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職教育體系與全日制教育體系的同步發(fā)展是我國現代教育改革的目標和方向之一,將大數據觀念和定義融入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之中,可以幫助學校、教師和中職學生認清現階段計算機基礎教學存在的問題,了解大數據給個人、給集體、給時代帶來了哪些新挑戰(zhàn),也方便教師基于大數據對教學的積極意義和作用分析選擇可以改變傳統(tǒng)計算機基礎教學模式的策略和方法,真正做到教與學的統(tǒng)一,教師和學生的同步成長,更在改革的基礎之上推動中職整體教育水平的發(fā)展。
關鍵詞:中職計算機;大數據;教學策略
科技的建設與發(fā)展帶領全人類走入了大數據時代,大數據模式、設施與思維對社會生產生活各個角落產生深遠影響;而大數據與各教學階段、學科的深度融合更為教學質量與效率的穩(wěn)步提高提供了基礎保障和優(yōu)勢條件與作用。尤其在中職教育階段,實現大數據理念與計算機基礎教學的積極融合更可以幫助中職學生認清學習計算機基礎內容的必要性、時代性和進步性,更能夠提升學生學習相關知識的主動性,并幫助中職學生找到清晰的自我定位和學習自信。
一、大數據教學定義
大數據技術理論是技術,更是實踐;大數據教學則定位于大數據的特征、定義、價值,選擇能夠將大數據核心理念如采集、處理、存儲等思維方式作用于實踐教學之中,既給大數據發(fā)揮自己優(yōu)勢的平臺,又推動教育改革的時代性發(fā)展。
二、現階段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的問題
(一)教學環(huán)境問題
教學環(huán)境既包含教師、學校對于計算機基礎知識的認知,也包含學校管理制度、學校建設資金等對計算機教學基礎設施建設的傾斜力度,具體問題包括以下幾方面:其一,學校、教師,甚至中職院校學生簡單地將計算機基礎教學分為基礎知識教學和基本操作教學兩方面,并認為現階段的學生對于何為計算機、計算機怎樣應用已經有了來自生活實踐最基本的認知,無論是教師和學生都有了盲目自信心,認為教學素材或資源難以吸引自己,導致對課上學習的輕視。其二,許多中職學校在專業(yè)性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資金、人力等投入較為充足,但對計算機基礎教學設施的投入相對缺乏,既表現為硬件設施較為落后,不能滿足課堂教學需求,又表現為師資隊伍建設停滯,教師的專業(yè)性和成長性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其三,許多中職院校的領導人、管理者認為計算機基礎教學不如專業(yè)教學,如酒店管理、機械工程與維修來得實際、來的必要,放松了對于該學科的教學考察、教師評價和要求。
(二)課堂成長問題
課堂是知識被講授、被消化、被吸收的主陣地,教師、學生、教材和資源構成了課堂的主要環(huán)境要素,而學生在課堂上長時間難以“吃飽”的成長問題也導致了計算機基礎教學質量長時間得不到提高,其具體表現為:一方面,學生自我的學習意識和成長動力不足,認為自己已經了解了何為計算機、何為智能設備,對于教師所統(tǒng)一制定的教學目標和方法不關注、不感興趣。另一方面,中職計算機教師本身的教育觀念較為遲滯,仍將自己的教學任務和目標放在主要位置,忽視了對學生主體地位和主動性的關注;課上講授理論知識就“滿堂灌”,講授實踐知識就設計簡單的內容,并多以教師示范、學生模仿為主,教學既沒有合作性、開放性,又缺乏針對性的實踐指導。同時,教師也缺少將計算機基礎知識與學生不同專業(yè)的有效融合,無形中弱化了計算機教學的基礎地位和重要作用。
三、大數據時代給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帶來的挑戰(zhàn)
(一)對教學進步性的挑戰(zhàn)
大數據時代的快速發(fā)展和變革需要教師能夠做到與時俱進,無論自己的教學理念、篩選教材輔助資源的角度、開展課上教學的方法都需要以大數據思維為模式和核心,體現對學情了解的快速、準確、廣泛,對學生需求的準確預判和全面考量,勇于接受學生的評價并堅持教學創(chuàng)新和專業(yè)成長。
