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馨漪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和移動設備的普及,“微”時代到來,微課成為了教育教學領域中的“??汀?。傳統(tǒng)的初中語文名著導讀教學方法、手段有些單一,已經難以迎合新時期的要求,廣大教師必須與時俱進,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和手段,更好地推動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此背景下,一些教師順應時代發(fā)展趨勢,嘗試借助微課實施教學,以期提高整體教學實效,助推學生綜合發(fā)展?;诖?,以下就將初中語文名著導讀教學作為載體,著重分析微課的應用策略,希望提供有利參考。
關鍵詞:信息技術;微課;初中語文;名著導讀
微課是信息化時代的產物,它可以打破時空的束縛,讓學生隨時隨地學習。名著導讀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一環(huán),關系著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和視野的拓展。在每本教材中,通常都會設置名著導讀模塊,給學生提供了中外經典著作,以此增長學生的知識面。在開展名著導讀教學時,如若教師可以將微課利用起來,可以為名著導讀“增光添彩”,讓學生的名著閱讀更加生動、多元,取得更加顯著的閱讀成效。
一、應用微課制定閱讀任務,做好閱讀記錄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變化,傳統(tǒng)“教師授而學生受”的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代教學需要,廣大教學工作者必須推陳出新,為學生綜合發(fā)展助力。其中,“師為導,生為主”已經成為了廣大教師的共識。什么是“師為導,生為主”呢?它指的是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要在明確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發(fā)揮自身的作用,循循引導,不代替學生學習,不使學生成為學習的“機器”[1]。教師可以將微課利用起來,為學生制定閱讀任務,引導學生做好閱讀記錄,更好地獲取、預見和鞏固新知,有效提高學生閱讀熱情和能力,為其閱讀的深入奠定良好基礎。具體而言,在正式實施名著導讀教學工作前,教師有必要結合具體教學的內容進行閱讀任務、計劃的制定,包括閱讀書目、閱讀目標、閱讀時長以及閱讀要求等,精心設計、安排,為名著導讀教學的有效開展提供重要保障。以《駱駝祥子》為例,教師制作了相關微課,包括教學步驟、內容呈現(xiàn)、解說和用時,教學步驟包括版本推薦、內容提要、作者簡介、文學地位、學程設計以及閱讀記錄,內容呈現(xiàn)、解說以及用時則與教學步驟相對應,如版本推薦:中國現(xiàn)代名著作家老舍的代表作;內容呈現(xiàn):一張相關的圖片;解說:今天老師給大家推薦的閱讀書目是《駱駝祥子》;用時:10秒(根據(jù)實際情況而定)。根據(jù)微課的重點和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時長,教師要重點關注學程設計表和閱讀記錄表,首先,學程設計表由兩個部分組成,即閱讀范圍和閱讀任務,《駱駝祥子》一共有二十四章,將其分為若干個小篇章,每三章為一節(jié),每節(jié)都有對應的閱讀任務,讓學生按部就班地閱讀,讓閱讀更具持續(xù)性和遞進性。其次,閱讀記錄表包括時間安排、閱讀積累、閱讀心得和閱讀中的疑惑,為學生深層次閱讀夯實基礎。當完成微課的制作后,教師選擇適當時機引入,也可以將其上傳至班級群或學習平臺,讓學生在課后自主下載、觀看。這樣,學生在微課的輔助下獲取了大量的知識,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這些都是學生參與課堂學習和探究的“利器”,帶著疑惑閱讀,會有更好的效果,也是以學生為中心這一理念的有力體現(xiàn)。
二、應用微課導入趣味資源,探究故事情節(jié)
在微課視頻的輔助下,學生的大腦不再是“一片空白”,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知識和經驗,此時,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和熱情就成為了廣大教師重點關注的課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一個人力求探索知識和認識事物的意識傾向,當學生有了這一傾向后,他們在學習中就會表現(xiàn)得更加自覺、積極,且具備極強的創(chuàng)造性[2]。在此過程中,教師同樣可以應用微課實施教學,從學生感興趣或喜歡的方面入手,制作趣味微課,在短時間內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喚醒學生的閱讀激情,為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名著閱讀創(chuàng)造良好前提。以《西游記》為例,很多學生在閱讀該書目之前可能就已經看過了相關的影視作品,對于學生而言,這是不陌生的。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在大屏幕上展示與該書目相應的視頻、音頻等微課資源,刺激學生的多重感官,讓學生將注意力轉移到課堂,在獲得深刻視聽體驗的同時,加深對文本內容的感悟。不僅如此,生動、形象的畫面還可以迅速吸引學生的眼球,特別是對注意力分散的學生而言更具吸引力??偟膩碚f,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微課的作用,激趣導入,將興趣轉化為動力,全身心投入到閱讀當中,細讀故事情節(jié),把握作品內容。
三、應用微課傳授閱讀技巧,發(fā)展閱讀能力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指的是沒有直接給予物質,而是教以方法或某種信念。教育,實際上也是同樣的道理,一位合格的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還要幫助學生掌握自學的方法、技巧,做到學以致用,這樣可以讓學生收獲更多,更好地助推閱讀活動的開展。在語文學習中,閱讀和寫作是必不可少的,學生不僅要有良好的閱讀習慣,也要有一定的寫作能力,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在名著閱讀中,學生以各種閱讀方式進行文本品析,實際上寫作也是品析文本的一種方式,促成師生共同的閱讀期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閱讀為寫作服務,學生寫作的好壞,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師教得好不好和讀書讀得好不好決定的。所以,在名著導讀教學中,教師不妨將閱讀和寫作進行有機融合,促進學生閱讀、寫作等能力的發(fā)展。在這個期間,教師也可以適當應用微課,優(yōu)化閱讀、寫作指導。例如:教師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渠道,搜集一些閱讀、寫作方面的技巧,如議論文的三大要素(包括論點、論據(jù)和論證),介紹議論文三大要素的特點、作用,并且舉例說明。這樣,學生對議論文要點有了更加全面的把握,懂得如何進行議論文寫作。當然,教師要保證微課短小精悍、靈活生動,有著極強的可重復性和可視化,可以用最短的時間傳達學習重點,這樣才能夠讓微課的作用發(fā)揮到極致。
結束語:
總而言之,微課在初中語文名著導讀中的應用是迎合時代趨勢的直接印證,更是提高整體教學效果、助推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有力舉措,重要性不言而喻。新時期的教師要深刻認識到微課的價值,積極尋找其與語文名著導讀之間的契合點,并加以有機整合,努力構建優(yōu)質環(huán)境,為全面提高語文名著導讀教學的有效性提供有力支撐。
參考文獻:
[1]席軍孝. 微課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 新課程研究(中旬-雙),2020(2):71-72.
[2]車希紅. 微時代大課堂 ——關于微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 考試周刊,2020(98):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