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潤卿
摘 要:閱讀和寫作在語文教育中所占的比重是其他部分無法比擬的,二者相依相存,不可分離。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閱讀大量的書籍,提升學生對寫作方面的掌握程度,如情感、興趣、素材、技巧等;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激發(fā)學生對寫作的探索欲望,提高學生的閱讀技能。如此,促使學生在教師的悉心幫助下達到一舉兩得的成效。本文將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深入的探討:閱讀與寫作之間的聯(lián)系、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兩者之間的相互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寫作;融合
【中圖分類號】G623.23?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2)21-0126-03
Integrate writing into reading, embed reading into writing
——Take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as an example
LI Runqing? (Lixin School District, Gangu County, Gansu Province, China)
【Abstract】The proportion of reading and writing in Chinese education is unmatched by other parts, and the two are interdependent and inseparable. On the one hand, teachers can improve students' mastery of writing, such as emotions, interests, materials, skills, etc., by letting students read a large number of books. On the other hand, teachers can improve students' reading skill by stimulate students' exploredesire to writing . In this way, students can achieve the effect of killing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with the careful help of teachers. This paper will make an in-depth discussion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reading and writing,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and writing teaching,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wo.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Writing; Integration
語文與其他科目不同,擁有不可企及的,悠遠的歷史。我國本就擁有上下五千年的深厚歷史,而文字作為早在人類誕生伊始便出現(xiàn)的事物,與我國歷史的悠遠程度不相上下。從商代起就被人們記錄在龜殼、獸骨上的甲骨文,到被刻在青銅器上的金文,再到秦朝時寫于絲帛、竹簡之上的小篆、隸書,以及東漢時期躍然紙上的楷書等,再經(jīng)歷千年之久的演變,最終形成我們如今所用的漢字。這便是語文,乃至各類知識形成所需的基礎,更是如今學生閱讀和寫作所需的基礎。也決定了其在學習中的重要地位,及其不可超越性。身為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基礎的根本性課程,其培育宗旨并不局限于關于本科目的學習才能,還肩負著對學生個人道德修養(yǎng)及其整體素質的開發(fā)與培育,對其未來發(fā)展方向的選擇有著決定性的意義。對其創(chuàng)新思維的開展、想象能力的開發(fā),以及情感的表達能力、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都具有關鍵的作用。但由于一些學生及家長對語文教育認知的不完全性,以及如今數(shù)字時代的到來,導致了大多數(shù)人對語文科目的學習不重視,這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與個人素質具有嚴重的不利影響。由于對語文學習的忽視,沒有打下良好的關于閱讀與寫作的基礎,在一定程度上,也導致增加了其他科目學習的難度,可見閱讀與寫作的重要性。
1.閱讀與寫作之間的聯(lián)系
以文字作為共同基礎的閱讀與寫作,本身就具有相通性,在語文教育中更是不能分割的存在。將兩者之間的關系進行仔細的劃分,會發(fā)現(xiàn)閱讀的存在作為寫作的基礎,在閱讀中通過觀察作者的寫作方式、寫作風格、語句運用、寫作內容等,思考并找到適合自己的寫作方法,學習寫作技巧,積累寫作素材,發(fā)掘寫作風格等,以寫作為目的,將閱讀作為基礎,以求達到效果最大化。也會發(fā)現(xiàn)寫作是閱讀的升華,利用閱讀所得到的知識、素材、技巧,進行自我文章的創(chuàng)造,是從讀到寫的巨大進步。也可以在寫完作文后,用平時閱讀書籍的習慣,閱讀所寫文章,對比其中的不同,找出問題所在,并運用自己積累的知識進行整改,然后產(chǎn)生深刻的印象,避免在以后的寫作中出現(xiàn)相同或相似的錯誤。
