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秀蓉
摘要:近年來,教育部門要求全國中小學校對各個學科進行教學改革。在這樣的背景下,幼兒園也開始正視自身發(fā)展中出現的問題。為了滿足教學改革提出的全新要求,從啟蒙階段就要注重幼兒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體育活動是幼兒園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求幼兒教師要將體育活動游戲化,以培養(yǎng)幼兒的運動興趣為首要目標,在體育訓練中組織游戲活動,讓幼兒在運動時產生愉悅情緒基于此,本文對傳統體育游戲在幼兒園體育活動中的實施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幼兒教育;傳統體育游戲;體育活動
幼兒教育的目標主要是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個人品質,同時也為他們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提供基礎保障。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幼兒園努力進行教學改革,并從體育活動著手進行教學創(chuàng)新,以滿足幼兒的實際發(fā)展需求。幼兒園將體育活動游戲化,創(chuàng)新組織游戲活動的方法,營造融洽的活動氛圍,達到激發(fā)幼兒運動興趣的目的。
一、傳統體育游戲的具體形式
從起源來看,傳統體育游戲產生于民間,蘊含著豐富的教育價值和文化資源,對幼兒動作發(fā)展具有促進作用;從構成要素來看,傳統體育游戲包含了運動、游戲、弘揚傳統文化等多方面的內容,具體可以分為走跑類、投擲類、跳躍類等,如“夾包跳”“跳山羊”“竹竿舞”等游戲。
二、傳統體育游戲對幼兒身心發(fā)展的意義
(一)強健體魄,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fā)展
游戲是幼兒學習和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啟發(fā)幼兒心智和發(fā)展幼兒情感的關鍵途徑。傳統體育游戲既能促進幼兒的身體發(fā)育,又能推動幼兒認知能力的發(fā)展。例如,在“網魚”“投沙包”“斗雞”“跳繩”等游戲中,幼兒要做出跑、跳、投、鉆等動作,這有利于促進幼兒大肌肉群和小肌肉群的發(fā)展,增強幼兒手眼的協調能力,提升幼兒動作的敏捷程度,鍛煉幼兒的身體平衡能力,增強幼兒的體質,釋放幼兒的內心情感,讓幼兒享受游戲的樂趣,從而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fā)展。
(二)寓教于樂,讓幼兒獲得豐富的情趣體驗
傳統體育游戲具有一定的故事性、趣味性。在情境化的游戲環(huán)境中,教師可以寓教于樂,提升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激發(fā)幼兒主動學習的熱情,不斷提升幼兒的審美能力,幫助幼兒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有效的傳統體育游戲能激發(fā)幼兒的學習欲望,豐富幼兒的體育知識儲備,增強幼兒主動參與體育活動的意識,從而開闊幼兒的眼界,讓幼兒在獲得游戲樂趣的同時鍛煉身體,為幼兒今后的全面發(fā)展奠定基礎。
三、幼兒園體育教學中開展傳統體育游戲存在的問題
(一)幼兒園方面
一是游戲開展次數過少。部分幼兒園很少開展傳統體育游戲,沒有發(fā)揮出傳統體育游戲的教育價值和文化價值,難以通過游戲提升體育教學的效果。
二是游戲種類過少。部分幼兒園
在開展傳統體育游戲時,游戲種類單一,游戲類型重復。久而久之,幼兒對體育游戲產生了厭倦感,這降低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二)教師方面
一是教師對傳統體育游戲的價值缺乏認知。部分教師沒有接受傳統體育游戲的相關培訓,對傳統體育游戲不太了解,沒有深入挖掘適合幼兒的傳統體育游戲,沒有創(chuàng)新傳統游戲內容,沒能充分發(fā)揮傳統體育游戲的教育價值。
