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城市發(fā)展對于交通需求急劇增加,城市軌道交通開始進入高速發(fā)展期。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需耗費大量資金,如何有效拓寬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投融資方式,提升城市軌道交通投資運營效益是現代城市發(fā)展進程中有待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可持續(xù)發(fā)展;城市軌道交通;投融資模式
引言
在我國城市發(fā)展進程中,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能有效優(yōu)化城市空間結構,緩解現代城市交通壓力,加快城市群形成進而帶動城市整體發(fā)展。在“十四五”規(guī)劃中,全國城市軌道交通有望新增5000公里,更好惠及民生福祉并推動經濟社會發(fā)展。
(一)城市軌道交通投融資的現狀
1.1政府投資模式
由政府獨家組建投資平臺建設,政府投入資金除了從當地財政部門調撥以外,絕大多數以銀行貸款的方式籌集資金。這種融資方式會導致當地政府每年需將大量資金用于償還銀行貸款及利息,造成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項目資金投入短缺,加劇政府債務負擔。
1.2 PPP模式
社會資本與相關建設單位及當地政府組建聯(lián)合體,參與項目投標,社會資本各方與當地平臺公司組建項目公司負責項目融資、投資、建設、運營和維護。項目公司的主要來源為票務收入和多元化經營收入,政府通過提供土地綜合利用和財政補貼提供可行性缺口補助。以浙江省為例,近年來軌道交通PPP項目包括杭海城際鐵路、紹興市城市軌道交通1號線等。
1.3沿線土地綜合開發(fā)模式
即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項目開發(fā)融資模式,又稱TOD模式,主要以上蓋物業(yè)、房產開發(fā)為主。不論是政府投資模式還是PPP模式均可應用。通過軌道交通沿線土地綜合開發(fā)收益起到增加項目建設資金、彌補項目資金缺口、實現投資方資金平衡等。在項目初期,線路投資方就參與項目沿線土地的規(guī)劃中。
(二)城市軌道交通投融資所存在的問題
2.1項目本身缺乏投資回報
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建設期投入較大,據媒體資料披露,目前我國地鐵造價在6-10億元/公里,輕軌造價也已超過2億元/公里;項目建成投入運行后,運營維護成本更是需要全生命周期進行承擔,且累計運維成本甚至超過了建設成本。
2.2融資方式過于依賴政府投資
由于城市軌道交通的投資回報對民間資本缺乏足夠的吸引力、PPP項目入庫難且難以滿足政府的個性要求,目前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項目絕大部分由當地政府組建投資平臺承擔投資、建設、管理的職能,這類投資平臺的資本金由地方財政撥付,承擔融資平臺的職能。
3.3 TOD沿線資源價值有待深入挖掘
TOD模式在落地過程也面臨一些現實問題,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由于城市軌道交通周邊土地開發(fā)價值高,地方政府將其作為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城市軌道交通項目的投資籌碼的積極性不高;二、三線城市特別是城市相對邊緣的車站,周邊開發(fā)價值相對低,前期投入資金體量大,開發(fā)周期長,收益回報慢,不論是對于政府方、社會資本方,還是地產開發(fā)商,都是不小的挑戰(zhàn)。
此外,TOD模式還受制于土地政策和地方用地指標制約。
(三)基于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城市軌道交通投融資對策
城市軌道交通推動了沿線商業(yè)消費及房地產收益,改變了軌道交通沿線的土地價值,加速人口流動,創(chuàng)造了高效的經濟活力。因此,只要社會效益大于經濟效益、總體效益大于項目效益,仍有必要推動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運營。
為緩解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資金短缺和運營虧損的狀況,確保城市軌道交通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在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和運營中,除現在已廣泛使用的政府投資模式、PPP模式,及政府投資+TOD模式或PPP+TOD模式外,還可探索采用社會資本+資源開發(fā)模式、及轉讓盤活存量線路用于新線開發(fā)的模式。
3.1探索采用社會資本+資源開發(fā)模式
采用該模式,線路投資和運營由社會資本方主導,政府方不參與投資和補貼。通過城市軌道交通的資源開發(fā)收益,如旅游資源開發(fā)收益、軌道交通沿線土地綜合開發(fā)收益彌補項目建設和運營缺口,實現投資方的資金收支平衡。
3.2轉讓盤活存量線路用于新線開發(fā)
一是地方政府通過轉讓存量線路運營權盤活資金用于新線建設。如天津市政府經過前期公開招標,引入社會資本,對已運營的地鐵2、3號線通過TOT(轉讓—運營—移交)模式實現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直接盤活利用存量資產超過150億元。天津軌道交通集團承擔軌道交通整體線網管理職責,負責調度協(xié)調、應急指揮、票務清算等相關工作。項目公司通過獲得票務收入、非票業(yè)務收益以及天津市政府支付的可行性缺口補貼,以覆蓋項目的投資運營合理回報。文中1.2所述的PPP模式主要是對新項目的建設而言,天津地鐵2、3號線運營權轉讓實質是地鐵存量PPP項目。
二是通過發(fā)行城市軌道交通公募REITs產品盤活現有城市軌道交通存量資產。公募REITs作為一類全新的配置品種,兼具股債屬性,債性體現為每年穩(wěn)定的高比例分紅、股性體現為場內價格的變動。城市軌交REITs發(fā)行可以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參與城市軌道交通基礎設施投資,盤活存量資產,松綁地方財政,降低地方政府杠桿率,化解債務風險。發(fā)行REITs收到的資金可以用于新線路的建設,加快城軌路網的快速形成。
3.3出臺合理扶持政策為項目融資創(chuàng)造條件
我國應完善城市軌道交通法律條款,為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項目投融資創(chuàng)造更多條件,這是確保項目開展擁有充足資金的重要保障。例如,我國政府可以在政策范圍內令部分金融機構給予項目公司低息貸款;減輕城市軌道項目運營初期的部分稅收;給予項目公司在物業(yè)管理更多的權限,公司能夠以出租廣告展位以及沿線房屋的方式獲取一定經濟收益,為項目投融資創(chuàng)造更多條件,從而確保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良性發(fā)展。
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政府應發(fā)揮政策扶持作用,拓寬軌交項目投融資方式,優(yōu)化投融資模式,促進現金流的自平衡,并通過制定可持續(xù)發(fā)展投融資管理戰(zhàn)略,創(chuàng)新資源開發(fā)經營模式,提升城市軌道交通沿線資源開發(fā)投資回報,最大限度挖掘城市軌道項目潛在的經濟價值,促使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同步提升,進而推動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建設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福民,宗傳苓,高龍. 對城市軌道交通規(guī)劃建設的思考[J]. 城市交通,2021,19(02):1-6.
[2]劉藝. 城市軌道交通投融資結構優(yōu)化研究[J]. 商業(yè)觀察,2021(11):35-37.
作者簡介:李恒1973.08 ,男 浙江 溫州,漢,研究生,高級經濟師,研究方向:企業(yè)管理城市軌道交通投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