(二)對學生信息敏感度的挑戰(zhàn)
無論哪一個專業(yè)的中職院校學生在大數據背景之下都應保有對于計算機知識、對于專業(yè)學科知識相關信息的敏感度,既要了解行業(yè)發(fā)展動態(tài),又能夠思考到如何將計算機基礎知識融合在自我學習、專業(yè)成長和行業(yè)進步之中,用思維的敏感性和活躍性調動自己的主動性。
(三)對學生自學能力的挑戰(zhàn)
大數據背景之下的教學改革與融合使得微課學習、翻轉學習等新穎的學習方式走到臺前,這就對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學生既要有科學正確的職業(yè)和人生規(guī)劃,又要有階段性的成長目標,在該目標帶動之下積極利用碎片化時間和網絡資源整理學習素材,并將之變?yōu)樽约旱膶I(yè)能力和發(fā)展技巧。
四、大數據對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意義和作用
(一)意義
大數據對于基層、中層和高層數據信息和海量資源的處理方便教師快速分類、整理與學生有關的自然信息,能夠科學的基于一系列信息,如學生課堂表現、作業(yè)問題、實際需求等重整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方法,也為教師進行教學反思提供了更廣泛的空間。
(二)作用
大數據一方面改變了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方向,使之與時代科技和專業(yè)成長相融合,另一方面也將一系列影響計算機基礎教學的因素變?yōu)榱舜龠M教學改革的反思與優(yōu)化資源,同時大數據也可以彌補傳統(tǒng)的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在內容、方法、組織模式上的不足。
五、大數據時代中職學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策略
(一)推進教學理念的改革
1.教材編纂理念的改革。首先,學校和教師應當具有重新編撰教材或補充教材的觀念,編撰或補充的方向其一是多學科知識的交叉應用,使計算機教學內容成為學生發(fā)展跨學科學習能力、重構跨學科知識組織的橋梁,充分滿足學生積極思考、多角度應用計算機知識的需求。其二則應當是時代化、信息化、數據化計算機內容的豐富,能夠從計算機基礎教學的優(yōu)勢出發(fā)不斷地豐富立體的課程和內容,如酒店管理行業(yè)在發(fā)展過程中經歷了哪些數據和智能設備的交替變革?其未來發(fā)展趨勢有哪些?學生可以從哪些角度著手帶動專業(yè)能力的提高?其次,教師和學校還應當適當增加與大數據有關的教學內容,使得計算機基礎教學從簡單的計算機網絡、計算機設備基礎知識向大數據基礎思維、基礎模式和基礎發(fā)展方面逐步過渡,給學生拓寬專業(yè)渠道、進行事業(yè)規(guī)劃的引導。
2.教師隊伍建設觀念的改革。在教師隊伍建設方面,學校應當做到符合大數據時代要求教師團隊的打造,一方面要強調教師大數據理解能力、教學能力的改變,積極引進大數據專業(yè)人才;同時對在校計算機教師進行定期培訓和培養(yǎng),讓其關注大數據背景下學生的學習理念變化、學習心理規(guī)律以及計算機相關內容的發(fā)展與成長。另一方面,學校還應當引導教師積極作出教學角色的轉變,從簡單的知識講解者變?yōu)閷W生收獲知識的引導者,不灌輸,不強迫,而是真正讓學生發(fā)現大數據的奧秘、學習計算機的快樂、計算機與生活之間的關系,將課堂還給學生。
(二)豐富課上教學內容和資源
1.專業(yè)性教學素材。教師要利用豐富的、海量的網絡資源補充和完善計算機基礎課堂的專業(yè)性內容,從專業(yè)發(fā)展歷史、發(fā)展方向角度體現教學的貼合性和具體性,如汽車生產行業(yè)在哪些不同的領域應用了智能化設備?其中體現了哪些大數據理念?又有哪些對計算機基本功能的升級和改造?在未來,這些功能是否會替代大部分的人工?學生如果想在汽車行業(yè)有進一步的發(fā)展,又應當從哪些方面和角度進行努力?
