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驍崖
摘要:隨著教育制度的深化改革與持續(xù)完善,學校提高了對德育工作的重視程度,并要求從基礎著手,為學生的健康全面成長提供富有活力與魅力的學習環(huán)境。德育工作的開展應該找到正確的教育載體和育人途徑,其中少先隊活動無疑是非常重要的平臺。在立德樹人的落實過程中,教師應該把學生的身心狀態(tài)與情感世界變化作為重要出發(fā)點,關注小學生的發(fā)展實際,有效配合少先隊活動進行德育工作創(chuàng)新,提高德育教育境界,豐富少先隊活動內容與形式,讓學生成長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與接班人。
關鍵詞:小學;德育工作;少先隊活動;結合途徑
素質教育的開展提高了對學生道德素質培養(yǎng)的要求,指出要加大德育工作的開展力度,創(chuàng)新德育教育途徑,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小學德育工作與少先隊活動結合,可以有效彰顯學校教育管理的統(tǒng)合性,促進德育教育潛移默化的滲透與融合,同時也對少先隊活動當中的德育教育資源和德育教育時機進行充分挖掘與利用。教師在整合德育工作與少先隊活動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對班級情況展開理性化的評估和判斷,加強學生思想基礎認知,充分考慮德育工作的開展要求,從而設計出針對性強的少先隊活動,給學生帶來更多鍛煉自己的機會,強化學生主體意識,優(yōu)化學生的活動體驗,最終讓教學活動的整體品質得到綜合提升。
1 ? 小學德育工作和少先隊活動結合的意義
少先隊活動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一部分,把小學德育工作與少先隊活動結合起來推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拓展活動思路,豐富活動內容,確保德育工作開展的長效性。不管是學校還是教師,都應該從根本上認清德育工作和少先隊活動結合的意義,清除結合活動當中的阻礙,從而實現育人目標。第一,可以扭轉教師的傳統(tǒng)思想,正確認識少先隊活動的德育功能。思想理念決定實際,行動只有確保觀念的正確性,才能夠讓后續(xù)活動顯現出應有價值。部分教師缺少對少先隊活動的正確認識,認為少先隊活動具備極強的政治目的性,是學校開展思政教育的主要方式。在新時代背景下,這樣的思想觀念非常片面,而且沒有和時代發(fā)展保持同步,因而必須創(chuàng)新少先隊活動觀念。通過少先隊活動與德育工作的結合,促使教師轉變落后思想,認識少先隊活動的德育功能,并且積極采取多樣化方法確保這一功能的發(fā)揮。第二,利用少先隊活動帶來的實踐機會,有效發(fā)揮少先隊活動的德育功能。國家把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放在戰(zhàn)略地位,這無疑給教師肩上增加了重要責任。當代各類思想與文化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碰撞,為德育工作的推進帶來了阻礙。教師可以對少先隊活動提供的實踐機會進行利用,促進德育工作的開展,能夠極大程度地強化少先隊活動的德育功能,提高教師的育人能力。第三,有效帶動少先隊專業(yè)化發(fā)展。德育工作的開展可以帶動少先隊活動的專業(yè)化發(fā)展,特別是通過在少先隊當中設計一系列注重學生個體體驗的德育活動,能夠綜合提升廣大少先隊員的品德素養(yǎng),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三觀,督促少先隊員將所學內容落實到日常行動中,確保少先隊的專業(yè)化建設效果。第四,促進師生和諧關系的建立。在德育和少先隊活動的融合當中,教師可以運用先進的德育理念,促進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給學生更多的理論和實踐技能指導,逐步增強學生的道德素質,提高教師的德育技能,進而獲得更加豐富的德育工作成果,為學生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學習與成長環(huán)境。
2 ? 小學德育工作和少先隊活動結合的原則
德育和少先隊活動的結合是提高全面育人質量、完成立德樹人任務的重要策略。不過要確保二者的結合效果,為學生的成長進步提供優(yōu)質平臺,必須遵循正確原則。第一,真實性原則。少先隊活動具備很強的實踐體驗性,德育工作同樣也對道德實踐提出了很高要求,將二者進行有效結合,必須提供一個真實情境,讓活動的組織開展貼近現實生活,因為只有真實的德育情境,才可以讓廣大少先隊員得到真切的體驗并觸動他們的內心,用真實體驗來激發(fā)真實情感。第二,主體性原則。在德育工作與少先隊活動的結合當中,應該把廣大少先隊員的主體作用發(fā)揮出來,增強他們的主體意識,關注他們的真實體驗,然后圍繞德育目標組織以少先隊員為中心的德育活動,指導他們增進交流與互動,提高少先隊員投入活動的熱情。第三,實踐性原則。德育的最終立足點要回歸實際行動,所以教師應該指導廣大少先隊員把內化的道德認識轉化為實際行動,參與豐富多樣的、以德育體驗為重點的少先隊活動當中,并用正確的道德思想引領行為,做到知行統(tǒng)一。第四,感受性原則。在設計德育主題的少先隊活動當中,教師應該對德育資源進行充分挖掘,有效增加少先隊員的體驗以及感受,并且要根據學生的感受與體會進行活動方案的創(chuàng)新調整,體現出對少先隊員主體感受的尊重。
