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璽
摘 要: 隨著社會發(fā)展,國家在教育領域更加注重素質(zhì)教育的全面發(fā)展。初中教育作為九年義務教育的重要階段,決定著學生的未來,因此,初中教育教學工作除了要注重文化課教學之外,還需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這就要求初中教育應該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逐步認識到自己的價值,進而可使學生端正思想觀念,樹立遠大理想抱負,自覺改掉不良習慣,由此提升班級管理水平。文章主要陳述初中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并且結合實際情況,提出提高初中班級管理的對策。旨在為初中班級管理更好發(fā)揮應有效能,實現(xiàn)預期管理目標,促進初中學生全面發(fā)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 初中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提升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8918(2022)10-0009-04
一、 引言
初中班級,是由學生和老師共同構成的學習群體。因此,要想做好初中班級管理,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自新課改推行以來,教育領域更加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這就要求初中班級管理過程中,應該更加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觀察學生,引導學生,發(fā)掘學生應有潛力。只有如此,初中班級管理才可以更好發(fā)揮學生力量,實現(xiàn)學生自我管理。目前階段中,關于初中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既有相關教師管理方式的問題,也有學生自身存在的不良行為傾向。因此,關于初中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成為目前亟待探討的重要課題。
二、 初中生心理特征分析
(一)初中生渴望被關懷
很多初學生從小學畢業(yè)后進入初中校園,面對新的校園環(huán)境、班級環(huán)境以及新的同學和老師,在人際交往中會感覺不適應,針對這一情況,家長往往會在入學前對孩子進行心理安撫和疏導,但同時也需要老師在學習生活過程中,給予學生足夠的關懷,多與學生進行課下交流,使他們盡快適應初中校園生活,融入課堂。相比小學生,初中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他們的自理能力又比不上高中生,這時就需要老師在日常生活中多觀察學生的生活習慣及自理能力。每個學生的為人處世方式都不一樣,需要老師協(xié)調(diào)好同學之間的關系,做班級的“大家長”、學生的“知心姐姐”。同時老師還要提前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對特殊家庭、遭遇家庭變故的學生,不定期的談心,給予其一定的生活幫助和安慰,及時掌握這部分學生的思想動向,讓學生感受到來自學校的關懷、班級的溫暖。小升初的這一階段是初中生活的起始階段,要讓學生做好心理上的過渡,及時調(diào)整心態(tài),開始新的校園生活。
(二)初中生個性張揚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對學校來說,教師是人類文化知識的繼承者和傳播者;對學生來說,教師是學生智力的開發(fā)者和個性的塑造者。初中階段學生的身體會不斷發(fā)育、成熟,生理和心理都在不斷地發(fā)展。在班級管理中,老師要注重每個學生的個性差異,組織學生積極參加班級活動,尊重學生的個性張揚,將興趣化教學融入課堂中,做到教育和個性、興趣的完美結合,注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激勵學生發(fā)揚自我。
(三)追求“娛樂活動”
