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亮
摘 要:小學階段學生最突出特點就是參與學習的學生具有不確定性,他們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擾,對一些新鮮事物都充滿好奇心理,但是該階段學生尚未建立成熟心智,對于許多體育活動存在三分鐘熱度現(xiàn)象,再加之體育教師教學方式的枯燥乏味導致學生對體育教學興趣度不高。因此,通過科學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興趣培養(yǎng)與疏導能夠提高學生對體育學科的學習興趣,同時讓學生能夠以興趣為基礎堅持進行體育運動,從而達到體育教學目
關鍵詞:小學體育;興趣;培養(yǎng)與疏導
學生是發(fā)展中的人,每個學生在不同年齡段都有不同興趣愛好,而興趣也是支撐他們能夠堅持的基礎,幫助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運動,。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體育運動中發(fā)揮長,獲得心理上的滿足感。綜上所述,可以得出興趣在體育教學中占比之重,體育教師也需要不斷分析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
一、小學體育教學中所遇到的問題
(一)對體育課程興趣度不高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由于教師本身對體育學科不夠重視,學校也多數(shù)都比較重視語文、數(shù)學、英語文化課程,而逐漸導致學生對于體育學科興趣降低。并且,實際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學習力度也并不夠充足,學生對于體育學科的了解度也不高。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只注重對學生進行體育技能的學習而忽視體育精神的培養(yǎng),這種缺乏內在的教學方式致使學生無法提高對體育學科的興趣度。
(二)體育教學方式單一沉悶
通常情況下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都是采用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方式,跑步熱身、拉伸運動等等,而這種單一沉悶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在做這些體育運動過程中態(tài)度也大多都是敷衍了事的狀態(tài)。長期下來學生不僅感覺體育學科的枯燥性還會從心理上排斥跑步運動,如此降低體育教學效率的同時也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體育教學資源有限
小學體育中教學資源受限是最常見的問題之一。有的學校會單獨設有足球場、籃球場以及單杠和雙桿這些基礎設施,而這些設施中多數(shù)情況下足球場場地是用來在體育課程上跑步的,單杠和雙桿的使用也極少,體育教師也不會單獨的為學生進行這些教學指導。因此,學生久而久之就不愿意主動的進行體育學習,由此可見,體育教學資源的受限會限制學生興趣發(fā)展,也會阻礙學生進一步學習體育知識,從而不利于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四)體育課程被忽視
素質教育背景的影響下體育學科雖然逐漸受到重視,但是仍然有個別家長以及學校對于體育學科的重視度不夠。,大多數(shù)中心點還是在語數(shù)外這幾門文化課上。體育學科長時間的被忽視導致學生對體育課程的重視度也不夠,因此對于體育課程的興趣程度也遠遠低于其他學科,而這樣的現(xiàn)象就會致使小學體育教學效率始終得不到提升。
二、小學體育教學中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與疏導的策略
(一)合理制定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
在準備進行小學體育教學前教師要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以及心理情況系統(tǒng)分析,根據(jù)學生可接受范圍 、內驅力提升這兩點針對性的提出相應的教學計劃[1],并以教學計劃為基礎制定教學目標;在進行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仔細觀察根據(jù)學生基礎情況以及學生身體素質差距及時對教學計劃的難易程度進行調整。例如:有的身體素質較弱的學生對強度較強的體育運動難以適應,教師可根據(jù)學生能接受的范圍制定計劃,并對學生予以鼓勵提高學生自信心;而對于身體素質以及心理各個方面都比較出眾的學生教師則需要幫助學生維持這種狀態(tài),不斷對學生進行輔助讓學生能夠始終對體育運動保持熱愛。
(二)改變固有教學方式
體育課程作為提高學生身體素養(yǎng)的專業(yè)學科,首先要對從不同角度對其進行分析,體育學科不同與其他文化課程。體育學科的教學時間有限,因此要在短暫的時間內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中對體育教師而言是一項挑戰(zhàn)?;诖耍處熞饤墏鹘y(tǒng)的教學模式,教師單一的對學生進行授課講解而忽視學生體驗感,使得學生并不能真正的理解感受體育課程魅力。因而教師可以借助游戲教學的方式帶領學生體育學習,從而完成體育教學目標。
在具體游戲教學組織過程中,教師要使用科學、系統(tǒng)具有針對性的游戲選擇,讓學生能夠通過游戲對體育知識有初步了解則是游戲教學的最終目的。首先體育教師在進行體育游戲教學前告知學生規(guī)則并讓學生在游戲過程中思考游戲中包含的體育知識有哪些,從而鍛煉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同時明確指出該體育游戲所帶來的意義,讓學生能夠對體育游戲有深入了解。通過對游戲簡單了解后學生就會產生相應的側重點,游戲過程中學生也能夠有更為深刻的游戲體驗。例如‘過橋袋鼠’游戲,教師組織學生組隊,讓學生團隊協(xié)作比賽。一名學生作為輔助另一名學生作為主要參賽者一起努力跳到終點就為勝利,而比賽過程中肯定會有學生表現(xiàn)情緒失落,教師就需要及時觀察并對學生予以鼓勵,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指導教育??茖W的進行組織體育游戲并將學生進行合理分配,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體育游戲過程,讓學生在‘跳躍’的過程中,感受到團隊協(xié)作重要性同時,也活躍體育課堂氛圍,從而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夠對體育課程充滿積極性。
(三)課堂主體地位的轉變
課堂主體地位的轉變是提高學生興趣的前提條件[2]。目前多數(sh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然處于一種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本著教師講授什么內容學生就必須要聽什么內容的教學模式,完全忽視學生自我感受甚至會出現(xiàn)課堂訓斥現(xiàn)象。因此,在進行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對所講授體育動作進行分解講解,讓學生多模仿,并鼓勵學生互相之間監(jiān)督學習,為學生樹立自信心。同時對于一些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或者動作有誤的學生教師要予以糾正,使得學生能夠真正感受到教師關愛。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體育作為提高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重要學科,對小學階段的學生成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體育課程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身心素質,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習慣養(yǎng)成。因此,在進行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合理制定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改變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并為學生創(chuàng)設輕松活躍的教學氛圍,從而真正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張俊廷.淺談小學體育教學中興趣的培養(yǎng)與疏導[J].科幻畫報,2021(07):192-193.
[2]趙海燕.淺談小學體育教學中興趣的培養(yǎng)與疏導[J].中國新通信,2020,22(0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