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全榮
摘要: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閱讀與寫作一直是教師教學語文的一大難點,它們之間有著一種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重要特性。為此這時教師也要結合學生的相關特性,以讀寫教學作為重要出發(fā)點。優(yōu)化讀寫結合教學模式。
關鍵詞:初中語文 讀寫結合 教學模式 方法研究
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是學生吸收知識的過程,而習作則是表達學生對知識理解和吸收的輸出和表達,這兩者相輔相成。教師在讀寫教學中,應顧及到以讀促寫、以寫促讀兩個方向,將讀寫結合,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和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以下本文筆者具體分析初中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策略。
一、重視情境創(chuàng)設,優(yōu)化讀寫學習氛圍
針對在應用讀寫結合法開展語文教學時偏重技巧教學這一問題,教師則可以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優(yōu)化學習氛圍的方式解決。例如在《秋天的懷念》這篇文章的教學中,教師就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音樂情境和語言情境。在引導學生感知文章的情感時,教師為學生播放了從網(wǎng)絡上找到的優(yōu)秀的誦讀音頻,使學生直觀地感受了作者的情緒。另外在整篇文章的學習中,教師還循環(huán)為學生播放了輕音樂,音樂聲音很低,不會打擾學生的探究,但會使學生始終沉浸在對應的情緒中。例如在探究作者向母親發(fā)脾氣這一段時,有的學生能夠深切感受作者在憤怒之下的悲傷、自卑和無可抑制的暴躁。另外在引導學生學習完這篇文章之后,教師還要求學生寫出自己的閱讀感悟。學生受到音樂的影響,在寫作時情感會更加深刻。例如有的學生深切地理解了要懂得珍惜自己愛的人這一道理,并結合實際生活進行了分析。教師通過情境的創(chuàng)設,使學生將閱讀與寫作從更深的層次融合在一起,有效促進了學生精神境界的升華,也促進了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
二、加強閱讀,增強寫作遷移性
教材中的編排較為經(jīng)典和固定,不具備閱讀新穎性和多變性,對分析重點語言表達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意義,但是初中生的生活經(jīng)歷十分有限,教師需要通過開展課內(nèi)外閱讀,來豐富學生的閱讀經(jīng)驗,開闊眼界,將教材閱讀分析和理解技巧遷移到更豐富的閱讀材料中,并通過“讀寫結合”來完成知識的內(nèi)化和輸出,使通過教材內(nèi)容學到的理解和表達知識真正為學生所用,成為學生自己的東西。以文本《莊子》二則為例,介紹了《莊子》中記載的怪異小故事?!肚f子》中的志怪內(nèi)容非常多,教師可以以此為切入點,介紹《莊子》中其他志怪小故事,如經(jīng)典的“屠龍之技”、“呆若木雞”、“莊周夢蝶”、“自由之龜”等等,結合該單元的習作練習“學寫故事”來開展故事仿寫,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故事進行仿寫。在進行仿寫之前,教師可以就學生選擇的故事進行結構和內(nèi)容的梳理,讓學生按結構來分步進行仿寫。以“呆若木雞”這個故事為例,故事是總分結構,先總起說明周宣王好斗雞,后面分寫紀渻子訓練斗雞的過程,以時間為線索,描寫了不同訓練程度下斗雞的狀態(tài),隨著時間發(fā)展,在最后揭示故事的結局。學生可以以其總分結構和以時間線索串聯(lián)全文的特點,進行簡短故事的仿寫,以此遷移總分和時間線索的寫作技巧,深化閱讀理解,打磨寫作技巧。
三、幫助學生閱讀進行積累,夯實學生寫作基礎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應該注重積累。而這也是奠基學生后期發(fā)展的重要基礎,對于初中階段的寫作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幫助學生積累知識,豐富學生自我情感體驗,為學生日后學習提供更多素材。例如這時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在課外閱讀如同《讀者》《意林》等優(yōu)秀文刊,開拓學生視野,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過后教師再借助一課文拓充一些適當?shù)馁Y料背景,激發(fā)學生的濃厚學習興趣,營造學生學習的良好氛圍。例如在學習《我的母親》這一課程時,這時教師可首先對胡適進行適當講解,讓學生了解胡適的人生經(jīng)歷。過后再以胡適的《新生活》、《貞操問題》等散文集作為課堂切入點。幫助學生認識胡適這樣一位人物的具體文學貢獻,引導學生拓寬自我知識面,鼓勵學生積累更多的優(yōu)秀寫作素材。這些寫作素材都會蘊含于學生的腦海之中,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增加學生的知識接受能力。
四、通過精細閱讀提高學生的寫作質量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對于閱讀來說,不僅要強調(diào)“量”的積累,也要注重“質”的提升,教師要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展開深度的、精細化的閱讀,以便從中總結出更多有價值的東西,在保障他們閱讀質量的同時,也為學生進行高效率的寫作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例如,在講解《春》這篇課文時,則需要深化以讀促寫的使用。朱自清的《春》語言表達流暢、意韻深遠優(yōu)美,讀起來讓人回味無窮,故而教師應帶領學生逐字、逐句、逐段的進行閱讀和剖析,幫助他們掌握如何恰當?shù)倪\用字詞表現(xiàn)文章核心,并學會文中優(yōu)秀表現(xiàn)手法和表達技巧的使用。如:“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用兩個“盼望著”表現(xiàn)了作者對春天的迫切期待,這則為學生今后的高質量寫作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和思路,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總結:
閱讀及寫作是初中語文教學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讀寫結合”便成了初中語文主要的教學方式之一,利用閱讀教學方式,會使得學生的閱讀能力變得更高,同時還能夠讓學生具備更多的語文知識儲備量,豐富學生的思想內(nèi)涵。利用寫作教學活動讓學生使用文字把自身的情感及想法一一闡述清楚,這會有效提高學生的文學修養(yǎng)以及寫作能力,從而達到初中語文讀寫結合及教學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闕如銘.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讀寫結合方式的實施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1(63).
[2]蔡慶忠.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讀寫結合對策探究[J].課外語文.2021(21).
[3]付永春.淺談讀寫結合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