二是沒有充分開發(fā)周邊的游戲資源。部分教師雖然想開展傳統體育游戲,但不善于尋找資源,搜集到的游戲數量和種類嚴重不足,缺乏與傳統體育游戲相關的教研經驗,沒有充分開發(fā)周邊的傳統體育游戲資源,導致游戲資源匱乏、游戲種類單一,沒有順應時代的發(fā)展開發(fā)出更多、更適合幼兒的游戲。
四、幼兒園體育教學中傳統體育游戲的運用
(一)走跑類游戲
走跑類游戲的規(guī)則相對簡單,且適用范圍廣,可以鍛煉幼兒上下肢的協調能力和方向感。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年齡差異,合理設計體育游戲。例如,小班幼兒喜歡故事,教師可以在游戲中加入不同的人物角色,引入有趣的童話故事,以激發(fā)幼兒的參與興趣。中、大班幼兒的走跑能力更為成熟,教師可以選擇一些簡單的走跑競技類游戲,例如“揪尾巴”游戲,以鍛煉幼兒身體的平衡性、協調性,提高幼兒動作的敏捷性,在提高幼兒反應能力和腿部力量的同時,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能力。
(二)跳躍類游戲
跳躍類游戲可以鍛煉幼兒基本的跳躍能力,促進幼兒腿部肌肉的發(fā)展。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幼兒練習正確的跳躍動作,鍛煉幼兒的腿部肌肉。例如,在“跳房子”游戲中,幼兒要單腳、雙腳交替跳,這對幼兒身體的協調能力和平衡能力有一定要求。在幼兒熟練掌握游戲技巧后,教師可以適當增加一些新道具,豐富游戲的內容,增加游戲的趣味性。例如,教師可以敲擊鑼鼓,讓幼兒根據鼓聲“跳房子”,響一聲則跳一格,不響則保持身體平衡不動。在傳統體育游戲中加入競技內容,既能鍛煉幼兒身體的協調能力和平衡能力,又能激發(fā)幼兒的好勝心,讓幼兒全身心地投入游戲。
(三)投擲類游戲
在投擲類游戲中,幼兒要通過腰腹發(fā)力,利用手臂力量將手上的物品投擲出去,這對幼兒而言存在一定的難度。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入投擲類游戲,引導幼兒學會拋、擲等動作,增強幼兒的腰腹、手臂力量,提高幼兒身體的柔韌性。例如,在“丟沙包”游戲中,教師可以創(chuàng)新游戲內容,增加游戲的趣味性,引導幼兒將沙包扔向數字窗格,以降低游戲的難度,提高幼兒的自信心,在鍛煉幼兒臂力、腰腹力量和手腕靈活性的同時,增強幼兒對“數”的概念的理解,幫助幼兒掌握10以內數字的加法。
教師要注重游戲資源的收集工作,合理選擇適合幼兒的傳統體育游戲內容,在現實生活中發(fā)掘各類游戲資源,豐富幼兒園體育教學的內容和形式。同時,教師要注重地域因素和幼兒之間的個體差異,創(chuàng)新傳統體育游戲形式,為幼兒提供適宜、豐富的游戲材料。例如,南方地區(qū)的幼兒園可以為幼兒提供竹子,北方地區(qū)的幼兒園可以為幼兒提供雪橇、冰鞋等工具。教師要尊重幼兒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選擇貼合幼兒生活的游戲種類,以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fā)展。
成長關鍵時期的體育教育對于幼兒來說十分重要,既是鍛煉身體的有效方法,又能由此獲得心理的健康發(fā)展,同時也能在長時間參與體育游戲后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發(fā)展個性的同時,學會與人交往的正確方法。要想實現理想化目標,教師要在傳統體育活動過程中對內容、材料、環(huán)節(jié)、規(guī)則進行創(chuàng)新,從而更好地激發(fā)幼兒的運動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真正實現幼兒身心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熊文琳.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幼兒園體育活動的開展[J].課程教育研究,2019(6).
[2]李玉瑛.課程游戲化與幼兒體育教學[J].江西教育,20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