進入初中校園生活,學生除了學習語文、數(shù)學、英語、科學之外,還會有思想政治、化學、物理等課程,相對小學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生學業(yè)繁重,學科種類多,部分學生的學習壓力就會加大,一時難以接受,會產(chǎn)生厭學情緒。此時老師就要利用課后休息時間安排適當?shù)募w活動,例如:詩歌朗誦、趣味運動會、唱班歌活動等,豐富學生的課后活動;同時也可以將“學與娛”融合到課堂教學中,這樣一來可以緩解學生學習壓力,增加課堂趣味,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娛樂興趣化教學的同時,老師也要把握好一定的度,將學生學習放在首要位置。
三、 初中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尚未凸顯學生力量
初中班級管理過程中,因為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更多依賴教師力量,導致初中班級管理十分被動,處于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對立狀態(tài)。這種現(xiàn)象,不僅不利于班級管理,而且基于初中學生心理特點,往往還會出現(xiàn)本末倒置的逆反心理。其實,初中班級作為已經(jīng)具備豐富生活認知的群體,更應該展開自我管理,凸顯學生力量,進而促使初中班級管理更加主動化、積極化、自覺化,只有如此,初中班級管理才可更加自然,潤物細無聲,在潛移默化之中,逐漸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水平,逐漸提高初中班級的管理水平。
(二)管理內(nèi)容涵蓋不足
教育教學,在于給予學生幸福生活的能力。但是,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更多注重學生的文化課成績,這就導致初中班級管理過程中,對管理的目標和內(nèi)容,更多只是涵蓋學習狀況方面,而對學生的心理健康、興趣偏好,難以做到正確引導。這種管理內(nèi)容涵蓋不足的現(xiàn)象,將會極大削弱初中班級管理的應有力量,因此,相關教師應該積極轉變思想觀念,遵循新課改原則,踐行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不斷完善初中班級管理內(nèi)容,使其可以涵蓋更多層面,發(fā)揮綜合管理的應有效能。
(三)學生自身習慣不好
現(xiàn)在的初中學生,大多為獨生子女,可以說是一家人的焦點,享受著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專屬寵愛。但是,部分家庭過于溺愛也會導致孩子逐漸自私自利,不在乎他人感受,不珍惜他人勞動成果,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自我管理意識較差。這些學生,置身初中班級,也會表現(xiàn)出以自我為中心,傲慢無禮,出言不遜,同時,對這些學生,如果管理不當,還會致使他們更加叛逆。因此,相關教師應該協(xié)同班委,勤于組織班級活動,循循善誘地培養(yǎng)學生良好習慣,使其在自我表現(xiàn)中認識到自身的存在價值和意義,逐漸改變不良習慣。
(四)管理方式刻板單一
初中班級管理,在于營造更好的氛圍,給予學生更加健康、快樂的集體學習生活。但是,現(xiàn)有階段,部分初中班級班規(guī)嚴明,方式方法刻板,不僅不會起到良好的管理作用,還會基于強制性,造成更大的學習壓力,同時,即便相關教師投注大量時間、精力,也是無濟于事。因此,基于初中班級管理的初心,應該采取溫和管理、互動管理、融合管理等多種管理方式,促使班級管理更加具有親和力,只有溫暖人心的力量,才可以有效提高學生自我約束的內(nèi)在信念。簡而言之,應該更多注重學生管理,勤于組織班級活動。
四、 初中班級管理中問題的成因
(一)采用傳統(tǒng)理念管理
傳統(tǒng)教育管理模式下,班主任就是一個班級的管理者和領導者,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學生一直是被管理和領導的對象,初中生個性張揚,長時間的束縛管理,會使學生產(chǎn)生逆反心理。這種教育管理理念與現(xiàn)階段要求的素質(zhì)教育明顯不符。
(二)應試教育考試壓力
學校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將考試排名作為班級量化評估的重要依據(jù),致使班主任的教學壓力加大,一切的班級管理都是以提升考試成績?yōu)楹诵模o學生灌輸提高學習成績才是王道的思想,這樣往往會加大學生的學習壓力,適得其反,與目前倡導的素質(zhì)教育背道而馳。
(三)管理資源不足
傳統(tǒng)應試教育背景下,學校會將班級管理的最大權限集中在班主任身上,究其原因,是學校管理資源不足。傳統(tǒng)的初中學校,教師數(shù)量較少,學校就會采用兩種方式最大化利用人才,一方面是教師和學生飽和,一個班的學生人數(shù)在50人以上;另一方面是班主任不僅要帶自己本班的課程,還要兼帶其他班的課程,但是班主任的工作精力是有限的,會導致對學生的管理不足。
