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小梅
摘要:目的:探究護患溝通對于高血壓患者臨床日常護理的效果并進行評價。方法:選取2021年1月一2021年12月我院需要進行高血壓護理的患者78例,實施常規(guī)高血壓護理的患者為對照組,在護理中實施加強護患溝通措施的為觀察組,對比臨床成效。結果:觀察組護理滿意率優(yōu)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于高血壓患者護理時,應加強護患之間的溝通,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醫(yī)患關系,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上加以推廣使用。
關鍵詞:護患溝通;高血壓;護理管理;作用
【中圖分類號】 R544.1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10--01
在我國的慢性病患者中,患有高血壓的患者不在少數。高血壓雖然是一種心腦血管疾病,但是卻容易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而使病情加重。有的患者在患有高血壓后由于不注重日常的生活而引起一系列并發(fā)癥,使得自身的慢性病更加難以治療。雖然高血壓是我國常見的一種慢性病,但是許多患者會對其忽視,也對于醫(yī)生的醫(yī)囑不想理睬,導致臨床上高血壓的治療效果不佳。本文從護患溝通的因素出發(fā)來探討如何提高高血壓患者的護理質量。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自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來我院進行治療的患有高血壓的患者78例,隨后對這78例患者進行等量隨機分組,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39例。在觀察組中,有男18例,有女21例,年齡最高為70歲,年齡最低為30歲,平均年齡為(50.23±3.01)歲;在對照組中,有男20例,有女19例,年齡最高為72歲,年齡最低為30歲,平均年齡為(50.45±3.22)歲。經過對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學歷、病情以及家庭情況等進行調查,發(fā)現數據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措施
參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進行健康教育、高血壓藥物護理干預、飲食護理干預、運動護理干預、心理護理干預等。而實驗組在參照組的基礎上進行護患溝通護理干預,其具體護理方式為:護理人員打破常規(guī)的一問一答模式,主動為患者提供優(yōu)質的護理工作,向患者介紹高血壓疾病的健康知識,以及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病方法等。由于高血壓患者年齡普遍較大,在接受知識程度方面接受能力不足,因此,在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要保持良好的工作態(tài)度,面帶微笑,用語明確、通俗易懂,不厭其煩的為患者進行護理,建立良好的醫(yī)患關系,完成醫(yī)患溝通這一護理標準,讓患者在護理過程中對于自身的疾病有著長足的認識,同時,護理人員還應鼓勵患者,為患者多講述一些治愈成功的案例,讓患者對自身疾病有治愈信心,從而讓患者積極配合護理治療,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以及治療效果。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的護理效果以及護理滿意度。發(fā)放我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量表,對患者護理滿意程度情況進行評判,其中護理滿意度評分≥90分,為非常滿意;護理滿意度評分≥60分,但不足90分,即為滿意;護理滿意度評分<60分,為不滿意,前2者的總和×100%=護理滿意度。
1.4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9.0軟件對研究得到的數據進行統(tǒng)計處理,得到的統(tǒng)計數據用(x±s)來進行表示,用t來對計量資料檢驗,計數資料的檢驗則通過x2 ,得到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 結果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慢性病,指以體循環(huán)動脈血壓(收縮壓和/或舒張壓)增高為主要特征,可伴有心、腦、腎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質性損害的臨床綜合征,治療的主要目標是血壓達標,降壓治療的最終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減少高血壓患者心、腦血管病的發(fā)生率和病死率,對于高血壓患者而言,除了藥物的治療,護理干預也尤為重要。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表明在高血壓護理過程中應用護患溝通,可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對高血壓患者而言,長期反復的治療對其身心均帶來巨大壓力,在護理工作中,適當的護患交流形式可改善患者的心態(tài),滿足患者的心理需求,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促進患者康復。語言是護患之間溝通感情的橋梁,禮貌、友好的交談可以幫助患者自我認識及正確對待疾病,消除患者的消極情緒,給予患者溫暖、鼓勵,可使患者精神得到支持,感受到溫暖進而增加治療信心。而且在交流過程中,介紹得體、語言通俗易懂,使患者感受到真誠,自愿參與交流,保證診療及護理的有效性。非語言交流是不使用語言,通過肢體的接觸等形式進行的交流,可配合、加強語言交流的作用。行動是無聲的語言,直接影響患者的情感;眼睛是非語言行動的主要工具,親切和藹的目光使患者易于接近,贏得患者的信任;護理人員和藹可親的面容、沉著的舉止、嫻熟的技巧易取得患者的信任與好評;微笑體現出護理人員友好的態(tài)度,肢體接觸能增進護患的相互關系。健康的護患關系是建立在有效對等的溝通上,護理人員應強化自身護理素質,利用不同的溝通技巧建立與患者的友好交流關系,秉持生命至上的理念,以人為本的心態(tài),最大限度理解患者,促進護患溝通,為高血壓患者護理提供有效保障,促進護理質量升級,提升患者滿意度。
結合研究,臨床上護患溝通在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患者在血壓問題改善效果的比較方面顯著優(yōu)于常規(guī)護理措施的運用(P<0.05)。以此表明,為幫助高血壓患者合理控制血壓,促進自身的身體健康,護理人員在對患者實施護理期間需要提高對護患溝通的重視及應用,臨床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張艷秋.對護患溝通在高血壓護理過程中的護理價值進行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9, 17(02):187-188.
[2]王小楊,戚楊.護患溝通在高血壓護理過程中的作用[J].中國醫(yī)藥指南,2020,18(8):192-193.
[3]魯新萍,王悅,李晶,等.高血壓護理中應用護患溝通的效果評價[J].心理月刊,2020,15(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