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黎珠
摘要:隨著當前我國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fā)展,語文學科在中小學教學中的重要性還在提升,無論哪一科的學習都需要語文的閱讀、理解能力和一定的表達能力。在學生的語文學習中,小學階段是學生語文學習的習慣培養(yǎng)、語文學習能力形成的奠基階段,也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關鍵時期,所以必須要重視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課堂是落實語文教學目標的主陣地,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強調(diào)要提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努力打造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
全力、全面和有效地推進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是小學語文教師實現(xiàn)教學效益提升的重要途徑,也是高質(zhì)量落實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目標的關鍵所在,教師要進一步深化對自身的認識,全面地加深對構建高效課堂的理解,并積極地探索有效構建高效課堂的方法。
1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意義
第一,有效更新教學形態(tài)。從目前的語文課程教學組織和實施情況來看,一般采用板書加口述這種固定型的模式開展教學,使得課堂的教學形態(tài)長久得不到更新,自然會影響到教學效率的提高。而通過全力推進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可以對課堂教學的基本組織形態(tài)進行全面的改進和優(yōu)化,如將被動學習變?yōu)楹献鲗W習,將傳統(tǒng)教學變?yōu)榉謱咏虒W,將單一評價變?yōu)槎嘣u價,從而可以為小學語文課程教學注入生機和新鮮感,促進每個學生更為有效地開展學習。第二,不斷提升教學質(zhì)量。當前影響和制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益的因素還有很多,使得最終的知識講解和技能傳授效率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而通過積極推進高效課堂的構建,可以結合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和因素,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和解決,從而可以補足教學短板和教學漏洞,促進教學效率和教學質(zhì)量的不斷提高。第三,全面落實核心素養(yǎng)。當前,積極在課堂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目標,已經(jīng)成為小學語文教師的共識,而結合目前的語文課堂教學組織和實施現(xiàn)狀來看,還存在重視程度較低、輕素養(yǎng)重成績等突出問題。而通過積極推進高效課堂的構建,可以促使教師轉變教學觀念,積極沿著正確的教學思路,全面在課堂教學中強化對學生綜合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2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策略
2.1課前預設趣味問題,引發(fā)自學樂趣
課前預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學趣不高,也與課前預習不足緊密相關。但是預習還要講究方法,決不能以枯燥乏味的方式作為預習手段,那樣只會消磨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興趣。所以,在課前預設趣味問題也顯得格外重要,重點在于結合課文將所提問題趣味化,真正引發(fā)學生的興趣點,形成自主學習的驅(qū)動力。例如,在學習《詠柳》和《春日》之前,課堂教學內(nèi)容需要圍繞詩詞讀音、釋義、以及詩詞的情感與內(nèi)涵等角度展開講解。如果課上所講內(nèi)容在課前預習中都完成了,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會更為積極,這是做好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鋪墊。但是預習問題需要設計得更為巧妙,才會引發(fā)學生的自學樂趣。由于兩篇古詩詞都是依托景物來抒發(fā)情感,所以在預設學習問題時,可將此作為基準點,將枯燥的問題趣味化,進而吸引學生的關注度?!对伭分v述了柳樹的自然形態(tài),課前可以要求學生收集自己喜歡的花草樹木圖片,由學生對比找出柳樹的風格特點,這樣便可減少古文的無趣感,促使學生通過感性觀察去完成語文知識的預習。而在《春日》一課中,詩詞實際上哲理性很強,表達出了作者在亂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如果只是簡單地去收集圖片素材,顯然不足以產(chǎn)生對詩詞的深刻理解。那么教師就需要為學生提供一些關于詩詞作者朱熹的人物介紹,尤其需要給出大量與作者創(chuàng)作聯(lián)系較為緊密的歷史背景介紹。唯有如此,趣味性才能與知識點緊密聯(lián)系,通過課前預設趣味問題來引發(fā)學生的自學樂趣。
2.2調(diào)整教學思維,激發(fā)小學生的語文游戲意識
對于小學語文學科來說,想要讓趣味化教學更具效果,需要教師引導和啟迪學生的語文游戲意識,并將其落實到實處,融入到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然而,從現(xiàn)階段的小學語文學科教學的形式來看,多數(shù)教師在學科教學期間并未將引導和啟迪學生的語文游戲意識作為教學的關鍵落實到實處。鑒于此,需要教師及時地調(diào)整自身的教學思維,選擇更加適合學生的方法和手段來進行授課。舉例來說,在《金木水火土》一課的教學之中,一方面,教師從學生的識字和認字入手,向?qū)W生展示了一些課文當中需要學生重點學習和記憶的字詞,由教師親自向?qū)W生講授這些字詞的讀音和字形,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和認識這些漢字。另一方面,為了引導和啟迪學生的語文游戲意識,教師還就本節(jié)課的知識內(nèi)容,組織學生開展了一次具體的“尋找生活中的漢字”趣味識字游戲活動。在此次“尋找生活中的漢字”趣味識字游戲活動當中,學生需要充分利用課余的時間,借助小組合作的方式共同去搜集和整理標注有金木水火土字樣或則帶有金木水火土偏旁的漢字,并將這些漢字記錄下來在課堂上進行分享和展示,以此來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一些生字詞,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生活與語文學科之間存在的密切聯(lián)系。比如,拿“木”字來說,學生可以到公園去尋找一些樹木,從而在尋找的過程中去認識一些樹木,拓展自己的眼界。
2.3巧妙使用多媒體營造課堂氛圍
學生在小學階段抽象思維不夠充足,更加容易接受直觀的事物和知識內(nèi)容。而在傳統(tǒng)語文課堂教學當中,受到語文教學條件、教學內(nèi)容等各類因素限制,教師所采取的語文教學手段、方式相對較為單調(diào),學生很難獲取直觀、形象語文教學情境,整個語文課堂顯得較為枯燥和單調(diào),效率一直得不到增強。所以,在實際進行語文教學時,需要針對多媒體這一教學設施展開科學、精準使用,為學生營造一個有利的學習環(huán)境和課堂氛圍,把傳統(tǒng)教師板書教學形式用圖片、視頻、文字等形式進行呈現(xiàn),吸引學生注意力。例如:在學習《海底世界》這一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來將課文中描述的海底世界視頻為學生播放,讓學生欣賞、觀看和認識各種動物、景觀,并讓學生抓住自己比較感興趣動物進行講解,讓學生用“有的像……”句式描述不同動物,并利用具體的語言來詳細感悟、了解海底世界當中豐富景色。在學生認真描述和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為學生播放與文章海底世界有關的水流聲音,結合多媒體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當中掌握知識,感受語文學習趣味性和樂趣。又比如:在學習《司馬光》時,教師可以在網(wǎng)絡搜索與司馬光有關的電影視頻以及歷史圖片資料,在司馬光文章教學之前為學生播放,讓學生在課程開始前對司馬光進行簡單了解和掌握,結合視頻來引出本節(jié)課要講解的知識內(nèi)容,激發(fā)出學生對于后續(xù)知識求知欲望,以此來增強后續(xù)知識傳達質(zhì)量和水平。
3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仍舊存在著非常多的問題,教師應對各個因素進行全面分析,盡可能地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努力改善課堂教學的效果,進一步推動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楚儀.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J].新課程,2021(38):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