2.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如今的語文教學中,學校通常都會將語文分為閱讀課與寫作課,無形中將二者在學生心中的距離拉開,也為其學習語文知識帶來了巨大的難度。教師將閱讀與寫作分為兩節(jié)課程進行教育,容易使年紀尚小,思考能力發(fā)展并不完全的學生將其徹底分開,無法理解二者之間的關系,且將二者分開教學會,對教學效率產(chǎn)生較大的不利影響,教學成效大幅度下降,容易造成“學生學不會,教師講不完”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由于學生無法將閱讀的內容與寫作串聯(lián),無法將閱讀經(jīng)驗運用于寫作上,造成了學生經(jīng)常在作文中出現(xiàn)“語句不通順”“語義表達不清晰”“題材匱乏”等問題。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課堂,閱讀與寫作在傳統(tǒng)、保守、缺少開放性的教育觀念影響下,形成了以教師為中心,學生為輔助的教育現(xiàn)象,導致教師將閱讀技巧和寫作知識“強灌”到學生的腦中,卻使學生無法在課堂上向教師提出心中的疑問,傾訴心中的想法。語文閱讀與寫作與其他學科的學習方式大不相同,其他科目的學習過程都具有唯一且正確的標準答案,而教師的責任就是通過教育與引導,使學生發(fā)現(xiàn)并得出標準答案;而閱讀與寫作不一樣,它們并沒有所謂的唯一標準答案,相信大家對習題集“答案不唯一”這句話應該并不陌生,而它最常出現(xiàn)的地方,絕對是語文的習題集閱讀理解與寫作上。這也佐證了,對語文教師而言,幫助學生發(fā)散思維,從多個方面探索不同的答案,遠比其他的部分更重要。然而,強灌式的教學方式并不能幫助學生達到以上效果。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就像著作《哈姆雷特》的作者莎士比亞先生所說的那樣,“一千個觀眾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當不同的人面對同樣的事物時,心中仍會產(chǎn)生各不相同的想法。而“強灌式”的教學方式,容易使教師的想法與理解對學生產(chǎn)生強有力的影響,導致二者之間的想法與理解的相似程度大幅增加,在一定意義上來說,對思維的多樣性發(fā)展產(chǎn)生了一定程度的阻礙。
3.通過閱讀提升寫作能力
(1)通過閱讀激發(fā)寫作的情感
當學生看到作文題目時,只能做到了解題目的含義,卻不能引起自己的共情,如果不能將自己帶入其中,體會其中的情感的話,是無法寫出充滿感情并令人贊嘆的作文的。每當這時,就會發(fā)現(xiàn)閱讀的重要性。閱讀大量情節(jié)各異的文章,通過作者細膩的文筆,生動的講述,引起學生對文章內容深刻的探索以及和情感的共鳴。當再次遇到與之相通的作文題目時,便會在短時間內去回想閱讀時的記憶,將自己當時的情感與題目進行結合,賦予紙上,完成一篇充滿本人感情的作文。比如,在看到風景類的命題時,學生很難依靠憑空想象寫出完整且具體的文章。這個時候,可以找到相關的書籍進行閱讀,通過作者詳細、優(yōu)美的描寫,勾起自己對該風景的認知與記憶,還可以通過觀察作者的寫作手法,經(jīng)驗以及描寫的形態(tài)與自己的寫作手法進行比對,汲取其中的優(yōu)秀部分,轉變?yōu)樽约旱膶懽鹘?jīng)驗。在遇到歷史類的命題作文時,需要通過閱讀相關的歷史書籍,來了解當時的歷史過程,并通過閱讀過程對歷史產(chǎn)生強烈的情感波動,達到與題目所講的內涵相互呼應,從而寫出感情充沛的作文。情感可以作為寫作的前提,而閱讀便是情感的創(chuàng)造者之一。如今的作文不再是僅需語句流暢、表達清晰等沒有感情的敘述,而是更加看重情感的傾訴。優(yōu)秀的、情感充沛的作文不僅是記錄自身經(jīng)歷的好幫手,更能讓人引起共情。
(2)通過閱讀提高對寫作的興趣
教師將閱讀與寫作分離的教學方式,長時間只進行單一的閱讀或寫作的教學形式,不僅加重了學生的負擔,更容易使其產(chǎn)生對學習的倦怠,降低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對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其自身并未形成良好的自制力,這種單一枯燥的教學方式容易使其注意力不能集中,出現(xiàn)知識不能吸收的不利現(xiàn)象。教師可以將二者合二為一,讓學生在一節(jié)課內既能通過閱讀積累經(jīng)驗,又能通過寫作鍛煉自己的能力,在一節(jié)課中通過讀與寫這兩種方式進行教育,避免傳統(tǒng)課堂的單一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與學生的興趣一起,成為讓其深入學習的最好助手。教師在給學生進行課堂教育時,也該注意以興趣為導向,通過尋找并讓學生閱讀符合他們興趣的文章進行教導,也可以在其寫完作文后,采取評選優(yōu)秀文章并讓該名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朗讀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與競爭心理,這將會為授課帶來驚人的成效。