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教學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以滿堂灌的教學方式為主,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新課改背景下,英語學習活動觀逐漸受到重視,并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得以踐行。學習活動的開展旨在通過活動形式來培養(yǎng)學生自主獲取知識、掌握技能的能力;學習活動的開展還可以營造更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有積極幫助。整書閱讀能夠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思維品質,對于學生語言能力的提升有十分積極的意義。本文立足于英語學習活動觀,對高中英語整書閱讀教學的方法進行了分析,希望可以為大家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整書閱讀;英語學習活動觀
作者簡介:孫志英(1972.06-),女,福建惠安人,福建省泉州第五中學,研究方向: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閱讀教學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但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多是以精讀或泛讀的視角來進行教學活動設計,對于語篇主題語境解讀的關注度則較少,同時教學目標也多以培養(yǎng)學生的略讀能力、掃讀能力、細節(jié)閱讀能力為主,對于學生思維品質、文化意識等能力培養(yǎng)的關注度相對較低。高中英語教學應加強對指向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英語學習活動觀的重視,圍繞閱讀教學內容積極踐行英語學習活動觀。作為高中英語教師,應立足于學生的具體學情,為其設置合適的學習活動,以激活學生思維,引導學生從不同的維度來理解文本內容,并鍛煉學生對于知識的應用能力,從而達到提升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知識遷移能力的效果,有效推動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
一、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內涵及踐行意義
(一)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內涵
英語學習活動觀是指學生在主題意義引領下,通過參與具有綜合性、實踐性特點的英語學習活動,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以不同類型的語篇為依托進行問題分析和解決,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語言知識技能,促進學生文化品質、多元思維及綜合能力發(fā)展效果的一種教學理念。簡單來說,英語學習活動觀就是教師組織學生開展、參與有鮮明主題意義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不斷地學習知識、提升能力。
(二)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踐行英語學習活動觀的意義
英語課堂本身就是不同學習環(huán)節(jié)、不同學習活動的組合。新課改背景下,英語閱讀教學越來越受重視,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中踐行英語學習活動觀,開展課堂學習活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踐行英語學習活動觀的意義具體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
第一,轉變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落實以活動為中心、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要求。高中學生的學習壓力大、任務重,加之面臨著高考,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對于學習時間都異??粗?,生怕浪費了寶貴的學習時間。正是在這種理念的影響下,很多教師在開展英語閱讀教學活動時,以滿堂灌的方式為主。但是在這種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下,學生通常只能被動地聽課、死記硬背知識,不僅不能滿足新課改以學生為課堂主體的要求,同時也不利于學生學習效率、學習能力的提升。而踐行英語學習活動觀則能夠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要求,將學生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彌補傳統(tǒng)教學的不足,真正讓學生成為知識的獲取者、探索者,讓學生在參與活動中逐漸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及對知識的應用能力。
第二,轉變傳統(tǒng)的碎片化教學模式,實現(xiàn)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整合化、結構化。當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效果不夠理想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課堂教學內容過于零散,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教學重點放在短語、詞匯、語法方面,這不僅不利于學生對于學習內容的吸收和整合,同時也影響了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不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而英語學習活動觀的踐行則能夠打破這種不良局面,構建起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在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中實現(xiàn)對于知識的吸收整合,促使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綜合能力得到提升和發(fā)展。