2.生活性教學素材。生活性教學素材在吸引學生關注度、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方面有極為重要的作用,教師可以將智能家居系統(tǒng)、卡點視頻制作、網站up主的轉型等生活熱點討論話題或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引入到教學之中,請學生帶入式的來理解特定的生活角色,該角色對于計算機知識、對于大數據時代的選擇、應用和期待,最終形成主題式學習結果,凸顯計算機教學的實用性。
3.進步性教學素材。許多中職院校學生對計算機基礎教學不感興趣,其根本原因是教學目標單一、教學內容老套,所以教師還應當引入一些進步性或時代性題材,前期可以利用大數據篩選功能和系統(tǒng)做教學課題的備份,再根據具體的教學背景和學生階段性變化選擇可利用的主題與素材。如2022年北京冬奧會上運用了哪些先進的計算機設備,有哪些功能?大數據在冬奧會成功舉辦上又發(fā)揮了怎樣的作用?使學生感受到計算機教學的時代關聯性,增加了教學的趣味性。
(三)創(chuàng)新教學流程和方法
1.微課的運用。微課作為一種創(chuàng)新的、精煉的課堂組織形式更適用于大數據時代發(fā)展要求,也更適用于計算機學科的教學需求。教師既可以將微課作為前置性預習作業(yè)的一部分,請學生認真觀看視頻,找到核心問題,記錄自己的學習問題。也可以將微課變成課堂的教學主線,如模擬公眾號運營或新媒體運營的某一階段或流程,將計算機基礎知識融入其中,當學生產生學習疑問時播放該部分的微課教學素材,針對教學重難點進行講解,將升級版教學方案放置在課程后半段,不斷吸引學生進行合作探索的注意力。
2.翻轉課堂的組織。翻轉課堂是綜合利用微課資源、計算機教學思維和大數據教學模式的一種課堂組織形式,學生先學習再討論,教師給學生充分的自主權與表現平臺。大數據模式之下,教師可以先收集或采納學生對于某一部分計算機知識的感興趣程度、學習問題,進行集中的分類和整理,再提前布置探索作業(yè),或給出微課視頻,學生從自己的角度整理學習結果并提交至班級學習群或校園學習平臺內,教師再利用數據篩查的方式進行問題的匯總。課上,學生先以辯論或交流的方式開展自學或互相幫助,教師再有針對性地選擇講解重點問題,既提高了計算機教學的效率,又提升了課堂學習的活躍度。
(四)多元教學方法的交叉應用
多元教學方法是指如自主學習、線上學習、線下學習、慕課和實踐學習等不同教學方法的交叉應用,其目的是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尊重學生的共性與個性。如將學生分成學習小組,了解會計電算化的發(fā)展歷程,現階段會計崗位對從業(yè)人員計算機操作能力和操作思維有哪些需求?如何有針對性地解決這一問題?學生再在線上通過小組交流與討論的方式升級學習結果,教師進行在線支持與幫助。也可將該方法變?yōu)閷嵺`+線上討論的方式,小組學生以某一學校合作公司為調研對象,了解其對于會計崗位從業(yè)人員計算機能力需求,再整合成調研報告,分析計算機學習的個人問題。
(五)生態(tài)教學課堂的構建
1.堅持以生為本。堅持以學生為課堂的主體、學生的需求為課堂的主要教學方向是打造大數據背景之下計算機基礎教學生態(tài)課堂的根本原則和策略。前期,教師可以基于大數據模式和學校的計算機網絡與平臺構建學生資料庫,詳細列舉學生的自然情況,如專業(yè)、學習習慣、學習方向,再通過1對1問答、在線調查問卷等方式了解學生的計算機基礎、計算機學習需求和感興趣方向;可嘗試進行同類項的分析和整理,最終形成基礎報告;后續(xù)在此報告的引導之下選擇教學內容、教學方法。
2.引導主動學習。在關注和了解了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之后,教師還應當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計算機相關知識和大數據相關內容,優(yōu)化教學方法??蛇x擇任務驅動式教學方式,其目的是讓學生參與完成自己感興趣的任務活動,如為班級設計宣傳彩頁,給自己的偶像制作生賀視頻等等,使得學生在難度、容量適度的教學任務中實踐使用知識,體會學習問題。也可選擇分層教學方法,其核心是考量不同學習能力、計算機基礎和專業(yè)發(fā)展方向學生的學習需求,使得計算機教學的難度與學生具體情況相當;學生也可根據自己的愛好,在教師提前制作的自學素材庫中選擇材料完成學習任務;為保證分層的效果,教師還應當制定相對應的評價標準,讓學生發(fā)現自己學習計算機的優(yōu)勢和短板,看到自己進行努力和提高的正確方向。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當積極開展分組合作教學方式,將學習能力和愛好層級不盡相同的學生分為一組,使其能夠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做到強強聯手,共同解決學習問題,學生在自我角色、團隊精神的引導之下自主學習意愿更強。
