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菊
摘要:《俗文學叢刊》收錄了大量俗文學資料,保存了大批珍貴的自清代以來的俗字。文章以《俗文學叢刊》第二輯中的影戲抄本《松枝劍》二十五卷抄本為材料,利用比較歸納法對這些松枝劍抄本的俗字的類型進行歸納和總結(jié)。
關鍵詞:松枝劍;俗字;影戲抄本;類型
《俗文學叢刊》[1]166(以下簡稱《叢刊》)是由中國臺灣歷史語言研究所和新文豐出版社合作將傅斯年圖書館所藏俗文學資料分批出版的系列叢書?!秴部肥珍浟艘蝗f二千多件俗文學資料,其中166至273冊為影戲抄本,共108冊。影戲抄本是說唱人演唱時的底本,是一種集歌唱、表演、繪畫、音樂于一身的綜合性民間民俗戲曲藝術,一般是由影戲戲班的班主或者由專門從事抄書的抄手書寫而成,是珍貴的俗字研究材料。目前對于松枝劍抄本的專題語言文字研究尚無。文章選取《叢刊》第二輯中的影戲抄本松枝二十五卷(《叢刊》第166-169冊),參考俗字研究的相關成果,對松枝劍二十五卷抄本中的俗字進行考察,運用比較歸納法總結(jié)出松枝劍俗字的類型。文章所引語例均來自《叢刊》,因此只標注冊數(shù)和頁碼,文字按照現(xiàn)代漢語書寫習慣書寫,音借字和研究涉及的字形均按原貌摘錄。
《松枝劍》抄本共三冊(《叢刊》第166-169冊)25卷,保存了大批珍貴的自清代以來的俗字,俗字類型也很豐富,大致有以下幾種類型:
一、類化俗字
“類化就是同化,即一個字受到另一個字或偏旁的影響,使得文字字形變得部分相同或完全相同,這就是文字的類化?!盵2]19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通過增加偏旁,形成詞內(nèi)類化。
兩個字經(jīng)常連在一起使用,通常容易產(chǎn)生類化。
例如:夫蓉—
“圣駕臨軒分班伺候。(上紂王)金殿當頸紫閣重,仙人掌上玉。太平天子朝元日,五色云車駕六龍?!保?66冊,第8頁)
“夫”俗寫或作“”。“芙蓉”本寫作“夫”和“蓉”,其中“夫”字受“蓉”的影響類化作“芙”。
(二)通過改換偏旁,形成詞內(nèi)類化。
例如:雉鷄—
“娘娘萬壽無江,媧玉面狐貍,有九尾,有玉石琵琶,有當令,成湯承運。戰(zhàn)百余年,國運將終。紂王大逆丟道,爾等可能隱其身形,化作人身,混入宮闕,混亂他的天下,我等俱能變化人形,善通迷惑,謹遵法旨”。(166冊,第21-22頁。)
“鷄”俗寫或作“”?!帮綦u”中的本寫作“雉”和“鷄”其中“鷄”受“雉”的影響類化作“雞”。
二、簡化俗字
漢字字形發(fā)展的總體趨勢是簡省,來提高書寫效率。主要有以下幾種細分:
(一)符號化簡省
例如:選—
“昨晚圣上選我到偏殿,說了一件密事,叫我好生為難,思想了半宿?!保?66冊,第26頁)、“禮法不懂得,方交十五六歲,不堪入宮闕。恭維陛下絕此念,莫叫天下言是非。”(166冊,第42頁)
“選” 俗寫或作“”。上半部件符號化成了“文”,“選”的上部符號化為“文”作“”,“文”為簡省符號。
(二)簡省某些部件
例如:—
“圣駕臨軒分班伺候。(上紂王)金殿當頸紫閣重,仙人掌上玉(芙蓉)。太平天子朝元日,五色云車駕六?!保?66冊,第8頁)、“豪杰幾時虎逢,有朝一日刀兵起?!保?68冊,第31頁)
“”俗寫或作“”。通過簡省了左邊的“立”和“月”,保留了有半邊,并且延長了撇“丿”形成俗字“”。
(三)合并相同或相近部分
例如:嬈—
“芍藥籠煙騪媚芳,但得妖從出世,取回長樂侍君王?!保?66冊,第13頁)
“嬈”俗寫或作“”。將“垚”合并為,形成俗寫“”,這是合并相同或相近部分的結(jié)果。
三、形誤俗字
“有的稱為訛變,就是破壞了原有的字形結(jié)構(gòu),往往是將原本可以進行字形分析,符合六書造字法的字,由于對字形缺乏正確理解,改變了原結(jié)構(gòu)或偏旁?!盵3]45
例如:(1)等—
“密密告圣上,吩咐左右排宴筵。賢弟之言正合我意,明日密密告之天子,等天下諸侯到齊,當?shù)顐髦?,叫四大諸侯各進一百名秀女。內(nèi)中豈無絕色的女子?”(166冊,第30頁)、“大老爺那剛強性,性如烈火。”(169冊,第34頁)
