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臻
摘 要:“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使高中英語教學資源更加豐富、教學空間更開闊、教學形式更多樣,為高中英語教學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這需要教師革新教學模式、加大信息技術應用力度,確保高中英語教學順應時代發(fā)展、適應時代需求?;诖?,文章簡要論述傳統高中英語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分析“互聯網+”視域下高中英語教學優(yōu)化模式構建的必要性,重點結合實際教學經驗,從課前預習、情境導入、綜合技能訓練、趣味性課堂檢測、高效率總結評價、課后延伸等六個方面探究“互聯網+”視域下高中英語教學優(yōu)化模式。
關鍵詞:“互聯網+”;高中;英語教學;優(yōu)化模式;教學質量
對于教育領域而言,“互聯網+”進一步推動了教育信息化的落實,衍生出眾多新型的教學模式及教學活動形式,為教育領域的發(fā)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高中英語教學也面臨著諸多挑戰(zhàn),尤其是傳統教學模式弊端凸顯、難以適應學生學習需求及時代發(fā)展趨勢。如何以“互聯網+”為引領,優(yōu)化、創(chuàng)新與重構英語教學模式,把握好傳統線下教學與互聯網教學之間的“度”,已經成為每一名高中英語教師亟須思考、解決的問題。高中英語教師要準確理解“互聯網+”的內涵,認識到教學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及迫切性,提升對信息技術運用的重視程度,主動構建并實施科學、現代化的英語教學模式。
一、傳統高中英語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
“互聯網+”視域下,傳統高中英語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1.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缺失。大部分教師對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的重視程度不足,缺乏對學生預習的指導,課前預習依靠學生的自覺及主動性。在預習資源不足、預習目標缺乏的情況下,學生很難在預習階段了解新課所學的內容,無法產生對新知識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教師需要在課堂上花費大量時間講解基礎知識,會占據大量課堂時間,壓縮學生探究、思考及實踐空間,弱化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2.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通常以英語知識為本位,以自身及教材為主導,缺乏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強化及引導,忽視對學生心理訴求的滿足及個性化學習策略的指導,且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綜合技能的訓練明顯不足,使得學生英語能力的提升十分緩慢,會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不佳。由于學生學習動因薄弱,英語素養(yǎng)難以獲得有效提升。3.課堂檢測及總結評價實效性不足。課堂檢測及總結評價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但現行教學模式下的課堂檢測難以反映學生的真實學習情況,總結評價缺乏激勵性與啟發(fā)性,使學生不能通過反思來完善自我。4.課后延伸不到位。尤其是在作業(yè)設計及布置上對“互聯網+”技術的使用率較低,難以有效拓寬英語教學空間[1]。
二、“互聯網+”視域下高中英語教學優(yōu)化模式構建的必要性
“互聯網+”視域下高中英語教學優(yōu)化模式構建的必要性體現為:順應教育信息化趨勢的必然選擇。信息經濟時代的到來促使社會用人需求發(fā)生深刻變化,也對教育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高中英語教學模式唯有與時俱進、創(chuàng)新求變,才能夠體現出英語課程的育人價值,確保英語教學與社會需求對接,培養(yǎng)出高素質、高技能且富有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力的一代新人。高中英語教師主動優(yōu)化教學模式,加大對“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力度,是適應新課改及素質教育基本要求、抓住時代機遇、應對時代挑戰(zhàn)的必然選擇,是保障英語教學實效性的必然要求?!盎ヂ摼W+”視域下,高中英語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可克服傳統教學模式帶來的弊端,突顯學生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學習自覺性,提升英語教學實效性。“互聯網+”視域下,高中英語教師發(fā)揮信息技術優(yōu)勢,打造高效課堂,營造輕松和諧教學氛圍,主動優(yōu)化改進教學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自由發(fā)揮、自主發(fā)展的學習空間,不斷激勵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互助,這是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fā)展的必由之路[2]。
三、“互聯網+”視域下高中英語教學優(yōu)化模式
(一)依托“互聯網+”課前預習,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意識
