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蕾
摘要: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需以問題為起點,引發(fā)學生信息技術學習過程當中的自主思考;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自學要求,教師需以任務驅動學生自主思考,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自學相關知識,并以微課輔助自學,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自主交流。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學生;自學能力;培養(yǎng)
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自學能力指的是學生在已有的信息技術知識經(jīng)驗的基礎上自主完成信息技術學習任務的能力。學生不僅要具備自學知識的信心,還要掌握自我學習的方法,能夠客觀衡量自身所具備自學能力并尋求提升自身自學能力的途徑,不斷進行自主檢索自主探索自主實踐的訓練,以問題為基礎,將知識分解和整合,在掌握自學技巧的基礎上不斷解決問題,提升能力。
一、以問題為起點,展開學生信息技術自學能力提升訓練。
學生自學勢必要暫時離開老師的指導,在頭腦中自主構建知識結構。為了幫助自己逐步探索到知識的真諦,學生可以問題為起點步步深入,在閱覽自學材料的時候提出問題并通過查閱、思考探索、實踐操作等方式解決問題,從而牢固掌握知識。自學的目的不僅可以解決新授知識的預習問題,還可以解決已學過知識的復習以及結構構建問題,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掌握知識,并在實踐中獲取能力。信息技術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之初可以通過預習卡和復習卡出示自學問題,讓學生根據(jù)問題層層深入思考,化解重難點,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為了應對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自學需求,教師可以分層次為學生設計自學問題,讓學生在自學過程中不至于茫然沒有方向,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學習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自學問題展開自學,在徜徉知識海洋的過程中提升能力。如在《三維設計圓我的航天夢》一節(jié)教學中,為了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教師在課前可以為學生出示問題預習卡,將本課的教學目標以及教學重難點分解成若干多層次預習問題,讓學生自主選擇不同層次的問題去解決。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自學能力成長的過程,實現(xiàn)了知識的從無到有。當學生真正通過這些構思了三維火箭模型,并根據(jù)自己的思考能力繪制出三維火箭模型草圖的時候,其中的歡欣鼓舞是教師的表揚所無法替代的。盡管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一些知識結構的偏差,但是這種偏差會隨著課堂上教師的講解逐步扭轉,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學生自學對掌握信息技術知識的作用是教師的滿堂灌授課所無法替代的,學生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所獲得的自學能力以及實踐操作快樂讓學生對自學信息技術知識增強了信心,收獲了經(jīng)驗,提高了積極性。教師在課堂講解授課之后,還可以為學生出示復習問題卡,讓學生根據(jù)復習問題重新自主調整知識結構,自主檢測自己在掌握知識過程中的欠缺并不斷補足知識體系,讓分解的知識變得系統(tǒng),形成學科知識結構。當學生逐步掌握了問題自學法技巧之后,就可以自主設計問題,通過輔助學習資料將知識點分解成知識要素,以解決問題的方式理解教材內容,提高教材知識邏輯,獲取清晰完整的解決問題的思路,掌握教材知識點。學生自學再輔以教師的講解,學生就能夠逐步理解教材并不斷提升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自學方法與技巧。
二、以任務驅動自主思考,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逐步提升自學能力。
學生的自學如果沒有目標,難免讓學生的自學成為一盤散沙,學生自學的深度和廣度也不能夠完全達到學生自學的要求。信息技術教師要在學生自學的時候為學生布置相應的學習任務,以任務驅動學生自學積極性,調動學生積極思考,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提升自學能力。?教師布置任務的時候要結合教學大綱以及教學重難點的要求和學生自學基礎,布置適合學生能夠完成的多層次的學習任務。不同層次的學生選擇不同的任務開展自學,既要注重知識的整合,又要學會知識的分解,讓學生既掌握零散的知識碎片,也要學會自主搭建知識大廈,以任務為線索構建知識系統(tǒng),把握知識結構。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讓學生能夠具備持之以恒的毅力,引導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依據(jù)學習計劃逐步在自主思考的過程中完成任務內容,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也要能夠做到自我監(jiān)督,堅持努力。如在《制作宣傳海報》一節(jié)學生課前自學過程中,教師將本課教學內容的教學重難點分解成若干個自學任務,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根據(jù)自己自學能力選擇不同自學任務完成。因為有了任務目標學生自學過程中為了完成自學任務,就會不斷拔高自身學習能力,讓自己能夠通過自我發(fā)展把握知識結構,獲取掌握知識的快樂。
三、以微課輔助自學,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自主交流。
對于教學任務的重難點,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自學,教師也可以以微課輔助學生自學進程,讓學生在多遍次反復觀看微課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內容,如有必要學生還可以做自學筆記,將在預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及掌握的知識點記錄下來,這樣學生對自己的預習成果能夠做到胸有成竹,使學生對教師的課堂講解更具有針對性。如學生單獨的思考不能解決的問題,在有必要的時候,可以通過自主合作小組相互討論,以促使學生提綱挈領,把握知識要點。如在《玩轉圖形化編程——歡歡出行》這一單元第2節(jié)《偵測判斷》教師可將偵測判斷教學重難點通過微課形式課前出示給學生,讓學生自學,當學生在自學過程中遇到困難的時候可引導學生在合作小組中相互討論交流,讓學生眾志成城,共同完成自學任務,提升自學能力。
總之,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過程當中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首先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自學自主思考的積極性,其次教師要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并以任務為驅動,以問題為主導讓學生自主探究,自我實踐,自主構建知識結構。
參考文獻:[1]張倩葦.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學生自學能力培養(yǎng)策略[J].電化教育研究,2022(2). ???[2]周振軍.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深層思考[J].教學與管理,2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