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檔案是高校傳承文化的重要資源,其記錄著高校所有的重要信息,是高校在辦學過程中的智慧結晶,在文化傳承中發(fā)揮著重大的作用。因此,應不斷更新檔案管理觀念及其工作方式,創(chuàng)新檔案管理方式,提升檔案管理水平,有力推動高校文化傳承工作。本文闡述了高校檔案在文化傳承中的作用以及具體的管理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校檔案;文化傳承;作用
高校是為國家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的重要基地,應當肩負人才教育和培養(yǎng)工作,以及傳承優(yōu)秀文化的職責,正確認識高校檔案與傳統(tǒng)文化的關系,明確其在文化傳承中的作用,不斷提升檔案管理的質量。
一、高校檔案在文化傳承工作中的重要價值
1.檔案是高校傳承優(yōu)秀文化的載體
檔案是高校自建校以來所有的最真實、最原始的記錄資料,包括高校的變遷和人才的培養(yǎng)計劃和方針等重要信息,是高校需要一直傳承的重要歷史資料。高校在發(fā)展的過程中不斷記錄其真實的狀況,完善檔案管理的方式,用一定形式保存珍貴資料,通過查閱檔案,讀者可以了解高校的具體信息,以便后人了解高校最真實的歷史資料,檔案是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是人們了解高校文化的重要材料。
2.高校檔案是文化創(chuàng)新的重要基礎
高校檔案記載了高校最真實的發(fā)展狀況,其可以為高校領導提供最真實的參考資料。高校文化創(chuàng)新的基礎是文化的記錄和傳承,只有記錄和傳承下來才可以在此基礎上不斷進行文化創(chuàng)新。后人可以查閱前輩們對于高校建設所做出的貢獻,傳承前輩們艱苦奮斗、堅持不懈的寶貴精神,也可以查閱高校文化吸收和繼承方面的信息,讓后人可以在此基礎上根據高?,F階段的發(fā)展狀況不斷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促使高校健康發(fā)展。
3.高校檔案是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
高校的檔案資料是高校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檔案具有較高的文化教育功能,促進高校文化建設的發(fā)展。高校應當以檔案為基礎,做好檔案管理的相關工作,創(chuàng)新檔案管理方式,加強高校文化建設,促使高校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
二、高校檔案在文化傳承中的作用
1.樣本的憑證作用
檔案資料是高校歷屆管理者和教師協(xié)同整理的資料,其內容具有原始性和真實性,是根據高校的發(fā)展狀況而編撰的,這些最真實和鮮活的歷史資料可以體現出高校文化的生動性,檔案資料作為樣本在文化傳承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高校在其發(fā)展的歷程中一直傳承著高校特色文化,是高校發(fā)展狀況的見證,檔案資料隨著高校的辦學時長而逐漸豐富多樣,同時文化價值也隨之不斷提高。
2.教育示范的作用
高校檔案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和教育示范價值,可以增強高校教師和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感,也可以培養(yǎng)師生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在高校創(chuàng)辦和發(fā)展的過程中會涌現出優(yōu)秀的學者和杰出的校友,同時也有較多名師感人肺腑的教學實例,這些歷史資料對于高校來說是極其寶貴的一筆財富。
現階段,有些高校畢業(yè)生雖然掌握了一定的專業(yè)知識理論,其動手實踐能力也較強,但是卻缺乏社會責任感和歸屬感,他們在畢業(yè)之后缺乏吃苦耐勞、持之以恒的精神,不能積極投身工作中,導致其與企業(yè)的用人需求脫鉤,不利于弘揚傳承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精神。高校的檔案具有較強的教育示范作用,其資料中記載了大量的優(yōu)秀教師和學生的優(yōu)秀事跡,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學習檔案中優(yōu)秀個人的思想理念,傳承艱苦奮斗精神,逐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與生活習慣,提升其道德素養(yǎng),有利于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批評,從而不斷提升其綜合素養(yǎng)。
