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鵬程
摘 要:在普通高中教育系統(tǒng)組成結構當中,體育課程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決定著一個學生能否具備健康的身心,其重要性可見一斑。然而,受目前國內傳統(tǒng)應試教育制度的影響,體育課在國內教育體系中受到的重視程度相對有限,同時高中體育課程的教學模式也存在一定的滯后性。目前,積極主動地在體育課程教學過程中采取“336混合教學模式”,促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有效的發(fā)揮,對高中體育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對廣大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都是極為重要和必要的。故此,本文將針對在體育課中運用“336混合教學模式”的實踐進行系統(tǒng)的研究和分析,其主要目的在于提升高中體育教育的效果,助力學生的學習和成長。
關鍵詞:體育課程;336混合教學模式;教育效果;研究分析
在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過程中,教育水平在不斷提升,然而學生的身體素質卻出現(xiàn)了倒退的現(xiàn)象,使得學生的身心健康受到不良的影響。因此,在重視體育教育工作的同時,利用“336混合教學模式”促使學生在體育課程中的主觀能動性得到有效的發(fā)揮,不僅能提升體育課程的教學效果,同時還能夠有效地養(yǎng)成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都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需要給予高度的重視[1]。本文對在高中體育課中運用“336混合教學模式”的實踐進行詳盡闡述,提出具有針對性和建議性的意見和策略,希望對國內高中體育課程教學起到一定的促進和引導作用。
一、關于“336混合教學模式”的概述
所謂“336混合教學模式”,具體是指三個維度、三個階段和六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得名“336混合教學模式”。其中三個維度是指教師維度、智慧教室維度和學生維度;三個階段是指課前階段、課中階段、課后階段;六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指自主學習環(huán)節(jié)、檢測反饋環(huán)節(jié)、釋疑拓展環(huán)節(jié)、再測反饋環(huán)節(jié)、歸納總結環(huán)節(jié)、云端補救環(huán)節(jié)。
“336混合教學模式”雖然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具有明顯的差異性,但同時也有較強的聯(lián)系。在實際的高中體育課程教學過程中應用此模式,能夠達到良好的實時互動、及時反饋的效果,使體育教師能夠迅速且準確地掌握學生的體育課程學習情況,依據(jù)得到的相關信息和數(shù)據(jù),及時地調整體育訓練策略和訓練強度,提升體育課程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另外,在應用的過程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能夠得到有效的激發(fā),并且能夠將學生的這種學習特性貫徹始終,由此學生就能夠深度沉浸到體育課堂當中,相當于完成了深度教學,這也是現(xiàn)階段體育課程教學工作的主要目標之一[2]。
二、“336混合教學模式”在體育課程中的具體教學實踐——以“快速跑—途中跑”教學為例
(一)課前:自主學習
“336混合教學模式”在體育課程教學過程中進行應用時,學生的課前自主學習至關重要,可與教師的教學形成良好的配合,教師可以依據(jù)課程內容和教學目標布置相對應的學習任務清單,使學生的體育課程自主學習具有相對應的目標和范圍,學習的針對性會得到比較大的提升。
例如,在“加速跑—途中跑”的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主要是讓學生掌握與加速跑和全程跑相關的技術動作。在傳統(tǒng)體育課程教學模式中,教師需要進行講解示范,學生模仿學習,這種教學方式雖然比較簡單,但是難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加速跑和全程跑的相關技術動作比較復雜,依靠教師的展示教學難以將其完全體現(xiàn)出來。而教師在“加速跑—途中跑”教學過程中應用此模式之后,就能夠避免體育課程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問題。教師在課前,可以將加速跑、途中跑和全程跑的技術動作環(huán)節(jié)做成微課,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進行應用,為了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視頻中展示的人可以是教師或者是學生自身,這樣有利于提升班級內學生參與體育課程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微課當中熟悉的身影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新鮮感和親切感。在其他運動項目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同樣可以將其制作成微課,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反復觀看和反復練習。例如,新生剛進入學校,掌握課間廣播體操速度比較慢,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將其制作成微課在課堂中使用,并且可供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得到激發(fā),并且對于后續(xù)的課程學習也會充滿好奇和期待[3]。
(二)課中:教學階段
