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彩蓉
摘 要:寫板書是教學過程中每個老師都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每個學生都會依據(jù)板書做課堂筆記。板書能概況出一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即使沒有聽課,憑借板書的內容,大概可以了解這節(jié)課的框架、眉目,可以起到“窺一斑而見全豹”的作用。可以說,板書是一節(jié)課的靈魂、根本。每個語文老師都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板書的內容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起知識框架,掌握所學知識以及重點內容。必須要求學生掌握學會,弄懂理解。因此,必須設計好板書的內容,才能發(fā)揮出板書的應有作用。
關鍵詞:初中語文;板書設計;實用性;藝術性;
引言
提高語文教學中的板書藝術,是現(xiàn)代語文教育發(fā)展的需要,也符合未來教育發(fā)展的趨勢,它也是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師素質所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huán)。
1.板書內容的變革
當前閱讀教學中的板書內容只片面強調知識滲透,不重視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高??煽紤]進行如下變革。首先,教師要注重對板書內容的構思,當力求各個部分之間的緊密銜接,尤其是從過程到結論的過渡上,要追求順理成章、水到渠成的效果,這對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是很有幫助的,學生也很容易從過程中推導出結論。反之,如果板書內容構思不合理,就會破壞正常的教學節(jié)奏,干擾師生的思維過程;其次,板書內容中要強調學法指導。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如果能恰到好處地運用板書進行學法指導,就能使學生由模仿性學習到獨立性學習再到創(chuàng)造性學習,由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再到積極探索,由不會到學會再到會學。教師應該在板書中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地滲透學法指導,同時還應該幫助學生經(jīng)常自己去探索、創(chuàng)造、試驗、完善自己的學習方法,使之內化為對自己有用的東西,最終形成科學的學法體系、較強的自學能力和良好的閱讀習慣。由此可見,通過板書進行學法指導能幫助學生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自學能力,實現(xiàn)葉圣陶先生所說的“教是為了不教”的理想境界;再次,在語文教學的板書設計中要特別注重情感態(tài)度以及價值觀潛移默化的熏陶感染。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早在1983年的《帕夫雷什中學》中就已經(jīng)指出:“學校中心任務之一就是培養(yǎng)道德的、理性的、審美的高尚的情感。”語文教學中的板書也一樣離不開一個“情”字,惟其有情,感人也易,人人也深,化人也神,及人也廣;惟其有情,才能激起師生情感的共鳴,并與作者同聲相應,同汽相求,愛其所愛,憎其所憎,喜怒哀樂共休戚。只有注重情感價值觀潛移默化的熏陶感染,才能使學生加深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那么如何在板書中滲透“情感價值觀”呢?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板書時能沿著披文入情的途徑體會作者的情感,進入課文的情境,發(fā)揮想象和聯(lián)想,精心設計出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好板書。
2.板書形式的變革
板書形式的藝術美以和諧美觀為基礎,還包括造型美和書寫美。一方面,造型美包括很多種類型,如整齊一律的整齊美、錯落有致的參差美、對稱均衡的對稱美、層層套疊的層次美、回環(huán)往復的回環(huán)美、層層推進的曲線美、新穎獨特奇異的造型美、形象生動的圖案美等。另一方面,書寫美又包括字體美(寫對、寫清、寫好)和色彩美(以黑板教學為例,板書主體用白色粉筆書寫,重點內容用彩色粉筆書寫,注意顏色的使用不宜過多)。好的板書能兼顧內容的科學性和形式的藝術美,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還能享受到藝術美的熏陶,一舉兩得。語文課堂上,教師除了運用文字書寫外,還可以借助圖畫、線條、表格、符號等形式,將內容和形式完美結合起來,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必能得到極大的激發(fā),思維的火花也很容易被點燃起來,學習效率也必然會得到提高[1]。
3.板書主體的變革
按照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板書主體來劃分,包括教師板書、學生板書和師生板書。教師板書又稱為導性板書,是教師根據(jù)教學設想和教學實際在課堂上當場呈現(xiàn)的板書,板書主體是教師。學生板書又稱主體性板書,是體現(xiàn)學生主體性,發(fā)揮學生主動性和積極性的板書,完全交給學生來設計和呈示,板書的主體是學生。師生板書又稱為合作性板書,是師生共同完成的板書,分為兩種情況;一是板書的設計和呈現(xiàn)都由師生雙方合作完成;二是板書設計是由教師事先設計,板書呈示卻是師生雙方共同完成,板書主體是教師和學生。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在語文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板書中也理應有所體現(xiàn),過去板書都有教師來寫,這個現(xiàn)象需要打破。要提倡學生板書和師生合作板書,將之前板書的一元化向多元化轉變。目前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的板書依然是課堂教學中不必可少的,但要實現(xiàn)研究性學習與語文教學的結合,讓學生參與板書是個值得嘗試的做法。具體說來,參與板書能促使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求索、學以致用、勇于創(chuàng)新,這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結論
簡而言之,板書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師教案的有效體現(xiàn),其得當與否對課堂教學效果有直接影響。教師和學生在教學的互動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板書把所要傳授的知識內容準確、生動、有效的傳給學生,而學生則可以通過教師的板書對知識內容進行有效的分析、思索、記憶,達到教師與學生“教與學”的互動和雙贏。因此,我認為板書設計是展示課文內容的舞臺,是教師教學的重要輔助手段。
參考文獻
[1]蔣曉美.語文課堂板書設計五法[J].教育研究與評論(中學教育教學),2018(07):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