第三,實現(xiàn)高中英語教學從學科知識向學科育人方向的轉變。傳統(tǒng)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以知識灌輸為主,往往在活動結束后直接為學生灌輸育人價值,忽視了學科育人的內涵本質,在教學活動中沒有充分挖掘語篇語境的文化內涵,不利于教學價值的充分發(fā)揮。而英語學習活動觀的踐行則能夠實現(xiàn)語言、知識、文化、思維等多維度的融合,充分挖掘語篇語境中的育人價值,從而實現(xiàn)英語學科人文性、工具性價值的統(tǒng)一,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
二、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高中英語整書閱讀教學策略
(一)問題提出
當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以教材中的閱讀篇章為主,而這些篇章多是以“文選式”模式呈現(xiàn),即以單篇文章、單個選段為主要形式,內容之間缺乏關聯(lián)性。且英語教材多關注語言知識學習、語言技能訓練,和學生的實際生活距離較大,學生在學習時往往缺乏真實的語境,這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語言能力的發(fā)展。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過度細化、拆分文本內容,使得學生缺乏全局意識、整體意識,不利于學生理解本文中蘊含的文化內涵及思想,使得英語閱讀課堂變得乏味、枯燥,背離了素質教育的要求。
“整書閱讀”源于語文學科,主要是指引導學生以合適的閱讀方法圍繞整部經典作品進行閱讀,在閱讀中實現(xiàn)和“作者”“文本”的對話。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結合學生情況選擇適宜難度的英文原版作品讓學生進行整書閱讀,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還可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整體感知能力的效果,加深學生對于語言及文學魅力的感知。所以,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加強對整書閱讀教學的重視十分必要,但需要注意的是,整書閱讀具有篇幅長、信息量大、時間跨度長等特點,若選擇的書籍不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或整書閱讀中缺乏整體設計,只是單純地讓學生進行自由閱讀,那么自然很難保證閱讀效果。所以,教師應加強對整書閱讀教學的把控與指導,以進一步提升整書閱讀的趣味性,提升閱讀教學效果。筆者結合《典范英語》這套小說來展開整書閱讀教學。之所以選擇這套小說,主要是考慮到該小說不僅蘊含豐富的詞匯量、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及深刻的主題,同時其語篇長度適中、人物形象鮮明、趣味性強,能夠很好地貼合學生的心理需求。本文以《典范英語》中的“Red Planet”這一語篇為例,分析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整書閱讀教學策略。
(二)文本分析
“Red Planet”的主題為“太空探險”,講述了三個小男孩“Chip”“Wilf”“Nadim”和一條小狗“Floppy”乘坐火箭在魔法世界所發(fā)生的一系列太空探險故事,其中在紅色星球所發(fā)生的故事則為整個語篇故事的高潮部分。在了解了大致的文本內容后,教師就可以結合學生情況來設置教學目標。高中生正處于青春期,他們對于冒險故事、探索未知有較高的喜愛度,這類閱讀內容容易獲得學生的喜愛,調動起閱讀積極性。在語言能力上,高中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英語基礎,有較好的理解力、記憶力,但是多數(shù)學生的表達能力、高階思維能力仍然較為薄弱。為此,在綜合考慮學生各方面情況的基礎上,將太空探險作為本次整書閱讀的主題,以小組合作為抓手,以人物性格為鋪墊,從而讓學生在整書閱讀過程中產生積極的性感態(tài)度。具體來說,教學目標可以從四個維度來設定:1.語言能力:有感情地朗讀故事,并對故事進行多角度、多形式的演繹。2.學習能力:可抓取書中有效信息,同時依據(jù)獲得的信息來分析、解決問題。3.思維品質:理清故事脈絡,分析人物性格特點,形成高階思維。4.情感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認識合作的重要性。
(三)學習活動設計
為達到上述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就需要圍繞主題意義及教學目標來設計多元化、遞進性的學習活動。
1.學習理解類活動。學習理解類活動是一種以語篇為基礎的低階思維活動,同時也是學生學習的起點。在整書閱讀教學中開展這類學習活動的主要目的在于幫助學生對于語篇內容的表層含義進行了解,讓學生知道作品的主題內容、情節(jié)走向、故事順序等,從而激活學生的知識背景,同時調動學生對于閱讀的興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主題意義的探究中,為高階思維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具體活動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開展:
