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穎華
中圖分類號:G834?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2)03-291-02
摘? 要? 為了加強當前藝術體操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提升藝術體操學生的審美水平,促進我國藝術體操教育事業(yè)的全面發(fā)展,本文對藝術體操教學中審美能力的提高策略進行分析與研究。本文將會從形體訓練、感悟音樂、動作學習、整潔服飾等方面來闡述提高藝術體操中審美能力的有效對策,以供有關教育工作人員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 藝術體操? 審美能力? 提高策略
藝術體操是一項特殊且極具美感的體育運動項目。與其他體育運動項目不同的是,藝術體操會將美感融入其中,進而凸顯出不同于其他體育運動項目的獨特藝術感。由此可見,藝術體操也是培育美感的過程。因此在其教學中不斷提升學生的審美力是可以提升藝術體操教學的質量與效率,同時也為學生樹立起了正確的審美觀念,在推動我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同時,也極大加強了我國的精神文明建設。
一、形態(tài)訓練中提升審美能力
藝術體操的主體是當代的年輕女性,而女性的形態(tài)美也是當前社會審美觀念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女性自身所要追求的美感之一。作為當代一位充滿魅力的女性,健康且美好的形體是其必備的基礎條件,同時這些美感要在其內在氣質以及精神面貌中被充分的體現。世間萬物,只有人體的美才能被稱為美之巔峰,站在生活美學的立場上,當一個人的四肢可以在整體上呈現出基本的對稱且比例相對較為適中,則可以稱這個人已經具有了人體最為基本的美感。
形體美感可以大體上被分成兩類,分別為運動員的動態(tài)美感和靜態(tài)美感。動態(tài)美感通常包括學生的動作、造型以及言行舉止。靜態(tài)美感一般包括學生的神情狀態(tài)、妝容面貌、服飾搭配以及身型體態(tài)。其中靜態(tài)美感是要以個體美來充當基礎的,并利用動作美感來集中體現。在藝術體操教學中,教師可以分別從學生的“站、行、坐”三個方面來對其進行審美能力提高的訓練。
第一是“站”。在藝術體操教學中教師可以先教會學生如何站立,作為一名藝術體操的學生,站姿是其應該具有挺拔、穩(wěn)重、敏捷的整體外貌的重要表現形式。其中“站”的核心關鍵在于學生的脊背,教師必須要求學生在站立過程中脊背必須要挺拔向上,立腰站齊,而這些都是站立最為基本的動作要點。挺拔的站姿是可以給予他人一種由內而外的一種肢體挺直、精力旺盛的感覺。同時立腰站齊也會給予他人一種端莊穩(wěn)住的形象感覺,進而給予學生一種精神振奮的感覺。例如在芭蕾舞練習中,學生會經常性地使用到把桿,通過把桿來訓練自身的姿態(tài),以此來有效地保證自身姿態(tài)的端莊,舞蹈動作的優(yōu)雅。同時藝術體操教師,也可以在學生訓練的過程中添加一些音樂,以更好地訓練學生的腰姿,在腰姿與身體其他部位的緊密配合下促使藝術體操學生的站姿以及舞姿都可以被有效地提高,進而不斷增強藝術體操教學的質量與水平,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1]。
第二是“坐”。在藝術體操教學中,當教師在進行完“站立”教學后便可以在“坐姿”方面來對當前的學生進行系統的教學,藝術體操學生要坐得端莊,坐得美觀。這不僅是當代女性展現美感的重要體現,也是影響當前藝術體操審美觀念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日常生活中,不同的場景,女性也要展現出不同的坐姿。莊重嚴肅的場合就是需要女性正襟危坐,始終都要保持其自身的高雅大方,若是在相對較為輕松的場合,那當然可以做得相對輕松一些,但是最基本的挺直腰背也是不能放松的,藝術體操學生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養(yǎng)成這樣的習慣。在與他人進行交流時,也要挺直脊背,身體可以些許向前微傾,因為這樣不僅可以幫助自己更好地傾聽他人的話語,也是對他人的一種尊重。
第三是“行”。在藝術體操教學中教師也要教會學生行走的姿態(tài),每一個人都有其自己的走路習慣。但是在藝術體操教學中,教師要規(guī)范學生的走路姿態(tài),走起路來要穩(wěn)健瀟灑、步伐干凈灑脫,不能在行走的過程中給予他人一種拖拖拉拉、疲憊不堪的感覺。而在行走的教學中,教師要抓住“行”的美感,其在于人體姿態(tài)的協調以及矯健的律動之感。人體的腿部在進行位移的過程中要與人體的軀干進行配合,使二者趨于平衡,同時所邁出的步伐也要對自身的實際身高以及腿部長度所匹配。因此,藝術體操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加強對學生舞步的練習,以此不斷增強藝術體操學生在學習中對美的感悟以及創(chuàng)作能力,進而保證藝術體操學生動態(tài)美以及靜態(tài)美的有機統一,從而提升學生在藝術體操教學中的審美能力。
二、在感悟音樂中提升審美能力
音樂是藝術體操教學與比賽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藝術體操的內在靈魂。背景音樂始終貫穿于整體的藝術體操比賽以及學習之中。在藝術體操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音樂來培養(yǎng)學生的節(jié)奏感以及充分調動藝術體操動作的張力,以此不斷調動藝術體操學生的學習熱情與積極性。因此,在藝術體操的教學初期,藝術體操教師就可以針對當前學生所學習的藝術體操項目來為其甄選合適的音樂,在對學生進行完動作演練后還要要求學生在音樂的配合下進行藝術體操動作的展示,幫助與指導藝術體操學生在背景音樂加持下更好地學習與表現身體每一個部位肌肉的拉伸。同時針對這些肌肉的拉伸,要讓學生進行明顯的控制,在音樂中充分的體會到肌肉拉伸與放松的狀態(tài),以此有效掌握好自身肌肉的運動規(guī)律。長此以往,學生在音樂訓練中便會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并可以行之有效地對自身各個部位的肌肉進行協調與控制,以確保在日后的學習以及比賽過程中。除此之外,藝術體操教師還要在教導學生掌握音樂節(jié)奏以及樂感的基礎上,加強學生對音樂語言的認識,進而保證學生可以將自身的藝術體操動作與背景音樂進行有機結合。由此可見借助音樂來加強藝術體操教學,不僅可以有效地提升當前學生的審美能力,激發(fā)與調動學生對審美能力的追求,將自身的動作美感以及音樂樂感相統一,從而保證好學生心靈與身體的完美融合,進而提高教學質量加強審美水平[2]。
