穿西裝》則是運用了一種強烈的油畫色彩來表現(xiàn)出一種壓抑的情感。老師在教學中運用各種教學手段,使學生認識到各種繪畫的方法。在此基礎上,通過對繪本的學習,使學生能夠根據(jù)繪本的形式和技術進行美術創(chuàng)作,從而提升自己的畫技。
4.解釋兒童繪本的意義和情緒
在過去的美術教育中,大部分老師雖然使用了幼兒的繪本,但是他們僅僅把圖畫的內容呈現(xiàn)給小學生,而忽視了對圖畫的理解。在小學階段,他們的知識儲備是有限的,光靠觀察是不可能理解這幅畫的含義的。因此,教師要適時地對所呈現(xiàn)的圖像進行正確的解讀,以促進兒童在聽、看的過程中學習到視覺和聽覺之間的互換。與國外的校園劇相比,國內的繪本多以古人故事、傳說、諺語為主,透過閱讀繪本,讓學生了解古人的某些精神,將中國人的傳統(tǒng)思想灌輸給他們,讓他們從中體會到故事的真諦。插圖書里的故事并不復雜,但卻可以從中得到一些啟發(fā),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感受到其中的意義,同時也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他們的思想。比如,在美術課上使用圖畫,首先要讓學生們看一看沒有任何文字說明的圖畫,然后根據(jù)圖畫的內容自己去理解,然后讓他們閉上眼睛,聽老師講解,然后根據(jù)這個故事來解讀。這種方法既可以提高小學生的文字和圖片轉換能力,又可以提高他們的創(chuàng)作能力和觀察力。此外,以中國為主題的兒童繪本,多以民間傳說、成語、典故為主要內容,在傳達視覺意象的同時,也將中國傳統(tǒng)人文理念傳達給小學生。
5.利用兒童繪本,打破學習中的難點
若只靠老師的解釋和灌輸,學生很難掌握美術知識,而借助繪本的故事和圖畫,則能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握學習的要點和困難。在小學美術課中,透視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難題,因為視角的不同,會產(chǎn)生不同的視角。通過對不同視角的分析,可以達到出人意料的效果。比如《讓路給小鴨子》,可以從空中俯瞰波士頓公園,從空中俯瞰大地;使用圖畫也能使學生了解色彩的表達,例如《黎明》,整部圖畫沒有任何的劇情,只有天空、水色的變化、色彩的漸變來表達黎明的整個過程;也可以通過繪本來了解繪畫中的留白。比如《蘇和的白馬》,就能從它的留白中感受到大草原的廣袤和遙遠。
結語:“兒童繪本”對小學美術教育有很好的借鑒作用,可以有效地解決傳統(tǒng)的教學問題,確保各種教學手段的有效實施,對目前的美術教育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對教師來說,應該把“兒童繪本”運用到教學中,以保證“兒童繪本”在教學中的作用,從而為全面提升學生的藝術素質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宋幸.淺談小學美術教學中范畫的應用[J].成功(教育),2008,07:136.
[2]顧丹.兒童繪本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運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6,20:144.
[3]陳敏薇.繪本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運用思考[J].才智,2015,02:229.
[4]李明華.淺談臨摹在農村小學中年級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3,22:136.7DAD8ED6-C391-411C-8E58-30F40FEDEF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