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美娟
摘 要:育人價值是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基礎,英語學科教學應融合育人目標,使學生在學習能力、學習思維、情感態(tài)度、思想道德、社會責任等方面得到發(fā)展。筆者作為一名初中英語老師,結合教學實踐,從四個方面入手,總結創(chuàng)設教學語境的具體探索:以“立德樹人”為價值導向;以學生已有知識為基礎;關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課堂提問關注能力和思維品質。通過以上嘗試,以期望在英語教學實踐中融合育人目標,提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育人目標、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創(chuàng)設教學語境
一、育人目標在英語學科的體現(xiàn)
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基礎是育人價值。英語學科的育人價值體現(xiàn)在多個層面,不僅包括英語學習的內容可以發(fā)展學生的英語學科知識和英語學科技能,還可以促進學生在能力、情感態(tài)度、思想品德、社會責任等方面的發(fā)展[1]。初中的英語學科除了教會學生使用英語,使學生學用英語簡單交流,還應該發(fā)揮多重的育人價值。
育人是英語學科的首要任務。英語教師需要了解英語學科的學科價值是什么,了解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如何通過教英語這門課程來實現(xiàn)育人價值。
二、育人目標在提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方面的重要性
初中英語教學,不僅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還應該發(fā)展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通過英語學科學習,學生們能學到一定的英語知識,提升學習能力,發(fā)展思維品質,培養(yǎng)文化品格。英語學科是語言、文化和思維融合的學科。英語學科的學習涉及英語語言知識、思維能力和語言背后的各國文化。英語學科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其他國家的文化,形成跨文化交流意識,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初中階段是學生性情、品格、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品格應該作為初中英語學科教學的重要目標,育人目標應該貫穿于初中英語教學的始終。英語學習不應該是簡單地學習英語單詞、語法等語言知識,還應該學習語言背后的文化和思想,對特定的主題予以挖掘,對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產生影響。
三、融合育人目標,我在創(chuàng)設教學語境上的具體探索
1.以“立德樹人”為價值導向, 創(chuàng)設教學語境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提出三大主題語境包括“人與自我”、“人與社會”和“人與自然”的情境范圍。教師開展英語教學活動前,應該先明確活動的主題語境[2]。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設置具體的教學語境,這種語境要承載“立德樹人”的價值導向,將立德樹人這一目標作為初中英語教學設計的重要標準,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向學生傳遞正確的價值導向,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3]。
如在學習“Wild Animals”這一單元時,筆者在主題語境設計過程中,從價值導向上,要體現(xiàn)保護野生動物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引導學生在平常生活中注意保護動物,讓學生充分了解野生動物的生存現(xiàn)狀和保護野生動物的必要性。使知識學習和語境結合起來,將語言知識放在語境中去,使語言和語境充分融合,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
2.以學生已有知識為基礎, 創(chuàng)設教學語境
教學情境應該結合學生自身情況,熟悉的話題容易讓學生主動聯(lián)系自己的經驗和體驗,讓學生有話可說,愿意用英語表達自己。教師設計教學活動應建立在學生已有語言基礎上和背景知識上,使已有知識得到激活。在學生已有語言學習基礎上建構已知和未知之間的聯(lián)系,使學生能夠有效運用已知來幫助自己學習新知,讓學生有能力接受新知識,有信心接受新知識,幫助學生建構知識,學習過程是真實的、動態(tài)的和積極的。通過這種方式,學生才不容易有畏難心理,學習起來才會更有動力和成就感[4]。
學生的已有知識不僅包括語言層面的知識,還包括語言之外的文化和背景知識。在語言知識層面,教師應該充分考量學生已經學過的單詞、短語和時態(tài)。尤其在生詞和時態(tài)方面要注意,個別生詞可適當補充教授,學生沒學過的時態(tài)盡量不要過度涉及,否則學生很容易產生畏難心理;在語言之外的文化和知識背景方面,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背景知識、文化知識水平,結合學生的生活學習實際。
