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師應以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開展教學設計,通過教學發(fā)展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本文以一節(jié)智慧課堂優(yōu)質課為例,闡述如何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來設計和實施高中英語讀寫課。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高中英語讀寫課;設計和實施
作者簡介:洪霞,蚌埠第四中學。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課標》)提出了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其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墩n標》指出:“語言技能包括聽、說、讀、看、寫等方面的技能。聽、讀、看是理解性技能,說和寫是表達性技能。理解性技能和表達性技能在語言學習過程中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學生應通過大量的專項和綜合性語言實踐活動,發(fā)展語言技能,為真實語言交際打基礎”。這里所說的綜合性語言實踐活動主要指不同語言技能相結合的活動,比如聽說結合、讀寫結合等。
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性語言技能,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除了設置聽說結合的板塊(Listening and Speaking 、Listening and Talking)和視聽說結合的板塊(Video Time)之外,還設置了讀寫結合的板塊(Reading for writing)。下面筆者以一次市級“數(shù)據(jù)驅動 因材施教”優(yōu)質課比賽中的一節(jié)智慧課堂優(yōu)秀課為例,闡述如何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來設計和實施高中英語讀寫課。
二、讀寫結合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外語教學領域,已經有許多學者進行了讀寫結合教學的實驗研究。研究表明,讀寫結合教學能有效促進二語學習者語言能力的發(fā)展。筆者所在的安徽省蚌埠市從2021年開始使用人教版高中英語新教材,所有英語教師都是在不斷摸索和學習的過程當中來進行每個板塊的教學。不少教師的讀寫結合教學存在問題。比如,有的教師把讀寫課仍然當成閱讀課來上,缺少寫作環(huán)節(jié),學生的寫作能力沒有機會得到鍛煉;有的教師的教學設計中,閱讀教學有余,而寫作教學不足或者寫作時間不夠,不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有的教師在教學中讀寫分離,閱讀和寫作沒有進行整合,兩者處于割裂的狀態(tài),沒有達到以讀促寫的目的;有的教師的教學中缺乏同伴評價環(huán)節(jié)或者根本沒有評價環(huán)節(jié),由于缺乏同伴的參與導致不能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和提高,由于在教學設計中沒有評價環(huán)節(jié)導致學生不知道自己存在哪些寫作問題,寫作能力不能得到提高。
三、高中英語讀寫結合課的設計和實施
筆者為了參加市級“數(shù)據(jù)驅動 因材施教”優(yōu)質課比賽,在構思教學設計之前參考了智慧課堂教學評價表。在比賽前經過多次磨課,對教學設計進行了一些調整,既要兼顧讀寫課的特征,又要有效地利用智慧課堂來促進課堂教學的實施。本次參賽的教學內容為人教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第二冊第三單元Using Language 板塊的“Write About a Healthy Diet”一文。本文的主題語境為人與自我,授課對象為蚌埠市某中學高二某班50名學生。該班學生經過一年多的英語系統(tǒng)學習,已經掌握了與不同食物和飲料相關的詞匯。課前,筆者通過智慧課堂平臺給學生布置了預習閱讀語篇的相關作業(yè),讓學生了解文章內容,這有助于課堂教學的實施;同時,通過智慧課堂傳輸?shù)臄?shù)據(jù),筆者對50名從未謀面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對英語知識的掌握程度有所了解。另外,學生很熟悉自己的飲食習慣并且能夠用英語簡單表達自己所吃所喝的東西,這些都可以有效幫助學生更加自信和準確地在課堂上進行表達。
筆者根據(jù)新課程標準,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對這節(jié)參賽的優(yōu)質課進行了設計。教學目標緊緊圍繞核心素養(yǎng)來確定:
1. Linguistic Competence
(1)Students can learn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and get detailed information of the passage.
(2)Students can use English to express eating habits and a healthy diet .
2. Learning Ability
(1)Students can find some linking words in the passage that introduce another way of saying what was already mentioned in the previous sentence and which show that contrasting ideas are being introduced.
(2)Students can figure out the organization and language features of writing about a healthy diet.
3. Thinking Quality
Students can think about their good and bad eating habits, finding ways to improve their eating habits.
4. Cultural Awareness
Students can cultivate their awareness of a healthy diet .
文秋芳教授提出了“輸出驅動—輸入促成假設”。該假設認為,“輸出是語言習得的動力,又是語言習得的目標;輸入是完成當下產出任務的促成手段,而不是單純?yōu)榱伺囵B(yǎng)理解技能和增加接受性知識服務或為未來的語言輸出打基礎”。該假設明確了外語課堂環(huán)境中輸入與輸出的關系,提倡輸入性學習和產出性運用緊密結合的“學用一體”教學理念。寫作課教學模式圍繞單元的主題語境包括三方面:語篇學習、結構內容和提綱框架。用三個層次的學習活動將這三方面內容有機聯(lián)系起來,幫助學生學習語篇,最后以學生寫出的作文作為新的語篇,通過多元評價(學生自評與互評、教師評價)進行進一步的學習理解,對其內容結構進行完善,再形成完善后的作文。
不少學生抵觸寫英語作文的原因是寫作時“無話可說”,不知道從哪兒下手。而讀寫結合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通過閱讀對語篇的主題產生興趣,從而在接下來的寫作當中“有話可說”。
(一)語篇的學習理解
1.導入話題。筆者提出問題“What did you eat for lunch?”來拉近師生關系,并且讓學生觀看筆者所在學校高一學生自己制作的視頻“Make a survey about the eating habits of some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對本節(jié)課話題的興趣。
2.閱讀獲取語篇結構。
Activity1.? Match each paragraph with its main idea(利用互動功能當中的隨機點名)
Paragraph 1
Paragraph 2
Paragraph 3
Paragraph 4
Paragraph 5
3.閱讀獲取語篇內容。
Activity2. Read the passage and choose the best answers.(利用互動功能當中的搶答)
Task1.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at is the biggest killer of heart?
