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干現(xiàn)
摘要:教育是國之根本,雙減政策下,小學語文教師要深入研究教育。雙減政策是指減輕學生的作業(yè)負擔和課外培訓負擔。在以往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們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并沒有創(chuàng)新方式,對學生不理解的知識,采取作業(yè)形式,讓學生通過完成作業(yè)任務理解課程。這種方式充其量只是治標不治本?,F(xiàn)如今,小學語文教師要根據雙減政策改變教學方式,構建高效課堂,減少作業(yè)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雙減政策;高年級教學
雙減政策的落實給現(xiàn)如今的小學語文教學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雙減政策下,小學語文教師要明確自身的教育思想,設置全新的教學目標,深入研究該政策后減少作業(yè)量,布置針對性和層次性的作業(yè)。以雙減政策為基礎,堅持立德樹人,以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為根本,以課堂創(chuàng)新為契機,深入研究課堂教學,優(yōu)化作業(yè)設計。引領學生對語文教學的美好進行領會,回歸語文教育本真,優(yōu)化學生的知識技能和品質素養(yǎng)[1]。
一、打造高效課堂
雙減政策要求學校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作業(yè),中高年級控制作業(yè)時間。在這樣的剛性要求下,教師需要注重精準備課、有效整合。
(一)精準備課,明確教學任務
備課是前提,是實踐教學過程的根基。小學語文教師要想優(yōu)化課程教學,就必須精準備課。第一,教師要以單元語文要素為聚焦點,對文本中必須學、必須會的知識點和能力點進行篩選,減小課堂密度,提高訓練的精準度,以適度的取舍優(yōu)化課堂。第二,教師需要深入研究教材,對教材中的重難點進行消化,在教學語言的錘煉中,熟練掌握與之相關的語文常識和教學理論,在精講的背景下,指導學生多方面內化語用知識。
(二)有效整合,明確教學時間
小學語文課堂中,無論識字寫字、閱讀寫作還是綜合性學習,每節(jié)課都有重難點。只有在合理的時間中突破重難點,才能高效化教學。為此,語文教師們需要以重難點為切入點,對靶施策,改變以往灌輸式的教學課堂。教師至少拿出一半的時間和精力,對課程的重難點知識進行深入講解,再拿出三分之一的時間指導學生進行針對性的練習,并在之后精準點評學生。在講、練、評的一體化教學中構建高效課堂[2]。
(三)研讀文本,明確教學策略
文本有特色,教學有策略。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小說,有散文,有詩歌。小說有其獨特的情節(jié)、人物和環(huán)境描寫。詩歌也有詩歌的意象和情境,散文則有其靈動章法。在語文教學中,如果教師對文本的特點進行了忽略,對其表達的細微差別進行了忽視,那么學生們就無法通過學習對作者的情感世界進行了解,也無法對文本的真諦進行體會,更別提獨特閱讀體驗的生成。因此,在雙減政策下,教師必須在上課之前細化課程,研讀文本。面對不同的單元組塊特點,要根據其不同的組塊指導思想應用不同的教學策略。提取思想,科學整合單元文本,在打破模式的束縛后,根據政策的靈活實施加強對學生的訓練。讓其在思維的激活中強化語用實踐,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激發(fā)學生求知欲
(一)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樂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強烈的學習興趣才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才會積極主動的展開課程學習。所以教師需要根據各種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教學《猴王出世》一課時,課前教師可以用多媒體設備對石猴與群猴玩耍、跳進水簾洞、被群猴拜為猴王的視頻進行播放,讓學生感受一下石猴活潑可愛、聰明勇敢的特點。通過視頻故事導入法,讓學生走入有趣的《西游記》世界。緊接著教師還可以對一些《西游記》的名場面圖片進行放映,吸引學生的目光,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其在入情入境中揭示課題,展開想象,主動學習[3]。
(二)發(fā)散思維,讓學生互學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注意學生對語義理解的構建。加強對學生的引導。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通過因勢利導讓學生充分思考知識和問題,以已有的經驗和知識積累對自身的見解進行表達,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在認知沖突中產生更加強烈的參與熱情,并根據求知欲積極討論,深刻理解語文知識,疑中啟思,辯中增智。由于這樣的課堂有著開放互動性,所以可以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學生們在積極的討論中碰撞思維,形成學習智慧。
(三)表揚鼓勵,讓學生愛學
讓學生樂學、互學后,還要讓其多多體驗成功和進步,表揚學生的進步,鼓勵學生,讓學生在成功喜悅的體會中愛學。雙減政策的提出,雖然要減少學生作業(yè)負擔,但并不意味著不能給學生設置合理的目標,在教育教學中,教師理應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后給予其合理的期望,激發(fā)學生自信和積極向上的進取力量。多方面鼓勵和表揚學生,以真誠的鼓勵表揚滋潤學生充滿生機的心田。
三、科學設置作業(yè)
雙減政策是一項針對學生作業(yè)和課外培訓的政策,在該政策下,教師們要減少作業(yè)量,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置中心作業(yè)。只是在設置作業(yè)時,需要注意層次性、實踐性、多元性。教師要適當擴大習題的跨度,分層次布置題型,如必做題、選做題和思考題等[4]。實踐性就是教師要根據課程知識,融合生活實際,設置“快樂讀書分享活動策劃”“廣播站招募活動”“我愛古詩實踐活動”“整理制作畢業(yè)紀念冊”等一系列需要合作實踐的任務。這樣的作業(yè)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幫助其形成獨立的語文技能。作業(yè)的布置還需要突出多元性,作業(yè)設計可以開啟學科融合模式,對傳統(tǒng)學科的壁壘和界線進行打破,讓學生在多元性的作業(yè)中提升學習能力,形成創(chuàng)新能力,發(fā)展綜合素養(yǎng)。如在《四季之美》的課程講解中,可以結合科學課,設置觀察植物變化的任務,融合數學統(tǒng)計、科學觀察、美術繪制和語文表達等多學科,讓學生在些學科的融合中完成作業(yè),在觀察統(tǒng)計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總結現(xiàn)象。這樣的作業(yè)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語文學習,還可以優(yōu)化學生對其他學科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技能。
結語
總之,雙減政策的實施,對教師和學生而言既是巨大挑戰(zhàn),也是良好的機遇。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突破教學困境,不怕困難,根據雙減政策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在實踐行動中應用領悟到的教學心得。在實踐中反思,反思中修改,修改中優(yōu)化實踐。俯拾仰取皆收獲,進而有為再出發(fā)。小學語文教師要根據雙減政策的實施,優(yōu)化語文教學,讓學生們在高效課堂的構建中、作業(yè)的合理設置中增強能力,優(yōu)化水平。
參考文獻
[1] 陶梅菊. "雙減"政策下小學語文教學策略研究[J]. 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1,6(20):37-38.
[2] 薛麗. 基于雙減政策的部編版小學語文教學提質增效方法[J]. 文淵(中學版),2021(7):2404-2405.
[3] 王學薇. 雙減政策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創(chuàng)新探討[J]. 文淵(高中版),2021(8):1490-1491.
[4] 呂紅梅. 雙減政策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J]. 語文課內外,2021(30):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