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培育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學科素養(yǎng)是現(xiàn)代教學發(fā)展的必然趨勢。生物學是一門體現(xiàn)生命、自然、科技并以實驗為輔助的學科,借助實驗對學生進行深入的教育是生物課程最關鍵的內容。實驗教學不僅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還會影響學生對生物學科學習的興趣。初中生物作為一門基本的自然課程,實驗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受實驗環(huán)境制約,生物實驗教學中存在不少問題,研究出一套合理的生物實驗教學模式,對培育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生物實驗教學重在培育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及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獨立思考、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此,文章對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章芳玫(1984—),女,甘肅省定西市岷縣岷陽初級中學。
對初中生物來說,實驗教學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目前,部分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仍以“灌輸式”教學模式為主,存在不少問題。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正確對待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尋找方法改善和彌補實驗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從而提升生物實驗教學的質量。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對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
一、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生物實驗室硬件條件差
因為初中生物學科在中考中占據(jù)的分值不是很高,所以,有些學校不太重視生物這門課程,更不會在生物實驗課程上花很多心思。部分學校的實驗室建設僅僅是表面工作,而此種狀況在部分較偏僻的地方學校更為嚴重,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欠佳。此外,有些學校的實驗室的實驗設施老化,也無資金修理或更新,無法滿足學校的教學需要,制約了生物實驗教學的開展。隨著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初中學生的招生數(shù)量持續(xù)增加,但實驗室設備的數(shù)量并未改變,實驗資源匱乏,教師的實驗教學工作難以順利開展,也不能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有機結合。一人一套生物實驗設備成了奢望,多名學生共用一套設備的情況非常普遍,這就導致學生真正參與實驗的次數(shù)較少,學生的學習水平也參差不齊,學習成效受到影響,進而難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二)對生物實驗教學的關注程度不夠
在日常的生物實驗教學中,部分學校對生物實驗的重視程度以及認知不夠,并不重視生物實驗設備的維護與更新。一些學校僅看重生物課堂理論教學,對生物實驗室的管理、實驗教師的配置以及教師的專業(yè)技能等方面不夠重視,對實驗器材的準備也不充足,使得很多實驗無法正常開展,實驗效果也無法達到預期目標。同時,學校對生物教學不夠重視,導致很大一部分生物教師對生物實驗課程教學沒有太多的激情,沒有及時了解新的實驗知識技能,無法提升自身的專業(yè)水平,也不能提升學生的實驗技能。此外,不少生物教師喜歡用現(xiàn)代媒體設備給學生展示生物實驗知識,不愿意開展實際的實驗課程,這減少了學生做實驗的機會[1]。
(三)教師占據(jù)主導地位
在生物實驗教學過程中,不少教師只看重實驗的最終結果,并要求學生硬記實驗內容以及實驗結論,學生通常只是在教師的指示下完成實驗流程,無法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同時,探索性的實驗教學中,教師沒有給學生探索的機會,不重視學生在實驗操作中的體驗感,只是在課堂上為學生進行實驗示范,讓學生跟著自己的思維走,整節(jié)課都是教師在操縱一切,占據(jù)課堂的主導地位,剝奪了學生參與實驗、體驗實驗以及自主思考的機會。
(四)教師觀念落后
受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影響,部分教師在課堂上一味地運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只看重結果,忽略了學生的學習過程,秉承“分數(shù)至上”的理念,一切以學生的成績?yōu)橹?,并將學生的分數(shù)作為衡量學生好壞的標準。初中的生物課程,按照標準來說每周至少要有三節(jié)課,但在日常生物教學中,部分學校僅編排了兩節(jié)課,這使得實驗教學的學時非常緊張,很多教師為了趕進度,應對日常的考試及期中、期末考試,只能縮減實驗教學內容,這樣的教學方式下,盡管學生的學習成績不會很差,但是學生的綜合實踐操作能力根本得不到提升。這些做法與新課改提出的加強學生的實踐操作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的要求相背離。因此,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應摒棄以往落后的觀念,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努力探索更有成效的教學模式[2]。
(五)生物實驗方法單一、片面
受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影響,一些初中階段的生物實驗教學方式較為單調、片面。在日常的生物實驗教學中,教師只是單純地在課堂上給學生口授實驗內容、器材、方法、過程、結果等。這種實驗教學模式有一定的優(yōu)勢,可以讓教師很好地掌控課堂秩序,也可以讓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學會實驗的操作過程,對實驗過程有一個總體的把控,但是這種教學模式比較呆板、固定,很難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與教師欠缺交互、協(xié)作、深研的機會,無法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學習興趣,從而減弱了學生的求知欲和新鮮感,長此以往,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會愈來愈強[3]。
二、解決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問題的對策
(一)加大生物實驗室硬件設備的投入
新課改背景下,學校應增加生物實驗室設備和實驗器材的投入,建設符合新時代標準的生物實驗室,不定時地更新陳舊的實驗器材以及化學實驗品,強化生物實驗室的管理,給實驗室配備專門的管理人員,定時檢查實驗室中的設施和器材。學校應根據(jù)課程的相關要求,及時添置實驗室中的實驗器材,以確保實驗教學的順利進行。在學校財政經(jīng)費允許的條件下,盡可能地滿足實驗教學和學生學習的需求,為實驗的順利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提高對生物實驗的重視程度