五、 提升初中班級管理的對策
(一)營造良好班級氛圍
提升初中班級管理,首先需要營造良好班級氛圍。班級氛圍,可以自然而然影響學生的言行舉止,良好的班級氛圍,可使學生更加具備集體意識,進而積極參加各項活動,努力贏得更多班級榮譽。同時,也會基于良好班級氛圍的軟約束力,遵守校紀班規(guī),更好地學習知識。簡而言之,良好的班級氛圍,可使學生對班級更加具有歸屬感和認同感,同時,也可基于個人與集體的關系,更加勇于展現(xiàn)自我,更加熱衷表達自我,以此融入集體,更好契合氛圍,久而久之,班級氛圍將會越來越好,感染每位學生,甚至可以成為學校的標兵班級、模范班級。因此,營造良好班級氛圍是提升初中班級管理的先決條件和重要基礎。
(二)注重情感教育滲透
初中學生,正值青春年少,隨著生活認知的積累,更加具有自我意識。因此,部分學生活潑好動,表現(xiàn)欲強,還有部分學生寡言少語,沉默內(nèi)向,仿佛擁有很多心事。由此可見,要想做好初中班級管理,需要注重情感教育滲透。這就要求相關教師應該具備更多愛心、耐心、責任心,以愛育愛,以德育德。具體來說,日常管理過程中,教師應該更好地了解學生,因材施教,不同學生予以不同的情感態(tài)度,例如,對頑皮搗蛋的學生,教師可以適當嚴厲,促使學生懂得尊師重道;對膽小封閉的學生,教師與其交流時,應該溫言軟語,更好傾聽學生,進而幫助學生打開心扉,找到癥結所在,逐漸完善自我,獲得陽光心態(tài)。
(三)培養(yǎng)學生良好習慣
要想做好初中班級管理,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十分關鍵。對初中學生而言,即便已經(jīng)具備更多生活認知,但是,自律意識和自律能力稍顯薄弱,極易受到不良嗜好的引誘和侵蝕,例如,熬夜上網(wǎng)、打游戲等。這些壞習慣,不僅影響學生學習,長此以往,還會影響學生身心健康。因此,相關教師,應該利用課堂教學,或者布置家庭作業(yè),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其可以自然而然地展開主動學習,規(guī)律作息。在此過程中,相關教師應該及時肯定學生,鼓勵學生,幫助學生更好悅納自己,發(fā)現(xiàn)自我優(yōu)勢,發(fā)現(xiàn)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進而可以自覺規(guī)劃時間,避免沉迷于網(wǎng)絡游戲,或者其他不良嗜好。
(四)建立班級管理制度
要想提高初中班級管理質(zhì)量,需要建立班級管理制度。對初中班級管理而言,班級管理制度可使學生更加清晰地認識制度的原則性、權威性。通過班級管理制度的界定,可使集體任務得到妥善安排,促使學生更加具備責任意識,可以預先了解自己需要完成的任務內(nèi)容,并且積極做好準備,等到需要自己完成的時候,便可一展身手,貢獻自身力量。可以說,班級管理制度是基于班級自身情況,預先設置的各項指導,可將日常需要例行的各項班級事務做到分工明確,細化責任到人,有效提高了班級學生的主人翁意識,進而可以加強學生自我管理。
(五)充分尊重學生個性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位學生都有不同的優(yōu)勢與個性,因此,初中班級管理過程中,應該充分尊重學生個性,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這就需要相關教師給予學生各抒己見的空間與機會,同時,對個性鮮明的部分學生,教師更應該保護學生的個性,幫助學生有力發(fā)掘個人潛力,使其可以更好地表現(xiàn)自己,貢獻力量。簡而言之,初中班級管理中,每位學生都很重要,一位又一位的學生組成班級,一個又一個的班級組成學校,尊重每一位學生,促使每一位學生得到科學的管理,才可管好班級。同時,充分尊重學生個性,亦是教育事業(yè)的根本,教育不僅需要幫助學生積累知識,還需幫助學生完善人格,因此,與其強硬管理,不如發(fā)掘學生已有優(yōu)勢,并且通過合理引導,可使學生的個人優(yōu)勢逐漸凸顯,幫助學生獲得自信與快樂,使其可以自覺維護班級榮譽,共建美麗初中班級。
(六)選拔培養(yǎng)班級干部
初中班級管理過程中,選拔培養(yǎng)班級干部,其目的主要在于提高學生自我管理的意識與能力。因此,初中班級作為一個團體,首先需要基于內(nèi)部管理實現(xiàn)和諧穩(wěn)定。而且,班級干部,本就是學生,更可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同時,班級干部也與學生朝夕相處,選拔于學生之中,服務于學生之中,因而可以更好地做好班級管理,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問題,第一時間解決問題,也可將作為班級干部的標兵力量,更好滲透于同學之間,促進學生共同進步。因此,相關教師日常教學工作過程中,應該善于觀察,選拔培養(yǎng)班級干部,組成班級管理的核心架構,發(fā)揮學生力量,逐漸提高初中班級管理水平。
