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群梅 周芙蓉
摘要:目的:此次研究的目的在于對惡性腫瘤護理中人文關懷護理的效果進行分析。方法:在此次研究過程中,選取我院在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所收治的共計80位惡性腫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依照平均且隨機的方式將患者進行分組,對照組及觀察組患者各為40位。對照組患者在實際治療過程中以常規(guī)的模式進行護理。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之上,配合應用人文關懷護理的模式,對兩組患者的護理結果進行比較。結果:經(jīng)過護理干預之后,觀察組患者的SAS以及SDS評分與對照組相比更為優(yōu)異,同時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與對照組相比更為優(yōu)異。結論:在惡性腫瘤進行護理的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對人文關懷模式進行應用,使患者所救的封面形式得到改善,使患者的滿意度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關鍵詞:護理工作;腫瘤護理;人文關懷護理
引言
惡性腫瘤具有相對較高的死亡率,患者會產(chǎn)生極為明顯的疼痛感,其正常生活以及日常休息會產(chǎn)生較為嚴重的負面影響。在臨床中對人文關懷護理模式進行應用,屬于人道主義的主要體現(xiàn),能夠充分地對患者的人格及尊嚴與尊重對患者所具有的需求予以滿足,使患者的健康狀況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并且能夠進一步使患者的生活質量得以有效的提升,能夠充分的對良好的護患關系予以維持。為了對人性化護理模式在惡性腫瘤護理中所具有的效果進行分析,在此次研究過程中,選取我院收治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對比研究,研究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在此次研究過程中,選取我院在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所收治的共計80位惡性腫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分析,將患者以平均且隨機的方式進行分組。對照組及觀察組患者各為40位。對照組的40位患者在研究中其平均年齡為65.31±4.67歲,觀察組的40位患者所具有的平均年齡為64.32±4.56歲。兩組患者就其年齡、性別等諸多一般資料而言并不存在著統(tǒng)計學差異,在研究中具有較高的可比性。
1.2方法
對于對照組而言,應用常規(guī)的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具體主要包括接待入院的患者,并且協(xié)助患者對實際的入院手續(xù)進行辦理,對整體醫(yī)院的環(huán)境進行介紹,將患者送入到病房,并且對醫(yī)護人員交接工作進行有效地開展,協(xié)助患者對各項檢查進行有效地開展。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之上需要進行人性化護理。具體而言,相應的模式可以進行有效的分析。其一,需要對患者進行早期人文關懷,患者得知自身患病之后會存在更為復雜的情緒,會存在著不安、恐懼、驚訝、緊張,甚至存在僥幸心理,一時間無法對自身患病的事實予以接受。護理人員需要進一步加強溝通,告知告知患者家屬需要進一步的關心患者,對患者進行理解,并且告知患者家屬整體疾病在治療過程中所具有的過程。為了使患者能夠逐漸接受事實,護理人員需要進一步的對患者進行鼓勵,使患者能夠逐步樹立信心,進行更為有效的治療,使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大幅度的提升。第二,在治療過程中,需要進行人文關懷?;颊哂捎谠谥委熯^程中無法對自身的情疾病情況進行綜合性的了解,無法對治療方法予以了解,加之無法對當前的醫(yī)院環(huán)境以及相應的人員予以熟悉。因此,在治療過程中會存在諸多心理壓力與不適感,會存在情緒不佳的情況。而護理人員在此時需要進一步的告知患者的接受化療等諸多治療中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以及整體治疾病在治療過程當中所需要具有的注意事項,使患者能夠做好心理準備,進一步使患者所具有的心理承受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第三,護理人員需要充分的對患者的心理情況以及生理狀況進行關心,需要進一步強化病房巡視,與患者進行更加高質量的交流,囑咐患者家屬陪伴患者,對患者各個方面的需求予以滿足。
1.3觀察指標
在此次研究過程中,應用SAS以及SDS評分表,對?;颊叩男睦頎顟B(tài)進行評分,并且對患者的滿意程度進行統(tǒng)計。
1.4統(tǒng)計學方法
在此次研究過程中,應用spss26.00軟件對各項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在研究過程中,如若P<0.05,則證明因為此次研究具備的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首先,兩組患者的SAS以及SDS評分進行比較相應的結果可由表1予以顯示。
第二,對兩組患者的滿意程度進行分析。在此次研究中可以發(fā)現(xiàn),對照組患者的總滿意度為76.00%;觀察組患者所具有的總滿意度為93.00%。
3討論
惡性腫瘤在臨床中屬于較為常見的疾病,患者在患病之后會存在抑郁、焦慮等諸多情緒,由此也造成身體分泌更多的是腎上腺皮質素,與白細胞進行結合之后,將=致使患者機體所具有的免疫力大幅度的下降。在近些年的發(fā)展過程中,我國的護理模式產(chǎn)生了一定程度的改變,患者在住院之后不僅需要進行更加高質量的治療,同時需要進一步的使整體護理的質量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人文護理在實際開展過程中,能夠充分的對患者所具有的主體地位予以尊重解,對患者的個人感受予以尊重,充分的以患者作為實際服務的主體,在患者治療的過程中,對患者所具有的心理情況進行關注,對患者的實際焦慮情況進行緩解,對抑郁心理進行有效的緩解,能夠進一步使患者治療的積極性以及實際的配合度大幅度的提升,能夠營造更為優(yōu)質的護患關系,使護理質量以及患者所具有的滿意度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在此次研究過程當中可以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護理干預之后,觀察組患者所具有的SAS以及SDS評分與對照組相比更為優(yōu)異,同時觀察組患者所具有的護理滿意度與對照組相比更為優(yōu)異。綜上所述,在進行惡性腫瘤護理的過程中,的人文護理模式進行應用,能夠對患者所具有的負面情緒進行改變,使患者所具有的護理滿意度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在臨床中具有著高度的參考價值,需要進行有效的推廣。
參考文獻:
[1]張巍. 人文關懷護理在惡性腫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探討[J]. 藥店周刊,2021,30(5):153.
[2]黃麗華. 人文關懷護理在惡性腫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 家庭醫(yī)藥·就醫(yī)選藥,2021(3):232.
[3]朱紅梅. 人文關懷在惡性腫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及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 養(yǎng)生保健指南,2021(47):201-202.
[4]楊舒. 人文關懷護理在惡性腫瘤患者放療中臨床應用效果觀察[J]. 飲食保健,2021(6):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