傳統高中英語教學模式存在忽視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的問題,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學生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為避免此種現象的發(fā)生,高中英語教師要依托“互聯網+”課前預習,為學生提供明確的預習指導,體現出對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的高度重視,并且在課前預習中幫助學生跨越英語基礎知識障礙,積累豐富的感性材料,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讓學生在課前樹立期望目標,做足做好自主探究準備[3]。
例如,在“English around the world”單元“The road to modern English”教學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本節(jié)課教學內容及要求,請學生通過網絡搜索引擎、新聞等渠道自主籌劃與英語發(fā)展歷史、英語表達方式相關的資料,再對資料進行篩選、整合,從多個角度展現英語的現代化演進歷程。學生對資料的收集、閱讀及分析是對語篇內容的預測,可以調動學生對語篇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同時,教師設計并向學生發(fā)送包含語篇閱讀技巧、語篇結構思維導圖及語篇閱讀所需基礎知識,如詞匯、短語、句式、語法等在內的預習型微課。學生觀看微課、閱讀教材,在教材語篇內指明關鍵知識點,圈畫出包含語法知識及短語的句子,切實做好課前的知識及認知經驗準備。除此之外,教師還應向學生發(fā)送預習任務單,學生在完成預習任務的同時記錄自己的疑惑、問題,產生自主探究的內在驅動力,有助于學生明確在課堂學習階段需要解決的問題及預期學習效果,形成先學后導的高中英語教學優(yōu)化模式。
(二)利用“互聯網+”情境導入,調動學生英語學習動因
課堂導入是“互聯網+”視域下高中英語教學優(yōu)化模式的前端環(huán)節(jié),可以起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引出學習任務、活躍課堂氛圍的作用。在“互聯網+”的支持下,高中英語課堂導入形式愈加豐富,且以情境導入最為適用,更能契合高中生的思維特點及興趣。高中英語教師可以將教學意圖融入直觀、生動、形象且有趣的“互聯網+”情境內,為學生營造出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學生全身心投入英語學習活動中的內在動因。
例如,在“The Olympic Games”單元教學導入階段,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視頻呈現奧運會中激烈、精彩的比賽場景及運動員接受采訪時的相關視頻,著重展現我國運動健兒在賽場上揮灑汗水,為國爭光的畫面,在培塑學生國家榮譽感、愛國主義情懷的同時為學生鋪就通往本單元英語學習內容的情感之路。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和聆聽對運動員的采訪,獲得與奧運會話題相關的詞匯、句式知識,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調動學生的活躍思維及表達欲望,教師順勢請學生談談自己喜愛的奧運會項目和運動員等,豐富學生的語言表達。在情境呈現、學生集體討論后,教師可以引出本節(jié)課的課題及主要內容,使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始終保持高漲情緒、飽滿情感及正確的文化思維,實現英語教學的良好開端。
(三)借助“互聯網+”英語技能,全面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在課前預習、良好導入的助力下,學生學習積極性強烈、自主學習及探究意識萌發(fā),接下來的教學重點便是以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綜合鍛煉學生的英語技能,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在“互聯網+”視域下,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更加豐富,教師要精心選擇、主動改進,找準學生興趣點、綜合訓練學生英語能力并積極構建英語高效課堂[4]。
例如,在“Working the land”單元“A pioneer for all people”教學中,教師以略讀語篇為起點,引導學生從宏觀上把握語篇的結構、行文脈絡及文體特點。在略讀后請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轉述語篇主要內容及中心思想,教師則結合學生的表述在交互式白板上呈現完整的語篇結構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建立英語思維。接下來為語篇精讀,引導學生從語篇的語言細節(jié)入手,提煉語篇內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表達方式、寫作手法及精妙的短語、句子等。教師根據學生表述,進一步完善交互式白板上思維導圖的分支及細節(jié)內容,將學生的閱讀成果可視化。完成后,教師引導學生結合交互式白板上的思維導圖對語篇進行縮寫與概括。在學生自主寫作時,教師可以采取課堂巡視的方式用手機拍攝照片及視頻,最后利用交互式白板的“雙屏同傳”功能將學生作品投射在大屏幕上,學生相互評價縮寫中是否有遺漏的重要信息、語言是否簡潔、語言邏輯是否清晰等,教師則指導學生自主改正。在該課堂教學案例中,教師以交互式白板這種“互聯網+”產物為輔助工具,綜合鍛煉學生聽、說、讀、寫能力,可以提高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提升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四)應用“互聯網+”課堂檢測,準確反映學生學習成效
“互聯網+”視域下,傳統高中英語教學模式存在課堂檢測不及時的問題,難以真實反映學生的學習成效,導致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調整缺乏依據。為改善此種教學現狀,高中英語教師要積極運用“互聯網+”技術,依托現代教學媒介開展趣味性的課堂檢測活動,活躍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自我檢測動因,并科學檢測學生對英語知識及技能的掌握程度。