3 ? 小學德育工作和少先隊活動結合的基本思路
少先隊活動擁有相對固定的流程以及實施方法,讓少先隊活動和德育工作相結合,并且保證德育實效性,就應該注重常規(guī)活動常做常新。第一,正確把握主題。要在少先隊活動當中進行德育滲透,在二者結合之下確?;顒娱_展的實效性,就要關注對主題內容的把握,而且每次活動都應該是在明確目標指導之下展開的始終圍繞主題有序推進的活動,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少先隊員真實感受活動的好處,同時也便于向周圍學生宣傳。第二,制訂活動計劃。制訂活動計劃的目的是突出強調并且確保常規(guī)活動可以依照流程完成,不偏離主題,也不混亂無序,從而確?;顒幽繕说倪_成,防止活動流于形式。第三,認真完成組稿。在不少少先隊活動中,設置了代表人或者負責人上臺發(fā)言的環(huán)節(jié),目的是明確活動的目標以及期望獲得的效果,同時說明后期活動的計劃與內容等等。這樣就需要認真完成組稿工作,確保內容材料完整全面,而且要明朗表達觀點。第四,講究藝術方法。不管是講稿還是開展少先隊活動,均需要把握正確的節(jié)奏以及藝術,因為活動節(jié)奏過慢,會讓少先隊員感覺乏味單調,無法進行到關鍵環(huán)節(jié);而節(jié)奏過快又無法順利達成預期效果。教師在這一過程中應該用好教學藝術,恰當把控教學語言,加強對學生的耐心指導,既要啟迪學生思考,又要增進交流與合作,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第五,重視消化吸收。少先隊活動非常有限,期望用一次或幾次活動就可以確保德育工作時效性往往是無法實現的,這就需要給學生留出更多的消化時間,在活動后加強歸納總結,并通過類似活動的綜合開展鞏固德育效果。
4 ? 小學德育工作和少先隊活動結合的方法
4.1利用主題活動滲透德育
如今少先隊活動已成為學校課程計劃當中的組成部分,這無疑給少先隊活動和德育工作的結合創(chuàng)造了優(yōu)質條件。主題鮮明的少先隊活動可以將德育主題作為重要立足點,將一個個德育元素和少先隊活動結合起來,讓學生在活動當中受到道德熏陶,保證德育工作的實效性。為了確保少先隊活動的開展質量,教師應該立足學生的學習生活,考慮德育工作開展的要求,選擇學生容易接受且存在探索熱情的德育主題,并在主題活動當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素質,熏陶學生的道德情感。例如,可以以愛國教育為主題組織開展“共筑中國夢”的主題演講活動,讓學生在演講活動中表達自己對國家的熱愛,感知作為中國人的驕傲與自豪,并讓學生談一談自己如何為中國夢的實現做出努力和貢獻,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和愛國熱情;可以以勞動教育為主題開展學習勞動技能的體驗性活動,把少先隊員帶到勞動基地,讓他們在不同的勞動崗位上加強勞動體驗,并在這些活動當中認識勞動的價值,培養(yǎng)學生愛勞動和尊重勞動的優(yōu)秀道德品質。在這樣的主題活動當中,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強調主題內容和正確的德育方向,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素質。
4.2運用生活活動開展德育
不管是小學德育工作的開展,還是少先隊活動的組織實施,都需要與學生的生活對接,讓德育教育貫穿學生成長發(fā)展的全過程,增強學生對生活的感受與體驗,幫助學生認清自己的行為對于社會的意義,感知自我存在的價值。脫離生活的德育教育會失去應有載體與核心,自然不能夠保證德育工作的質量,同樣的,如果少先隊活動和學生的生活存在過大距離,不僅會影響學生的活動體驗,還無法確保德育滲透的效果。例如,組織手拉手獻愛心的生活化少先隊活動,引導學生去幫助孤寡老人,為他們進行公益表演,為希望小學捐款捐物,清理公園中人們隨手亂丟的垃圾等。通過這種生活化的德育活動,廣大少先隊員可以受到良好的愛心教育、環(huán)境教育等,肯定自己的實際行動并認清自身行為的社會價值,讓學生對個體價值的認識有更深刻的理解,促進他們將個人和社會聯(lián)系起來,提高社會責任感與個人責任心。
4.3借助節(jié)日活動優(yōu)化德育
