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貴軍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我國初中語文教學在教學方式上進行了創(chuàng)新。教師將“文本細讀”引入具體語文教學過程中,促使初中生的語文閱讀水平得以提升,進而增強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只有幫助學生逐字逐句、逐段逐章地進行學習,才能幫助初中生充分掌握語文學習的技能,才能充分踐行“文本細讀”的作用價值,促使學生以清晰的思路、有效的方法等來開展語文學科知識學習,促使中學生的語文整體能力得到提升,增強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
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運用“文本細讀”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建立文本閱讀意識、增強文本閱讀能力,提高初中生對閱讀文本的處理能力。在傳統(tǒng)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多是采用“灌輸式”“填鴨式”的閱讀教學,導致學生的閱讀意識和閱讀興趣難以提升,不能發(fā)現(xiàn)文本閱讀的趣味性和價值。為了改變這一情況,教師通過引用“文本細讀”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學習文本中的字、詞、句等,充分發(fā)揮其字面含義和引申含義,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綜合技能。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文本細讀”的有效作用
(一)有利于拓展學生認知
將“文本細讀”方法應(yīng)用到語文教學中,既可以增強中學生的閱讀意識,又可以提升其閱讀認知。“文本細讀”作為一種實用、高效的教學方法,有助于幫助學生摒棄狹隘的思想,拓展對文本的研究意識,對文章的字、詞、句進行充分分析和研究,進而提升初中生的閱讀綜合能力。另外,運用“文本細讀”學習方法,還有利于賦予文本內(nèi)容以“生命”,為閱讀學習營造良好氛圍,創(chuàng)設(shè)適宜情境,進而提升初中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
(二)有利于創(chuàng)新閱讀方式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注重閱讀教學的創(chuàng)新,及時應(yīng)用創(chuàng)新閱讀方式來幫助初中生培養(yǎng)語文閱讀興趣,促使中學生的閱讀感知力得到發(fā)散和提升。將“文本細讀”教學方式引入閱讀教學課堂上,既可以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又可以增強學生的課堂思維認知。在實踐教學活動中,通過“文本細讀”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增強學習認知,提升閱讀意識,培養(yǎng)自主閱讀能力,讓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學習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進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
(三)有利于培養(yǎng)文本閱讀興趣
將“文本細讀”模式應(yīng)用到初中語文文本閱讀教學中,既有利于體現(xiàn)文本的作用,又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文本閱讀興趣,幫助學生充分認識到文本閱讀的價值。教師要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閱讀學習情況,幫助學生認識到閱讀的價值,讓學生以新、奇、特的方法開展閱讀活動。在“興趣”的作用下,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認知和思考,挖掘語文閱讀文本中的內(nèi)涵和主旨,掌握作者的寫作方法、創(chuàng)作技巧等,從而降低語文閱讀學習的難度,提升學生的閱讀整體能力。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文本細讀的有效策略
(一)契合作者寫作主旨,突顯文本閱讀價值
教師引用“文本細讀”教學模式開展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一方面有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觀思維能力,增強語文閱讀水平;另一方面有利于豐富學生的閱讀視野,拓展學生的閱讀思維。在具體閱讀過程中,學生運用“文本細讀”學習模式對文本進行分析,站在作者的角度去分析和理解文本主旨思想,促使閱讀情感與作者寫作情感不謀而合,幫助學生深入體會文章的主題思想,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核心競爭力。
例如,在學習《背影》這篇課文時,教師要引導學生站在作者的角度來進行閱讀,在“文本細讀”方法的輔助下,幫助初中生分析《背影》中所體現(xiàn)出的“父愛”,結(jié)合中學生自己感受的“父愛”,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共鳴,進而幫助學生理解《背影》中體現(xiàn)的內(nèi)涵,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首先,在閱讀教學開始前,教師運用歌曲《父親》作為課堂導入曲目,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閱讀情境;其次,教師運用提問法,向?qū)W生提問,引發(fā)學生的閱讀意識:(1)在同學們心目中,父親具有什么樣的品格?(2)在閱讀《背影》后,同學們對父親的形象有什么樣的改觀?最后,教師組織學生運用“文本細讀”模式開展閱讀活動,對父親的“背影”進行全面了解,從文本中體會作者表述的“父愛偉大”的真實情感,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綜合能力,對《背影》的主題充分把握,全面提升學生語文閱讀素養(yǎng),突出語文閱讀文本的價值。