例如,在“Music”單元教學后的課堂檢測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應用“趣配音”App,選取與本單元主題、內容相契合的App模塊及訓練內容,請學生先觀看視頻、聽內容,后對視頻里的對話、音樂等進行配音,App會直接呈現檢測結果以及發(fā)音不準確的詞匯,可幫助教師及時發(fā)現、解決學生的語言問題。同時,教師可以利用現代化教學媒介的多元化功能開展英語知識競賽活動,呈現與本單元重要知識點相關的選擇題、填空題,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搶答?;卮鹫_率高、答題量最多的小組獲得勝利,可以抽取課堂上的“課堂紅包”一份。此種考查與激勵一體化的趣味性課堂檢測形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主動參與熱情,教師還能夠利用各類軟件的后臺數據總結、分析學生的學習效果,有助于學生達成當堂內化、日清日結的學習效果。
(五)使用“互聯網+”總結評價,達成一課一得教學效果
總結評價是“互聯網+”視域下高中英語教學模式中的重要一環(huán)。在課堂檢測結束后,教師結合檢測結果對學生語言知識及技能進行查漏補缺,對學生的英語學習及知識運用提供指導,評價學生的學習優(yōu)劣勢,可以激勵學生完善自我、改正自我,并且達成以評促學、以評促教的教學效果[5]。
例如,在“Theme parks”單元教學的總結評價階段,教師可以將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轉化為評價內容,在多媒體屏幕上呈現自評、互評清單,由學生評價自己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學習態(tài)度是否端正、學習積極性高不高、學習能力的提升程度、存在的不足之處與薄弱環(huán)節(jié);還可以讓學生相互評價各項學習成果,例如,在單元學習中編排的對話、形成的小短文、建立的知識體系思維導圖等。學生的自評及互評結果以星級來表示。學生自主評價完成后,教師需要應用教學軟件統計清單內的數據,綜合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委婉地指出學生有待改進的方面,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指導。例如,部分學生在對話編排上得分較低,表明學生語言基礎不扎實、語言思維靈活性不足、缺乏語言知識遷移運用能力,教師可提出問題以發(fā)散學生思維,幫助學生豐富對話內容,運用此前學習過的及本單元知識完善對話,使學生化解學習難題。通過“互聯網+”總結評價激勵學生進步與自我發(fā)展,可達成一課一得的教學效果。
(六)運用“互聯網+”課后延伸,拓寬英語教學實施空間
“互聯網+”視域下,高中英語教學不再局限于校園與課堂,還能夠延伸到學生的生活當中。為克服傳統高中英語教學模式下教學空間狹窄帶來的弊端,建議教師利用“互聯網+”的廣闊空間、便捷渠道積極進行課后延伸。
例如,在“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教學后,教師可以在“作業(yè)盒子”App上向學生布置開放性、綜合性與趣味性作業(yè):1.知識大闖關,主要包含語法填空、教材語篇閱讀理解等題型,學生可以在App上直接填寫答案,App也會實時呈現答案的對錯,展現提示信息及題目解讀,引導學生自主改進。2.《百萬英鎊》電影片段及相應語篇理解,學生觀看電影后寫出簡短的觀后感,完成語篇理解題,遷移運用課堂所獲得英語知識,從而拓寬學生的閱讀面。3.影片模仿,選擇自己感興趣或印象深刻的片段,學習電影內角色的發(fā)音,并將錄制音頻發(fā)送至App上。此種發(fā)揮“互聯網+”優(yōu)勢的課后延伸及作業(yè)布置可以豐富作業(yè)形式,支持教師對作業(yè)的及時批改與指導,能夠在拓寬英語教學空間的同時,讓學生養(yǎng)成及時鞏固、運用知識的良好學習習慣。這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有著重要意義。
結束語
對于高中英語教學而言,“互聯網+”時代是一個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的時代,傳統高中英語教學中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缺失、課堂教學效率低下、課堂檢測及總結評價實效性不足、課后延伸不到位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高中英語教學質量的提升。高中英語教師要順應“互聯網+”時代的發(fā)展趨勢,依托“互聯網+”的開放性、便捷性、多元性優(yōu)勢,利用微課及預習任務單指導學生課前預習,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打造直觀形象的課堂導入情境,運用交互式白板綜合訓練學生的英語技能,借助現代化教學媒介提升課堂檢測的準確性,使用教學軟件進行總結評價并且借助作業(yè)盒子App進行課后延伸,綜合提高英語教學水平和學生學習成效。
參考文獻
[1]邢文靜.“互聯網+”時代下高中英語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踐[J].校園英語,2021(21):194-195.
[2]劉相麗.“互聯網+”時代下高中英語教學模式的構建探討[J].中學生英語,2021(16):97.
[3]杜雪君.“互聯網+”時代下高中英語教學模式的構建[J].試題與研究,2020(34):109-110.
[4]趙暉卿.“互聯網+”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模式探討[J].中學生英語,2020(14):125.
[5]王曉斐.“互聯網+”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模式重構分析[J].新課程,2020(1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