A. Fatty food B. Too much sugar C. Fruit and vegetables D. Animals' meat
Task2. What diet should we eat if we want to keep healthy?
A. Sugar and fat? ? ? ? B. Dairy products
C. A balanced diet? ? D. Processed foods
Task3. What is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passage?
A. To introduce a new diet to people.
B. To analyse the composition of food.
C. To explain the effect of sweets on health.
D. To tell readers what is a healthy diet.
Task4. Where is this text most likely from?
A. A novel.? ?B. A guidebook.? ? ?C. A diary.? ? D. A magazine.
Activity3. Underline the linking words in the passage that introduce another way of saying what was already mentioned in the previous sentence.(利用互動功能當中的全班作答)
Activity4. Circle the linking words in the passage which show that contrasting ideas are being introduced.(利用互動功能當中的全班作答)
Activity5. Enjoy a short video and discuss why it is important to have a healthy diet?(利用互動功能當中的討論)
選取的語篇雖然篇幅較長,但是內容比較簡單,而且學生對健康飲食這一話題比較熟悉。讓學生閱讀語篇的目的是學習文章的寫作技巧,為接下來的習作環(huán)節(jié)做好鋪墊。語篇結構的提煉對于后面的寫作幫助很大,筆者采用交流式教學方法讓學生探討并獲取有關健康飲食習慣的文章的結構框架。Activity5的討論環(huán)節(jié),學生在智慧課堂評論區(qū)提出自己的觀點,并且看到別的同學的觀點,學生討論得熱火朝天,其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明白健康飲食的重要性,并培養(yǎng)他們的健康飲食習慣。
(二)結構內容的應用實踐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承上啟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前一部分的語篇學習理解,學生有了一定的相關知識的輸入,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引領學生應用實踐。
Activity1. Write down everything you ate and drank over the last three days.(利用互動功能當中的全班作答)
Activity2.Compare what you have had over the last three days with the advice written in the article, and any facts about diet and nutrition that you know to be true. Make two lists:a list of good eating habits and a list of bad eating habits.(利用講評找到之前學生的打卡預習作業(yè),并挑選幾名學生的作業(yè)進行點評,然后進行全班作答)
筆者設計這兩個活動,意在引導學生將提煉出來語篇結構落實到書面上,并且鍛煉口頭表達英語的能力。筆者與學生一起歸納出健康飲食類文章的結構框架。
學生有了這個結構框架,就可以輕松自如地完成下面的寫作任務。
(三)結構框架的遷移創(chuàng)新
教師通過之前的兩個環(huán)節(jié),給學生以充足的鋪墊,接下來的輸出就是很自然的過程。Use your notes to write an essay about your own diet and try your best to use what you have learned in this lesson.(全班作答并點評,若時間不足就利用拍照并點評)。
學生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可以通過自主學習或者合作學習,豐富之前的框架結構,形成語篇,完成寫作任務。本節(jié)課的寫作目的是寫出自己的健康飲食,每個學生寫出的內容會不一樣,因此教師提供給學生大約12分鐘時間完成寫作。寫完以后,教師讓學生采用同伴評價的方式來進行互評,相互提高。同伴評價不僅鼓勵學生對同伴的作品進行評價,以增強讀者意識,而且有利于學生在評價別人作品過程中找到自己寫作的不足,以增強反思意識和修改意識。同伴之間的評價和交流是有效的共同學習和提高的方式。最后一步是show time。學生在互評之后,可以對自己的習作進一步完善。教師找一到二名學生到講臺前面讀自己的習作,如果還有問題,這時候教師可以對學生展示出的作品進行二次評價,比如指出語法錯誤等。學生在展示的過程中增強了自信心并鍛煉了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學生通過互評和自評、教師的點評,對自己習作的結構內容進行完善,這樣可以讓學生形成更好的語篇,在不斷完善的過程中提高英語寫作能力。
四、結語
本次教學實踐讓筆者加深了對英語學習活動觀的理解,以及在教學設計過程中要加強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活動設計更符合邏輯。在讀寫結合教學中,將英語學習活動觀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以不同的方式進行不同層次的學習活動,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教師要重視課程內容的整合性學習,即以主題意義為中心,依托具體語篇,設計具有綜合性、關聯(lián)性和實踐性等特點的學習活動,使課程內容諸要素在學習活動中融通、整合。核心素養(yǎng)是一個有機整體,整個教學過程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會涉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但每個環(huán)節(jié)的側重點有所不同。學生在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的英語學習活動當中逐步提高自己的英語學習能力以及寫作能力;英語教師在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的教學設計和實施過程中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
參考文獻:
[1]徐浩,高彩鳳.英語專業(yè)低年級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實驗研究[J].現(xiàn)代外語,2007(2):184-190,220.
[2]文秋芳.“輸出驅動-輸入促成假設”:構建大學外語課堂教學理論的嘗試[J].中國外語教育,2014(2):3-12,98.
[3]王鳳嬌.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高中英語寫作課教學模式[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9(2):39-42.
[4]張獻臣.基于教材讀寫板塊開展高中英語讀寫結合教學的策略[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21(11):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