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碩
初中語文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德育內(nèi)容,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合理利用這些內(nèi)容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實現(xiàn)語文教材的德育價值,是教師應該重點關注的方面。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能夠通過閱讀理解作者的情感變化,也能通過閱讀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語言文字能夠滋養(yǎng)學生的身心,激發(fā)學生對文學作品的熱愛。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蘊含著做人的道理,對人生的感悟,能夠為學生提供思想引領。因此,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不能單純地給學生傳授字、詞、句、段、篇等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教學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并對學生產(chǎn)生長久的影響。
教師要挖掘語文教材中的德育元素,為學生展示文學世界的美好,使學生體會文學作品的藝術美,給予學生心靈的啟迪,促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抱負的新時代青年。本文通過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德育的有效滲透策略進行研究,以期為提高初中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發(fā)揮作用。
從細節(jié)處對學生實施德育
根據(jù)“德育無小事”的原則,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的思想感情,促使學生產(chǎn)生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
比如,朱自清的《背影》取材于生活中的細節(jié),但從中透露出父子之間濃濃的親情。這種以小見大的作品比較適合對學生實施德育。在講解這一課的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閱讀后說出自己深受感動的方面。這篇課文中,父親為了給“我”買橘子翻越柵欄的那一幕,不僅是觸動作者的點,也是觸動讀者的一個關鍵點。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這樣啟發(fā)學生:“生活中,我們的父母每天忙于工作,回到家又要做各種家務。其中,總有一點能夠觸動你的心靈,總有一個感動你的瞬間。誰能將自己父母的‘背影故事講給大家聽?”聽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感受講出父母對自己的關愛。一件小事、一句話、一個動作,都能夠體現(xiàn)父母對子女的關心和愛護。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從細節(jié)處品味這種溫暖。
從閱讀背景中滲透德育
每一篇課文背后都會有相關的背景故事。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課文背景的講解,讓學生多了解課文之外的內(nèi)容,努力讓其“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例如,《醉翁亭記》這篇課文表面上記敘的是作者歐陽修在山林中與民一齊游賞宴飲的樂趣,似乎沒有深入學習的必要。但是,當學生了解這篇課文的創(chuàng)作背景之后,就會對課文的深層含義多一些了解:慶歷五年(1045年),歐陽修被貶滁州。當時的北宋王朝雖然政治開明、風調雨順,但統(tǒng)治者不思進取、沉溺于現(xiàn)狀,一些有志改革圖強的人紛紛受到打擊。身為有志之士,歐陽修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國家的積弊不能消除,感到沉重的憂慮和痛苦。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作者即使?jié)M懷抱負也難以通過自身努力實現(xiàn),感受到空前的壓抑與苦悶,在飲酒之后寫下了這篇名作。學生閱讀之后,理解寫作背景,就能夠深刻體會作者的心情,理解“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的深刻含義。課文看似在描寫醉翁亭秀麗的風景和變化多姿的自然風光,但也寫出了作者與民同喜、同悲的心情,抒發(fā)了作者被貶之后的苦悶心情。
從課外閱讀中拓展德育
課外閱讀是語文閱讀教學的一項主要內(nèi)容,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汲取更加豐富的知識營養(yǎng)。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促使學生在課外閱讀中積攢閱讀經(jīng)驗。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指導學生,通過課外閱讀對學生進行德育。
閱讀是學生獲取更多知識的方式,學生要采用合理的閱讀方法來取得良好的閱讀效果。教師要結合教材內(nèi)容對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指導,讓學生通過閱讀了解更多相關知識。例如,七年級上冊的“名著導讀”部分要求以課外閱讀《西游記》為例,教給學生有效閱讀的方法?!段饔斡洝酚耙晞∩钍芮嗌倌晗矚g,但是小說原著是白話文,還包含不少文言文內(nèi)容。作為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記》有其精髓,但不少學生閱讀起來有困難。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從自己感興趣的章節(jié)開始閱讀,增加閱讀的趣味性。也就是說,學生可以利用精讀、跳讀的方法閱讀這部名著,達到快樂閱讀的目的。同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將這種閱讀方法應用在其他課外閱讀中。在學生閱讀《西游記》的相關章節(jié)后,教師可讓他們總結小說中人物的優(yōu)點,如唐僧目標明確、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精神,孫悟空忠誠勇敢、向往自由、勇于反抗神權的精神,并鼓勵學生在閱讀之后對自己欠缺的方面進行改進,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讀寫結合,強化德育效果
閱讀是輸入的過程,學生在閱讀中汲取優(yōu)秀作品的精華,經(jīng)過消化吸收,在寫作中輸出自己的見解。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將閱讀與寫作結合起來,強化德育效果。
例如,在學習課文《呼喚生命教育》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對“生命教育”進行討論,并結合新冠肺炎疫情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新冠肺炎疫情對人們生活的沖擊,在疫情中應該怎樣保護自己和家人等,都是需要學生面對的問題。教師可以讓學生以“生命教育”為主題進行寫作,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寫出自己對生命的思考。結合疫情中的白衣天使、為疫情無私奉獻的志愿者的事跡,教師要使學生明白生命的價值,啟發(fā)學生進行思考:在學校應該怎樣做,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更有意義。
借助閱讀提升德育水平是語文教學的一項任務,也是立德樹人的重要方式。閱讀不僅能夠給學生帶來豐富的知識,拓寬學生的視野,還能夠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在閱讀過程中,學生需要對閱讀內(nèi)容進行誦讀、思考,提升自己的審美情趣。教師要重視閱讀對初中生的重要影響,以積極的態(tài)度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通過閱讀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本文系2021年度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初中語文教學中立德樹人的有效策略研究”的成果。課題編號:JCJYC2101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