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俊香
摘要:在初中英語閱讀課上,教師要對其進行全方位的綜合訓練,不僅提高學生的英語思維水平,而且也是對其進行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英語閱讀課中,教師除了要指導學生正確認識課文表面的信息外,還要培養(yǎng)其批判性思維能力,使其在思考的環(huán)境中深入地了解課文的內(nèi)涵,了解課文的主旨,掌握課文中的人物的情緒,并主動地將所掌握的知識與作品中的主角進行感情交流。在中學英語閱讀課中,教師要提高英語的綜合素質(zhì),必須加強對學生進行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關(guān)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yǎng)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新一輪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學校更加注重對學生進行有效的素質(zhì)教育,對學生進行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yǎng)是非常重要的。人類是一種思考的生物,他們習慣于接受新的知識和新的事物。同時,在英語的學習中,他們也會將自己的思想和想法帶入到閱讀中。在教學中,教師無法在教學中及時地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問題,并且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也往往一竅不通,嚴重影響了英語教學效果。在英語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進行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yǎng),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形成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從而促進英語的學習[1]。所以,在初中英語閱讀課上,如何在課堂上進行批評性思維培養(yǎng),具有現(xiàn)實意義。
一、激發(fā)學生的質(zhì)疑意識
在初中英語課堂上,教師可以對問題進行刻意引導,并對學生進行提問;讓同學們根據(jù)課文中的常用問題,進行深度的反思。讓同學們在閱讀時,先考慮作者的意圖和主題,通過對這些問題的分析,了解論點的依據(jù),探究應用實例,發(fā)現(xiàn)主觀論點,體會作者所要表達情感[2]。然后,通過對這篇論文的分析,分析出作者的結(jié)論,理解作者的想法。
例如:教師在教學牛津譯林版初中英語九年級“know yourself”時,可以先讓學生對自己進行評價,向其他人介紹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引發(fā)學生思考人生理想和目標,對自己有充分、全面的認識,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將所學到的知識進行應用,學以致用。對學生批判性思維進行培養(yǎng),必須要打破課堂教學的束縛,讓學生脫離課堂,充分對知識進行思考,以客觀角度看待問題,開拓思維。
二、認可學生的批判性觀點
為了提升學生的批判思考能力,必須從學習如何去處理問題開始。初中英語教師要指導學生們對所學知識提出疑問,以批評的目光來研究,從他人的觀點和理論中吸取養(yǎng)分,同時也要善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觀點。
例如,教師在進行牛津譯林版英語九年級下冊 “robots”,可以導入問題Do you think you will have your own robot?,引發(fā)學生討論:你是否曾考慮擁有一個自己的機械人?學生喜歡看影片,教師可以在教室里放映有關(guān)機器人的科學影片,例如:扮演人類的奴仆,負責照料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家庭事務;還有一些機器人,是做一些高風險的工作。在此期間,老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你覺得將來的機器人會說話嗎?此時,一些學生會分享詹姆斯·懷特在教科書中的看法,他們說,機器人不能像人那樣工作;一些同學卻相信,在接下來的數(shù)十年里,機器人能夠和人說話,并能像人那樣工作。不管是哪方面回答,老師們都要積極通過提問,讓他們不斷地思考:將來的機器人會走向何方?這些機器人會有智能嗎?如果有了人類的話語權(quán),那么,它們將統(tǒng)治整個人類世界嗎?它們到底會幫助人類做哪些事情?老師可以將同學分為 A和 B兩派,要求他們就文本中的某個論點進行爭論,并采用查字典、列提綱等方式來進行討論。學生在辯論過程中,能夠從正反兩方面看待問題。教師要善于肯定學生在辯論中產(chǎn)生的批判性觀點,讓學生敢于質(zhì)疑,不斷地完善、充實自己的觀點,從而進一步提高批判性思維。一般而言,初中生已經(jīng)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能夠獨立進行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為了強化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觀點,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
三、靈活設計課堂,提高學生的批判能力
在初中英語的閱讀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在英語的基礎上進行了大量的學習和積累,從而形成了自己的批判思考能力,因此,在閱讀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批判能力,提高自己對英語的理解能力。在閱讀課上,教師要根據(jù)孩子的年齡特點和發(fā)展需要,把批判的思想融入到課堂教學之中,引導他們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見解,并通過英語的閱讀來提高自己的學習效果[3]。
例如:在牛津譯林版初中英語九年級下冊”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一課的教學開展中,主要講述介紹了中國民間傳說愚公移山的故事,語言知識方面是狀語從句。根據(jù)學生的需要,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活動。引導同學們迅速地讀完文章,了解文章的含義和要點,讓他們能夠積極地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觀點,并且在通過小組形式進行溝通[4]。同時,教師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引導、管理和組織作用,將學生的各種意見和看法融會貫通,但卻不能下結(jié)論,要讓學生通過自己的閱讀和理解,來了解愚公移山的發(fā)展歷程,進而加強對文章的把握和了解,進而養(yǎng)成學生批判意識與思維。
結(jié)束語
在英語閱讀中,學生批判性思維培養(yǎng)是一項非常關(guān)鍵的任務。但是,初中生的人生閱歷、認知水平有限,在表達觀點的時候,往往會脫離現(xiàn)實和原文,甚至會出現(xiàn)一些偏差。在充分尊重和充分理解的前提下,教師要給學生以正確指引,從而使他們的批判思維能力得到切實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商坤.基于批判性思維能力提升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探究[J].英語廣場,2021(36):131-133.
[2]徐芳.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英語畫刊(高中版),2021(25):97-98.
[3]丁文文.初中生英語批判性思維能力發(fā)展路徑摭談——以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為例[J].英語畫刊(高中版),2021(20):34-35.
[4]陳茹.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J].校園英語,2020(27):110-111.2684709E-E9BF-43F3-A67D-9661159BB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