3.價值的轉化作用
高校教師和學生在了解檔案內容時會不斷加強思想建設,轉變其思想觀念,提升其道德水平,進一步增強自身對傳統(tǒng)文化內容的認同感,就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文化的傳承中。很多高校都具有革命紀念館和愛國主義教育館,高校營造了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的教育氛圍,讓學生通過了解檔案知識內容可以不斷強化其愛國主義思想,使其在大學期間或者畢業(yè)后具有保衛(wèi)國家的決心,從而可以報考軍?;蛘邊④?,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彰顯愛國思想。
4.媒介溝通的作用
高校檔案連接了現代文化和傳統(tǒng)文化內容,可以促使傳統(tǒng)文化和現代文化的相互交流和融合,現代文化的思想受外國文化的影響較大,其中有些內容已經和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相背離,而高校檔案就可以充當媒介溝通的作用,將優(yōu)秀的外國文化、地方特色文化和校園文化相聯(lián)系,凸顯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內涵。
5.文化建設作用
有些高校檔案直接參與文化建設,為文化傳承作出了貢獻。例如,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不僅僅是知名院校,其本身還代表著一種文化,是我國學生夢寐以求、精神向往的文化標志。其校園中的文化特征以及儲藏豐富的歷史博物館和校園的每一處景觀,都構成了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直接參與文化建設,傳承了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從整體上分析,高校檔案的文化建設作用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高校檔案凝聚了高校十幾年甚至上百年的歷史發(fā)展內容,具有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凝聚了良好的校風文化建設內容,是高校建設校園精神文化的基礎。高校應當秉承其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內容,積極創(chuàng)新,培養(yǎng)良好的特色校風與校園文化,將師生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集中反映在高校檔案中,師生受其潛移默化影響,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與行為意識,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習慣,這種積極向上的高校檔案文化氛圍會一直影響著高校師生的思想和行為,以此培養(yǎng)文明校風,對高校文化建設具有積極的意義。另一方面,高校檔案對于教師的教學和科研工作等具有導向和指導作用。高校為了建設積極向上的文化和學習氛圍,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都會收集較多教學和科研的書籍和材料,高校教師和學生可以從這些資料和報告中學習和體會先輩們的精神和先進文化理念及其對教學和檔案的看法和管理策略,也可以充分借鑒先輩們的智慧和教學手段,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觀念和方式,更新高校檔案管理的手段和方法。
高校檔案資料具有指導和引領作用,可以引導本校師生明確科研方向,設置科學的研究課題,師生可以借鑒這些經驗少走彎路,在借鑒前人研究成果與工作經驗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實現進一步發(fā)展。因此,檔案是高校教學和科研等一切工作的指向標,發(fā)揮著重要的導向作用。
三、高校檔案管理工作現狀
1.缺乏信息化軟件管理系統(tǒng)