三、在動作學習上提升審美能力
在藝術體操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的動作美給予高度的重視與關注,不能在教學中只是教授學生一些基本的藝術體操動作以及套路形式,而是要將教學重心放在學生對藝術體操動作內在美的發(fā)掘上,要使學生能將藝術體操動作中蘊含的美展現出來。當前藝術體操的學生針對藝術體操中的審美能力的提升是要依靠教師的指導與幫助的,因此藝術體操教師要在做好教授學生怎么做好藝術體操動作的基礎上,還要教授學生對審美能力以及藝術體操動作美的感悟能力,并且在藝術體操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利用一些舞蹈動作來使學生更好地體會到藝術體操中動作的美感,還可以使學生在參考與借鑒舞蹈動作的同時不斷地提升對藝術體操動作的表達能力,以此來更好地體驗到藝術體操中動作所蘊含的美感。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通過一些如巴塞轉體、阿拉貝斯等舞蹈動作,并且能在學生對這些舞步進行學習的過程中給予充分的評價以及指導,使學生更好地體驗到其中所蘊含的美感。此外,也可以將舞蹈與一些專業(yè)教學器械進行有機結合,進而保證學生對于動作美感的掌握可以上到一個全新的層次。藝術體操動作中的一些基本動作就都可以借鑒舞蹈動作來進美感的展示,如旋轉、跳躍以及平衡等。在對這些動作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首先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整體的示范,之后針對藝術體操動作中的普遍難點進行技術要點解析。之后便可以在訓練過程中通過一些簡單的節(jié)拍與口令開指導與幫助學生完成所教授動作的日常練習,同時對練習中學生所出現的錯誤要進行及時地糾正。針對學生普遍都會出現的問題,老師可以集中進行講解。教師在學生的動作教學中要求學生發(fā)掘動作中所蘊含的情感美、思想美以及動作美,而不僅是提升當前學生的審美要求,這也是當前藝術體操比賽觀眾對藝術體操動作的具體要求。因此,在藝術體操教師的引導與幫助下,形態(tài)美以及動作美等其他美感都會通過學生的藝術體操動作被展現出來。
四、在整潔服飾上提升審美能力
整潔的服飾是一個藝術體操學生的外在裝飾美感,因此藝術體操學生或是運動員都有著具有獨特美感的運動服飾。在一些藝術體操的國際賽事上,經常會出現一些評委對各個國家藝術體操運動員所穿的服飾來進行評價,就是因為藝術體操運動員的服飾是和其內在美感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也是比賽時的隱藏加分項。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從一個人的穿衣品味以及衣著打扮上來分析出這個人的氣質以及美感,并看出其所從事的工作。同樣在藝術體操中,學生或是運動員所穿著的專業(yè)運動服,從款式、顏色、材質以及造型上都會有著獨特的美感。由此可見,整潔的服飾也是當前藝術體操審美觀念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日常的藝術體操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上課時要統一穿著,要穿專業(yè)的藝術體操運動服,以此來確保學生可以直觀地感受到青春之美、形體之美、線條之美,進而調動與激發(fā)學生對于藝術體操學生的熱情與積極性,使學生充分地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在后續(xù)的藝術體操學習或是比賽中將“美感”一詞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幫助與引導學生成為整潔服飾的實際創(chuàng)作者以及具體享受者,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來不斷地提升藝術體操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有效提升[3]。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藝術體操教學中充分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不僅是當前我國藝術體操教育事業(yè)發(fā)展與完善的必然要求,也是不斷提升學生審美觀念,以此來加強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決策。因此,需要藝術體操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要積極主動地引導與幫助學生樹立好審美觀念,在音樂感悟、形態(tài)訓練、動作訓練以及服飾裝飾上來不斷引導與幫助學生提高其審美能力,以此確保我國整體藝術體操事業(yè)的全面發(fā)展,在后續(xù)的國際賽事上為我國再創(chuàng)輝煌。
參考文獻:
[1]黃麗媛.探討如何提高群文舞蹈創(chuàng)作的審美高度[J].戲劇之家,2022(02):129-130.
[2]孟慧麗.我國高校藝術體操教學方法及其運用探析[J].當代體育科技,2021,11(31):62-64.
[3]趙冰晶,杜雪琪.高校藝術體操教學音樂—表象教學法的應用研究[J].體育視野,2021(04):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