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鳳
摘要:目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主導的寫作教學已成為一種普遍現(xiàn)象。然而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普遍采取“教師引導”的教學方式。在作文教學過程中學生們處于被動地接受知識、被動接受寫作技巧灌輸?shù)那闆r。在作文教學中,不能按照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個性化的作文教學,不能給予他們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去思考、去探究,從而造成了他們的寫作能力較差。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要轉變以往單一、固定、灌輸?shù)慕虒W方式,要主動地開展與之相適應的寫作教學。所以,如何有效地進行個性化寫作教學,就變得非常重要。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策略
前言
學生在小學時期就已經有了自己的思想和觀點,這對老師進行語文寫作教學是十分有利的。在寫作中,學生必須要有一些真情實感和主觀情感。但是,在傳統(tǒng)的家庭作業(yè)教學中,教師往往只關注學生的寫作數(shù)量,而忽略了寫作的質量,這就導致了學生的作文能力很難有質的飛躍。在寫作教學中,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潛力和創(chuàng)造性,使學生在寫作過程中體會到快樂。
一、小學語文作文的基本要求
(一)語句條理要清晰
小學生的作文主要是練習,主要是敘述性文章和簡練的散文。這樣的安排,很大程度上是為了適應小學生成長規(guī)律地發(fā)展。小學生的思想具有一定的組織能力,能夠表達事物發(fā)生、發(fā)展和結束的整個過程。所以,在小學階段,條理清楚是最基本的要求。小學生在以前的語言基礎上有了一定的積累,而寫作則是將所學的知識進行綜合應用。小學生應注意正確使用詞匯、流利的語句、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二)內容要具體
小學的作文是以寫人敘事為主的。要以具體的細節(jié)來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組織具體的素材,讓事件的描述更加生動,通過語言和文字來傳達學生內心思想和情感。所以,在小學語文寫作中,往往要對所發(fā)生的事進行詳細地描寫,對人物的出現(xiàn)、動作、語言、心理等方面的描寫都做得恰到好處。
二、小學語文作文常見問題
(一)語言枯燥無味
小學時主要以習作為主。語文寫作中存在著大量的模仿成分,語言常常缺乏新意,在過去的文本中,人們所掌握的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手段很少,對人物、事件的描述也很平淡。這是因為他們的知識儲備不夠,語言和詞匯儲備不夠。
(二)內容缺乏新意
小學時期學生在寫作中表現(xiàn)出了明顯的同質性。比如:作業(yè)《我的老師》,要求學生用文字來形容教師的衣著、性格、愛好、行為等,并舉例說明,比如:中文老師講得很快,數(shù)學老師總是面帶微笑,體育教師也很喜歡與同學溝通。在完成作文之后,許多同學的作文和作文中所提到的范例基本一致。這一狀況主要體現(xiàn)在兩方面。一方面,學生對“習作”的認識不清晰,思維受到限制;另一方面,他們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對身邊的人、事,缺乏足夠的觀察能力,尚未養(yǎng)成認真觀察生活的習慣。
三、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相關策略
(一)培養(yǎng)學生寫作的習慣,加強素材積累
首先,小學的寫作主要是敘述。記敘文的特點是寫人敘事和狀物為主要特點,要形成內容豐富、描寫生動的好文章,作文的素材來源于生活,必須有大量的寫作素材來支持。老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進入生活,讓學生養(yǎng)成習作、記日記的習慣,使他們能夠隨時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從而激發(fā)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增強他們的寫作自信。其次,要提高小學的作文質量,必須指導學生多讀,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做好讀書筆記,把文章中的漂亮句子和漂亮的描述記下來,并把它們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在運用中不斷地進行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讓作文更有生氣。
(二)引導學生積累大量寫作素材
雖然小學的學生在生活和社交方面都有一定的經歷,但是他們的實踐經驗卻很少,很難對作文進行有效地管理。要想獲得豐富的寫作材料,就必須重視培養(yǎng)學生對材料的積累,并使他們能夠主動地走到實際生活中去,去觀察、去體會生活,從而獲得更多的寫作材料。在小學的寫作教學中,老師應主動引導學生對日常生活現(xiàn)象進行觀察、記錄。只要同學們能夠仔細地觀察、記錄自己的日常生活,久而久之,就會變成一種有價值的材料。在寫作中加入真正的智慧和感情。另外,老師還會定期組織一些實習活動,讓同學們多做練習,做好筆記。同時,學生也能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性的活動,使他們能完全地融入到不同的情境中,并能體會到不同的情感和情感。
(三)提出問題,激發(fā)寫作興趣
將提問藝術應用到教學活動中,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是一種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以凸顯學生的主體性。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學生的寫作意愿是提高作文教學質量的首要步驟。因此,在語文寫作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課文的特征,科學地提出問題,并引導學生進行適當?shù)靥釂?,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舉例來說,“母愛”一節(jié)里有一句描寫外貌,語言和行為。老師在教學中,可以詢問學生,優(yōu)秀作家的作品有哪些長處?為什么要描寫眼睛和動作?你可以用這種方式來描述你的媽媽嗎?通過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和綜合表達能力。另外,語文寫作的教學既要考驗學生的寫作水平,又要考驗他們的邏輯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合作式的探索和探討,并在交流中交流自己的寫作心得,暢所欲言。
(四)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寫作既要有豐富的實際經驗,又要有深厚的文學基礎,要重視生活,要增強邏輯思考,這是寫作的基礎。然而,要真正地提升自己的文學修養(yǎng),就必須在課余時間內確保一定的閱讀量。通過大量閱讀,了解杰出作品的思考方法和寫作的特色。小學語文老師要針對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為他們提供適合他們的課外讀物,以提高他們的語感和語言能力,每周都要寫一篇讀后感,一方面可以幫助他們整理自己的閱讀經驗,積累好的詞句,另一方面也可以鍛煉他們的寫作水平。同時,要鼓勵學生主動地去讀書,主動地去擴展。所以,老師們會經常組織一些與同學們一起分享自己所讀到的好書。教師會給予那些經常讀書的同學一些獎勵,并鼓勵他們去做。
結語
本文認為,在小學寫作教學中,應注意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對其進行合理、科學的寫作教學,使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寫作技巧。還有技巧。持續(xù)地提升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和語文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王彥.淺議小學作文教學的策略與方法[J].才智,2019(17):198-199.
[2]劉文華.淺析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課外閱讀的重要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9(16):116-117.
[3]王希華.小學語文作文的教學方法與創(chuàng)新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9(14):45-46.
[4]胡菊香.情境教學法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5(09):245.31E668FF-DCFD-4C32-A744-ACCEFD91CC8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