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恩妍
案例描述:
小軒,目前就讀初中二年級,是一個胖胖的,可愛的小男孩。他生活在一個三口之家,媽媽是一名會計,爸爸在外地工作,每周利用周六、日休息時間會回家一次。他平時在學校上課偶爾會走神,課間與老師同學們相處融洽,只是作業(yè)完成不太認真。剛上初中時比較貪玩,學習行為習慣也不算太好,家長反饋在家里完成作業(yè)時很馬虎,隨便寫寫就算完成作業(yè),不會主動解決學習上遇到的難題與進行復習,為此,家長很困惑,想要在學習上幫助他,但是家長自我感覺能力有限,在外面報補習班也是時去時不去,家長很無奈,交談中說到:“自己不懂得如何溝通,感覺自己說什么也沒有用,他一點也不在乎,真拿他沒辦法?!币驗樾≤幓丶液笞鳂I(yè)很快應付完成,所以經(jīng)常告知家長需要用手機完成口語及作業(yè)的上傳,結果一拿手機兩三個小時都不會歸還,久而久之,天天都需要用手機,爸爸在開學一個多月直接沒收手機,小軒以此為借口說:“沒有手機完成不了作業(yè),所以,其它作業(yè)也不做了?!奔议L反饋說:“一回家就拿手機,完全不做作業(yè)。感覺現(xiàn)在在他心目中已經(jīng)沒有地位了,已經(jīng)完全聽不進去了。沒收手機后,就看網(wǎng)絡電視,想讓他規(guī)定時間,他完全不理會。也想把電視線藏起來,但又怕太強硬會有反作用,如果強硬斷網(wǎng),他會發(fā)狂。希望他玩夠了,可以自律,但是他拿起來就放不下了,建議周末才玩,他一點也不聽。老師,我真的毫無辦法了?!?/p>
由于平時上課不太專心,作業(yè)完成也是應付式的,學習成績自然也是不理想的,與家長的期望值出入很大,家長也會苦口婆心地勸小軒讀書認真點,為90分的英語只考29分而擔憂,與孩子在家里說不上兩句,小軒就會很不耐煩地與媽媽說:“知道了,你好煩啊!”小軒媽媽忍受不了地說:“平時對他好吃好喝,現(xiàn)在就像一個陌生人一樣嫌棄自己,感覺自己一點力量都沒有,他一點也不聽,爸爸經(jīng)常又不在家,我一個人很辛苦,而且又很心軟,軟硬度掌握不好,孩子就順著桿子上,經(jīng)常這樣,很崩潰,也很麻煩老師?!币驗榍耙惶煸诩彝媸謾C到十二點多,第二天上學起不了而曠課,曠課一天后能正?;匦?,除了欠交曠課當天的作業(yè),課堂沒有什么問題,下課也會與同學們聊得很歡。初一時期已經(jīng)有四次類似的情況出現(xiàn),每次班主任與家長都會及時進行溝通與處理,剛上初二的小男孩在開學第三天又開始因為手機使用問題而不上學。
案例分析總結:
1.從小軒上初中后作業(yè)不太認真完成,學習過程中沒有持之以恒堅定信念可以知道他沒有在小學階段養(yǎng)成好的學習行為習慣,初一剛開學時,他來到一個新環(huán)境學習,要適應新老師與新同學,要適應比小學階段多出來的學習科目,的確有點茫然,特別是因為學習習慣不太好,適應能力比較弱,也需要更長的時間適應,所以在開學不到一個月就讓家長明顯感到孩子的學習很應付,而主動與班主任溝通交流希望共想對策幫助孩子。一個多小時共同溝通后,小軒很認真接受,主動配合家長的建議,開始明確自己初中的學習生活。因為行為習慣還沒有完全養(yǎng)成,小軒也會在熱情過后不到一個月又打回原形出現(xiàn)一些消極做法,反復無常的行為在解決的過程中也讓家長內心一次次地反思自己,無助地向班主任反饋并希望得到更好的幫助。在一次次的溝通中,家長與班主任合力,不斷學習一些如何與孩子聊學習的方法,關于成績家長如何看待,同時認清本階段孩子的心理特征,有針對性地改變自己一些無效的做法,希望一切都不會太遲。
2.家長在與班主任溝通中經(jīng)常表現(xiàn)出無助——有時在家里一天聊不上兩句,每一次苦口婆心的說教都被熟視無睹,每次提到成績孩子馬上會以不肯交心的態(tài)度,頂撞的話語想快快地結束家長的詢問。當家長每一次努力學習如何與孩子溝通而又開始看到有點效果時,往往很快又被自己的一句話或者一個行為(有一次沒忍住摔壞孩子的手機)而又變得一團糟,這些行為的發(fā)生是每一次親子關系緩和后,家長習慣把話題的關注點繞回作業(yè)、成績等學習方面,令家庭氛圍又進入了僵局,親子關系又繼續(xù)緊張起來。
3.關于小軒使用電子產(chǎn)品的問題,使用前沒有相關約定,約定后又沒有嚴格執(zhí)行,長期以往,孩子知道定下來的規(guī)矩只是口頭說說而已,使用約定完全根據(jù)自己的心情決定是否配合家長,甚至是極不情愿地執(zhí)行。當執(zhí)行過程中大家意見不能達成一致時,孩子就會出現(xiàn)完全抵抗的態(tài)度希望家長讓步,最后回歸考驗家長與孩子能否進一步有效溝通的根本問題。
解決方案:
針對以上問題,我覺得“學困生”家長在家庭教育中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家庭層面,肯定孩子家長一直以來對孩子學習與生活無微不至的關心。從家長雙方主動求助這一點可以看出家長對于孩子的學習也是很上心的,甚至有積極尋求校外補習機構的幫助,這一點上,他們的做法是值得贊賞的。因為孩子是一個“學困生”,在他學習覺得迷茫時,通過自己的言語、眼神及姿態(tài)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努力的肯定,在生活細節(jié)中利用“放大鏡”來放大孩子的優(yōu)點,哪怕是一點點的改變。
2.學校層面,班主任及其他任課老師給予適當?shù)目隙ㄅc鼓勵,家校合力共育。小軒的準時回校適時肯定,利用班值日班長的自薦與同學推薦,讓孩子通過值日一天班干部及時匯報當天值日時班里出現(xiàn)的小問題,增強班里的集體榮譽感。因為體型方面,運動起來很吃力,讓孩子進行跳繩專項訓練,找到運動方面的成就感,支持孩子的一些興趣愛好,促進孩子的全面發(fā)展。至于電子產(chǎn)品使用時限方面的規(guī)定,經(jīng)過家訪共同協(xié)商:如果按照規(guī)定準時交還,下一次約定時間準時使用,如果沒有遵守約定,就停止使用電子產(chǎn)品。目前為止,孩子在初二第一學期仍以比較高的熱情參與學習與生活。
3.家庭教育方面:高質量地陪伴孩子,有深度地進行親子互動交流。根據(jù)14歲左右的青少年心理特征,多多學習與孩子的語言溝通技巧,平時少說教,特別是與學習有關的作業(yè)與成績方面,更是孩子不愿意去提及的,利用一些輕松話題來增加親子間的溝通,也主動去學習相關的家庭教育方法來增強自己與孩子的溝通能力,爭取在青春期里更懂孩子。
用心的溝通加上高質量的陪伴,相信我們的孩子會真正愿意靠近家長,遇到事情也會主動敞開心扉提出自己的困惑或者想得到的幫助,解綁“學困生”家長的自縛,提高“學困生”的自信,促進家庭和諧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