目前社會保持著開放性發(fā)展的良好狀態(tài),縱觀國際又可以看到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局面,這樣的情況讓西方思想與文化逐步進入中國,豐富了文化生活,但是外來文化給中國傳統(tǒng)文化帶來的沖擊也在大幅度增加。在對當代青少年的節(jié)日態(tài)度進行分析后發(fā)現,青少年對西方的圣誕節(jié)、萬圣節(jié)等非常熟悉且表現出很高的熱情,但是對很多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視而不見。如果不能夠重視并且改善這種情況,將會給當代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與道德素質發(fā)展帶來不良影響。所以在少先隊活動的開展當中,為了達成德育工作目標,教師可以將開展多姿多彩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活動作為重要突破口,增進學生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傳承發(fā)揚本民族文化的自覺性,引導學生建立文化自信。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資料進行查詢,掌握節(jié)日起源、特點、慶祝方法等等,并組織學生在節(jié)日當天利用傳統(tǒng)方式慶祝節(jié)日。比如在端午節(jié)帶領學生體驗包粽子、觀看賽龍舟,感知端午節(jié)濃郁的氛圍和集中體現的文化;在清明節(jié)時組織學生外出踏青和去烈士陵園掃墓,讓學生對革命烈士的精神品質進行學習,培養(yǎng)學生愛國情懷;在國慶節(jié)時組織升旗儀式并為學生播放國慶閱兵視頻,讓學生在這樣的活動當中感受國家的日益強大,培養(yǎng)學生身為中國人的自豪感。
4.4依托家校合作改善德育
學校教育是基礎和重點,在落實德育教育方面承擔著重要責任,與此同時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補充條件,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管理過程中,要重視家校合作,關注對社會資源的融入和利用,從而形成教育合力,確保德育教育的落實效果,充分發(fā)揮少先隊活動的效能。小學生對家庭的依賴性很強,所以家長也就成為學校德育工作必不可少的輔助力量,而教師也要特別重視家庭和家長的助學作用,在少先隊活動和德育整合的過程中,引導家長踴躍參與,讓德育實踐活動更加豐富與精彩,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比方少先隊可以組織中華民族二十四孝故事會活動,首先指導學生積極收集二十四孝故事,并且邀請家長參與活動,為學生講述有關故事內容。然后調查生活中關于孝道的案例并整理成故事進行集體講述。在評選和表彰活動當中,教師要邀請家長積極參加,讓德育工作深入學生家庭,激發(fā)學生的感恩情懷,形成嶄新的教育動力。家長可以在活動當中獲得諸多家庭教育的啟發(fā),明確自己的正確行動方法,促進家庭德育和學校德育的銜接。
4.5結合地方資源創(chuàng)新德育
地方社會資源豐富多樣,是學校落實德育教育的有效素材。在小學德育工作中,廣大教師應該把少先隊活動需求作為立足點,同時把學校實際情況和校本課程建設結合起來,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整合與運用社會資源,從而促進社會資源在少先隊活動當中充分運用,為德育工作開展注入活力。地方資源的開發(fā)與運用是確?;顒娱_展效果的重要內容,在這一過程中,應該把更多帶有地方特色和校本特色的資源引入少先隊活動,在維護學生安全的情況下推進活動,確?;顒佑四繕说膶崿F。比如在少先隊員當中開展夸夸家鄉(xiāng)、逛逛家鄉(xiāng)風景區(qū)、我愛家鄉(xiāng)等主題的攝影繪畫展覽,以這樣的活動為指引,鼓勵學生挖掘利用家鄉(xiāng)的各種資源,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和國家的情感;在每年法制教育宣傳月,學??梢匝埮沙鏊蛘叻ㄔ汗ぷ魅藛T來到學校,給廣大少先隊員上一堂生動的法治課程和安全教育課程,讓他們能夠在課程當中獲得更加深刻而又直觀的體驗,培養(yǎng)法治素質,自覺遵守法律法規(guī)。
在素質教育與新課改的共同推進之下,小學德育的地位得到大幅度提高,少先隊在德育工作當中的積極作用也得到了體現。少先隊是小學時期推進素質教育的主體,也是提高德育教育質量的關鍵,最為核心的內容是通過德育教育和少先隊活動的整合,創(chuàng)新德育工作模式,幫助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體驗當中領悟生活,形成對正確行為與價值觀的認識,提高學生道德素質,塑造正確三觀。少先隊活動和小學德育工作結合除了可以降低德育工作的開展難度之外,還能夠讓廣大少先隊員逐步明確自身的價值觀,確立明確目標和理想,并為此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1]王淑英.少先隊改革促進小學德育教育的創(chuàng)新及發(fā)展策略初探[J].學周刊,2021(31):181-182.
[2]王昱歡.小學少先隊工作德育融合措施之探究[J].智力,2021(28):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