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娜
關鍵詞:提問教學;情景教學;初中地理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6-
前言
隨著核心素養(yǎng)的提出,地理課不僅是一門傳授自然環(huán)境知識的學科,還是一門關于社會要素的學科,而要兼顧好二者來上好一門地理課,則需要完善地理課堂的教學方式,要讓學生成為教學的參與者。這不僅能夠轉變傳統(tǒng)師生關系,對培養(yǎng)地理課學科核心素養(yǎng)以及培養(yǎng)趣味化課堂等都具有積極意義。
一、初中地理課堂提問式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習慣傳統(tǒng)教學模式
學生接受了近十年的應試教學方式,已經(jīng)完全適應了傳統(tǒng)模式的理論灌輸課,他們對于地理課的理解就是一邊聽著教師的知識介紹,一邊抄寫課堂筆記,將教師所提及的重點難點內(nèi)容進行圈點,并通過“刷”課后習題、習題冊以及大量背誦來提升成績。這樣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雖然節(jié)省時間,但對于學生來說,所學到的知識都只停留在表層,就導致很多學生沒辦法通過理解記憶,只能“死背書”。
當提問式教學的活動開展時,就意味著學生不能一味從教師的講解中獲取知識,而是更多地需要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和研究來得出結論,這種學習雖然靈活了許多,但需要依靠學生自主性的學習方式并不能讓學生完全從內(nèi)心接受,因為他們習慣于從教師那里得到答案,甚至會出現(xiàn)一批學生開始擔心這樣的教學是否會浪費自己的時間,間接影響自己的分數(shù),從這些角度看,提問式的課堂的理念還沒有受到廣大學生的接納。
(二)地理教師理論素養(yǎng)不全面
作為一名地理教師,需要具備的理論基礎不僅包括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等知識,還需要包括技術地理學等理論素養(yǎng)。然而一些教師由于自身能力的不足,缺乏知識的累積,本身無法更好地理解地理課中知識的精髓。這類教師在進行地理教學時,僅僅是依靠教材中存在的少量的知識內(nèi)容,通過簡單機械地記憶方法進行地理課教育,忽視了對學生的思維的影響和引導。學生也只是在聽教師把教材中的文字朗讀了一遍,整個教學過程中沒有任何知識的拓展,也缺乏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學生無法從中獲取感興趣的內(nèi)容,對其中的知識點沒有產(chǎn)生深刻的印象。有些內(nèi)容教師甚至以“不會作為考試內(nèi)容”為理由,干脆朗讀都直接跳過,學生處于完全被動的狀態(tài),對于地理課的學習也沒有任何的主動性和思辨性。
二、完善初中地理課堂提問式教學的對策
(一)增強地理教師理論素養(yǎng)
地理教師不僅需要掌握專業(yè)的地理相關理論,還需要熟練了解工農(nóng)業(yè)、氣候、圈層等知識來填充自己的教學。在日常的地理課堂中,教師深厚的理論基礎和素養(yǎng)能夠幫助其在教學中豐富課堂內(nèi)容,改善枯燥單一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對地理內(nèi)容產(chǎn)生極大的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例如,教師在《人類的居住地──聚落》一課中,可以借用多媒體等科技,結合思維導圖的模式,在課堂導入部分,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好奇心來提問:“同學們認為人類居住在地球上,正在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什么?可以從人文、自然、科技各個角度來回答”,這種學生參與度很高的話題在開始就能夠引起學生對這節(jié)課的濃厚興趣。其次,在學生針對問題思考過程中,教師需要具備分辨學生思維正確與否的能力,且要結合正確的價值觀提供學生正確的思辨方向,防止學生出現(xiàn)思維偏移的狀況。同時教師提問時還需要建立良好的課堂氛圍,提高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有效互動次數(shù)。在課堂最后,教師要用巧妙的小結升華本節(jié)課的意義,這都是需要教師具有深厚的人文素養(yǎng)。
(二)深化學生對提問式課堂的認同意識
在當前的新課程改革環(huán)境下,傳統(tǒng)的地理課教學已經(jīng)不能適應當前發(fā)展的需要。因此,地理課必須順應素質教育的客觀要求,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而學生也需要適應這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教師必須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地理課教育,強調(diào)學生在課堂中的中心地位。在地理教育中,教師設計的問題要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如《氣溫的變化與分布》,在講解教材的同時,可以向學生提問日常生活中保護環(huán)境的做法,通過聯(lián)系生活增強了師思課堂的“生活性”和“趣味性”,有利于增強學生對提問式課堂的認同感和參與感。此外,教師可以通過建立速答的活動形式,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消化理解,而且有利于學生將所學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相結合。例如,可以針對“ 自然災害”這種立題建立提問卡,將學生分成不同小組,每個小組有十個問題,答完答對的情況下用時最少的小組獲勝,這樣不僅滿足新課改中倡導的小組合作模式,還落實了地理課情景化、生活化的要求。
總結
如何保證初中生綜合素質提高的科學合理實施,已成為教育界關注的重要問題。初中階段所獲得的知識是最容易牢記的,因此,往往在初中階段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并將提問式教學作為初中生學習中不可或缺的一項目標,這對學生今后的各項學習都非常有幫助。本文以初中地理課為例,分析了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未來將會進一步分析原因并進行深入分析,從而提出更好的解決策略。
參考文獻
[1]李楠.初中地理課友善教育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5
[2]袁楊.《先秦諸子選讀》教學對初中生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D].河北師范大學,2018
[3]趙靖.關于人的全面發(fā)展理論和大學生全面發(fā)展教育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