在體育課程教學過程中,課中教學是最為重要的一個階段,從中能夠看出此模式在課中教學階段的重要性。
1.檢測反饋環(huán)節(jié)
在“336混合教學模式”應用過程中,在上課開始的十分鐘,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熱身運動,包含熱身跑和熱身操,以“小—中—小”的強度引導學生進行熱身練習。
為了使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熱身活動當中,教師進行示范快速跑、全程跑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動作,教師一邊進行指導,一邊了解學生的動作展示情況,并且準確地把握教學方式,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使學生在熱身環(huán)節(jié)就能夠體驗教學內容,這同時也是體現(xiàn)學生自主學習的一種教學策略,有利于促使全部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進程當中。
2.釋疑拓展
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單獨的個體,在實際的體育課程學習過程中的表現(xiàn)存在比較大的差異,多數(shù)學生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都會產生一定的疑惑,在這種情況下,釋疑拓展教學環(huán)節(jié)就十分必要了。
在“快速跑—途中跑”的“336混合教學模式”中,教師在觀察學生掌握相對應的技術動作之后,需要借助這股“熱乎勁”及時地進行快速跑和途中跑的技術講解,例如,在針對快速跑的動作講解時,教師可以告知學生在快速跑的過程中,如果動作幅度過大會消耗能量和時間,步幅過大會使雙腳同時離地的相對滯空時間變長,跑步變成“跳步”從而會加重膝蓋負擔。因此教師需要指導學生在快速跑的過程中保持適當?shù)膭幼鞣?,并且讓學生進行親身實踐,由此學生在體驗快速跑的過程中體會到動作幅度適中的優(yōu)勢,能夠更容易保持平衡,更容易變向和快速反應[4]。同時,為了將快速跑的這一技術動作講解透徹,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進行“小碎步跑”,小碎步由于步幅較小,頻率較高,腿部肌肉處于時刻反應的收緊狀態(tài),會調動腿部更多肌肉發(fā)力,膝蓋受力也會更加均衡。
另外,在學生體驗學習快速跑的過程中,教師需要仔細認真地觀察每一個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跑步過程中成績持續(xù)低下、動作不協(xié)調的學生開展針對性的指導,使學生逐漸糾正動作,這對學生后續(xù)的學習是比較重要的。
3.再測反饋
在體育課中運用“336混合教學模式”,最明顯的優(yōu)勢之一就是教師能夠得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及時反饋。因此在“快速跑—途中跑”運動項目教學過程中,為了得到更加準確的、真實的學生反饋,教師可以設置折返跑,針對學生的跑步技能掌握情況進行再次檢測,以此得到相對應的學習反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身體素質也能夠得到鍛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一直給學生布置單一、機械性的跑步運動,學生容易出現(xiàn)畏難和厭學的情緒,此時教師可將折返跑設置成為“播種—收獲”等游戲。學生在“玩游戲”時,教師需要仔細觀察,了解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同時由于游戲內容的融入,學生的參與程度也會得到提升,整體的體育課程教學氛圍也能夠變得更好。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既存在競爭也具有親密無間的合作,在真正意義上做到寓教于樂的同時,還將體育運動的本質屬性體現(xiàn)了出來,也就是競爭、合作,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競爭意識[5]。
4.歸納總結
在體育課中運用“336混合教學模式”,學生在完成放松練習之后,教師需要針對整堂課程的教學進行歸納和總結,以便知曉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后續(xù)就能夠采取針對性的教學策略。
例如,教師可以將整堂課程記錄下來,在后續(xù)的歸納總結過程中,教師可以與學生保持合作,其中從學生角度所闡述的教學不足和問題往往能夠更加真實、準確。除此之外,教師在進行歸納總結的過程中,需要針對每一個學生給出科學合理、準確的教學評價,使得每一個學生知曉自身在學習過程中的優(yōu)勢和不足,由此,學生在后續(xù)的體育課程學習過程中就能夠發(fā)揮優(yōu)勢、改正劣勢,有利于學生更加全面、系統(tǒng)地成長。
(三)課后:云端補救
眾所周知,目前我國處于一個高新的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各種高新的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信息技術和新媒體平臺已經(jīng)進入了教育事業(yè)當中,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高新技術在教育事業(yè)發(fā)展過程中發(fā)揮出了很好的作用和效果,其中“336混合教學模式”就是在這一背景下逐漸發(fā)展起來的[6]。
因此,在體育課中運用“336混合教學模式”,學校和教師可以積極主動地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新媒體平臺等,在云端對具體的教育工作進行對應的彌補,從而提升良好的教學效果。2010年,教育部已經(jīng)將學生的體質健康數(shù)據(jù)上傳到了云端,并且在實際的體育與健康課程的課后教學評價工作中也進行了云端技術的運用。例如,在具體的“快速跑—途中跑”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50米跑和1000米跑的成績上傳到智學網(wǎng),后續(xù)針對學生的幾次跑步成績和學生的實際體質測試進行及時的反饋和記錄,教師后續(xù)依據(jù)此數(shù)據(jù)可以及時地調整訓練策略和訓練強度。因此,在體育課中運用“336混合教學模式”,還需要重視教師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其中重點在于提升信息技術素養(yǎng),使得信息技術、云端技術與具體的體育課程教學融合起來,這對于實際教學效果的提升是大有幫助的。