高校檔案大多數都是紙質的材料和信息,這些紙質檔案占用的空間較大,而且其存放年代較久就會產生字跡不清或者殘頁、缺頁等現象,會損壞相關檔案信息,有時候在單位搬遷或者辦公室轉換的情況下還會造成紙質檔案信息的丟失,不利于檔案管理部門長時間保存和保管。高校沒有引進先進的檔案管理信息化系統(tǒng),沒有及時將紙質化信息轉化為電子信息,嚴重影響其保存年限。同時,在借閱機密檔案信息資料時,工作人員還需要打印借閱同意流程表,然后去找相應負責人手寫簽字,經過層層審批同意后才可以借閱,有時候在借閱時還需要前往檔案存放的地點,造成其借閱和查詢過程緩慢,工作效率低下。
2.檔案管理人員專業(yè)素質較低
有些檔案管理人員由于自身的文化水平、專業(yè)知識以及服務意識等不同,導致其專業(yè)素質不同,現實中有些檔案管理人員對檔案的意義和價值認識不足,不善于利用互聯(lián)網等現代科技手段管理檔案,而且其缺乏主動服務和意識,在檔案管理過程中只是單純將其放置在檔案架上,沒有認真歸納和整理,其專業(yè)素質較低,不利于高校檔案的管理。
3.檔案管理信息化存在安全隱患
高校在開展日常的保存、查閱等一系列檔案管理工作的過程中,雖然采用了現代技術手段開展信息化管理,但是工作人員在日常管理中不重視檔案的安全性和私密性,隨意進行內部轉發(fā),有些甚至為了方便直接將檔案保存到私人硬盤中,在使用的時候直接拷貝和轉發(fā)等。此外,管理部門在開展信息化管理過程中有時還會遭遇黑客的襲擊,這樣就會造成檔案管理信息化中的重要安全隱患,不利于實施保密措施,影響高校檔案信息的安全性。
4.電子資源信息整合混亂
近年來,隨著經濟和科技不斷發(fā)展,高校在檔案管理和服務過程中也順應時代發(fā)展的潮流開設了電子信息閱覽室,以供讀者通過電子設備閱讀,這種方式提高了讀者的閱讀效率,增加了讀者的閱讀積極性。但是,現實中高校雖然新設了網絡電子閱讀查閱的途徑,但是卻對眾多的檔案資料沒有進行詳細分類和分類標引,讀者在通過電子設備查詢時,檔案資料的標注較為復雜,讀者就不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找到所需要的檔案資料內容,給讀者查詢時帶來了嚴重影響,影響一部分讀者的閱讀積極性。有些高校不能加強與其他高校之間的溝通交流,也不能實現信息資源共享,限制了讀者的閱讀,不能提升讀者的滿意度。
四、高校傳統(tǒng)文化教育現狀
1.師生對傳統(tǒng)文化教育認識不足
很多高校為了提升就業(yè)率,提高院校的知名度和排名、擴充生源等,只會注重傳授學生專業(yè)課理論知識,讓學生可以通過學習專業(yè)課知識提升其專業(yè)化水平。高校為了培養(yǎng)更多的專業(yè)人才,還會根據社會和企業(yè)的需要制定和不斷調整人才培養(yǎng)計劃和方案。高校師生忽略傳統(tǒng)文化的教育工作,考試中也只是單純考專業(yè)文化知識,導致教師和學生不重視傳統(tǒng)文化,不利于傳統(tǒng)文化的弘揚和繼承。
2.課程設置不合理
高校都會將與專業(yè)相關的課程設置為必修課,規(guī)定學生一定的到課率,并且要求學生通過考試取得一定的教學學分。而對于傳統(tǒng)文化一般都被設置為選修課,很多學生都對傳統(tǒng)文化課程不感興趣而選擇了其他課程,還有少部分學生由于各種限制最后只能選擇傳統(tǒng)文化選修課,更重要的是相比于必修課而言其課時較少,學生只能利用較少的課堂時間去學習傳統(tǒng)文化知識,造成學生所接觸到的也只是一點皮毛知識,不利于學生深入學習。
3.重理論,輕實踐
高校教師開展傳統(tǒng)文化教育工作一般都是在課堂上完成的,教師給學生講授傳統(tǒng)文化的基礎知識,讓學生可以通過具體的事例去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但是,教師卻忽視了實踐課程,沒有指導學生運用傳統(tǒng)文化知識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也沒有用來指導學生的思想和日常行為,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也不能運用傳統(tǒng)文化精神作出價值選擇,導致傳統(tǒng)文化教學流于形式。
五、高校檔案管理的策略研究
1.組織培訓,提升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水平
檔案管理人員的綜合素養(yǎng)和水平是進行檔案有效管理的基礎,因此檔案管理部門應當組織管理人員不斷學習和培訓,以此提高其綜合素質和水平。現實中高校檔案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因為其學歷以及工作經驗、知識技能等因素導致其檔案管理的水平不同,檔案管理部門應當注重增強其檔案管理意識,拓寬管理人員的理論知識范圍,提高檔案管理技能,因此應當定期組織管理人員學習和參與專業(yè)培訓,聘請檔案管理機構的專業(yè)教師來開展培訓工作,給檔案管理人員講解檔案管理理論知識、管理技能和方法。同時,也可以講解有關的法律、法規(guī)內容,或者針對檔案管理人員最近在檔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法。此外,對管理人員開展信息化網絡技術培訓也是相當有必要的,可以培訓其檔案管理信息化的基礎操作技巧,使檔案管理人員可以在培訓中了解到更多的檔案管理理論知識,學到基礎的檔案管理技能,從而全面提升高校檔案管理工作人員的職業(yè)素養(yǎng)。