例如,在學習“My School Life” 這一單元時,筆者嘗試在導入環(huán)節(jié)展示學生們自己在學校里的照片,有做眼操、做早操、做英語練習、上數(shù)學課、課后聊天的照片,讓學生說出對應的英文表達,來加強復習該單元重點短語(do eye exercises, do morning exercises, do English exercises, have Maths lessons, chat after class),這些短語同時還是Task這一課時中涉及到的短語,讓學生思考和回答What can you do at school? How do you feel? Do you enjoy school? 等問題。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介紹和分享自己在學校的學習生活和心情,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
3.關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創(chuàng)設教學語境
語言學習不僅要關注語言的表層結構(Surface structure),是否合乎語言的語音、詞匯和語法的規(guī)則;還應該關注語言的深層結構(Deep structure),是否合乎語篇的邏輯結構和語用的功能特征[5];此外,還應關注文化層面,是否合乎世界觀和價值取向。英語教學應該努力實現(xiàn)語言的深度學習,努力實現(xiàn)語言、文化和思維的統(tǒng)一和融合。
如在教授“Friends”這一單元時,除了學習該單元的單詞詞組句型之外,還應該充分挖掘該主題背后的育人意義,讓學生思考類似What are the most important qualities of being a good friend?;Why do you choose … as your best friend? 讓學生了解朋友在人生中的重要意義,學會擇友,學會處理朋友間的關系,明白友誼的重要性,學會珍惜友誼。在語言學習之外,探索更深層次的教學內容,幫助初中生在初中這一重要的人生階段塑造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4.課堂提問關注能力和思維品質, 創(chuàng)設教學語境
提問是課堂教學重要的一環(huán),對提高核心素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教師應該做好充分的準備,有目標地備好課,設計好提問環(huán)節(jié)。并且,在上課過程中,應該根據學生的反應和回答情況予以及時調整。通過此種方式,培養(yǎng)學生能力,提高學生思維品質,提升英語教學效果。
教師應該不僅僅關注知識點和考試考點的把握,還應該關注學習能力的提升,關注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在平常教學中,可以設置一些涉及思辨思維的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6]。
比如在學習“School Life”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提問些有思維力的問題,如筆者會創(chuàng)設一個語境,然后讓學生來思考?!癢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chool life in the UK and that in China? What 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different school life? Will you go abroad for further study? ”通過設置一些問題,來讓學生積極充分地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學會做出自己的判斷,做一個有思考力的人。
四、總結
以上是筆者在日常英語教學中總結出來的探索嘗試,期望能夠通過對創(chuàng)設教學語境方面進一步的研究,充分實現(xiàn)融合育人目標,提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目標。
提升英語學科素養(yǎng),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該融合育人目標。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設置具體的教學語境,以 “立德樹人”為目標;以學生已有知識為基礎,結合學生生活實際;豐富教學內容,關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不僅要關注語言表層結構,還應該關注語言深層結構和文化層面,實現(xiàn)語言、文化、思維的融合;提高課堂教學提問有效性,教師的提問不應該只以知識點的考核為導向,還應該關注學生的學習能力及思維品質。探索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落實到課堂教學中,以期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語言能力,成為具有綜合素養(yǎng)的全面人才。
參考文獻
[1]李永濤. 中學英語學科育人價值及其教學實現(xiàn)策略研究[D].2018.
[2]趙霞飛. 主題語境背景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模式探究[D]. 2020.
[3]付茜慶. 立德樹人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滲透[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 2018, 000(046):89.
[4]楊敏超, 楊敏文. 知識的建構性與英語教學設計[J]. 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 2005, 23(014):65-66.
[5] 武成. 英語教師專業(yè)發(fā)展中的教師語言意識研究[D]. 2015.
[6]李巧玲. 在英語閱讀教學中運用多種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J]. 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小教研究), 2020(Z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