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濤
[摘要] 在新課改教育理念的引領下,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圍繞主題展開各種群文閱讀活動,使得文本閱讀更加廣泛、深入,不僅開闊了學生的閱讀視野,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及語文素養(yǎng)。基于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困惑,結合日常教學實踐,提出四維對策來推進群文閱讀教學。
[關鍵詞] 初中語文;群文閱讀;對策
一、緣起:群文閱讀教學的背景和價值
(一)群文閱讀教學的背景
日本的“群書閱讀”、港臺地區(qū)的“多文本閱讀”、內(nèi)地的“主題閱讀”“單元整組教學”等,均可以視作群文閱讀的源頭。隨著部編語文教材大單元整體教學的推進,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開始重視單元整體化的閱讀教學,通過設計合理的大單元整體教學目標,整合多種體裁的閱讀教學內(nèi)容,不斷拓展閱讀教學的廣度和深度。在此過程中,群文閱讀教學能有效落實部編語文教材的這一教學理念。
(二)群文閱讀教學的概念
多文本和主題化是群文閱讀的兩個重要特征。語文學科,閱讀能力培養(yǎng)具有重要地位,單篇閱讀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基本形式,而群文閱讀的出現(xiàn)為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提供了新的思路。在閱讀實踐中,通過以主題為中心組成的多文本閱讀方式革新了閱讀教學理念,實現(xiàn)了單一文本閱讀教學到多文本閱讀教學的轉(zhuǎn)變,摒棄了教師灌輸?shù)慕虒W模式,逐漸趨向文本共讀及協(xié)作探究。
群文閱讀,不是簡單的單篇閱讀教學的疊加、拓展或者延伸,而是立足于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依托優(yōu)質(zhì)的課內(nèi)文本,結合課外資源,從不同的角度中找尋各文章的共性特征或不同點,從而進行整體的閱讀教學指導。學生可以從群文閱讀中挖掘更多的知識和內(nèi)涵,注重對比閱讀教學,從而更加全面地感悟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情
感等。
(三)群文閱讀教學的價值
從教學價值上看,群文閱讀有利于增加學生的閱讀量,但它不是為擴大閱讀量而開展的閱讀教學活動。群文閱讀通過設定閱讀主題,使學生圍繞主題從各個方面進行閱讀和思考,在提升學生閱讀興趣的同時,幫助學生有計劃、有目標地閱讀多篇文章,從而擺脫僵硬的閱讀模式,走出閱讀單一化的困境。經(jīng)過長期有效的群文閱讀,學生的閱讀意識會變得更加主動,養(yǎng)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了閱讀綜合能力。
二、困惑:群文閱讀教學的不足和難題
(一)群文閱讀教學目標不到位
在群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由于對群文閱讀教學的認識不夠深刻,整體教學目標不夠明確甚至不妥當,會產(chǎn)生用群文閱讀服務單篇文章閱讀教學的錯誤思想,使得教學內(nèi)容主次不明,偏離群文閱讀教學目標,造成學生群文閱讀方法錯誤、閱讀思想狹隘的情況,從而限制了學生發(fā)現(xiàn)、思考、解決閱讀中的問題等能力的發(fā)展,這不利于群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推進。
(二)群文閱讀教學任務不合理
在群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閱讀教學布置的任務不夠合理,過于僵化,只是讓學生閱讀文本,只關注文章閱讀的量,忽視文章閱讀的質(zhì),致使群文閱讀學習活動任務布置等同于傳統(tǒng)閱讀活動。這樣非但沒有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反而加重了學生的課業(yè)負擔,導致學生閱讀過于被動,學生閱讀興致不足。在此過程中,也存在群文閱讀任務型驅(qū)動問題設計不夠合理,缺乏梯度,不能有效引導學生深入多篇文本進行閱讀,從而使學生的閱讀思維處于混亂狀態(tài)。
(三)群文閱讀教學評價不具體
