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東欣
摘 要: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方式在實施的過程中逐漸顯露問題。為了提高學生在初中數學課堂學習中的學習水平,教師需要認識到小組合作學習對于教學發(fā)展的重要性,并在解決初中數學問題的基礎上,探究出小組合作學習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融合方法?;诖?,本篇文章對初中數學教學中優(yōu)化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小組合作學習;優(yōu)化策略
引言
小組合作學習是當前眾多國家普及的一種教學策略,其卓著的成效被譽為近代最成功的教育改革。它主要以小組為單位,整合教學中的一些重要因素進行生生互動,促進學習,實現團體共同達成目標。這種方式對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等具有重要影響,同時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獨立性以及社會適應能力等都有著顯著的促進作用。
一、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模式的重要性
數學這門科目屬于理科科目,它具有抽象性等特點,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理性思維邏輯,所以這對于有些學生來說,也是比較困難的一門科目。基于此,教師需要結合實際情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以此來提升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以及主動性。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調查發(fā)現,合作學習模式能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通過其本身活躍、輕松的特點,營造良好的數學課堂氛圍,使學生能夠在合作學習中培養(yǎng)交流溝通能力、及團隊合作能力及創(chuàng)新探究的精神。除此之外,小組成員在數學基礎、學習方法、思維方式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差異性,這可以彌補學生之間的差異,在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下共同完成教學任務。與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相比,合作學習有助充分發(fā)揮出每一名學生的特長,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初中數學教學的現狀分析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往往按部就班地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進行相應的知識講解,并沒有對課堂教學形式進行合理的優(yōu)化與創(chuàng)新,使學生感到數學課堂較為枯燥,不能有效地與教師進行配合,不利于教師教學進度的安排與實施。同時也使教學氛圍不夠活躍,也嚴重地打擊了教師的教學激情。同時教師未能與學生形成較好的師生關系,導致班級里的大部分學生都對教師產生畏懼心理,無論是在課堂還是在課下,都不敢與教師進行深度的交流。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并未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未能積極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小組合作學習的情境,使學生無法與身邊的同學進行深入的交流與探討,部分學生往往會脫離班級整體的教學進度,這阻礙他們的學習發(fā)展。同時,有的教師在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時,未能對學生作出正確的引導,導致有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依賴小組的其他成員,未能深入動腦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難以投入相關的題目討論與學習過程。
三、初中數學教學中優(yōu)化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
(一)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每一名學生都有著自己的性格特點,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造成學生之間的差異化,教師要想拉近學生之間的距離就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好考核工作。在實踐中應使用調查問卷、網絡平臺溝通、與學生進行談話等多種形式來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只有這樣才能加強對學生的了解。小組合作學習主要就是將不同水平的學生放到同一個小組中,教師根據了解到的情況做出具有針對性的分組,使優(yōu)等生可以帶動后進生學習。教師需要時刻注意自身的位置,做好正確的引導工作,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措施,鼓勵優(yōu)等生積極提供解題思路,鼓勵中等生學習多變的解題思路,鼓勵后進學生按照固定解題思路先了解問題的所在,從而公平地實現小組討論。
(二)提高學生分組工作的科學性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組建科學合理的數學合作學習小組。一方面,教師需要全面調查和了解學生的整體情況,并分析不同學生的個性心理、興趣愛好等,這樣能夠防止小組合作學習期間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過于明顯,使分組更具科學性。為此,在分組之前,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采用填表格的方式,將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點填入表格,以此有效了解學生,進而為科學的分組提供保障。同時,教師還要確定小組合作學習的規(guī)模,讓其更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小組不能過大或者過小,可以結合班級成員發(fā)展的實際,將其分為4至6人一組。小組合作學習期間,可讓學生通過面對面討論的方式,以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增強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主動性。另一方面,教師可以根據組外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讓小組合作學習變得更加具有針對性,統(tǒng)一安排學生的學習任務。另外,教師也可以適當調整小組情況,培養(yǎng)學生在數學學習期間的取長補短能力,如適當調整男女比例,促進小組合作學習質量提升。
(三)重視小組合作的評價
小組合作的評價關鍵在于學生是否參與了小組合作、在小組合作中參與度如何、有怎樣的貢獻,小組最終是否獲得了成功只是小組合作評價的一個部分,并非全部。在進行小組合作評價時,教師應把握好相應的尺度,從學生表現出的合作態(tài)度、對小組合作的參與投入程度等情感和態(tài)度方面進行評價,鼓勵學生更多參與小組合作,尤其要注意幫助小組合作失敗的小組學生正確認識自我、認識失敗、建立信心。除了教師評價外,小組合作還離不開同伴評價和自我評價,讓學生認識到小組合作的價值是評價環(huán)節(jié)的重點。
(四)反饋機制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教學中應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建立多元化的評價方法與體系,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合作學習也需設置多元化的評價制度,如:每月匯總一次各組情況;記錄、分析、總結月考、期中、期末考試成績,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評價;小組每周針對組員的易錯題、興趣、情感態(tài)度以及困境寫好周反思等.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組合作學習能夠有效助力初中數學課堂,讓學生能夠在合作學習過程中不斷提升自我能力,包括學習能力、交流與溝通能力、合作能力等,提高學習效率,提高數學核心素養(yǎng).因此,為適應新時代人才市場的變化,培養(yǎng)更多復合型、綜合型人才,初中數學教育應該加強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廣大的合作海洋里努力追尋更好的自己。
參考文獻
[1]漢景林.探究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10):56.
[2]楊信華.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施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19(A2):81-82.
[3]陳高平.淺析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19(1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