3.構建和諧環(huán)境。環(huán)境對于學生的身心有著表象影響和隱性暗示的作用,所以教師還應當打造與大數據模式相一致的、和諧穩(wěn)定的教學環(huán)境。一方面,要保證計算機基礎教學場所的充分、設備的良好運轉和完善,既有與班級學生規(guī)模相一致的機房、計算機專用教室;又要選擇對學生頸椎、眼睛等傷害更小的計算機設備;同時保證機房的干凈整潔、通風良好、噪聲少。另一方面,教師應當積極促進平等、互相尊重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教師要關注不同學生的學習反應、學習需求,進行教學方法和模式的適當調整;也要和學生多交流多溝通,歡迎學生對自己的教學安排、教學風格、教學語言提出建議。同時,教師還應當支持學生之間的良性競爭,遵循中職學生該階段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和同齡人的交往心理需求,讓學生在積極的競爭與合作之中更為主動的學習知識,多角度創(chuàng)新計算機知識的應用方法。
4.鼓勵多元評價。教師還要實現教學評價主體、評價內容的多元化落地。在評價主體上要實現教師評價、學生評價的多角度推進,鼓勵學生給教師提建議,給組內成員提建議,給自己提建議,既可以是口頭的評價,也可以是互評表或評價表形式的書面評價。在評價內容上,教師要引導學生既關注自己或他人的計算機知識和實踐技能,還要關注學習情感的變化、學習態(tài)度的生成、對學習價值的理解,因勢利導的引導學生發(fā)現不同的問題、解決不同的問題。在評價生成之后,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將評價變?yōu)殡娮影尜Y源,分主題、類別、主體的進行整理,形成班級評價資源庫,教師和學生都有使用資源庫的權利,利用評價內容不斷進行教學和學習反思。
六、結束語
大數據時代給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帶來了機遇和挑戰(zhàn),需要教師、學校都能夠正視現階段計算機基礎教學所存在的環(huán)境和課堂問題,能夠理清大數據時代對于教學和學生成長的要求,基于大數據對計算機基礎教學的積極作用推進教學的改革,既做到教學理念的升級,又做到教學內容、方法的創(chuàng)新,使得大數據理念與思維、方法推動計算機基礎教學生態(tài)課堂和諧環(huán)境的構建。
作者單位:唐陽? ? 江蘇省南通中等專業(yè)學校
參? 考? 文? 獻
[1]劉剛.中職學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策略探討[J].成才之路,2021(06):86-87.
[2]郭星.職校計算機基礎教學中信息化環(huán)境應用探究[J].中國新通信,2020,22(13):194-195.
[3]劉紹東.大數據時代中職學校計算機基礎教學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20(15):158.
[4]郭清華.如何提高中職學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水平探討[J].科技風,2020(07):43.
[5]韓興華.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在中職學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的融合[J].科技創(chuàng)業(yè)月刊,2019,32(01):70-72.
[6]孫志明.中職學校計算機基礎課程的信息化教學設計探析[J].明日風尚,2018(23):288.
[7]趙凌燕.行為導向的教學模式在中職學校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6(02):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