(二)科學把握閱讀角度,高效開展“文本細讀”
初中生正處在閱讀意識培養(yǎng)、生活經(jīng)驗積累的關(guān)鍵時期,在具體閱讀活動中,教師要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運用“文本細讀”閱讀模式開展高效學習,促使學生科學把握閱讀角度,對閱讀文本進行切入式閱讀,充分分析其中的字、詞、句的內(nèi)涵。學生要明確在閱讀過程中,如何對文本進行分析、理解,從而提高語文閱讀技能。另外,在進行“文本細讀”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遵循語文教學大綱的要求,把握文本的具體知識點,為語文閱讀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例如,在學習《藤野先生》這篇文章時,教師引導學生準確把握閱讀角度,結(jié)合當時的時代背景,幫助學生體會作者的愛國主義情感。在運用“文本細讀”的過程中,教師要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特點、閱讀情況等,引導學生分析文本中“藤野先生”的人物性格特征以及對“我”的教導。在開展文本細讀過程中,教師運用談話法、思維導圖法等來開展閱讀活動,促使文本閱讀水平得以提升。教師引導學生細致閱讀課文,了解這篇課文中闡述了哪幾件事,分別是什么。經(jīng)過對文本的略讀,學生給出答案:(1)改講義;(2)匿名信事件;(3)觀看教學影片;(4)送別。通過這四件事引導學生開展“文本細讀”,幫助學生了解藤野先生對作者的影響,促使作者要學習藤野先生的優(yōu)秀精神:作為學者,藤野先生嚴謹教學;作為老師,藤野先生有責任心,沒有種族歧視、民族偏見,幫助魯迅堅定“棄醫(yī)從文”的思想,展現(xiàn)了魯迅先生濃濃的愛國主義熱情,志在喚醒麻木的中國人,激發(fā)起國民的社會責任感、民族大義感,進而深入探究《藤野先生》這篇課文。
(三)注重文本情節(jié)把握,發(fā)揮教學指導作用
在運用“文本細讀”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師要充分注重文本情節(jié)的把握力度,幫助學生認識到文本的價值與意義,促使學生對文本理解能力得到發(fā)散和提升。在把握文本情節(jié)時,教師可以運用故事教學法來吸引初中生的閱讀注意力,促使初中生的閱讀意識和閱讀思維得到培養(yǎng)和提升。在故事中,中學生可以充分運用“文本細讀”方法來學習文本,既有利于激發(fā)中學生的閱讀興趣,又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自信,幫助學生建立語文閱讀系統(tǒng)思維。教師要結(jié)合文本的情節(jié)來體現(xiàn)“故事”內(nèi)容,積極發(fā)揮自身的教學指導作用,引導學生開展高效閱讀活動,突出“文本細讀”的作用和價值,有效降低初中生閱讀學習的難度。
例如,在學習《出師表》時,教師可以運用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形象來引出《出師表》,通過諸葛亮的足智多謀、雄才偉略,來襯托《出師表》中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教師運用“講故事”的方法,引導學生開展“文本細讀”活動,促使學生充分掌握《出師表》的陳情脈絡(luò),激發(fā)學生的自主閱讀興趣,讓學生對語文內(nèi)容進行充分詮釋。教師要給予學生積極的指導,幫助學生充分掌握《出師表》中是如何分析形勢、如何提出建議、如何表明忠貞的,促使學生充分掌握語文文本閱讀方法和技巧,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綜合水平。
總而言之,教師要堅持新課改的理念,在課堂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價值,幫助學生以“興趣”為切入點開展教學活動,進而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綜合能力。教師將“文本細讀”學習方法運用到初中語文教學中,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拓展語文閱讀學習方法,提升語文閱讀學習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增強學生的語文學科水平,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科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焦南.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文本細讀的運用實踐探究[A].《教師教育能力建設(shè)研究》科研成果匯編(第七卷)[C],2018:6.
[2]張有德,楊昭君.文本細讀催生教學智慧:關(guān)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文本細讀的思考[A].教育理論研究(第三輯)[C],2018:1.
[3]朱紅.淺談?wù)Z文閱讀中的文本細讀:以《背影》為例[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shù)刊),2012(10):49-50.
[4]盛文波.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文本細讀的策略探究與實踐[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9(24):129.
[5]朱紅艷.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文本細讀的有效策略研究[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9(6):240.
[6]王立新.文本細讀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的必要性探微[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1):41.
[7]劉妍瑾.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文本細讀的有效策略分析[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5(3):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