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艷
摘 要:繪本主要是通過多彩的圖片與簡潔的文字方式,來表述故事情節(jié)的一種文本形式,這種文本形式具有較強的多彩性與活躍性,應用在教學中可以有效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由于語文這一科目屬于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相比具有一定的單調(diào)性,而合理應用繪本教學方法,引導小學學生觀看圖片或閱讀簡單的文字,發(fā)現(xiàn)圖片中所包含的內(nèi)容,并通過語言形式進行表述,可以最大程度開拓小學學生的語文學習思維,增進學生的理解能力與想象能力。因此,語文教師應該轉(zhuǎn)變教學的理念,利用繪本教學幫助學生形成語文思維與語文學科素養(yǎng),為學生未來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guān)鍵詞:繪本;小學語文;教學策略
《小學語文新課標》提出素質(zhì)教育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要求,即學生要喜歡閱讀,樂于閱讀,在閱讀中感受樂趣,養(yǎng)成閱讀和愛護圖書的良好習慣,通過廣泛的閱讀,向往美好生活,關(guān)心自然,珍惜生命,并能與同伴分享自己閱讀過程中的感受。
一、小學低年級語文繪本閱讀指導意義
(一)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
小學低年級學生在進行繪本閱讀時,由于繪本具有生動形象、趣味性強等特點,所以學生能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自身的學習主動性去閱讀,從而在閱讀的過程中分析故事情節(jié),嘗試將自己處于主人翁的位置,去談自己的看法,而這一過程,無疑是學生提升自身獨立思考能力的最佳時刻。教師指導學生進行語文繪本閱讀,可以將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的興趣進行緊密的結(jié)合,運用精美的圖片及幽默簡單的文字讓學生理解故事內(nèi)容,從而進行深層次的思考。
(二)培養(yǎng)審美能力,豐富情感體驗
繪本中很多插畫精心設計形象,包括線條、造型、位置、比例和顏色搭配等都別具風格,有利于為低年級學生帶來良好的審美體驗。學生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可以找到心中美的形象,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審美能力。
二、小學語文繪本閱讀指導策略
(一)深情朗誦
在通過繪本進行語文教學進程中,一般情況多為語文教師將繪本中的文字對學生進行朗讀,使得學生可以逐漸融入到繪本中塑造的情境中。語文教師在進行繪本朗讀的進程中,應該關(guān)注自身朗讀的趣味性與靈活性,應用動人的朗誦音色與表達方式為學生講述繪本中的故事,從而有效聚集小學學生的注意力與課堂視線。小學學生在聆聽教師的繪本朗讀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增進自身組織語言的能力,還能有效形成語文思維與閱讀能力,進而更好地感受體悟語文學習中語言的魅力,并促使自身的寫作能力與思考能力大幅提高。
例如,教師在為學生朗讀《壁櫥里的冒險》這一繪本故事時,繪本中有很多對于孩子心里的描寫,還存在一些冒險元素,因此語文教師在進行繪本朗讀時,應該根據(jù)相關(guān)的情節(jié)轉(zhuǎn)變自身的語速與語氣,并在合適的情節(jié)中加入一些肢體上的動作,從而將學生更好地帶入到繪本情節(jié)中,便于學生更加完整地了解具體故事情節(jié),感受到語文語言的魅力之處。
(二)激發(fā)想象
小學階段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理解能力都還相對較差,因為語文教師在朗誦繪本故事的進程中可以根據(jù)繪本故事的具體內(nèi)容來適當對學生進行問題的提問,以便于更好地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增進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
例如,教師在講述《灰袍奶奶和草莓盜賊》這一繪本故事中,因為這篇故事具有一定的懸疑性,因此在學生對繪本故事閱讀完畢以后,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對故事中的情節(jié)進行續(xù)寫或者對故事的情節(jié)進行改編,并根據(jù)自己所創(chuàng)作的故事結(jié)尾畫出一幅與其相符合的圖畫,這樣一來,就可以讓學生在進行改編創(chuàng)作中最大程度發(fā)揮自身想象能力,學生對于繪本故事也會具有更加強烈的閱讀理解積極性,使得學生在這一進程中提升自身綜合素養(yǎng)與語文思維能力。
(三)引導看圖
基于繪本的語文教學在一定角度上,也可以看成為是讓學生進行觀看圖片進行寫作的一種學習方式,在繪本中主要是將圖片為主要中心,繪本中的故事情節(jié)在一般情況之下也是通過圖畫形式進行展現(xiàn)的,從而讓認字的能力較差的學生,也可以通過觀看圖片了解繪本故事中的大概內(nèi)容,在深入對故事情節(jié)進行閱讀理解的進程中,促使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與觀察能力都得到有效地提高。
例如,教師在講授《一園青菜成了精》這一繪本的進程中,因為這一繪本中的插圖較多,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觀看圖片,在本子上寫下對圖片的理解,學生可以對各種各樣的“蔬菜精”進行描寫,學生也可以根據(jù)繪本中的文字為基礎,從而仿照相關(guān)文字進行仿寫,在圖片與文字雙雙作用之下,學生的寫作能力將會得到有效的提高,在未來的語文寫作中也會游刃有余,具有牢固的基礎。
(五)應用繪本提升閱讀能力
繪本是一種具備圖畫與文字兩套系統(tǒng)的特殊文學樣式,繪本之中的線條構(gòu)圖等承擔著關(guān)鍵的信息傳輸功能,其可以幫助學生將抽象的語文知識轉(zhuǎn)變成為實際語文知識,同時,圖畫是繪本的語言,可以為學生帶來無窮的快樂,持續(xù)提升學生閱讀熱情。
例如,教師在帶領(lǐng)學生閱讀繪本《逃家小兔》時,其中,小兔子說:“你要是來追我,那我就變成小魚,在海水里,離你遠遠的?;蛘呶揖妥兂梢粔K石頭,在高高的山崖上,讓你抓不到我?!蓖脣寢屨f:“如果你變成一條魚,我就變成捕魚的人去捉住你,如果你變成石頭,我就變成登山的人,找到你?!毙⊥米优c兔媽媽之間“如果你變成,我就變成”這樣的對話,組成了這一個妙趣橫生的故事,在教學進程中教師引領(lǐng)學生有感情的朗讀。使學生仿佛置身于故事之中,學生在閱讀進程中也會不自覺模仿故事中的語言形式,閱讀完這一繪本以后教師讓學生依據(jù)繪本中的語言方式探索小兔子還可以變成什么,兔媽媽也可以變成什么找到小兔子,之后環(huán)繞著故事的主題展開追逐的對話,例如,小兔說如果你追我我就變成書本,藏在圖書館里,兔媽媽說,如果你變成書本我就變成書架,管理員把你放進我的懷里。通過這種形式,學生的閱讀熱情極大程度提升,閱讀水平自然而然獲取進步。
三、結(jié)語
總之,在語文學習中,閱讀占據(jù)著較大比重。為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特點與閱讀學習需要,注重整合繪本閱讀與語文教材,在閱讀教學中合理利用繪本資源,讓學生展開愉快的閱讀學習,滿足學生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要。
參考文獻:
[1]鐘偉城.小學語文教材與繪本閱讀的整合探究——以低年級為例[J].語文課內(nèi)外,2020(20).
[2]章峰,周慶平.“繪”聲“繪”色“繪”表達——淺談繪本閱讀與小學語文教材整合[J].求知導刊,2020(2).
[3]龔晨.淺談小學低段語文閱讀教學[J].語文天地(小教版),2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