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遠威
摘 要:新課標改革要求在我國初中的道德與法治課程教育中以學生為中心,而在教學過程中也要從他們的生活實際入手,增強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技能,培育他們的基礎素質。但是在當前很多學校的實際教學中,仍然出現(xiàn)著“滿堂灌”現(xiàn)狀,初中生主體性地位并未得以充分發(fā)揮,初中生缺少主動思考的時間與機會,只知道聽老師講課,并沒有獨立思考的意識,其思維能力無法進一步發(fā)展?!耙话傅降住苯虒W方式就是通過系統(tǒng)連貫的案例來積極地引導學生來對相關知識進行學習,他們能夠在對個案的研究中了解到所學知識點,最大化地調動了他們的學習主動性,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文章針對“一案到底”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應用展開討論,并提出初中運用“一案到底”法的注意事項,希望給予更多一線教師以啟發(fā)。
關鍵詞:“一案到底”;初中生;道德與法治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涵蓋的內容主要包括了心理、品德、社會法律以及國情等各方面,目的就是要指導初中學生正確地認識自己、了解團體的重要性、以及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管理好自身與集體之間的關系,掌握取舍,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并維護家庭、團體和社會關系,愛護國家,積極地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而奉獻自身的力量,從而爭取成為一名真正擔當?shù)暮霉?。初中學生因為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因素,對相對抽象法律法規(guī)、道德素養(yǎng)理解與認識還比較薄弱,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其知識點很多都是生澀難懂,“一案到底”教學模式具有將抽象的知識形體化,理論知識系列化等優(yōu)勢,既順應了初中部學生的自身特性,又有利于新課改革工作的進一步發(fā)展,還利于提升初中道德與法治老師的教育實踐技能,將“一案到底”教學模式運用于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教學中非常有意義。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實施“一案到底”教學的意義
“一案到底”法其本質就是一種當前較為新穎的教學方式,只要是教學,就必須以傳授知識為目的,教師要通過豐富的教學方法將課本上的知識轉移到學生的頭腦中,但“一案到底”這種的教學模式中卻沒有以往教學中的對知識點生硬傳授,其注重的是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大量的案例讓每個學生可以積極自覺地學習課本知識點,對老師所列舉案件展開分類研究,而使用此種方式,老師就只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引導者,由老師擺出例子,指明思考方向,每個學生可以自主地獲取信息,通過組織的合作與探究,由學生個人搜集資料加以集中總結,從而形成了各小組的統(tǒng)一方案,每位學生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獨到見解,在小組中也可以學習到其他小組成員的不同觀點,不同的思想碰撞也會引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新點,從而每位孩子都能利用這樣的方法揚長避短,達到全體學生的共同發(fā)揮。
此外,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采用“一案到底”教學方式,對老師的授課力量要求較高,老師無法再像過去那樣照本宣科,直接依據(jù)課本淺顯的講解知識點。其中,對于個案的選取,問題的設定,及整個教育過程的整體呈現(xiàn),以及個案剖析、總結等均需要老師具有較高的教育教學技能,才可以更良好地運用此教學模式。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使用“一案到底”的注意事項
(一)樹立現(xiàn)代教育理念
基礎教育提倡學生的自主學習理念,初中教師們要轉變過去“教師是權威”的傳統(tǒng)教學理念,要意識到初中教師與學生在教室的地位是公平的,要尊重學生,指導學生自主學習,通過大量的實際案例的學習,提出自己的觀點與想法以及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進而營造一個和諧融洽的課堂教學氣氛,良好地進行學生教師交流。新一輪基礎教育除提倡自主學習以外,還很重視與學生之間的協(xié)同、合作學習,培育學生之間的協(xié)作意識與創(chuàng)新能力,初中教師們要組織學生就某問題分小組協(xié)作探討,共同研究學習,有效地進行生生交流,讓學生學會集體合作學習,以實現(xiàn)個人和班級的整體發(fā)展共同進步。此外,教師還需要按照新課程改革要求樹立正確的評估理念,不再把得分作為評判初中生水平的唯一準則,這就會使初中生變成了一味追求試卷得分的“書呆子”,從而導致對本就枯燥的學習生活更加不感興趣,最終促使初中生形成了厭學心態(tài)。要盡可能發(fā)現(xiàn)初中生的好閃光處,多給初中生言語表達的機會,初中生就能在學習過程中得到樂趣,不但獲得了書本知識,而且多方面的核心素質也都能有所提高。
(二)共商共建,集體備課
“一案到底”教學法對教師自身素質要求比較高,在集體備課的環(huán)境下,年紀較輕、教學經(jīng)驗相對較少的教師有機會聽有經(jīng)驗的教師如何進行某堂課“一案到底”的課堂設計,指導年紀較輕、教學經(jīng)驗相對較少的教師如何選取好案例、如何解題、如何讓課堂流程自然而順暢、如何組織指導學生共同探究新問題、如何進行課堂小結等,使得他們可以在集體聆聽中得到教學靈感,從而學會怎樣更好地開展“一案到底”的教學,從而帶動整體教教師的教學水平。同時,由于現(xiàn)在教育信息、教學資源更新速率提高,許多有經(jīng)驗的中年教師已經(jīng)在對課堂教學方面非常熟悉,對課本知識點也更加了解,從而可以有條不紊、條理清晰地開展教學。而一些年紀很大的老師,由于執(zhí)業(yè)時間很久,工作經(jīng)歷也非常豐富,在教學方面早已建立了一整套自己的教學方法,卻不了解最新的教學模式。在很多學校中也存在過這樣的老師,在交流教學經(jīng)驗中提及到“一案到底”的教學法設計時,一些年紀較大的老師卻表示并沒聽過此教學法。而集中備課就便于教學方法豐富的老師把創(chuàng)新思維引入到老師組中,實現(xiàn)老師的共同進步,共商合作,集體研發(fā)出好的課堂設計。集體備課也能夠表現(xiàn)每位老師各自的特色,部分老師語言風趣,善于口頭演講;部分老師更喜歡用思維導圖,結合不同老師的優(yōu)勢,尤其是每位老師對案例會有不同的選擇與組織,取長補短,案例設計會越來越充實、完整。
結語
通過“一案到底”教學法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的一種創(chuàng)新,但是當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其應用的效果并不好,還需要眾多一線教師共同努力,在本校中不斷地摸索與創(chuàng)新,進一步提升“一案到底”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薄靜. “一案到底”教學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運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21.
[2]葉倩. 高中思想政治課“一案到底”教學中的案例選用優(yōu)化策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21.CB69BEDE-EA02-42E9-BDFA-D48EC4ECE1F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