2.健全檔案管理信息化系統(tǒng)
為了順應時代發(fā)展要求,提升高校檔案管理工作實效性,應當建立健全檔案管理信息化系統(tǒng),提高管理的工作效率,提升檔案管理的能力和水平。高校檔案管理部門可以引進國內外先進的檔案管理信息化技術,加強本校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并且根據自身的檔案管理現狀和特征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讓其可以更好地服務于高校檔案管理工作。高校檔案管理部門需要安排一名專業(yè)技術人員,由其負責本校檔案信息化系統(tǒng)的維護與更新工作,及時核查管理系統(tǒng)的安全性,并及時針對網絡故障進行維修,滿足工作需求及時更新管理系統(tǒng)的賬目和內容形式,更好地滿足高校檔案管理的現實需要,提高高校檔案管理工作效果,提升了其工作的整體能力和水平。為了加強高校檔案信息化安全,網絡技術人員應當定期維護網絡系統(tǒng)的安全,定期采用安全衛(wèi)士查殺木馬、定期清理和安全檢查,更重要的是應當建立安全防火墻用以防止黑客的入侵,全面提升檔案管理信息化的安全機制,有效保護高校檔案中的機密內容,提高高校檔案管理的水平。
3.合理選擇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
高校教師應當合理選用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紅色文化,比如,中華古詩詞、歷史文獻、民族音樂、傳統(tǒng)習俗、傳統(tǒng)建筑和各種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紅色文學與黨史資料。運用這些資源引導學生繼承本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培養(yǎng)對民族文化的認可感與文化自覺意識。與此同時,應充分運用紅色文化資源做好愛國教育工作,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精神,樹立學生崇高的政治信仰。另外,應融合時代精神,引導學生關注時政民生,保護自然環(huán)境,恪守道德準則,遵紀守法,做合格的優(yōu)秀公民,積極創(chuàng)新,全面提升個人綜合素養(yǎng)。
六、結語
高校檔案在文化傳承中具有重要的價值和作用,高校檔案管理人員應當認識到檔案的重要意義和價值,不斷完善檔案管理制度內容,提升檔案管理的工作水平,在檔案管理中注重文化傳承和弘揚工作,發(fā)揮高校檔案的教育引導的作用,不斷提升高校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促使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升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徐朝欽.高校檔案機構參與大學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的問題與實現路徑——基于對河南省高校檔案機構的調查[J].檔案管理,2021
[2]劉思洋.檔案史料視角下高校傳承紅色文化路徑研究[J].蘭臺內外,2021
[3]莊黎麗.檔案史料視域下上海高校紅色文化傳承路徑研究[J].蘭臺內外,2021
[4]王 丹.數字化背景下影像記憶與文化傳承在高校檔案管理中的探究[J].中外企業(yè)文化,2020
(作者單位:商洛學院)
基金項目:本文系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檔案工作分會基金項目《高校檔案在文化傳承中的作用研究》(項目編號:ZGD-ZC-2020-26)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蔣貞慧(1977—),女,回族,青海西寧人,本科,商洛學院綜合檔案室副研究館員,研究方向:檔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