(1)課前預習。在進行整書閱讀教學前,教師應指導學生先自主進行課前預習,即先為學生布置閱讀任務,讓學生在整書閱讀教學前完成對文本的初步閱讀,通過閱讀全文內容、聽讀文章內容、模仿語音語調等方式來增加學生對于語篇大意的了解,同時為課堂教學搭建有效支架,以便課堂教學能夠更順利地進行。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前嘗試進行學案制作,促使學生在制作學案的過程中更深入地理解文本梗概,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為后續(xù)高效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2)課中問答。學生已經通過課前自主閱讀對于故事內容有了大致的了解,故而課堂教學的重點應是引導學生梳理閱讀思路,加深學生對于語篇內容的了解和感知。具體來說,課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人物、地點、主題、情節(jié)等四個維度來初步了解語篇的內容。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來引出課題內容,如“Have you read the story Red Planrt ?Let's see what we can still remmemmber.”。然后教師再引導學生對故事中的主要人物進行梳理,同時引出團隊“team”的概念,為情感態(tài)度目標的實現(xiàn)做好鋪墊。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回憶、思考閱讀過程中有沒有發(fā)現(xiàn)故事主角的衣著變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即“What has changed in the clothes of the protagonist of the story? why?”,讓學生在問題引領下再次梳理閱讀內容,分析故事主人翁的衣著變化情況及原因,從而了解語篇的主題“space adventure”(太空冒險)。在此過程中,鍛煉學生提取主題詞的能力及總結概括能力,從而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最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來梳理故事發(fā)生的地點,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學生自主繪制思維導圖后,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方式對提前準備好的思維導圖進行呈現(xiàn)(見圖1),讓學生在對比中彌補自身的不足,提升其思維的嚴謹性。
2.應用實踐類活動。通過開展學習理解類活動可以幫助學生對于語篇內容產生更系統(tǒng)的認知,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開展應用實踐類活動則可以進一步幫助學生形成新的知識結構,促使其更好地內化知識,從而形成對整書故事的深入思考,并能夠簡單地復述、分析故事內容,發(fā)表個人見解,達到提升教學深度的效果。具體來說,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對故事的結構、走向進行分析,理清文章的結構框架及發(fā)展走向,從而促使學生逐漸形成整體思維,凸顯整體學習的觀念。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故事情節(jié)進行復述。由于“Red Planet”這一故事涵蓋五幅圖,所以教師在為學生進行小組劃分時,可以按照五人一組的形式分組,以保證小組中每個成員都可以選擇故事中的一幅圖進行復述,從而形成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通過這一活動讓學生在復述的過程中達到內化故事的效果,并在無形中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口語表達能力,促使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得到提升。
此外,在完成上述教學活動的基礎上,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新的太空冒險語境,然后引導學生嘗試發(fā)揮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進行故事創(chuàng)編,讓每個學生都能有所產出,從而促使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高階思維能力得到鍛煉和提升。
三、結語
總而言之,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開展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能夠有效打破傳統(tǒng)英語閱讀教學的束縛,彌補其不足,有效提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效果,促使學生在參與整書閱讀活動時獲得學習能力的提升和進步。為此,作為高中英語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需要積極探索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開展整書閱讀教學活動的有效策略,以不斷提升高中英語教學質量,促進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黃曉燕.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發(fā)展學生思維品質的閱讀教學實踐──以M5U4“Getting the Scoop”閱讀文本為例[J].知識窗(教師版), 2020(10):68-69.
[2]陸中明.基于學習活動觀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以Unit2 Travelling Reading閱讀教學為例[J].學苑教育,2021(14):75-76.
[3]張弛.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以Who's Got Talent?閱讀教學設計為例[J].校園英語,2020(32):142-147.
[4]巫檸裕.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科普說明文命題特點及閱讀教學研究[J].中學生英語,2021(18):125.
基金項目:本文系教育部福建師范大學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2021年度課題“指向讀后續(xù)寫能力訓練的整書閱讀模式研究”(立項批準號:KCZ2021053)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