在日常的生物教學中,教師應提高對生物實驗的重視程度,通過學校、教師以及學生三方協(xié)同合作,進一步提升學生生物實驗的質量。第一,學校應適當?shù)鼐幣派飳嶒炚n程的課時和課次,確保生物實驗課順利、有效地開展。第二,教師應加強學生的生物實驗能力,在備課環(huán)節(jié)設計相應的活動,注重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養(yǎng)成。
(三)引導學生主動設問
教師應摒棄以往陳舊、落后的評估方式,不斷地革新教學模式,改善實驗教學方法,變更以往只注重學生實驗結果的評估方法。此外,在日常的生物實驗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和疑惑,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還要歸納整理日常實驗中學生提出的問題,并加以解決,為今后的教學奠定基礎,進一步提升生物實驗教學的質量。在日常的生物實驗中,學生的困惑和疑問越多表明學生對問題的理解越深刻。需要注意的是,在實驗教學過程中,盡管學生的某些想法可能是錯誤的,教師也不要直接否定與遏止,而是要經(jīng)過深入的邏輯推導,讓學生融會貫通,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四)提高學生對生物實驗學習的興趣
在開展課程教學時應努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這樣學生在接受新知識的過程中,就能更容易理解和吸收。因此,教師在開展生物實驗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地革新生物實驗教學模式,給學生創(chuàng)造積極、活躍的學習環(huán)境。初中生物教師應持續(xù)深研實驗教學模式,運用不同的、有趣的生物實驗,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使學生愛上生物學科,并主動參與實驗學習。教師可讓學生在實驗探索的過程中,依據(jù)自身的感受,大膽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及困惑。新課改背景下,生物實驗教學的核心目標是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教師要努力尋找提高學生生物學習熱情和興趣的有效手段,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生物實驗學習,促進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發(fā)展。
(五)轉變教學觀念,重視生物實驗教學在課堂中的作用
為了順應新時代的發(fā)展需求,我國教育領域也在不斷地深入變革。目前我國對初中學生的綜合評估標準逐步趨向多樣化,但從整體上來說,還是以學生的成績?yōu)橹?。因此,在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過程中,教師要給予適當?shù)脑u估,并建立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提高對實驗教學的重視程度。在開展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想在最短的時間內發(fā)揮最佳的教學效果,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一定的理論知識教學,讓學生正確認識實驗過程、導向以及目標。第二,在學生進行實驗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給予學生自由選擇權。教師要深刻認識到,在進行生物實驗教學時,凸顯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要作用。第三,教師應合理地評估學生的實驗操作過程,適當?shù)刂笇W生,讓學生正視生物實驗,不能被生物實驗所帶來的“愉悅”體驗沖昏頭腦[4]??偠灾?,教師要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重視生物實驗教學在課堂中的作用,積極創(chuàng)新生物實驗教學模式,從而充分發(fā)揮實驗教學的作用。
(六)積極開展課外實踐活動
生物實驗教學需要較多的資金及較好的教育條件支持。然而,目前還有部分學校受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及教育條件的限制,只能提供最基礎的實驗條件及較少的資金,這樣會對學生的學習發(fā)展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對此,教師應積極利用校外的優(yōu)質教學資源,組織學生開展豐富的課外教學實踐活動,例如參觀生物展覽館、參加與生物課程有關的知識講座等。教師組織學生參加這些與生物學科有關的課外實踐活動,不但可使學生更深入地理解生物學科的內涵,還能幫助學生明確生物實驗過程,進而提升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及探索能力。這樣,不但能提升學生的生物學科素養(yǎng),還能給學生提供拓寬眼界的機會[5]。此種教學模式與日常的教學模式有所差異,其更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能給學生帶來更豐富的樂趣和體驗,進而提高學生對生物課程的興趣。
(七)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與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有效融合
在日常的生物實驗教學中,教師可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如可借助微課強調初中生物實驗課的要點與難點,有效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生物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開展,受實驗室設備、學生的自覺性、教師的生物教學綜合能力等因素制約,而微課教學具備時間短、重點突出等優(yōu)點,能使教師的授課內容更加豐富和通俗易懂。教師依據(jù)實驗課程相關知識構建微課內容,不但可以讓每一位學生加入實驗課堂,還能使學生更直觀地看到實驗的過程及內容。在以往的生物實驗教學中,單一、呆板的實驗教學模式很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厭煩、抗拒的心理,無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的熱情,長此以往,不利于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在科技飛速發(fā)展的今天,在進行生物實驗教學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給學生播放相關視頻、圖片、PPT等教,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生物實驗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郭曉霞.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及對策思考[J].才智,2015(16):161.
錢順虎.對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策略的探討[J].新課程學習(下),2013(6):31.
信井斐.山東省平原縣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現(xiàn)狀、問題及對策的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6.
朱東. 生物教學與課程改革[J]. 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4):46-47.
黎玉霞. 初中生物教學如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J]. 時代教育,2015(14):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