在群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由于閱讀教學的課程設計涉及多個課時,因此很容易在某一個課時或者某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實踐過程中,缺乏教學評價的設計。長此以往,教師不了解學生群文閱讀過程中的困惑和不足,無法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閱讀指導,而群文閱讀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的缺失勢必影響下一個環(huán)節(jié),久而久之就會使群文閱讀教學的效果事倍功半。值得注意的是,在進行群文閱讀教學評價時,需要明確其中師生的角色,從而更好地確立教師在此過程中的引領作用和學生自主閱讀群文的主體地位。
三、實踐:群文閱讀教學的策略和運用
結合對相關群文閱讀教學研究文獻的研讀,以及筆者自身對此課題的研究和教學經(jīng)驗總結,筆者針對上述困惑和不足,研究設計了“明確群文閱讀教學目標、精選群文閱讀教學內(nèi)容、巧妙布置群文閱讀任務、開展群文閱讀多元評價”的“四維結合”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具體如下:
(一)明確群文閱讀教學目標
在進行群文閱讀教學之前,首先要制定明確、具體的教學目標,這一教學目標要指向?qū)W生通過群文閱讀提升閱讀能力,更深更廣地把握作品群內(nèi)涵,而不是簡單地指向單篇閱讀。因此,群文閱讀教學目標設計與單篇閱讀教學目標設計是相互照應的。它不是簡單的文章數(shù)量、內(nèi)容上的疊加,而是有目的性組合起來的文章閱讀,是為提升學生認知、理解、感悟能力服務的。
以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為例,這一單元是新聞單元,教材中包含了五篇新聞題材的作品,筆者將其融合,進行群文閱讀教學,同時將此次群文閱讀教學主題定為“認識新聞”,并圍繞這一主題整合課內(nèi)外材料形成組元。本單元的群文閱讀教學以教材和課外新聞作品為教學內(nèi)容,圍繞“了解、對比、掌握”三大教學目標展開群文閱讀教學,促進學生在教讀、自讀新聞作品中,通過篩選一組有內(nèi)質(zhì)共性的文本,能夠在單位時間內(nèi)完成知識探索,有利于提升信息挖掘速度、信息處理能力、信息提取效率,從而推動學生語文思維的形成和智力的發(fā)展。同時,此方法有助于學生把握文章的基本內(nèi)涵,以及作者隱含在文中的思想情感。
(二)精選群文閱讀教學內(nèi)容
在群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筆者將“組元”這一概念運用到日常群文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比如,按主題組元、按語文知識組元、按閱讀策略組元等三種方式。從課內(nèi)外角度,還可以分為教材內(nèi)文本間組元、課內(nèi)外文本間組元和課外文本間組元?;谏鲜龇诸?,群文閱讀教學的組元既立足于教材,充分利用教材,又需要在閱讀學習和探究過程中超越教材,引用形式多樣、內(nèi)容豐富的群文內(nèi)容。
第一,按照單元課文主題化、單元閱讀策略序列化的特點,在群文閱讀教學實踐的過程中,需要充分挖掘教材內(nèi)容,可以跨越單元、跨越年段整合教材中類型相近的不同文章,形成課內(nèi)文本結合的群文閱讀組元。例如,教師在教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可以串聯(lián)魯迅《朝花夕拾》中的其他文章片段,要求學生在通讀文章后,感知文章中的情感基調(diào),達到深入理解文章思想內(nèi)涵的目的,從而把握魯迅散文的寫作特色,同時幫助學生從橫向人物事件對比、縱向時間發(fā)展對比等角度,挖掘和探索文章中的隱性內(nèi)容,以此深入理解《朝花夕拾》的中心思想。
第二,可以根據(jù)課內(nèi)文章學習的需要,充分運用課外資料,通過課內(nèi)外文本閱讀,在對比、類比中感受文章寫作特色及主旨,形成課內(nèi)外文本結合的群文閱讀組元。例如,在教學《雨的四季》時,可以結合余秋雨的《聽聽那冷雨》、琦君的《下雨天真好》、季羨林的《聽雨》,要求對比資料與課文在內(nèi)容、形式、寫作特色、主題情感的區(qū)別和相似點,促進學生在對比中豐富閱讀內(nèi)容,加強對文章思想、作者寫作特色的理解。
第三,注重組元設計的議論性和開放性。具體而言,就是在組元或者主題的議論性設計上要能夠給學生提供可思考的空間與可討論的“點”,從而幫助學生進行多文本的群文閱讀思考,形成自己的閱讀能力。同時,主題的開放性設計要強化結論的非唯一性,要引導學生對主題進行多次加工與理解,要突破局限,學會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
(三)巧妙布置群文閱讀任務