“等”俗寫或作“”?!昂推H在俗書中經(jīng)常相通,可以相互通用?!盵3]64因此“等”寫作“”是形誤的結(jié)果。
(2)筵—
“三呼萬歲萬萬歲,圣上龍耳納臣言。城外有座女媧寺廟,新近重修實可觀。今日就是吉辰日,女媧娘娘圣壽?!保?66冊,第10頁)、“密密告圣上,吩咐左右排宴。賢弟之言正合我意,明日密密告之天子,等天下諸侯到齊,當?shù)顐髦?,叫四大諸侯各進一百名秀女。內(nèi)中豈無絕色的女子?”(166冊,第30頁)
“筵”俗寫或作“”?!八讜小古?、‘心旁往往相換”[1]114。因此“筵”訛變成“”。
(3)贊—
“朕以題詩美,豈有他意?承相勿得別思?!保?66冊,14頁)
“贊”俗寫或作“”。“贊”本身是會意字,“見也,從貝從兟。”[4]1117《漢字字源》:“字的上部‘兟(shen55)義為‘進入(參見《漢字演變500例》)。兩個‘先,似有爭先恐后的意思;‘貝是古代的貨幣。合起來就是在進見大人物時以貝送禮。”[5]89但是訛變后的“”之上部“”(?ban214)并不能表示“財物”之義,這是訛變的結(jié)果。
(4)甚—
“二卿怎知蘇氏美,可是眼見耳聞。天下傳名雖不曉,不亞朝月星,嫦娥降凡塵。深知真詳才敢語,陛下選來便見真。”(166冊,第39頁)
“甚”俗寫或作“”。在隸書中,“是”寫作“昰”,與“甚”的寫法相近,二字容易相混。根據(jù)文意,“眼見是耳聞”不辭,此處“”蓋因字形與“甚”相訛誤,義為“甚”,優(yōu)于。這是形誤的結(jié)果。
四、音借俗字
例如:(1)實—
“女媧塑的強,果然好模樣。嘴兒帶笑容,目見把人望。宛然為活的,我先魂飄蕩。回衙夜晚間,睡入銷金帳??匆婃c妻,一概看不上。心中真別屈,拈看女媧像。我本老人,尚且胡打量,何況萬歲爺,風流性兒上。要尋玉美人,故往你商量。此事不費難,傳旨誰敢抗?日下朝見時,諸侯把示上。密告萬歲爺,當?shù)罨市怠K逆?zhèn)大諸侯,急回各地方。進貢一概蠲,秀女要進上。每鎮(zhèn)一百名,俱挑好模樣。好里挑好的,天子必快暢?!保?66冊,第28-30頁)
“實”俗寫或作“”。《正字通》:“寔,與實通,說文寔止也,常隻切實富也。神質(zhì)切分為二,正韻實,亦作寔,合為一?!盵6]560這便是同音通用的結(jié)果。
(2)秀—
“密密告圣上,吩咐左右排宴筵。賢弟之言正合我意,明日密密告之天子,等天下諸侯到齊,當?shù)顐髦迹兴拇笾T侯各進一百名女。內(nèi)中豈無絕色的女子?”(166冊,第30頁)
“秀”俗寫或作“”。《正字通》:“息救切,音繡,禾吐華也。又茂也,榮也?!盵4]1579《康熙字典》:“【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繡,息肉切,音秀。【釋名】繡,修也,文修修然也。又【集韻】先彫切,音蕭?!绢惼烤_屬?!驹姟ぬ骑L】素衣朱繡。【箋】繡,當爲綃?!卷嵮a】當讀如肖??甲C:〔【周禮·冬官考工記】畫繢之事,五采備,爲之繡。〕”[7]939因此,“繡”的異體字“繡”與“秀”同音,“秀”和“繡”同音通用。
五、累增俗字
“在古人的觀念里,文字是要表示概念的,對于一些文字其意旁不太明確或經(jīng)形體變化不太容易看出來的時候,往往會潛意識地加上意符?!盵8]98例如:
(1)熏—
“秉正當權威福盛,文欽武敵勢天。”(166冊,第26頁)
“熏”俗寫或作“”?!啊弊衷凇把钡幕A上加了形旁“火”,強調(diào)是用“火”作為方式,在“灬”的基礎又加之,這是繁化的表現(xiàn)。
(2)欲—
“吞霞汲霧修煉丹,不生不滅幾千年。七情六很難亂,怎得來生不老仙?!保?66冊,第18頁)“從來功到自然成,只要把那七情六拋得遠遠的,何愁不羽化而登仙?”(166冊,第19頁)
“欲”俗寫或作“”?!啊弊衷凇坝钡幕A上加了意符“心”,屬于繁化類型的俗字。
(3)贊-
“朕以題詩美,豈有他意?承相勿得別思?!保?66冊,14頁)
“贊”俗寫或作“”。加了意符“言”,又簡省為“讠”,表意更加明確,有繁化的必要性。