(七)勤于組織班級活動
初中學生,活潑好動,表現(xiàn)欲強,精力十分充沛。因此,要想提高初中班級管理水平,可以勤于組織班級活動,促使更多學生參與其中。毋庸置疑,班級活動的籌備到開展,可使學生更加體會到自己是集體的一分子,因而,可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各展身手,獻計獻策,促使活動順利召開,另外,更可在活動成果中,體會到參與活動的喜悅感、成就感與獲得感。因此,要想提高初中班級管理水平,將相關管理內(nèi)容融入班級活動之中,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取得更好的管理成效。此外,組織班級活動時,相關教師應該退居引導地位,鼓勵學生自發(fā)布置各項內(nèi)容,從籌備到開展,在活動中鍛煉自己,完善自己。
(八)開展多元化管理
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如果一味地采用單一的管理方法,比如采用懲罰制度,容易將老師和學生處于感情的對立面,加深學生對班主任的敵意,嚴重的話會使自尊心弱、自制力差的學生心理畸形發(fā)展,自暴自棄,這一教學方法嚴重違背素質(zhì)教學的初衷。因此,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應該采用多元化的管理方法,多多鼓勵學生,避免使用強制的教學手段,讓學生理解老師的辛苦,提升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進而提高班級管理質(zhì)量。
六、 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班級管理仍然存在部分管理問題。這些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尚未凸顯學生力量、管理內(nèi)容涵蓋不足、學生自身習慣不好、管理方式刻板單一等方面。因此,可以通過營造良好班級氛圍、注重情感教育滲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習慣、建立班級管理制度、充分尊重學生個性、選拔培養(yǎng)班級干部、勤于組織班級活動等對策得以改善。在此過程中,相關教師應該尤為尊重學生的班級主體地位,鼓勵學生、信任學生、關懷學生,給予學生更多自我展現(xiàn)的空間和機會,及時肯定學生,善于觀察學生,協(xié)助班級學生,共同提高初中班級管理水平,讓初中學生擁有更加美好的學習環(huán)境,使其身心健康發(fā)展。文章上述內(nèi)容,因時間和范圍等不可控因素,仍然存在諸多不足,以期在后續(xù)深入探討中逐步完善。
參考文獻:
[1]王曉艷.新課改背景下鄉(xiāng)鎮(zhèn)中學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9(2):13.
[2]韋雪艷,周琰,錢蕓施.班級心理環(huán)境與初中生學習投入的關系研究[J].教學與管理,2019(3):24-27.
[3]陳坤輝.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14(11):125.
[4]王元英.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9,661(5):52+54.
[5]龍剛.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新紀實·學校體音美,2019(9):183.
[6]楊苗娃.初中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以撫州臨川三中班級管理為例[J].文學少年,2019(14):145.
[7]李明九.初中班級管理工作中德育工作的困境與對策研究[J].中外交流,2019,26(29):92-93.
[8]李成冬.初中班級管理中的常見問題及改進策略探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14(8):113.
[9]黃德麗.城郊薄弱初中班級自主管理實證研究:基于自組織理論的視角[D].貴陽:貴州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