在進行群文閱讀教學時,教師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閱讀時間、學生個體的閱讀能力差異、家庭閱讀氛圍的不同、班級閱讀氛圍的差異等因素,從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出發(fā),布置群文閱讀任務。
第一,巧妙運用各種閱讀時間,通過布置有效、有趣的群文閱讀任務,才能有效調(diào)動每個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促進學生快速高效地完成群文閱讀任務。例如,在進行七年級下冊神話、童話單元群文閱讀教學時,基于教情、學情,充分運用家庭閱讀時間及學校閱讀時間,通過尋找并整理學生感興趣的神話、童話,運用激趣閱讀的方式來吸引學生進行神話、童話群文閱讀。如此說來,使得學生能夠?qū)⒒谟H子共讀、師生共讀的群文閱讀作為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從而促使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第二,在布置群文閱讀任務時,教師需要巧妙搭建閱讀橋梁,將學生不太愿意讀的文本與學生喜歡閱讀的文本有機結合、有效推進。例如,把《談讀書》《不求甚解》這一類議論文和有趣的文言文《孫權勸學》及回憶性文章《回憶魯迅先生》等文章相結合,將“怎樣讀書與做學問”等問題貫穿于整個群文閱讀教學,促進學生從更多的角度感悟讀書的魅力,思考人生的問題,使學生在挖掘文本內(nèi)涵的過程中,感受學習的重要性。再如,教師在教《動物笑談》時,可以將文章內(nèi)容分成若干段,通過結合《狐假虎威》《守株待兔》等寓言小故事,豐富學生的閱讀面,并通過要求學生在群文閱讀中,多角度認知各種動物的生活習性及作者的思想情感,促進學生從中汲取更多的人生道理。
第三,要立足于學生層次進行閱讀任務布置,讓學生以小組合作、協(xié)作探究的方式進行群文閱讀。通過小組合作,閱讀探究有梯度性的問題,激發(fā)學生完成目標閱讀任務,促進學生在交流與探討中,體悟文章的中心大意和作者的思想情感,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例如,在開展八年級上冊散文單元群文閱讀時,先將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并在分組過程中,充分考慮學生個體差異,充分運用合作互補的教育理念,在日常小組合作的基礎上,設立課外資源的專門整理人員。同時,由組長專門負責把控組內(nèi)成員閱讀任務的完成程度,接著通過小組內(nèi)任務分配讓學生圍繞“散文的分類及其主要特征”等問題進行探討,指導小組全體成員探究閱讀內(nèi)容,鼓勵學生閱讀、整合,促進每個學生把握不同種類的散文的特征。而且,要注重引導學生思考問題,認識到由于群文閱讀難度較大,部分學生在閱讀時會掉隊或走入誤區(qū),此時就需要借助其他同學的力量,有效改善這一現(xiàn)狀。通過加強與其他同學的合作與交流,分享彼此的群文閱讀感受、經(jīng)驗和成果,能夠使薄弱的學生扎實地掌握閱讀方法,這樣才能有效增進全體學生的閱讀興趣,進一步推進群文閱讀教學。
(四)開展群文閱讀多元評價
做好群文閱讀評價是開展群文閱讀教學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通過設計完整、具體的教學評價體系,加強對學生群文閱讀過程及成果的檢測反饋,促使學生在群文閱讀中認識到自身的不足。
第一,群文閱讀評價環(huán)節(jié)多元化,是指將評價滲透到每一個群文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由于群文閱讀的過程較長,需要及時、有效的教師評價,才能在群文閱讀教學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能得到及時反饋,幫助教師與學生及時調(diào)整下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例如,在開展說明文單元群文閱讀教學時,可以利用有梯度性的問題,檢測學生的群文閱讀情況。比如第一梯度問題:你能把握說明對象的特征并指出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嗎?第二梯度問題:你能感受到說明文語言的哪些特點,并舉例分析。第三梯度問題:你能概括出說明文的說明結構及說明順序嗎?通過這些問題,及時反思自身教學與學生閱讀的優(yōu)點和不足,不斷調(diào)整下一步閱讀策略,進一步發(fā)揮優(yōu)勢,解決教學的不足及問題。教師在群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需要結合群文閱讀內(nèi)容增添一些評價項目,比如對“課內(nèi)課外閱讀材料整理是否到位、完整、合理”的評價。通過充實評價項目,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能力和素質(zhì)。