六、類推俗字
“類推是人們利用常用文字相通、相混的規(guī)律進行偏旁相換。”[3]67例如:
(1)留—
“常言說當堂不讓父,若要動手不情”(169冊,第44頁)
“留”俗寫或作“”?!傲簟彼讓懽钟小?”,“吅”和“厸”互訛,又與“丷”“八”互通。
(2)強—
“大老爺那等剛,性如烈火?!保?69冊,第34頁)
“強”俗寫或作“”。口”和“厶”經(jīng)常相混,這是具有類推性的。
(3)讓—
“常言說當堂不父,若要動手不留情”(169冊,第44頁)
“讓”俗寫或作“”?!皡骸焙汀鞍恕毕嗷?,也是從“留”—“?”—“畄”—“”中類推出來,因為“吅”和“厸”互訛,又與“丷”“八”互通。因此“讓”俗寫作“”,是從“吅”—“厸”—“丷”的層層類推互訛而成的。
(4)叫—
“禮法不懂得,方交十五六歲,不堪選入宮闕。恭維陛下絕此念,莫天下言是非?!保?66冊,第42頁)
“叫”俗寫或作“”?!翱凇背懽鲀韶Q“Ⅱ”, 寫作“”。蓋因“”字右旁與“斗”形似,后有“呌”也為“叫”字之訛。
(5)嚎—
“不見星辰日月,但聞鬼哭神。陰風慘淡賽閻曹,只有銅刀鐵炮?!保?69冊,第34頁)
“嚎”俗寫或作“”。“口”可與“Ⅱ”互通,且具有類推性,因此“嚎”俗寫作“”,其意符“口”的俗寫為“Ⅱ”,跟“叫”俗寫成“”一樣。
(6)—
抄本中的“火”字經(jīng)常改寫成“灬”。例如煎、焚?!办帷庇袝r寫成“大”,如魚?!按蟆迸c“火”相似,所以有“大”的字有時改從“火”,如“”俗寫成“”。例如:“要尋玉人,故往你商量。此事不費難,傳旨誰敢抗?”(166冊,第29頁)又如“二卿怎知蘇氏,可是眼見甚耳聞。天下傳名雖不曉,不亞朝月星,嫦娥降凡塵。深知真詳才敢語,陛下選來便見真?!保?66冊,第39頁)
七.其他俗字
起用古字,變換俗字和草書楷化情況相對較少。例如:禮—:“禮法不懂得,方交十五六歲,不堪選入宮闕。恭維陛下絕此念,莫叫天下言是非。”(166冊,第42頁)
“禮”俗寫或作“”,這是起用古字形成的俗字現(xiàn)象。
八、結(jié)語
綜上所述,對《俗文學叢刊》中《松枝劍》抄本俗字的比較歸納,我們從類化俗字、音借俗字、累增俗字、類推俗字、簡化俗字、形誤俗字、其他俗字等七個方面對《松枝劍》抄本俗字的類型進行了探討。發(fā)現(xiàn)其俗字的特點有趨簡性、訛誤性,因抄手的主觀抄寫性質(zhì),所以說這樣就形成了訛誤俗字很多的情況,同時也反映了自清代以來學子書俗字的一個總體特點。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宋元明清文獻字用研究”子項目,項目編號:19ZDA315
作者簡介:王菊(1997—),女,山東鄒城人,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為文字學。
參考文獻:
〔1〕新文豐.俗文學叢刊-第二輯[M].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7.
〔2〕曾良.俗字及古籍文字通例研究[M].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6.
〔3〕曾良.明清小說俗字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
〔4〕段玉裁.說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5〕竇文宇,竇勇.漢字字源[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
〔6〕張自烈.正字通[M].中國工人出版社,1996.
〔7〕張玉書,陳廷敬.康熙字典修訂版[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8〕曾良.明清通俗小說語匯研究[M].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2009.