也可以通過分組,讓其閱讀組內成員的作文,幫助對方找出文章中的缺點與不足,通過這種方式,既可以在練習中提高寫作能力,還可以通過閱讀同學的作文,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并將自己與同學進行對比,找出他人的優(yōu)點以及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取長補短,向其請教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基礎與最好的老師,尤其是對意志力尚不堅定、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學生來說,興趣是決定他們是否能認真聽課與學習的關鍵因素。這個時候,教師能否重視興趣對其的重要性,并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是至關重要的。
(3)通過閱讀為寫作累積素材
學生的作文類型通常以記敘文、應用文與說明文為主。特別是在寫作初期,多數(shù)以記敘文與說明文作為開端,議論文由于需要提出自己的不同想法與主張,對學生的思想而言具有一定的難度,從而出現(xiàn)的次數(shù)較少。而記敘類與說明類的文章創(chuàng)作都需要大量的相關素材作為積累。學生由于年紀較小,對事物的接觸較少,其對生活中所發(fā)生的事件與對某種事物的了解畢竟有限,對寫作內容具有明顯的局限性。而通過閱讀便能積累大量的素材,還可以增加自身對世界的理解。教師需要帶領并引導其養(yǎng)成定期閱讀的好習慣。但教師也應注意,不要強制性地限制學生閱讀的種類,而是盡量幫助其擴大閱讀的范圍,如寓言故事類、小說類、散文類、名人傳記等,提升閱讀量,積累寫作素材,當遇到感覺表達深刻并值得記錄的語句或者名人名言時,可以背誦或者摘抄下來,在日后的寫作中加以仿寫,使其在日后的寫作中下筆流暢,游刃有余,不再出現(xiàn)不知道寫什么的尷尬場面。限制閱讀的種類會使學生對閱讀的興趣逐漸消失,在教師的強制下產(chǎn)生對閱讀的疲憊與反感,不利于未來深入學習語文知識。通過上述內容可以發(fā)現(xiàn),素材對寫作的重要性,而閱讀便是最好地積累素材的途徑。教師應巧妙地讓閱讀成為學生感興趣的存在,可以利用寓言故事、童話故事等啟發(fā)其積累素材的好習慣,再逐漸引領其進行難度更高的閱讀,以求開拓其的閱讀知識面。
(4)通過閱讀學習寫作的方法
古往今來的文學創(chuàng)作中,含有的寫作方法數(shù)不勝數(shù),分為四大類:語言技巧、表現(xiàn)手法、表達方式和構思方法,由這四個大類為中心,劃分出許多小類別,像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設置懸念以及對比和抑揚頓挫等方法在寫作中十分常見。然而,單純地依靠教師在課堂上的短暫講述,只能做到對其的簡單了解,并不能做到對其的自由運用,而這便需要通過閱讀來實現(xiàn)。在閱讀中,應鞏固在課堂跟隨教師所學到的知識,對閱讀的書籍或文章進行分析;分析作者運用的寫作方法,并學習其如何運用的,然后進行相關的寫作練習,為自己未來的寫作積累經(jīng)驗。無論是上文提到的關于寫作所需要的情感、興趣,還是積累的素材,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需要通過寫作方法加以呈現(xiàn)與升華??梢妼懽鞣椒ǖ闹匾?,寫作方法是學生學習寫作的首要部分,可以讓作文的內容得到質的飛躍,同樣的素材與情感可以通過不同的寫作方法呈現(xiàn),達到各不相同、耳目一新的效果,也是如今學生通過閱讀進行學習與練習的重要部分。
4.寫作對閱讀的反作用
上文以閱讀對寫作的作用進行了重點探索,但寫作對閱讀也有著獨特的促進作用。當學生養(yǎng)成閱讀習慣或者在教師留下寫作作業(yè)時,會由于素材的匱乏而進行長期的、有方向的閱讀,在不知不覺中養(yǎng)成閱讀的好習慣,積攢大量的寫作素材與文化知識,有利于豐厚文學素養(yǎng)的形成。并且由于各類作文題目的要求,將會制訂關于閱讀不同類型書籍的計劃,進行多種類型書籍的閱讀,增加自己腦海中的閱讀容量,對閱讀產(chǎn)生興趣和習慣。寫作也對閱讀起著鞏固的作用。當學生在閱讀,對其內容產(chǎn)生了解后,會伴隨閱讀量的增加以及時間的流逝,逐漸遺忘閱讀過的內容。這個時候,當遇到需要相關素材的寫作題目后,將會進行回想、復習,在寫作過程中完成了對閱讀過的書籍的鞏固。隨著經(jīng)濟與科技的快速發(fā)展,逐漸面臨對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改革,以開放、追求進步的教育觀進行語文教育,也逐漸將語文這個科目在大家心中的觀念逐漸改變并加深,使更多的家長意識到對子女的語文教育應從幼兒時期開始,以求將來的語文學習能夠有良好的基礎。教師也應該把讀與寫結合起來,以求達到一舉多得的效果,節(jié)省教學時間,通過閱讀加深寫作的高度,通過寫作鍛煉閱讀的技巧,巧妙地進行結合,將這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聯(lián)系最大化,達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成效。
總之,對處于學習黃金時代的學生來說,教師給予正確的學習引導十分重要,可以幫助其在未來更加深入地學習奠定下良好的基礎。對其進行高效且有效的引導,盡己所能地讓其通過閱讀提升寫作技巧,通過寫作加深閱讀深度。在人生起始階段鞏固語文學習的基石,降低后期對學習語文的難度。
參考文獻
[1]胡敏.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教學的融合對策[J].新課程導學,20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