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冬梅
摘要:閱讀是英語課程的靈魂,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語言運用能力、作文能力及思維品質的主要陣地。作為新時代的高中英語教師,務必要將閱讀教學放在首位,積極探究以往閱讀中存在的問題,總結得失,從而采取更為針對性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對閱讀文本的理解,全面提升閱讀教學效率?;诖?,本文結合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xiàn)存問題,提出了幾點提升閱讀教學高效性的路徑與策略。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高效性;提升策略
引言:閱讀是高中英語教學中的主要組成部分,幾乎占了整個英語課程內(nèi)容的三分之一,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思維品質的主要陣地。然而,在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中,教師更加注重學生對單詞、短語、語法的教學,然后逐步分析文本,教學之后讓學生背誦文章,忽略對文本內(nèi)涵的探究,教學模式十分單一,以至于閱讀教學效果不佳,因此,如何規(guī)避傳統(tǒng)閱讀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采取有效的閱讀教學方法與策略,促進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掌握,是當下高中英語教師需要著重探究的問題。
一、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
閱讀板塊深受廣大英語教師的青睞,但在實際教學中,許多英語教師能夠做到游刃有余進行語法、語句及單詞等知識點的教學,但對于閱讀教學方法的認知和閱讀教學目標的定位上還存在一定偏差,使其在教學中出現(xiàn)一系列不正確做法。主要表現(xiàn)為,部分教師在閱讀前沒有指導學生預習文章的陌生單詞、短語,沒有傳授學生有效的閱讀方法,導致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存在一定障礙,無法系統(tǒng)性、梯度性地展開閱讀。然后,在閱讀教學中,缺乏問題設計,不注重利用關鍵詞導讀、思維導圖等閱讀方法的使用,用解讀的形式完成相應的閱讀任務,學生缺乏思考、分析及探究的空間,僅停留于對于文本表面含義的理解,缺乏對文本進行自主分析、深度理解的能力。最后,當下多數(shù)高中英語閱讀課堂呈現(xiàn)出“流程化”“模式化”,即教師通常是讓學生初步閱讀文本,設計一些簡單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分析文本,之后引導逐句翻譯,分析其中的短語、語法等,最后再讓學生背誦,教學流程十分單一化,最終使得學生對閱讀學習的興趣不高,也難以真正在閱讀中有所收獲。
二、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高效性的提升策略
(一)利用關鍵詞教學法,找準文本的切入點
關鍵詞是一篇文章的核心,所謂的關鍵詞即文章中最為重要、緊扣于主題的詞匯,通過查看分析這些詞匯,能夠讓學生迅速掌握文中的大致內(nèi)容,進而為之后的閱讀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針對傳統(tǒng)閱讀教學中學生對文章無從下手的問題,教師要積極運用關鍵詞教學法。如,教師先讓學生初步閱讀文章,找出文章的關鍵詞,捕捉文本中的語言線索和中心思想,整理文本的大致含義,并用簡要的語句對每一段內(nèi)容進行概括,有效讓學生掌握文本內(nèi)涵。然后分段分析,從段落中掌握作者的立場,學會對文本的深層理解。最后,教師讓學生根據(jù)作者的意圖,說出自己對文本的看法,實現(xiàn)評價性理解,以考察學生對閱讀知識的掌握程度。通過利用關鍵詞教學,對學生進行梯度性引導,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及分析問題,從而促使其閱讀效益的提升。
(二)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理清文本框架
為讓學生對文本的結構脈絡更加系統(tǒng)化、清晰化,教師還可以加入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是一種幫助人們進行記憶和思考的可視化圖形工具,是對大腦思維的形象化展現(xiàn)。當下部分學生在閱讀中缺乏對文本的深度思考,對于文本閱讀仍停留在語法、語句的淺顯階段,沒有深度挖掘文本的內(nèi)涵,且無法從全局角度展開文本探究,無法理清文本框架,導致其整體閱讀學習效果不佳,針對這種情況,英語教師可利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學會理清知識體系,將閱讀文本的故事線、人物關系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展示出來,幫助學生樹立閱讀思維體系,促使學生能夠梯度性、系統(tǒng)性展開閱讀。
(三)基于語篇進行問題設計,梯度性分析文本
為讓學生更細化地理解文本,教師還要基于語篇進行問題設計,在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的同時,深度理解、分析文本?;谡Z篇分析理論的問題設計則需要教師從整體出發(fā),進行“梯度性設疑”,讓學生從總體展開討論,然后再逐段、逐句設問,幫助學生減少對文本的理解障礙,并有效掌握重難點語句、語法。比如在外研版高一英語“Unit 1 A new start”“My first day at senior high”的閱讀教學中,文本主線是“Meng Hao”在一天高中生活中發(fā)生的各種事情,以及他對這些事情的感受,因而,教師在設計問題時不能停留于文章的字面意識,需要深度挖掘文本的內(nèi)涵。例如教師先讓學生大致閱讀文本,然后從整體角度提出問題:“Can you briefly describe his high school lifer?”讓學生帶著淺顯的問題進入文章,讓學生找出文本的主線,然后教師再逐句逐段提出問題,例如在閱讀完第一部分后,提問:“What's his impression of his English teacher?”就是這樣順著故事情節(jié)提問,有效降低學生對文本理解的難度,實現(xiàn)對學生“從易到難”的思維引領,既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也能弱化學生對文本理解的障礙。
總結:閱讀是高中英語的核心組成,是培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主要陣地,隨著新課程改革進程的不斷加快,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模式也將發(fā)生變革。作為新時代的高中英語教師,要深度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并積極從實踐中總結經(jīng)驗,及時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和技巧,積極采用關鍵詞教學、問題驅動教學,讓學生跟隨教師的問題一步步進行文本探究,讓學生掌握文本的內(nèi)涵,有效促進對閱讀知識的理解和吸收。
參考文獻:
[1]苗瑞玲.淺析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高效性提升策略[J].中學生英語,2021(48):59.
[2]王昭昭.淺析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高效性提升策略[J].校園英語,2021(49):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