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超凡
摘 要:中學生處于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同時由于青春期的到來,中學生對于世界充滿好奇,卻又缺少自身的管控力和約束力,在學習中也容易出現(xiàn)動力不足的現(xiàn)象。班主任必須時刻對學生進行嚴密的觀察,認真總結(jié)班級管理經(jīng)驗,同時積極地展開探索和實踐,找到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力求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有所作為,有效地引導、教育學生,實現(xiàn)中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教育藝術;
引言
初中階段是學生受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的時期,十分容易受到來自各個方面環(huán)境的影響。這是因為初中時期的學生還處在思想正在發(fā)展的時期,還不能完全對事物有正確的判斷,但又具有十分強烈的自主意識。因此,初中階段的班級管理工作往往會出現(xiàn)一定的問題。這就需要做好義務教育階段的教育工作,認真地引導初中學生的思想,做好班級的管理工作,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一、堅持師生平等原則,合理嵌入品德教育元素
初中生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都在快速成長,他們渴望成長,并且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得到更加多的關愛,但是處于青春期的他們可能會有比較多的思慮,情緒波動較大,心思敏感,對新鮮事物總是想嘗試,此時他們身邊需要有引導者帶領他們正確看待社會現(xiàn)象,穩(wěn)定他們的心緒,幫助他們塑造良好的品德。初中班主任應該承擔起這樣的責任和義務,確保能堅持師生平等原則與學生交流,在尊重和信任學生的基礎上,以公平公正的心態(tài)與初中生相處。對班主任而言,每一個初中生都是可造之才,都可能在未來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所以教師要堅持一視同仁,并且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體現(xiàn)出這樣的管理價值觀,營造平等的師生交互關系,讓學生可以慢慢放下自己的戒備,在生活中遇到困難的時候可以及時與班主任溝通。此時的班主任不是一個權威性的管理者,而是一個可以傾訴自己心聲的朋友,在這樣的關系格局中,班主任可以有效地將一些品德元素融入交流中,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實際班級管理也會朝著更加高質(zhì)量的方向發(fā)展和進步。也就是說,樹立師生平等教育觀念,并且切實將教育觀念與德育融入日常的班級管理中,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認真、熱情、尊重,可以使彼此的關系朝著和諧的方向進展,在這樣的關系格局中進行班級管理,自然可以切實地發(fā)揮管理效能。
二、科學化管理,選用班委
受到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一部分學生可能會對班主任等教師角色上的管理具有一定的抗拒性,這容易導致班主任在進行管理工作時出現(xiàn)一定的阻礙,不利于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有序開展。再加上初中的班級往往人數(shù)比較多,如果僅僅依靠班主任一個人的管理,很難完整地了解班級的整體狀況并做好有效的管理工作。因此,在新時期環(huán)境下為了促進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有序開展,應該創(chuàng)新管理模式,運用新的管理思路進行班級的管理,可以下放權力,讓一些學生作為班委進行管理,并運用新的監(jiān)督方式和管理方式來配合班委對班級進行管理。例如,在新時期環(huán)境下,根據(jù)初中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應該將任務安排到學生個人手中,這能有效地避免師生由于代溝問題而產(chǎn)生管理障礙的問題。班主任利用班會課競選班干部,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班干部管理模式,班主任首先選出班主任助手,用于傳達重要信息,然后將學生分為人數(shù)均等的小組,每個小組四到五個學生,并安排學生自行投票選出小組長,讓小組長代替班主任進行細化管理。小組成員可以自行選舉副組長,分攤?cè)粘H蝿铡C總€星期進行一次評優(yōu),提升每個小組的積極性,符合初中這個階段的學生好動、富有競爭意識、團隊意識的個性特點,且滿足高效班級管理的需求。
三、充分尊重學生個性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位學生都有不同的優(yōu)勢與個性,因此,初中班級管理過程中,應該充分尊重學生個性,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這就需要相關教師給予學生各抒己見的空間與機會,同時,對個性鮮明的部分學生,教師更應該保護學生的個性,幫助學生有力發(fā)掘個人潛力,使其可以更好地表現(xiàn)自己,貢獻力量。簡而言之,初中班級管理中,每位學生都很重要,一位又一位的學生組成班級,一個又一個的班級組成學校,尊重每一位學生,促使每一位學生得到科學的管理,才可管好班級。同時,充分尊重學生個性,亦是教育事業(yè)的根本,教育不僅需要幫助學生積累知識,還需幫助學生完善人格,因此,與其強硬管理,不如發(fā)掘?qū)W生已有優(yōu)勢,并且通過合理引導,可使學生的個人優(yōu)勢逐漸凸顯,幫助學生獲得自信與快樂,使其可以自覺維護班級榮譽,共建美麗初中班級。
四、關注自身行為,發(fā)揮能動效應
班主任肩負管理學生的重任,可以說是學生的第二家長。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管理的過程中,應注意做到對自身的高標準、嚴要求,通過以身作則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管理,不斷提升自我的道德修養(yǎng),以自身的行動對學生進行引領,在學生與班主任之間建立起信任機制,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對自身的關心愛護。班主任應具有博愛之心,公平對待每一名學生。同時,在對學生進行管理的過程中,班主任還應注意方式方法,要求學生做到的事情,班主任自己應該先做到,然后再去要求學生,這樣可以使學生心服口服。同時,對于學生犯的錯誤,班主任也應注意不能在不了解學生犯錯原因的情況下就批評學生,而是應從多方面了解學生犯錯誤的原因,幫助學生解決犯錯誤的原因,切實解決問題,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杜絕學生再犯同樣的錯誤。在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方面,班主任更應以身作則,要求學生養(yǎng)成的良好生活習慣,班主任需要首先養(yǎng)成;要求學生努力學習,班主任應首先做好教學工作,這種親力親為、事必躬親的方式,具有一種無聲的教化力量,能夠讓學生對班主任產(chǎn)生敬佩之心,并發(fā)自內(nèi)心地將班主任當成學習的榜樣,主動提高自我管理意識,而這也可以真正凸顯出人本管理理念的重要價值和作用。
結(jié)束語
總之,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要從學生生活和學習實際情況出發(fā),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營造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引導學生自發(fā)主動地參與到班級管理工作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想品德,不斷提高班級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王利霞.淺談初中班主任工作管理策略[J].小作家選刊,2018.
[2]楊帆.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創(chuàng)新與改革[J].小說月刊,2018.
[3]王占霞.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策略探究[J].名師在線,2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