第二,群文閱讀評價主體多元化。它不僅可以是教師的評價,也可以是學生之間的評價,更可以是家庭成員的評價。例如,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己設計各類評價表格,并采用學生自評、生生互評、師生互評、家庭成員互評等方式,加強教師與學生、家長與學生、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不斷總結群文閱讀經(jīng)驗,從而使學生在一次次的群文閱讀訓練中,提升自身閱讀能力。
第三,設計基于讀寫結合的群文閱讀評價。將讀與寫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不僅可以作為群文閱讀教學的內(nèi)容,更是群文閱讀的評價方式。通過寫閱讀感悟等,使群文閱讀環(huán)節(jié)順利推進,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例如,教師在進行《太空一日》《海底兩萬里》群文閱讀教學時,先運用寫“主人公的探索故事”的方法,引導學生閱讀文章,復述文章內(nèi)容并用筆寫下來,使學生在感知文章內(nèi)容的基礎上通過創(chuàng)設語言情境來增強情感體驗。接著,鼓勵學生大膽質(zhì)疑,說出自己的觀點和想法,通過開展“如果讓你續(xù)寫故事的結局,你會怎么寫”等續(xù)寫活動,引導學生從讀到寫、讀寫結合、以寫代評,促進多方面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再如,教師在進行《三顧茅廬》《草船借箭》群文閱讀時,通過鼓勵學生評價文本中的人物,然后結合文本內(nèi)容,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要求學生仿寫、續(xù)寫故事情節(jié),幫助學生理解諸葛亮的思想情感,從而達到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目的。
綜上所述,在群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筆者運用“四維結合”群文閱讀教學策略,從明確群文閱讀教學目標、精選群文閱讀教學內(nèi)容、巧妙布置群文閱讀任務、開展群文閱讀多元評價四個維度展開教學實踐。并且從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出發(fā),依據(jù)初中生的個體特點,利用豐富的閱讀資源,不斷開發(fā)學生的閱讀潛能,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在群文閱讀練習中增進語文綜合能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閱讀素養(yǎng),效果可謂顯著。
[參考文獻]
[1]張宗方.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研究:以統(tǒng)編版初中語文教材為例[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9(05):21-23.
[2]李元本.新課標背景下的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淺談[J].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7(10):132-133.
[3]諸定國.群文閱讀體系架構與教學建議:“統(tǒng)編初中語文教材研讀及教學”系列研究之三[J].教育研究與評論(中學教育教學),2018(05):79-84.
[4]韓炳艷,王家倫.群文閱讀與單元教學比較談:以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為例[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20(01):37-39.
[5]苗盼盼.語文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的初中文言文群文閱讀教學研究[J].教育探索,2019(06):39-41.
[6]張瑩.基于群文閱讀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J].基礎外語教育,2017,19(02):85-90.
江 濤?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qū)太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