三、體育課中運用“336混合教學模式”的效果反思
在體育課中運用“336混合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教學模式不是單獨存在的,需要學生、教師和教學環(huán)境形成良好的配合,這樣才能將“336混合教學模式”的價值和優(yōu)勢完全發(fā)揮出來。
1.作為體育教師需要及時轉變陳舊的傳統(tǒng)教學理念,意識到學生才是課堂中的主體,教師在其中發(fā)揮的是輔助和引導作用,其中“336混合教學模式”就充分契合了學生和教師在教學中不同角色定位的這一特點。因此,在具體的“336混合教學模式”運用過程中,教師需要重視學生這一學習主體,并且保障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鍛煉自主性[7]。
2.身為一名體育課程專業(yè)教師,教育素質和能力必須要與時俱進,在教學過程中完成既定教學任務的同時,還需要掌握更多的信息化教學手段,促使“336混合教學模式”的作用和價值充分發(fā)揮。同時,“336混合教學模式”雖然能夠提升體育課程的教學效果,但絕不是體育課程教學模式的終點,教師還要努力開發(fā)其他教學模式,提升自身教學技能,包括學會運用智學網(wǎng)等。
3.在“336混合教學模式”應用過程中,硬件設施起到至關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在后續(xù)的“336混合教學模式”進行過程中,學校需要重視投資的平衡,給予更多關注的同時,使得相關的硬件設施得到保障,包含多媒體設備的購置等,使得應用和教學效果得到良好的保障[8]。
結束語
綜上所述,針對在高中體育課中運用“336混合教學模式”的相關研究和分析,從中不難看出,伴隨著時間的推移,國內體育課程教學模式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一定的滯后性,不利于提升體育課程教學效果,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也是極為不利的。而在體育課中運用“336混合教學模式”之后,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的諸多問題能夠得到有效解決,同時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等創(chuàng)新內容在體育課程中的運用,能夠促使體育課程的教學效果得到比較大的提升,有利于高中體育課程教育工作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9]。通過實施“336混合教學模式”,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及學生的健康狀況都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從高中體育教學的現(xiàn)狀來看,部分教師仍然慣用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方法,無論上課的內容是什么,都以跑步及熱身操作為熱身運動。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教師無法調動學生參與體育課的主動性。游戲對于體育課來說是一種形式,主要是借助比賽與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體能與身體協(xié)調能力,最終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梢姡诟咧畜w育課上融入游戲有利于教師提高體育課的課堂效率,從而激發(fā)學生對體育學科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孔繁勇.“336混合教學模式”在中學體育教學的實驗探究[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1,22(11):122-123.
[2]章列成.基于科學知識圖譜的我國大學體育教學模式可視化研究[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21.
[3]王洪亮.在體育課中運用“336”互動教學模式的實踐與反思[J].基礎教育研究,2021(6):68-69.
[4]叢銘.快樂體育教學模式在小學籃球教學中的實踐研究[D].濟南:山東體育學院,2020.
[5]張舒.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健美操教學中合作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D].武漢:武漢體育學院,2019.
[6]周世德.高中體育與健康走班制有效教學的探索與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9):192
[7]聞寧.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研究[J].青少年體育,2021(2):95-96,105.
[8]謝清梅.高中體育課堂教學中影響學生情緒調控的因素[J].體育視野,2020(12):95-96.
[9]齊靜,邵偉德.基于“健康行為”學科素養(yǎng)的“情緒調控”及其教學建議[J].體育教學,2019,39(8):8-10.
本文系福州市教育科學研究“十三五”規(guī)劃2020年度課題;課題名稱:“336混合教學模式”下高強度間歇性訓練法在體育課中的應用研究(編號:FZ2020GH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