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沛沛
摘要:小學語文是學生進入系統(tǒng)教育中接觸的重要課程,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形成扎實的功底可以為其今后語言藝術和文學素養(yǎng)的提升奠定扎實的基礎。絕大部分的小學語文教學效果都體現(xiàn)在課堂教學形式上,因此教師要積極探索如何在課堂上變換形式,準確抓住學生的心理,更加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教師要積極探究語文教學路徑,改變平庸的教學風格,使學生輕松學習語文知識?;诖耍疚恼聦μ嵘W語文教學質(zhì)量的有效途徑進行探討,以供相關從業(yè)人員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質(zhì)量;提升途徑
引言
為了構建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綜合考慮到學生的實際狀況,加強教學改革,保障相應教育活動能夠順利開展,有效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整體質(zhì)量。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加強思想上的認識和轉(zhuǎn)變,保障相應教學活動能夠更加有序開展,使得相應的教育活動能夠滿足學生學習需要,讓學生能夠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和思維習慣。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模式單一
現(xiàn)階段我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單一,對學生主體性認識不足,通常以教師授課、學生記筆記模式展開。在這樣的模式下,學生習慣了沉默寡言地埋頭苦記,很少主動回答問題,長此以往不僅降低了師生之間的互動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學生喪失獨立思考的空間。要想將生活與課堂教學緊密關聯(lián),在未來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打造充滿生活氛圍的學習環(huán)境,幫助學生從生活中學習語文。
(二)學生主體地位被忽視
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由于大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學習需要,難以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的主人,降低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整個教學過程具有一定的滯后性。而在新課改背景下,更加強調(diào)讓學生能夠成為課堂上的主人。大部分教師已經(jīng)認識到了這一點,但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使得學生的主體性難以充分顯現(xiàn)。大部分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以自己為中心開展講解式的教學活動,沒有充分關注學生的實際學習感受。
二、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zhì)量的有效途徑
(一)巧妙使用多媒體營造課堂氛圍
在實際進行語文教學時,需要針對多媒體這一教學設施展開科學、精準使用,為學生營造一個有利的學習環(huán)境和課堂氛圍,把傳統(tǒng)教師板書教學形式用圖片、視頻、文字等形式進行呈現(xiàn),吸引學生注意力。例如:在學習《海底世界》這一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來將課文中描述的海底世界視頻為學生播放,讓學生欣賞、觀看和認識各種動物、景觀,并讓學生抓住自己比較感興趣動物進行講解,讓學生用“有的像……”句式描述不同動物,并利用具體的語言來詳細感悟、了解海底世界當中豐富景色。在學生認真描述和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為學生播放與文章海底世界有關的水流聲音,結合多媒體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當中掌握知識,感受語文學習趣味性和樂趣。
(二)應用合作探究教學模式
要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有效性,最主要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及學習的自主性,只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及學習的自主性得到提高,才能更深入探究教學內(nèi)容,形成自己的學習方式,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及課堂教學的效率。但是目前還有部分教師在教學中過于注重學生語文知識的掌握程度,忽略對學生自主思考和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從學生的角度來說,知識掌握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同樣重要,如果只注重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忽視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就會導致學生對教師產(chǎn)生較大的依賴性,喪失自主學習的能力,發(fā)展受到限制,對學生全方面的發(fā)展并不有利。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使用多樣性的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學生對學習語文的興趣和愛好。在教學中教師可使用合作探究教學模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在與他人交流過程中碰撞思維,拓展思維,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以此不斷提高學習的自主性和自主學習能力。
(三)讓課堂聯(lián)系生活
語言的運用與現(xiàn)實生活緊密相連,言語交流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直接體現(xiàn)。如何將生活與課堂聯(lián)結使學生對生活有更進一步的體會是小學教師要認真思考的問題。課堂中引導學生立足實際,結合生活體驗學習語文知識。比如在《小壁虎借尾巴》一課引讀“燕子說:“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掌握方向呢!”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理解“掌握”一詞有難度,教師可以讓孩子們回憶小時候騎自行車的經(jīng)歷,自己是如何前進不摔倒、后退、轉(zhuǎn)彎的呢?孩子們的思維一下子被點撥激活,紛紛舉手發(fā)言要控制好車頭才能行動自如。利用生活感受的引入,幫助孩子們明白“掌握”可以理解為控制。課堂中,教師運用情境教學方式達到寓教于樂、寓教于趣,模擬情境為學生提供運用語言知識場所,鍛煉學生言語溝通能力,在多種環(huán)境的切換下,吸收知識,拓寬眼界,提高臨場應變能力和溝通技巧。
(四)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
游戲情境的開發(fā)和設計,不僅能夠給予學生更加真實的感受,讓學生在參與游戲情境的過程中感受到學習語文知識的樂趣所在,同時還可以增強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學習體驗,讓更多的學生意識到小學語文知識的學習是可以在一種更為輕松愉悅的狀態(tài)下進行。因此,在整個小學語文學科教學期間,需要教師從增強學生語文課堂的學習體驗入手,為學生設計和開發(fā)符合教學需要的語文游戲情境,并鼓勵和引導學生積極踴躍地參與其中,從而在實際參與的過程中獲得別樣的學習體驗和感受。
結束語
總之,在新課改不斷深化的背景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語文教師應當給予高度重視的重要事項。在此期間,語文教師不僅要轉(zhuǎn)變教學理念和革新教學手段,還要在不斷提升自身業(yè)務能力的前提下,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各項能力,推動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進而讓教學活動能夠真正服務于學生的成長。
參考文獻:
[1]王建忠.淺談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措施[J].數(shù)碼設計(上),2020,9(12):149-150.
[2]張娟.淺談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措施[J].數(shù)碼設計(上),2020,9(12):123.
[3]曾麗珠.淺談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措施[J].考試周刊,2020(91):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