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永豪
【摘要】地理是初中生必學課程之一,對于初中生全面發(fā)展而言意義非凡,可是受以往應試教育理念所影響,地理這一科受到的重視程度明顯不足。新課程標準的提出,促使初中地理課程教學也面臨著全新的要求,處在這一環(huán)境下傳統(tǒng)滯后的地理教學方式自然無法滿足學生實際訴求。本文就初中地理課程標注的有效教學方法展開了研究。
【關鍵詞】初中地理;課程標準;有效教學
“有效教學”這一理論是新改革不斷深入下各個學科教學較為關注的一個教學思想,主要指的是教師在開展一段時間教學之后,學生能夠獲得實質性進步及發(fā)展的一種有效教學。分析初中地理課程教學現(xiàn)狀即可發(fā)現(xiàn),不少教師都無法實現(xiàn)有效教學,在課程實踐期間忽視了對于教法的研究,淡化了副科的有效教學探索,這種情況下地理教學效果自然無法保障。初中地理課程有效教學需要教師結合這一學科特點、課程標準來合理開展,而本文也是就此展開了如下探索。
一、初中地理課程標準的有效教學界定
第一,點燃學生地理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以及源動力,同時也是有效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地理這一課程內容具有豐富的自然景觀、人文事象,這些都能有效點燃學生好奇心及探究欲,是點燃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內容。可是分析初中地理教學現(xiàn)狀卻發(fā)現(xiàn)不少學生都對地理課程學習缺少興趣,之所以會如此也是因為教師教學方式不夠生動、課堂教學氛圍較為沉悶,促使學生對地理學習產生抵觸情緒,這種情況下自然無法實現(xiàn)有效教學。初中地理課程標準下的有效教學,不能只是關注于教材知識講解上,還需要培養(yǎng)學生地理學習興趣、端正學生地理學習態(tài)度,這樣才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及思考,提升教學有效性。
第二,培養(yǎng)學生地理核心素養(yǎng)。首先,初中地理課程標準下的有效教學,要求教師要讓學生真正掌握地球與地圖、中國地理、世界地理、鄉(xiāng)土地理等基礎知識,而且還要求學生學會熟練應用圖形、公式以及符號來表示地理現(xiàn)象及規(guī)律,是幫助學生塑造地理基本素養(yǎng)的重要手段。為此,地理有效教學需要教師在教學期間關注學生地理基本素養(yǎng)培育,確保學生對于基礎地理知識的理解與把握。其次,初中地理課程標準下的有效教學,還需要培養(yǎng)學生地理科學思維,畢竟有效教學不僅僅只是學生地理知識的建構,還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科學思維能力,這從某些方面而言也是學生地理學習的關鍵,對于學生終身學習及發(fā)展而言意義非凡。由此可見,初中地理課程標準下的有效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期間關注學生地理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以此來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與提升。
第三,解決鄉(xiāng)土地理問題。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鄉(xiāng)土地理教學內容也是較為重要的構成部分,通常大多是取材于家鄉(xiāng)自然及社會環(huán)境,是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在地理教學過程中解決鄉(xiāng)土地理問題,不僅是有效教學的重要要求,同時也是為學生構建開放式、靈活性地理課堂的重要手段,對于學生走向社會及自然而言意義非常,還能提高學生鄉(xiāng)土意識及思維,真正優(yōu)化初中地理教學。
二、初中地理課程標準的有效教學方法
第一,案例教學法的有效應用。案例教學法是新課程標準下較為有效的一種教學手段,提倡以地理事實作為依據(jù)和實例,然后再基于此來為學生講述理論知識,這能進一步強化學生對于地理理論知識的感知與理解,從而真正提高學生實踐應用能力。初中地理課程標準之中有明確要求“運用實例獲得地理知識”,地理教材之中也有為學生設置“認識區(qū)域”這一教學模塊,所以教師在開展有效教學的時候,可以借助案例教學法來提升教學有效性。以“高原環(huán)境特征”為例,教師在為學生講解的時候,即可將青藏高原作為實際案例來引導學生分析其地質地貌、氣候類型等內容,這樣學生就能在實際案例分析中有效理解教學內容,從而保障地理課程教學有效性。
第二,開展活動教學?;顒咏虒W同樣也是新課改環(huán)境下較為提倡的教學方式,還是凸顯學生主體地位、發(fā)展思維的有效教學方法,需要教師在活動教學過程中為學生設計出具有實踐性、創(chuàng)造性、教育性的教學,借此來點燃學生地理學習興趣及思維活躍度,對于學生綜合素質提升意義非常。以“地球與地圖”為例,教材之中就有一項活動建議:“要求學生利用泡沫塑料、沙土來制作地形模型”,教師可以借由此來引導學生制作高線地形模型,這樣就能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掌握知識,同時提高自身動手及動腦能力,提升初中地理教學有效性。
第三,趣味教學法。初中地理課程標準下的有效教學活動要想順利開展,教師還可以在教學期間采用趣味教學法來對學生進行教學,這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地理的有效方式。趣味教學法與其它教學方式不同,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教學內容、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及地理基礎知識掌握情況,來為學生打造出趣味性的教學課堂,這能真正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及發(fā)展。例如,教師在“世界的陸地與海洋”新課教學階段,即可聯(lián)系教學內容來為學生講述一些趣味性的故事,即在課堂上通過講故事的方式來為學生介紹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的故事,這能提高學生對于新課程的學習興趣;之后再結合課程教學重難點來為學生設計出相應的問題情境,借此來進一步激發(fā)學生求知思維,這也能提升初中地理教學趣味性,讓學生在趣味性課堂上得到提升與發(fā)展,實現(xiàn)初中地理有效教學。
第四,人機互動式教學。在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技術不斷發(fā)展的環(huán)境下,學生知識獲得渠道也變得越發(fā)的便捷且多樣化,教師可以借由此來對學生進行地理創(chuàng)新教學,利用計算機來實現(xiàn)學生隨時隨地學習的訴求,真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及思考,從而有效提升地理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在計算機上可以直接進行時差換算,也可以進行氣候類型判斷、計算機演示太陽系構成等活動,這樣學生就能在人機互動過程中掌握地理知識,深化學生理解的同時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
第五,推進和諧教學。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革新傳統(tǒng)滯后的教學理念,注重和諧、友好新型師生關系構建,這樣才能為學生打造出一個輕松且愉悅的地理學習環(huán)境,促進學生學習及發(fā)展。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革新傳統(tǒng)以教師為主的教學理念,在地理教學課堂上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多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自主思考與合作探究的機會,讓學生多參與到地理問題解決及分析之中,這樣才能真正凸顯學生主體地位,而地理課程教學質量也能在這一過程中得到保障,從而真正提升地理教學有效性,而學生也能在有效課堂上得到全面發(fā)展及提升。
綜上所述,有效教學解放了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及創(chuàng)造力,對于學生各方面思維及能力發(fā)展而言意義非常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基于地理課程標準來對學生展開全新的教學,立足于學生地理學習興趣點、課程標準要求來改進地理教學方式,這樣可以實現(xiàn)有效教學,確保地理課程教學實效。
參考文獻:
[1]魏華榮.基于初中地理課程標準的有效教學方法探究[J].教育界,2020(27):2.EC981DC7-23FF-4121-99F7-27456F8637B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