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引
摘要:疫情時期,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成為教育領域建設的一個重點,要想讓教育真正成為促進我國進一步發(fā)展的強勁動力,不僅需要注重學生的成績與成果,還需要注重在教育過程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生命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之間聯(lián)系十分密切,尤其是在教育的實踐中,兩者達成的目的、針對的對象、面對的問題等等都是相同的,因此在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從而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整體素養(yǎng),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積極心理;中小學;生命教育課程
引言:
生命教育課程是當今社會日益重視的課程,它與人的生存、成長、發(fā)展等密切相關,但是長時間以來,我們的中小學對于生命教育存在淡化現(xiàn)象,生命教育課程的開展不應該僅僅停留在理論和功利的層面,需要在教師的幫助下循序漸進地開展,但是要想建構一個合適的生命教育課程并非一件簡單的工作,它還需要由淺入深,由表及里通過多種途徑進行生命教育的滲透,讓生命教育的種子深深地埋入學生的心底,從而認識到生命的價值,更加懂得珍惜生命、關愛生命,養(yǎng)成熱愛生命的品質,更好地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
一、利用心理健康課提升學生積極心理品質
在中小學定期開設心理健康課是幫助提高學生心理品質,讓學生了解心理健康相關知識的最直接途徑,學生有意參與的成分很大。因此,在心理健康課上,教師可以根據(jù)不同年齡段學生制定相應的培養(yǎng)目標,引導學生探索生命的起源、誕生、成長、成熟、衰老、死去的全過程,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生死態(tài)度,建立積極的生命觀,珍惜生命,熱愛生命。通過課堂教學,學生對生命教育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從而建構起生命教育的知識體系。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通過啟發(fā)式提問,運用繪畫、圖卡、小組討論和展示等形式,引導學生自主思考,更多地探究生命教育的真諦。
例如,中小學時期,良好的人際關系能夠讓人體驗集體和團結的幸福感,但要建立起與外界的聯(lián)系,需要有一定的社交能力,而這個階段的學生社交意識不夠完善,社交能力不夠完備,經(jīng)常會產(chǎn)生人際交往的困惑,教師就可以通過心理健康課來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同學、師生、親子等關系的異同,培養(yǎng)對良好人際關系的認知能力,學會支持、包容和理解,學會換位思考,從而懂得關心他人,尊重他人,讓生命教育與現(xiàn)實生活產(chǎn)生連接。
二、開展微班會強化學生積極心理認知
微班會具有全體學生共同參與、開展時間短、針對性強、形式靈活的特點,可以讓生命教育主題活動的開展更加高效。微班會主題可以從學生日常生活中提煉具有共性的問題,如早戀、人際交往、情緒適應,或從班級某一偶發(fā)事件中挖掘生命教育的意義,也可以是學生階段性面對的問題,如考前輔導、壓力面對等。微班會可以通過兩到三個體驗活動引導學生參與其中,了解生命的知識,感悟人生的哲理,解決成長的困惑。微班會往往是為了解決學生實際問題,所以應小處著手,以小見大,通過教師巧妙設計,既達到讓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又能切實有效地解決學生生命成長中的困擾。
比如面對初中生的常見早戀問題,可以按照早戀中的“早”、早戀的危害、男女生相處的方式、如何讓自己更優(yōu)秀等幾個點,通過微班會逐次討論,從而加深學生對早戀問題的認識,明白生命的真正價值所在,學會將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中。
三、學科滲透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
當學生通過心理健康課對生命有了正確認識后,便會尋求更進一步的發(fā)展,包括自我、人際、興趣、情感等方面的發(fā)展,這些內容可以通過更多學科利用各自科目的特點,在不同的教育情境中更好地進行滲透,讓學生在提高學科素養(yǎng)的同時讓生活更加五彩斑斕,充滿希望,促進自己健康成長,提升對生命幸福感的體驗。
例如在平常的中小學體育課堂中,教師不僅要強化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要使學生體會到運動的快樂,同時培養(yǎng)堅持不懈的毅力和勇往直前的勇氣,樹立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和自信心。同理,音樂、美術等學科能幫助學生感知生命中的美好事物;綜合實踐、地理、生物課能幫助學生懂得人和自然和諧發(fā)展的道理。
四、組織特色活動加強心理健康體驗
學校通過環(huán)境建設、社團活動、校外拓展活動等方式開展生命教育可以彌補課堂教育的有限性和局限性。
生命教育不僅是知識的習得和知識體系的建構,還需要內化為學生身心的一部分,在學生生活的環(huán)境中,多創(chuàng)造一些適合學生體驗生命教育的情境,可以讓學生進一步靠近生命教育,使生命教育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通過開展學生感興趣的社團活動和校外拓展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了解生命的起源,幫助學生解開心目中對生命的各種疑惑,也可以幫助學生多方面理解生命教育的含義。
結語:
總而言之,在積極心理學視域下的生命健康教育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意義至關重要。中小學學生正處于人生發(fā)展的初級階段,他們對于這個世界的認識與看法還并不全面,他們看到的只是這個世界的一角,只有立足于學生生命成長的基礎上去思考什么樣的生命教育內容能真正解決學生的生命問題,通過多種途徑探討自然生命、社會生命和精神生命,幫助他們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才能真正為每個孩子的生命奠定鮮亮的底色,幫助他們在將來面對人生的大風大浪時勇立潮頭。
參考文獻:
[1] 施群芬. 淺議我國中小學生命教育體系的構建[J]. 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28(z1):54-55.
[2] 馮建軍. 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實施[J]. 思想理論與教育,2006,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